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艳
摘 要: 初中体育教学是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中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效保证。但是近年来,体育教学当中出现一些误区,阻碍了体育教学事业的发展。作者根据自身教学经验,从五个方面阐述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 初中体育教学 教学误区 改进建议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正是身体成长、发育的黄金阶段。完善体育教学活动,对丰富学生生理知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笔者对体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做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和分析,现就当前初中体育教学的误区和应对策略谈几点看法。
一、当前初中体育教学的误区
1.学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度不够。学校对体育教学的不重视,是造成体育教学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学校不重视体育教学,就不会更新创造新的教学理念;不会划分教学资金购买品类齐全、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器具;不会聘请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体育教师;更不会研究新型的、丰富的教学方法。所以,体育教学效果不佳的根源是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因此,要从根本上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强化教学效果,学校就必须从思想上改变传统观念,重视体育教学。
2.过于偏重考试科目训练。现在,毕节地区的中考体育占50分,各学校的体育教学水平有了明显进步,更注重学生基本身体素质的训练,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有了明显提高。但是,不少学校出现了一种怪现象,就是中招体育考试要考的项目体育老师就教,不考的一律不教、不训练。致使很多学校中招体育考试成绩特别优秀,但学生的运动技能极不全面,体育素养(有的学校连体操、传统武术等项目都没教)也较为低下。
3.教学中忽视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的培养。除了一些较为成功的公开课,目前,很多体育教师的常规课依然以传授技术为主,基本上仍然采用“老师辛辛苦苦教,学生认认真真学”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接受学习中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不给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究的机会,更没有想过要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往与合作的能力。一学期下来,教学目的是达到了,但是体育教师教得苦累异常,学生也学得索然无趣,消极被动。
4.教学理念缺乏,教学方式单一。开展初中体育教学活动时,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缺乏、教学方式单一,也是导致体育教学不能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的教学理念缺乏,保持传统的教学模式,或者是完全按照体育教学大纲的指示,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也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机制和需求状况。教师滞留于陈旧、单一的教学模式,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自然就得不到提高。
5.担忧安全事故,简化教学。“学生的安全重于泰山”,这是如今几乎每一所学校都极为重视的大事。有的学校要求体育教师特别小心有安全隐患的设施与运动项目,如果出了安全事故,就由体育教师负全责。于是,很多体育教师走向另一个极端,凡是有安全隐患的运动都不教了,于是,体育器材室的山羊、跳箱因无人问津而蒙上了厚厚的灰尘。
二、初中体育教学改进建议
1.学校及教师思想理念上重视体育教学。学校对体育教学事业的不重视,是导致体育教学效果不优的重要原因,要想从根本上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从思想上改变学校以往的传统观念,重视体育教学,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前提。学校如何从根本上重视体育教学?首先,划拨一部分的教学资金用于改善学校的基础设施,为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创造良好条件;其次,学校要聘请一些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体育教师,高水平的体育教师是教学质量的保障;再次,学校要保证有足够的体育教学学时,不能因为其他原因,被别的课程占用。
2.纠正初中体育教学为考试而训练的思想。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而不仅是为了中招体育考试。因此,广大初中体育教师应该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让学生全面地学习初中体育运动技能,教学内容一定要涵盖田径、球类、传统体育(武术)、体操等各方面,不能仅局限于中招体育考试的单一的“跑、跳、投”上。
3.贯彻新课程下的体育教学思想。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当然,体育学科肯定不例外。体育教师要纠正采用单一的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过分强调练习方法的整齐划一,忽略学生个体差异存在等问题。在教学中,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们自主选择;给学生机会,让他们自主体验,让学生主动、自主地参加体育锻炼。同时,给学生一点困难,让他们自己解决,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牢固地掌握体育运动技能。这才是新课程下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体育教学。
4.创新体育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教学理念,主要体现在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案,既满足教学大纲的要求,又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丰富教学活动,改变以往单一的“放羊”式教学方法。教师要做到每次体育教学,都要组织学生学习相应的体育知识、技能,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曲线式教学”为改变传统的传授教学方法,为“启发式”、“发现式”教学方法创造了有利条件。学生在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以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发展为主旨的自主学习得到了弘扬,也为改革和创新适应学生发展的技能教学方法提供了新思路。
5.克服“安全”外在因素。当前,学生安全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体育教师。其实,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存在安全隐患的运动项目,只要我们课前仔细检查运动器材及设施,引导学生做好准备活动,课中做好对学生的安全保护,像山羊、跳箱、单双杠等项目一样可以教学,而且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
总之,初中体育教师必须树立终身体育思想,不仅要审视当前的学校体育,而且要关注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在学生在校期间教给他们必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使其产生浓厚的体育兴趣,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