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路向研究

2017-03-10 22:06金坤
青年文学家 2017年3期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民族化

金坤

摘 要:在中国社会内部出现历史性变化的情况下,其对外国文学广泛接受从而使得新的文学形成,这种文学就是中国现代文学,其不仅能够对现代语言进行应用,对民主科学思想进行表现,进而改革传统文学的表现手法和艺术形式,从而形成新的文学体裁,其对结构组成、描写手段、抒情方法以及叙述角度进行了创造,其特点十分现代化,也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文学。本文围绕着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路向这一主题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路向;民族化;西方化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3-0-01

一、中国现代文学的民族化发展方向

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过程中,文化发展的主流是西方化,但其中还包含着一股非常重要的力量——民族化。现代文学在向西方化进行探索的时候,逐渐发现只有立足于本源,才能够向西方化更加深入的发展。创作者在将西方化推广的过程中也探索了民族化。首先创作者在创作诗歌的过程中对其形式进行了民族化。在创作白化诗歌的过程中,其将民间的歌谣以及生活作为依据,形成自己的形式和题材。诗人在创作的时候也会将其中与传统诗歌存在较大差异的部分突出出来,从而将其趣味性表现出来[1]。除此之外,诗人还会对民间的生活群体进行刻画,从而深刻的探索今后国家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在进行创作的时候,其会将民族化赋予在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之中。

第二种就是将民族化表现在创作的作品的精神之中。在创作的过程中创作者会对民间的各种事物进行探索,鲁迅就在对乡村气息浓厚的生活进行刻画的过程中,对国民性进行拷问。还有一些创作者会将民间文化中的精华吸取到自身的作品之中,用民间文化孕育自己的作品,这些创作者认为应该将中华民族的特质体现在文学作品之中,从而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这些作品知识在内容上进行了民族化,但其精神仍然西方化。

二、中国现代文学的世界化发展方向

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就出現了中国现代文学,其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趋于成熟和稳定。从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随后发展为现代主义,这一过程就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在中国现代文学中这些思想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现代文学在对浪漫主义的特质进行吸取之后,结合了现代主义的特征,并以中国传统文学为依据构成了现实主义为基础的特征鲜明的中国现代文学[2]。现代文学发展的序幕就是胡适《文学改良刍议》的发表,在这一阶段启蒙主义为其主要的精神。白话文在这一阶段被文艺界所倡导,其将传统的模式全面否定。因此在这一时期的理论中,表达了文艺界对传统士大夫的创作方法和理念的否定。在创作小说的过程中,人们将章回体小说舍弃,并开始创作西方化的短篇小说,在这一时期还存在许多西方翻译作品。在这一阶段文艺界喜欢对西方作品进行应用,并透过这些作品批判现实社会。

其次,在文艺理论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西方化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体现越来越明显,其舍弃了原本单纯的模仿,转而发展和继承其后期的观念。当再一次出现文学西方化的潮流时,这一阶段的文学创作不再拘泥于对外在形式的模仿,而是开始探讨文化现代化的内在精神。在创作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其将社会上的矛盾用作品揭发了出来,将社会问题通过作品进行反映,对人性的复杂进行探索。在创作文学的过程中创作者也不再对西方创作手法一味地进行模仿,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也变得客观起来[3]。因此,文学西方化的现象从表面上看在这一时期有所减轻,但实际上却是更加严重的西方化。在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中,西方化的影响非常大,其对当代社会解读文化也仍有一定的影响。

三、推动中国文学发展更加世界化

在对中国文学发展进行推动的过程中,民族化和西方化的见解都具有一定片面性。因此需要打破这种思维模式,将整体发展的世界化文学模式建立起来。

首先需要对文学阶级性不存在这一点进行明确,文学是一种人类审美趣味和观念的反映。文学的发展不是为了对部分人的利益进行保护,从而做出对另一部分人进行反对的行为,同样的,文学也不是为了对一部分人的价值观进行体现进而对另一部分人的精神进行否定的行为。由于存在世界性,因此文学有一定的冲突存在,这种冲突能够体现出文学自身的个性。若想实现文学的发展,就不能使得这些冲突加剧或者对其予以忽视,而是应该对其进行肯定和正视[4]。

其次,各种文化间的交流才是世界性文化的基础,在对文化的发展进行推动的过程中,对某一种文化意识不应该片面的进行肯定,而是应该趋长避短,对文化的共同发展进行促进。一味地传统化和简单的西方化都不是对中国文化发展进行促进的动力,在文化发展中应该将创新其精神内涵和艺术形式,进而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结语:

本文就中国现代文学发展路向进行了探讨,首先介绍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民族化发展方向,随后分析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世界化发展方向,最后提出了中国文学发展更加世界化的路向。在中国文化的发展中,只有汲取各种文化的精华,去其糟粕,对文化进行创新,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晓进,李玮.语言变革对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深度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15,01:138-160+205.

[2]朱晓进,李玮.语言变革对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深度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15,01:138-160+205.

[3]陈思和.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发展概述[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5:96-101.

[4]王富仁.单演义先生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学科的建立与发展[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1:34-41.

猜你喜欢
中国现代文学民族化
动画片《葫芦兄弟》的造型民族化特征分析
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化音色探析
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油画民族化创新探析
徘徊于民族化与现代性之间——以《云中记》为例
中国现代文学中“墙”的意象
中国现代文学阅读方法的思考与研究
民国时期民营出版业的经济管理方式与中国现代文学生产机制
中国现代文学接源哲学的三种效应
高师声乐教学民族化路径探究
八十年代电影创作的民族化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