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圣经知识是理解西方文化与作品的关键。教师可以主要讲授圣经典故、圣经主题以及圣经修辞为学生奠定知识基础,并且通过三个方面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到圣经知识的重要性。
[关键词] 《圣经》知识;大学英语;教学;西方文学
一、前言
《圣经》是一部有关古希伯来人和犹太人的史书,同时也是一部内涵极为深邃的哲学著作,它是西方文化和文明的基石也是西方文学的源头之一。为了能读懂古今优秀的文学作品,西方大学普遍开设有圣经课程。在我国以儒释道为主流思想的国家,如果不了解圣经知识,那么对于西方社会中发生的现象、出现的文学作品等很难有准确的判断与理解。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课程中讲授圣经知识势在必行。
二、圣经知识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导入
《圣经》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一部文学巨作。目前,只有少数大学在英语专业开设了讲授圣经或圣经文学的课程,而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却很少涉及圣经文化的内容。在大学英语课堂引入与圣经相关的典故、圣经主题以及圣经修辞手法,对于学生进一步把握西方文化作品的内涵至关重要。
1、名字、典故的导入
《圣经》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故事、寓言,这些作品对于西方文化的形成与影响举足轻重。许多西方作家及艺术家在进行文学或艺术创作时,潜意识中会引用圣经中的知识,借用其框架结构,或者引用其中的字句和典故。比如在人名方面:Adam and Eve指亚当与夏娃,喻指人类的始祖,夫妻关系。Cain该隐(亚当和夏娃的长子),喻指骨肉相残、杀人犯等。这些名字在圣经中都有字面的意义与象征意义。在典故方面,比如bear ones cross字面意思指背起十字架,喻意是忍受苦难。Bone of the bone and flesh of the flesh,意指骨中之骨肉中之肉,喻指血肉相连、夫妻关系。在学习这些习语的过程中,许多学生可能不需要圣经知识就知道这些词的意思,但是这些词的象征意义却不了解,这样会引起误读。比如这样一个句子:
“The doctor had told the grandfather many times that he needed an operation, but being a doubting Thomas, he refused till it was too late.”
在读到这个句子的时候,大家一定对doubting Thomas产生疑惑。事实上,这个词汇来自于《新约》(John:20),人们用doubting Thomas指那些不肯轻易相信别人的人。因此,这个句子的意思是“祖父总是怀疑医生所说的话,拒绝接受手术,最后错过时机失去了生命。”有些作品的书名完全取自圣经,如海明威的《太阳照常升起》取自《传道书》第1章5节中传道者的话:“一代过去,一代又来,地却永远长存。日头出来,日头落下,急归所出之地。”西方作家在借用宗教典故时,往往赋予它们新的内涵,不仅增加可读性,同时借用圣经人物或典故渲染主题。这些语言文化背后的故事应该引起重视。
2、圣经主题的导入
基督教主张用宽恕、顺从、忍耐、受苦来消除社会罪恶,用仁慈、博爱拯救社会、改造社会,成为现代作家普遍追求的文学主题。基督教有三德:信,望,爱;七罪(seven capital sins):骄傲,悭吝,贪吃,迷色,忿怨,嫉妒的懒惰。七德(seven virtues):谦逊、施舍、含忍、仁爱、淡薄和辛勤。基督教将愤怒与恩典、刑罚与祝福、审判与容忍融为一体,十字架是历史的中心,使一切对立面重归于好。上帝创世说、人类原罪说、灵魂不死说、末日审判说、天堂幸福说等深深地影响着历代文学家。这些主题在西方作家或影视作品中不断出现,对后世影响很大。
3、圣经中的象征
许多西方作家把《圣经》中的典故和寓意融合到作品的情节结构和人物性格里,从而使作品获得深刻的隐喻性和广泛的象征意义。比如美国作家斯坦贝克的代表作《愤怒的葡萄》,运用了《圣经》的原型和典故,尤其是借用了《旧约·出埃及记》的神话模式,为小说的结构提供了一个参照框架,从而使作品具有丰富的深层内涵及现代启示录的意义。再比如说,美国宗教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Flannery OConnor 1925~1964),她的作品多次获得欧·亨利短篇小说奖,她的书在西方社会广为流传,以她的作品为研究对像的研究论文已经成为一门显学。但是在中国却不被读者所接受,这其中不仅有文化语境的原因,还有与中国读者缺乏圣经知识有关,她的作品中出现许多的象征。比如她的第一本小说《智血》(Wise Blood)中的“血”(blood),在圣经中“血”就表示一种救赎。小说的开头写到“火车”(train)在夜色中穿行说明小说是“追寻”主题,这与《旧约·出埃及记》的追寻主题一样。景色描写中的“阴云”(cloud),在圣经象征中表示上帝的降临等。如果不了解这些象征,中国读者就会出现误读或者觉得毫无意义。
三、《圣经》知识重要性的表现
在大学英语的课堂中引入《圣经》知识,对于学生正确有效地理解西方作品至关重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圣经知识是理解西方文学作品的桥梁
西方文学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宗教的历史,更具体的来说,“各个时代作家的创作都离不开从《圣经》中获得的启迪,因此研究西方文学,没有对《圣经》的最起码的理解显然是无从下手的。”[1]弥尔顿、歌德、雪莱、雨果、狄更斯、劳伦斯、萧伯特、T.S.艾略特、福克纳等这些世界一流的大作家被中国读者所熟悉,他们的作品大部分是以《圣经》为基础进行创造,如果在没有圣经知识的基础上去理解这些作家的作品难免产生误读,甚至觉得毫无意义。
2、圣经知识是跨文化交流的关键
圣经知识是跨文化交流的关键因素。《圣经》承载着西方人特有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思维方式。许多人认为美国文化是基督教文化,从总统到公民,绝大多数美国人心中不能没有上帝,手中不能没有《圣经》。[2]圣经知识是双方进行思想交流的立足点,得体的表达自己是英语学习的最终目标,为此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增加对《圣经》知识的普及,有利于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
3、《圣经》知识有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培养
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滋养的人的心灵。我国圣经研究专家梁工对于圣经中的道德力量抱有相当乐观的态度,他认为圣经弘扬健全的精神、明智的理性和崇高的信仰。[3]如同《圣经》所载:这类作品是“要使人晓得智慧和训诲,……使愚人灵明,使少年人有知识和谋略,……使聪明人得着智谋,使人明白箴言和譬喻,懂得智慧的人的言词和谜语。”[4]比如《圣经》中的工作观与财富观。《圣经》认为工作是上帝对人类的一种恩赐和祝福,它强调对待工作要勤奋、诚实与忠诚,工作是合理占有财物的前提。它强调积累财富,财富不独为自己,它只有用来事奉天国和帮助同胞才有价值。[5]每一个人都被召唤去服务于其同胞,社会救济与慈善工作是基督徒的义务。这种思想在中国人观念中是相比缺乏的。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圣经》中的博爱思想,使社会救济与慈善变成每个人自觉的行为。
四、总结
在我国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文化因素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对学习语言是巨大的障碍。圣经知识的学习要渗入课堂的教学中,引导学生阅读《圣经》选段,开展圣经文化专题讲座等。引导学生进行东西方文化及思想的比较,用优秀的书籍滋养心灵,使学生了解《圣经》中包含的文化内涵。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的基础上,有效的吸纳西方的优秀思想成果。
参考文献:
[1]梁工,圣经叙事艺术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6,P324.
[2]董小川,儒家文化与美国基督教新教文化[M],商务印书馆,1999,P6.
[3]陆扬,圣经阐释的必须和必然—读梁工主编《西方圣经批评引论》[J],学术论坛,2007,2.
[4]杨慧林,在文学与神学的边界[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10,P3.
[5]毛丽娅,从《圣经》中的工作观和财富观看基督教的道德义务[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作者简介:唐璐,湖南都市职业学院,研究方向: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