中国现代文学中儿童形象的多元化

2014-06-30 12:40沈林
作家·下半月 2014年8期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

摘要 “五四”时期思想解放运动的推进,打破了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束缚,儿童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群体得到关注,文学作品中的儿童形象逐渐增加。本文主要探究现代儿童观对于现代文学的影响以及现代文学中多元化的儿童形象。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 儿童形象 多元化沈 林

中国现代文学形成于近代中国发生变革的时期,中国社会内部发生了历史性的改变,外部有大量西方思想涌进中国,外国文学对中国的影响加剧。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产生了新的思想火花,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儿童形象开始成为中国文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 中国现代文学中现代儿童观的意义

自古以来中国的封建思想强调以老为尊,儿童作为成人和家庭的附属品,其独立的人格得不到认同。“五四”时期,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进程中,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和现代儿童本位观逐渐萌芽发展,使中国现代文学的创作题材变得更广泛,文学审美发生新变革,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题材的拓宽

20世纪初的西方文坛,已经有大量儿童文学作品百花齐放。而受到传统社会等级制度和伦理所束缚的中国社会,仍然处于漠视儿童重要性以及儿童文学作品寥寥无几的状态中。在现代儿童观逐步在中国萌芽的过程中,儿童作为一个独立人群的意义终于得到重视,也为中国现代文学提供了新的创作对象和创作要求。“五四”运动时期,儿童问题得到知识分子的关注,探讨儿童问题,或针对儿童而进行创作的文学作品大量涌现。

2 体裁的丰富

虽然中国先秦时期已有部分寓言、神话、传说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儿童文学。但直到“五四”运动时期儿童问题才得到重视,儿童文学在体裁上也趋于丰富。例如,以叶圣陶、张天翼等人为代表的童话和亚童话的创作;以冰心为代表的儿童题材小说创作;以郑振铎、茅盾为代表的寓言创作等。儿童文学体裁的丰富,进一步推动了儿童文学在中国的发展,使儿童文学真正在中国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

3 新的审美特征

文学作品带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地域性,中国现代文学脱胎于动荡不安的中国近现代社会,其中儿童文学也同样体现出独特的审美特征,那就是现实色彩、伤感色彩浓郁。当时的知识分子对于社会现实尤其关注,对于中国社会的动荡现状悲悯不已。这使当时的儿童文学没有西方儿童文学中自由华丽的幻想色彩,而是深深打上了现实和伤感的烙印。同情儿童的苦難不幸,以儿童视角描绘社会问题等成为当时儿童文学的主流。

4 对其他相关领域的推动

带着浓郁现实色彩的中国现代文学,表达了对当时中国社会各种问题的关注,同时也影响了社会问题的发展和解决。现代儿童观的确立对于中国社会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首先,它是对于传统家庭伦理的颠覆,儿童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人群得到关怀和关注,是中国人性解放、社会解放进程中的重要一步;其次,被赋予了政治需要的部分儿童形象,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榜样效果,成为激励少年儿童参与革命的有力引导;另外,现代儿童观的确立为教育领域带来了思想的解放,儿童教育不再由成人专断决定,站在儿童的角度去思考为中国教育观念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变革。

二 社会的更迭与儿童观的多元化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社会各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西方工业文明把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方式带入中国,中国沿海大城市的工业化进程加快,而在面积广阔的内陆农村地区,仍然在进行新思想和旧传统的激烈交战,动摇了农村地区的封建宗法统治。在那个变革的时代,所有中国人在急剧动荡的社会背景下,都产生了剧烈的心理变化。中国知识分子面对社会的变动,生活方式的改变,各阶级力量的变化产生了思想和心理上的矛盾和困惑。在文学领域,这一时期形成了左翼、京派、海派三大文学派别。

左翼作家是20世纪30年代重要的文学力量,带有鲜明的政治性和革命性,他们代表的是现代工业生产中的工人阶级,把文学作为无产阶级斗争的武器和工具,唤起无产阶级觉醒,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服务。代表封建统治的传统农业文明、代表资产阶级统治的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以及西方殖民主义都是他们的批判对象。20世纪30年代东北沦陷后流亡至北平、上海等地的东北作家被称为东北作家群,他们以亲身经历的痛苦和使命感,积极推动了民族革命战争文学的发展,其创作实际上也属于左翼文学。

海派文学代表着上海为中心的沿海城市商业文化与消费文化的畸形繁荣。海派文学的根基在于都市文学市场,在依附于现代都市文明的同时,受到都市文明不良因素的影响,处于既爱又失望,想逃避又留恋的矛盾心理之中。海派文学产生的特殊文化土壤和表现出的先锋意识使这一派别非常类似西方现代派艺术。

以北平等北方城市为中心,有一批作家被称为京派。京派作家的显著特征是具有强烈的学术性和学者色彩,多处于校园环境当中。他们肯定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一面,对其持传承赞美的态度,同时要求文学去政治化、去商业化,是维护文学独立性和自由性的理想主义者。

不同的文学观念、性格特点、思想观念使得不同作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道路上各自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和表现,而其中体现的儿童观也呈现出多元化。

三 多元色彩与众声喧哗

中国现代文学中不同作家自身的特点造成他们的儿童观和他们笔下的儿童形象千差万别,体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别。

1 对儿童隐秘世界的探索

“五四”时期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对中国社会思想领域的影响极大,西方思想的引入对中国知识分子的世界观、价值观造成了巨大影响。西方的心理学、精神分析学说等崭新的思想,让知识分子们重新审视人、人性和人的心理。对人自然欲望的表达和认可成为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在中国现代文学中得到体现。在儿童文学领域,作家开始关注少年儿童的性意识等隐秘的心理世界,关于儿童性意识萌芽的描述在文学作品中出现,

1922年,周作人就已经在作品《初恋》中描写了14岁的主人公“我”和13岁的阿三姑娘之间懵懂而单纯的异性好感。阿三姑娘来看“我”写字使“我”更努力“愿为她有所尽力”,而在阿三姑娘病死后,我的心情是“很不快”,将儿童刚开始萌芽的对异性的爱慕心理准确而直接地描写出来。

此后,關注儿童性意识萌芽的文学作品逐渐增多,包括通过梦境来表达儿童性心理,如培良的小说《缥缈的梦》,还有沈从文的《卒伍》、萧乾的《俘虏》等。

这一时期部分知识分子开始认同人作为生物的自然属性以及开始用科学的态度对待人的生理欲望。受到这些思想影响的作家,开始在自己的文学作品里对儿童隐秘的性心理、性意识进行探索,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中对儿童问题的理解和研究,使现代文学中的儿童形象更真实和人性化。

2 创造儿童的世外桃源

20世纪初,中国的儿童文学逐渐萌芽和发展,在当时中国社会岌岌可危的现实背景下,儿童文学中更多地被植入了现实意义和政治意义。但在反对文学商业化、政治化,追求文学的艺术性、独立性的京派作家笔下,儿童天真无邪的天性成为文学作品中重要的表述内容和审美特征。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作家沈从文。从20世纪30年代起,沈从文以湘西为主题写出了一系列代表作,以自然纯朴的湘西为背景构筑了一个顺应人性、尊重自然的世外桃源,描绘了丰富人性中存在的美好情感。

成长于湘西小镇的沈从文兼具对农村和都市两种文化的理解,受传统文化影响同时接受西方思想的洗礼,以知识分子的眼光表达自己对于中国社会问题的看法。沈从文在作品中塑造了许多纯真可爱的少女形象,如少女翠翠、三三、萧萧等。她们在自然的环境中长大,受农村民间文化思想的教育侵染,代表着自然原始而又美好质朴的人性。沈从文对于中国社会的批判,也与其他作家不尽相同。面对童养媳这一代表中国封建传统的社会现象,冰心在《最后的安息》中通过童养媳小翠受尽婆婆一家折磨最后悲惨死去的遭遇进行了直接地揭露和控诉。而在沈从文的小说《萧萧》中,童养媳萧萧虽然也受到婆婆的严厉对待,但萧萧在过门后也没有受到过分的为难,产子后还受到了大家的照顾。沈从文没有重点着墨于萧萧的苦难,或控诉封建制度,而是通过乡村的生活展现出人性真善美的一面。

沈从文的特殊生长经历和文化立场使他在对于儿童问题进行关注时,既不是从政治角度来批判农村与都市,也不是从商业角度来渲染物质或文化,而是通过对人性和文化本身的追求,来描绘乡村的生活图景,表现在世外桃源般的环境里的儿童自然健全的人性,反映了沈从文超越功利、贫富、等级的理想主义世界观。除了沈从文以外,女作家凌叔华也在《小哥俩儿》、《凤凰》、《生日》等作品中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儿童天真可爱的童心,在不堪的现实中描写出一个美好纯真的儿童世界。作家们笔下的世外桃源,让儿童作为理想的美好人性的代表,希望通过儿童的纯真形象让成人反思自己,反思社会现实。

3 乡愁与血泪的混沌

20世纪40年代,东北作家群的作家们创作了大量童年回忆体小说。被迫离开家乡的作家们,在远离生长的土地以后,产生了对故土强烈的思念。因为战火离开故乡的萧红、萧军、骆宾基等作家写出一大批以故乡和童年幸福生活为内容的小说,通过主人公的见闻怀念自己的家乡。面对着不可知的未来和捉摸不定的现在,作家们通过文字回归到童年的时光,寻求生存的勇气。

作家萧红发表的《小六》、《手》、《山下》等儿童题材的作品就是典型的例子。萧红的作品不仅仅描写了儿童的生活或苦难的遭遇,她更是通过对童年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存的意义和质量的反思。萧红通过小说,描绘了中国人极端恶劣的生存环境。在这种环境中,中国人受到传统思想的奴役,受到自然环境的奴役,像动物一样听从自然规律,大家盲目并且麻木地生存着,缺乏对于人的生命、人的尊严的认识。萧红对于生命和社会的感悟,集中体现在她对于儿童的态度上,作为女性作家,她在作品中总是不自觉的对儿童所遭受的苦难表现出爱怜,也通过儿童的遭遇反映中国人、中国社会对于生命意义的麻木无知。对童年的关注和追忆,可以说是对于生命血泪的感悟,以及对生命意义的寻求。

四 结语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现代儿童观为基础的儿童形象在20世纪初逐渐出现在文学作品中,鲁迅、冰心、叶圣陶等作家在自己的作品中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儿童形象。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作家、不同的思想观点造就了现代文学作品中多元化的儿童形象,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作为作家文学表达的载体,被赋予了更多的象征意义。无论是通过儿童的悲惨遭遇揭露社会问题,还是通过表现儿童世界的纯真美好传达作家对理想人性的探寻,或者是通过具有反抗意识的儿童形象来唤起国民的革命意识,儿童形象都是作家思想内涵的有力承载。

参考文献:

[1] 王富仁:《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 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 方卫平:《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史》,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1993年版。

[5] 陈廷湘、李慧宇:《中国新文化思想史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6] 朱自强:《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化进程》,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年版。

[7] 孙建江:《二十世纪中国儿童文学导论》,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年版。

[8] 王泉根:《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主潮》,重庆出版社,2000年版。

(沈林,重庆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中国现代文学
浅谈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儿童视角问题
试论戴望舒诗歌中的中国古典意境与法国象征主义的结合
基于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路向研究
论中国现代“文学”与“人性”的疏离与融合
中国现代文学中“墙”的意象
中国现代文学阅读方法的思考与研究
民国时期民营出版业的经济管理方式与中国现代文学生产机制
中国现代文学接源哲学的三种效应
立足于道家传统的文化保守主义风范
论现实主义思潮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发展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