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

2014-06-28 16:19庞文莉李光玉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庞文莉++李光玉

摘 要:情感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过程。“情”与“理”的辩证统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的本质。人的认识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是情感教育规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情感教育规律具有复合性的决定因素。情感教育方法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情感结合起来,并贯穿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始终。以景生情、以行践情和以情育情分别是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情感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认识规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8-0104-02

马克思曾指出,“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情感是人对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是人们从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出发,对客观现实和主观行为产生的一种偏好的情绪态度。情感教育是指,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情感交流触发人们积极的情感体验,唤起人们自我教育的主动性,促使人们在相互依赖、彼此尊重的心理基础上,将正确认识转化为自觉行为的教育。情感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过程。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教育,改进情感教育的方法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手段,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保障,更是以人为本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重要体现。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的本质

“情”与“理”的辩证统一是情感教育的本质。人的情感和理性原本是交织在一起的。情感作为人的非理性部分,是构成个体精神世界的重要基础和前提。理性作为人的认识系统的核心要素,能够帮助人对事物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把握,进而认识事物的本质,从而使人的认识符合客观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的正是人的思想认识问题。情与理的辩证统一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重视情感教育和理性教育的结合,重视情感和理性的共同作用,坚持以理服人和以情感人的结合。以往,我们在情与理的辩证关系问题上存在割裂情感与理性的辩证统一关系的认识误区。一方面,片面强调理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这种错误认识,导致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工作中生硬的讲授“概念”和“理论”。这样的教育方式很难实现从概念到信念的转变,无法发挥理论体系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只会引起受教育者的反感之情。另一方面,片面强调感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重视情感教育并不是说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放弃理性。情感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最容易“泛化”的因素。所谓“情到理方至,情阻理难通”,情感一经产生,便能促进并巩固与情感有联系的理性认识。没有理性的支撑,情感就会变成盲目的冲动和激情。不能把情感教育变成片面的激情教育,不然不仅无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甚至会导致受教育者对社会主导价值的观的否定,引发学生的逆反情绪。以理服人与以情感人相结合是情感教育的本质要求,只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情理交融,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收到最佳效果。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的规律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实施情感教育要把握情感教育规律。情感教育规律具有特殊性,它是一种复合型规律,既包含人的认识规律又包含了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是二者的有机结合。情感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成部分,其规律的特殊性是人的认识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决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目标是要解决人的思想认识问题,帮助人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一培养目标决定了情感教育要符合人的认识规律。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感性开始的,情感因素对人的感性认识起着很大的作用。人对客观事物、思想观点的认识程度往往受人的情感因素的制约。如果主体对某种价值取向、理想信念、道德观点有好感、有激情那么主体就会主动的去认识这些事物,并上升到理性认识,最后将这些认识内化到主体的思想中指导实践。反之,则不会取得这样的良好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是情感教育规律的另一个影响因素。长期以来,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采用“说教”和“灌输”的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生硬的、命令式的教育方式没有考虑到受教育者的主观情感体验,导致受教育者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是在讲授脱离情感、脱离实际的大道理。这种忽略受教育者主体性的教育方式,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产生了很强的负面影响。随着近年来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不断探索,“主体间性”理论逐渐为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认同。所谓“主体间性”是指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涉及到人际关系以及价值观念的统一性问题。哈贝马斯认为,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交往行为是主体间性行为,交往行为应该建立在互相理解、沟通的交往理性基础上,以达到社会的和谐。哈贝马斯的“主体间性”理论虽然带有乌托邦的性质,但是其对情感教育还是具有定的借鉴意义。在情感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双方处于一种平等、共生的交流对话关系中,因此,二者的情感不可避免地发生碰撞和感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被受教育者的情感认同之后,受教育着就不是单纯的对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有了认识,而是从情感上接受这些认识。只有受教育者情感接受的教育内容才能真正的内化到受教育者的思想中去,外化为其自身行为与实践。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的方法

情感教育方法的选定要把教育内容和情感结合,把情感性因素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紧密结合受教育者的需要设计教学方式,以受教育者易于接受的形式出现会减少障碍和阻力,增强教育效果。完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包含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两个方面。情感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贯穿于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两个方面。研究情感教育的方法论问题,不能脱离理论教育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

(一)创设情景教学,以景生情

创设与情感教育相匹配的情景教学是实施情感教学的一个有效方法。情感教育的教学情景应该包含融洽的课堂教学情景和良好的教学内容情景两部分。融洽的课堂教学情景是建立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友好、平等、信任、尊重等关系的基础之上。在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景下,受教育者容易获得被信任感、被尊重感和归属感,从而促使他们挖掘出自身的潜能,激发出学习热情;教育者同样能够发挥出自身的人格魅力和知识素养,实现用自身的形象气质感染和教育受教育者。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情景下,教育双方能产生情感共鸣和情感体验。教学内容情景的创设主要取决于教育者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教育者可以选取发生在受教育者生身边真实的道德案例、感人的典型事迹,激发学生产生情感;可以利用现实生活中情景、通过多种生活角色的体验,让受教育者触景生情、换位移情。另外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情感教育也了便利的条件。教育者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使用音乐、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技术渲染课堂气氛,实现有利于情感教育的课堂情景。

(二)实施实践教学,以行践情

任何思想理论和道德规范都必须付诸于实践,因此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归宿。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教育,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实践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要和生活紧密结合,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实践。教育者可以根据受教育者在生活中遇到的道德情感问题来选取社会实践主题。教育者积极引导受教育者参与社会实践,注重培养和锻炼受教育者的交往行为。通过志愿者服务、爱国主义演讲、角色扮演、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等活动,去体验道德情感,践行道德情感。

(三)开展课外教育,以情育情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的工作,要想达到思想教育的最终目的,仅有课堂教育是不够的。因此,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教育十分必要。课外教育中的情感培育是不可或缺的。对于教育者而言,课外教育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受教育者对教育者有极大的信任感,对教育者自身的人格魅力和综合素质要求极高。课外教育实质上是以教育者的情感培育和感染受教育者的情感。它要求教育者必须要以热情饱满的情感,无私奉献的精神,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学生进行教育,鼓励学生的积极情感,疏导学生的消极情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课外教育中的情感培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教育者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现代科技和网络技术对学生进行情感培育和情感交流。教育者可以利用手机、微博、QQ、电子邮件、人人网等学生喜爱的通讯工作和网络与学生沟通和交流,弥补教育者在课堂和学生接触少的不足。在网络营造的虚拟环境里,各种角色彼此情感交流、共享和互动,这种方式通过情感的互动改善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现实的活力。

[责任编辑 杜 娟]endprint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探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影响学生表现力的因素及对策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