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 蔡明媛 孙发贵
摘 要: 诚信考试是大学生的基本道德素质,而考试作弊则与这种思想背道而驰,不仅扰乱了高校正常的教学管理秩序,而且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坚持诚信考试、杜绝考试作弊是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考试作弊现状及作弊原因,探寻杜绝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可行性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诚信考试 考试作弊 对策
一、引言
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思想道德体系的基石。诚信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而诚信考试则是诚信教育的一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环节,关系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同时,短暂而宝贵的大学生活不仅是大学生不断汲取知识、掌握技能的最佳时机,还是努力塑造良好人格、提升自我的关键时刻,因此,大学生必须将诚信作为一种道德品质来培养。然而当前大学校园里的考试作弊现象却屡见不鲜,严重违反了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和学籍管理制度,扰乱了高校正常的教学管理秩序,降低了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总体素质,阻碍了高校诚信道德品质的弘扬。因此,杜绝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维护考试公正,构建和谐校园显得尤为重要。
二、大学生考试作弊现状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肩负着历史使命与责任。作为搭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中坚力量,诚信考试应该成为每一位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但是在当今社会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的趋势下,大学校园里的考试作弊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个别大学生甚至出现了诚信缺失现象。
目前考试作弊现象渗透到高校及相关的各种考试中,如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各种等级资格证书考试、校内组织的期中、期末考试等。有些大学生为了获得奖学金、助学金及各种荣誉等想考高分,有些大学生为了不挂科、不留级想考及格,于是在考试过程中携带小抄或剽窃他人答案等,最终因被抓到考试作弊而受到留校察看的处分;有些大四学生提前参加一些社会考试,然而考试不是通过自己的本事或实力而是通过作弊蒙混过关,获得相应资格的;有些大学生将作弊的恶习带到关乎自身前途命运的人才招聘考试中,最终贻害自己,前途无望。
三、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
1.学生自身素质差是考试作弊的直接原因。
随着高校招生数量的增加,录取分数线逐渐降低,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一些学生基础较差,还有一些学生未被自己希望的院校录取,因此缺乏学习热情,不适应“自主学习”的管理方式,逐渐产生厌学情绪,畏惧考试,为通过考试,难免发生作弊现象。[1]同时,各高校普遍存在竞争机制,成绩直接关系奖助学金、优秀学生干部及三好学生的评定、推优入党等,为此,有些学生受利益驱使而铤而走险,为获取高分毫不犹豫地作弊。另外,大部分大学生未受过艰苦的磨炼,家庭生活条件优越,因此,自我意识较强、自我约束力较差,在实际生活中注重个人利益,忽视自身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存有侥幸的投机心理,盲目认为考试作弊可以不劳而获,弄虚作假不用付出代价,于是经不起监考教师对考试作弊行为的放纵,不自觉地出现作弊行为。
2.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是考试作弊的重要原因。
首先,家庭教育存在问题。部分家长诚信教育意识淡薄,受教育功利化思想的影响,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而缺乏对道德品质教育的关注,这使得孩子背负的精神负担日益加重,一定程度上高期望带来的压力导致孩子出现作弊行为;部分家长价值观念认识存在偏差,教育孩子时采取不恰当的观念,同时自身不诚信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世的方式也对孩子的价值观念产生负面影响;部分家长对孩子的不诚信行为缺乏必要的引导,不能及时给予指正,甚至放任不管。其次,社会的不良风气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当前社会上存在的投机取巧、贪污受贿、弄虚作假等腐败现象,致使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倾斜,一些人认为可以不劳而获,这种负面效应严重影响身心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使得他们盲目从众,缺乏理智地走上作弊的歧途。
3.高校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是考试作弊的主要原因。
高校扩招带来的生源质量良莠不齐,“必修课选逃、选修课必逃”等现象已常态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生考试的难度。当前社会需要知识面广、适应能力强的大学生,而现有专业课程更新慢,缺乏创新性,学生对于死记硬背的知识没有兴趣,部分老师在考前辅导和答疑时,给学生画出考题范围,这给学生作弊留有机会。另外,部分高校考试命题不合理,需要背诵的客观题目较多,给学生创造了作弊的条件。高校监考教师监督管理尺度不一,有些监考教师责任心不强,对于学生的小动作视而不见,使作弊学生有机可乘。有些监考教师不重预防和遏制,等到学生出现作弊作为后再处理。学生作弊手段多式多样,监考教师有时难以发现,也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学生的作弊行为。
四、杜绝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对策及建议
杜绝大学生的考试作弊行为,必须发挥家庭、学校和学生自我教育的合力,并且在制度上健全、管理上重视,才能使大学生诚信考试落到实处。
1.树立诚信观念,不断提升文化素养。
大学生要树立诚信观念,意识到诚信考试对个人、社会的重要性,并自觉按照这种观念时刻规范行为。树立“有信用者荣,无信用者耻”的理念,并内化为自觉意识,进一步提高自身价值,以健康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规划和实践自己的人生价值。[2]同时,大学生要以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知行与体悟相结合的原则要求自己,通过不断学习,逐步将自己的人文精神内化为良好的个人素质。通过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课案例讨论的正面引导及典型事例对诚信考试氛围的大力弘扬,促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不断培养自身的人文素养。
2.强化家庭教育观念,加强行为引导。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必要条件。因此,父母要重视家庭伦理建设和诚信道德建设,在要求孩子做到诚信待人、诚信做事、诚信考试的同时,自己也要以诚信道德理念约束行为,努力在家庭中培养平等互利的教育观念和团队意识,真正为培养孩子的诚信品质创造良好的家庭道德环境。同时,父母要重视言传身教的作用,不断提高自身的诚信修养,认真履行对孩子或他人许下的承诺,相互尊重、以诚相待,用自身的诚信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成长。另外,父母要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家庭文化氛围,有效指导和监督孩子的行为,从而减少社会阴暗面对孩子心理的不良影响。[3]
3.加强诚信教育,加大作弊查处力度。
首先,开展诚信考试宣传活动。将“诚实守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大学生从内心接受“诚实做人、诚信考试”的观念。通过开展“诚实做人、诚信考试”征文活动、考前动员并组织学生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在校报和校园网上刊登典型的诚实守信案例等方式,培养大学生拒绝作弊的主观意识。其次,加强教风,带动学风。考风的转变关键在教师。高校教师要从严治教,教书育人,为学生树立表率,以自己诚实守信的言行教育、影响学生。不断学习深造,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采用各式各样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再次,改革考试方法。高校要实行多样化的考试方法,采取笔试与口试、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的方式,考试类型灵活多变,考试内容由重理论转向灵活性,由书本知识转向以能力测试为主。最后,狠抓考场管理,严惩作弊行为。加强对监考教师和考务人员的培训,明确其职责;加大考场巡视力度;所有监考教师统一标准,认真履行职责,严抓考场纪律,不允许有任何特殊行为或动作;一旦发现有考试违纪或作弊行为就要求立即交卷、全校通报,并给予留校察看或以上处分;高校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考试作弊的学生提高学位绩点,加大考试作弊的惩处力度。
参考文献:
[1]王晓峰.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0):141.
[2]吴维维.民办高校诚信教育的特殊性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1(1):230-231.
[3]何欣.民办高校学生诚信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201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