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江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中职学生数学课堂中的置疑水平的现状,归纳了影响学生置疑能力培养的若干因素,并通过教学实践,以发展学生置疑技巧为切入点,通过创设置疑机会、分析置疑的认知水平和在教学中关注数学问题的形成等策略的实施,探索了培养中职学生数学课堂置疑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置疑能力;中职数学;技能培养
一、培养中职学生置疑能力的价值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是实验上的技能而已,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①。确实置疑能力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并培养学生的置疑能力,是中职数学学科较高的学习要求。中职数学课堂应该在培养学生的置疑能力上多一些尝试,数学教师更应清楚地认识到置疑能力培养的价值所在。
培养学生置疑能力的价值可以概括成以下几点:
(一)能形成课堂的有效交流。通过学生的问题来反馈其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学生的求助行为,分析学生在理解概念、解题等学习过程中的缺陷、偏差、失误,帮助学生学习,同时也可以修正教师的教学,让其教学行为更加有效。
(二)增强学生主体性。孔子曰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质疑状态下的学生更能带着强烈的主体意识参与到学习中来。当一个学生开始就学习的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时,他就积极的参与到了意义建构中来。通过形成问题,学习者把新知识与旧知识相联系,从而将学习体验转化为理解过程。
(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认知心理学家发现,能够将新知识和个人体验相结合的学生,能积极的参与到了具有创造性和长期的学习中来。数学与创造力有着必然的联系。数学教学中重点支持创造力的态度与过程,都以学生的体验和学生的置疑、预测以及经验为中心。数学不等于计算,数学问题不都在书中,帮助学生提数学问题,挑战数学假设,会让他们无限靠近创造性思维。
(四)有助于发展元认知。在对经常提出问题学生的谈话调查中,学生倾向于对已经掌握到一定程度的数学内容进行置疑,一个学生说:“当我能够提出自己的问题的时候,我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正在学习的内容。”学生的问题可以理解为“元认知监控”之后产生的一种外显的结果。
二、中职数学课堂中学生置疑的现状及分析
中职数学课堂中学生置疑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沉闷的数学课堂鲜见置疑;第二,鲜见的置疑中的有效置疑更少。影响学生置疑及置疑水平高低的因素非常多,从教师与学生两方面分析来看,我们可以窥见数学课堂学生“置疑难”现象的原因一斑:
(一)教师“教”的因素。(1) “教”的无意识忽略:教师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陈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自身缺乏对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引导,课堂搞“一言堂”,交流难以形成,更遑论“置疑”。 (2)“教”的有意识压制:无法掌控课堂让部分教师有意无意的压缩了学生的置疑空间。学生课堂置疑的随机性,使得不少教师担心课堂失控:一是怕“误事”:有的教师觉得,让学生自己置疑题,无法控制时间,影响教学进度;二是怕“冷场”:教师担心让学生置疑题,要让学生预先思考,气氛上不来,课堂就显得沉闷;三是怕“难堪”:有的教师课堂上怕学生提的问题一时回答不上来,在学生面前下不来台,显得“难堪”。
(二)学生“学”的因素。(1)“学”的基础薄弱:直升职高的选拔政策,让部分中职学生在初中二、三年级就放弃了对数学的学习,数学课基础普遍偏弱,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薄弱造成了学生置疑能力的不足。(2)“学”的理念偏差:随着数学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逐渐加大,部分学生不能把数学知识和专业课结合起来,逐渐造成学习兴趣逐渐不足或丧失。(3)“学”的方法不当:部分学生学习方法的不当,简单的模仿或死记公式、定理,造就学生思维僵化,几乎封闭了置疑的空间。 (4)“学”的自信不足:缺乏自信,担心置疑带来的师生评价的“风险”,置疑者可能认为某些所置疑题“愚钝”或者在“挑战权威”,因为所谓的不定“风险”他便会回避提出问题,即使有疑惑,最多也就是和教师单独进行交流,或者是放在课后,避免当众“出丑”。
三、培养中职学生数学置疑能力的若干策略
(一)巧用“节点”,引出学生的“疑问”。学生的置疑看似随机,实际上并不是随时都会出现,对于中职数学课堂教学而言,一般学生“置疑”发生在三个教学环节,它们分别是:概念定理讲解完毕之后,当学生在进行解题的时候,最后的课堂总结阶段。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认知问题的过程,并能掌握好“节点”。
教师巧设“节点”可以采用三种手法:(1)根据教学经验或者对学生情况的了解,预先估计教学内容中潜在的困难,使教学中有意留“白”。(2)讲课时不要把所有的角度、理由都分析完毕,留出一些,让学生形成一些不完整的感觉,产生困惑和怀疑。也可以不加解释的拿出一些实例,引起认知冲突,让学生产生“为什么要这样做的”疑惑。甚至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根据以往经验模拟学生曾经出现过的差错。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3)当教师提示或者要求学生置疑时,留出等待时间。运用3~5秒的等待时间,学生会提出更多的问题,其他学生可能受先前问题的启发,也提出一些问题。要“舍得”把时间留给学生,思考时间的延长,也给学生组织并提出高水平问题,提供了可能。
例如:正弦函数作图演示中的学生置疑。
教师使用Flash动画和几何画板演示正弦函数y=sinx作图过程,完成之后,学生立即提出了一个问题。
学生:为什么列表时都用弧度制,而不用角度制?
教师把该问题交予全班讨论。支持使用角度制的学生的理由:角度值比弧度制处理问题更加迅速方便,而且直观。经过比较和分析,学生总结出下面的结论:
直角坐标系的x、y轴的单位长度要统一,角度制是六十进制的,函数值是十进制的,不统一。endprint
使用角度制,也可以画出正弦函数的图像,不过是在x轴是角度制情况下的图像,只能给正弦函数用,像一次函数、指数函数,其他函数不能画在这个坐标系下,所以使用弧度制好;弧度制是十进制,正弦函数值也是十进制,他们可以混在一起运算,角度制就没有这个优势;角度制在运算的时候用比较好,在分析函数作图方面还是用弧度制。
评析: 如果在作图一开始就解释使用弧度制的理由,学生的思路也可能限制在数的进制上,不会引出对直角坐标系的深刻认识。在数学课中这样的置疑空间非常多,关键是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以及学生对原有经验和新知识新操作之间的比照,教师面面俱到实际上是压缩了学生的思考空间。
持续的在这三个时段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置疑,进一步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会让学生形成一个“置疑时段”的反应,并逐渐养成习惯。每到这些时候,学习便会主动对自己的困惑以及面对自己的理解模糊、缺失的地方进行认识和反思。
(二)分析评价学生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表疑。(1)展现并示范数学问题形成的过程。不少学生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学习过程中的疑惑总是忽隐忽现,不能确切知晓其方向,等到问题真正浮出水面,又词不达意。这种体会说明学生在形成问题及组织问题时的技能不足。分解提出问题的过程,基本要经历:疑惑——发现——组织——提出。针对某个环节出现的障碍,教师可以提示或者示范,帮助学生提出有效的问题。可操作的流程如下:1)展现数学问题的形成过程。从学生的角度,问题可能只是由一些诸如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引起,这些可以看做问题的“种子”。但是,教师并不是这样,他们已经对所教的内容了如指掌,教师设计的问题是为了学生学习。反过来,如果学生掌握了这些提出问题的技巧,也就是教师究竟是针对什么在置疑题,那么他们也就找到了思考的方向,掌握了如何学习。2)问题语句组织。鼓励学生随意组织语句提出自己的困惑,收集这些疑惑,如果教师觉察到该问题是指向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就可以示范问题的语句组织过程,展现选择确切表达语句的各种尝试和提炼过程,让学生参与互动,如果这个问题是口头的,那么就以书面的方式记录在黑板上,列出逐步“清晰”的过程和思路,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和理解好的问题的特点。也可以预先提供给学生一些普遍性的问题结构,让学生来套用,下面是一些口头置疑中普遍性问题结构的一些方式:例如……怎样和……相联系? ……怎样与我们以往所学的关联? ……和……在什么方面是相似的? 为什么……是重要的? 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2)采取积极态度,分析学生提出的问题。在分析学生问题时,要敏锐的觉察到该问题或者解答的认知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其目前的思维处于什么阶段是什么类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达到什么水平。当教师面对学生提出问题,需要进行反馈时,应该持这样一种基本的态度:不要忽略学生的问题,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问题本身;尽量推迟揭示答案和结果,问题交由全体学生讨论,让所有学生明白人人都是解答者;如果是收敛性问题(只有唯一答案)要给出清晰的判断;给予学生情感上的支持,让其了解提出问题是进步的开始。
(三)提升学生能力,引导学生解疑。(1)引导学生横向、纵向联系相关知识,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最为常见和公认的认知分类是布鲁姆提出的认知过程种类,它们分别是: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这些分类和中等职业学校的2009数学教学大纲中对知识内容的认知要求(了解、理解、掌握)在内涵上是一致的。学生都有能力问出超过自己对所学内容掌握程度的问题。要特别关注——分析、评价、和创造,它们最容易以问题的形式出现,也表现出学生就所学知识向更高层次的认知水平挑战的强烈愿望。
案例:习题:圆锥曲线x2+ky2=1,当系数 K 取什么范围时,该曲线为双曲线?
分析:对于刚学习圆锥曲线后的学生来说,本题考核学生对双曲线的性质的理解和运用;估计大多学生能得出正确的答案(K<0)。但是此题可以结合圆锥曲线和直线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提出一系列不同系数代表不同曲线的讨论,加深对解析几何内容的融会贯通。
师:通过对此题的理解,对此类方程假定不同的系数,令方程为Ax2+By2=1,通过分析,各组讨论能否得出我们学习过的曲线方程呢?
各组踊跃讨论,老师游走各组做适当引导,经过十余分钟后,各组汇报。
甲组:此类方程类似于圆的方程,我们发现若 A=B>0 ,它表示一个圆的方程。但是可能还要其它情况…
乙组:我们觉得有可能是椭圆的方程,当 A≠B 时,可分两类情况。当 A>B>0 ,方程表示椭圆;若 B>A>0 方程也表示椭圆。
师:是椭圆不错,但是根据系数 A 和 B 的关系,请问椭圆的焦点在什么轴上呢?(学生易错,故此需提醒讨论,并得出结论)
丙组:我组发现当 A≠B 时此方程也可以表示双曲线,分以下几种情况:A>0,B<0 。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A<0,
B>0表示在 y 轴上的双曲线。不知是否还有其它情况…
师:以上讨论非常好,是否遗漏系数为0的情况呢?……
生:还有A=0,B>0可以表示两条直线,它们分别是y=±1; 当 A>0,B=0也可以表示两条直线,它们分别是x=±1。
师:我们一起来归纳总结一下…
(2)把中职数学与生活数学问题结合起来,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综合能力。让学生更好的学好数学,把抽象的数学的形成和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是一大类生活问题的抽象,可以采用情景导出数学问题,也可以用数学中已经抽象出来的关系、模式、定理来寻找生活中对应的实际例子,给数学问题赋予更加广泛的意义。
学生不是天生就会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并借助其进行思考,他们需要一系列明确的、持续性的指导。职业高中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学习水平差异大,总体上能力偏弱,数学教学面临比较大的困难。作为老师,要克服思维定势,只有在日常教学中多鼓励学生投入到问题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才是引领学生成长和教师进步的一剂良方,我们还有许多工作去做。
参考文献:
[1] 张维忠主编.数学课程与教学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5
[2] 宋振韶. 课堂置疑基本模式以及学生置疑的研究现状 [J].
学科教育,2012.2endprint
使用角度制,也可以画出正弦函数的图像,不过是在x轴是角度制情况下的图像,只能给正弦函数用,像一次函数、指数函数,其他函数不能画在这个坐标系下,所以使用弧度制好;弧度制是十进制,正弦函数值也是十进制,他们可以混在一起运算,角度制就没有这个优势;角度制在运算的时候用比较好,在分析函数作图方面还是用弧度制。
评析: 如果在作图一开始就解释使用弧度制的理由,学生的思路也可能限制在数的进制上,不会引出对直角坐标系的深刻认识。在数学课中这样的置疑空间非常多,关键是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以及学生对原有经验和新知识新操作之间的比照,教师面面俱到实际上是压缩了学生的思考空间。
持续的在这三个时段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置疑,进一步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会让学生形成一个“置疑时段”的反应,并逐渐养成习惯。每到这些时候,学习便会主动对自己的困惑以及面对自己的理解模糊、缺失的地方进行认识和反思。
(二)分析评价学生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表疑。(1)展现并示范数学问题形成的过程。不少学生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学习过程中的疑惑总是忽隐忽现,不能确切知晓其方向,等到问题真正浮出水面,又词不达意。这种体会说明学生在形成问题及组织问题时的技能不足。分解提出问题的过程,基本要经历:疑惑——发现——组织——提出。针对某个环节出现的障碍,教师可以提示或者示范,帮助学生提出有效的问题。可操作的流程如下:1)展现数学问题的形成过程。从学生的角度,问题可能只是由一些诸如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引起,这些可以看做问题的“种子”。但是,教师并不是这样,他们已经对所教的内容了如指掌,教师设计的问题是为了学生学习。反过来,如果学生掌握了这些提出问题的技巧,也就是教师究竟是针对什么在置疑题,那么他们也就找到了思考的方向,掌握了如何学习。2)问题语句组织。鼓励学生随意组织语句提出自己的困惑,收集这些疑惑,如果教师觉察到该问题是指向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就可以示范问题的语句组织过程,展现选择确切表达语句的各种尝试和提炼过程,让学生参与互动,如果这个问题是口头的,那么就以书面的方式记录在黑板上,列出逐步“清晰”的过程和思路,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和理解好的问题的特点。也可以预先提供给学生一些普遍性的问题结构,让学生来套用,下面是一些口头置疑中普遍性问题结构的一些方式:例如……怎样和……相联系? ……怎样与我们以往所学的关联? ……和……在什么方面是相似的? 为什么……是重要的? 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2)采取积极态度,分析学生提出的问题。在分析学生问题时,要敏锐的觉察到该问题或者解答的认知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其目前的思维处于什么阶段是什么类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达到什么水平。当教师面对学生提出问题,需要进行反馈时,应该持这样一种基本的态度:不要忽略学生的问题,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问题本身;尽量推迟揭示答案和结果,问题交由全体学生讨论,让所有学生明白人人都是解答者;如果是收敛性问题(只有唯一答案)要给出清晰的判断;给予学生情感上的支持,让其了解提出问题是进步的开始。
(三)提升学生能力,引导学生解疑。(1)引导学生横向、纵向联系相关知识,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最为常见和公认的认知分类是布鲁姆提出的认知过程种类,它们分别是: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这些分类和中等职业学校的2009数学教学大纲中对知识内容的认知要求(了解、理解、掌握)在内涵上是一致的。学生都有能力问出超过自己对所学内容掌握程度的问题。要特别关注——分析、评价、和创造,它们最容易以问题的形式出现,也表现出学生就所学知识向更高层次的认知水平挑战的强烈愿望。
案例:习题:圆锥曲线x2+ky2=1,当系数 K 取什么范围时,该曲线为双曲线?
分析:对于刚学习圆锥曲线后的学生来说,本题考核学生对双曲线的性质的理解和运用;估计大多学生能得出正确的答案(K<0)。但是此题可以结合圆锥曲线和直线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提出一系列不同系数代表不同曲线的讨论,加深对解析几何内容的融会贯通。
师:通过对此题的理解,对此类方程假定不同的系数,令方程为Ax2+By2=1,通过分析,各组讨论能否得出我们学习过的曲线方程呢?
各组踊跃讨论,老师游走各组做适当引导,经过十余分钟后,各组汇报。
甲组:此类方程类似于圆的方程,我们发现若 A=B>0 ,它表示一个圆的方程。但是可能还要其它情况…
乙组:我们觉得有可能是椭圆的方程,当 A≠B 时,可分两类情况。当 A>B>0 ,方程表示椭圆;若 B>A>0 方程也表示椭圆。
师:是椭圆不错,但是根据系数 A 和 B 的关系,请问椭圆的焦点在什么轴上呢?(学生易错,故此需提醒讨论,并得出结论)
丙组:我组发现当 A≠B 时此方程也可以表示双曲线,分以下几种情况:A>0,B<0 。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A<0,
B>0表示在 y 轴上的双曲线。不知是否还有其它情况…
师:以上讨论非常好,是否遗漏系数为0的情况呢?……
生:还有A=0,B>0可以表示两条直线,它们分别是y=±1; 当 A>0,B=0也可以表示两条直线,它们分别是x=±1。
师:我们一起来归纳总结一下…
(2)把中职数学与生活数学问题结合起来,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综合能力。让学生更好的学好数学,把抽象的数学的形成和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是一大类生活问题的抽象,可以采用情景导出数学问题,也可以用数学中已经抽象出来的关系、模式、定理来寻找生活中对应的实际例子,给数学问题赋予更加广泛的意义。
学生不是天生就会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并借助其进行思考,他们需要一系列明确的、持续性的指导。职业高中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学习水平差异大,总体上能力偏弱,数学教学面临比较大的困难。作为老师,要克服思维定势,只有在日常教学中多鼓励学生投入到问题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才是引领学生成长和教师进步的一剂良方,我们还有许多工作去做。
参考文献:
[1] 张维忠主编.数学课程与教学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5
[2] 宋振韶. 课堂置疑基本模式以及学生置疑的研究现状 [J].
学科教育,2012.2endprint
使用角度制,也可以画出正弦函数的图像,不过是在x轴是角度制情况下的图像,只能给正弦函数用,像一次函数、指数函数,其他函数不能画在这个坐标系下,所以使用弧度制好;弧度制是十进制,正弦函数值也是十进制,他们可以混在一起运算,角度制就没有这个优势;角度制在运算的时候用比较好,在分析函数作图方面还是用弧度制。
评析: 如果在作图一开始就解释使用弧度制的理由,学生的思路也可能限制在数的进制上,不会引出对直角坐标系的深刻认识。在数学课中这样的置疑空间非常多,关键是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以及学生对原有经验和新知识新操作之间的比照,教师面面俱到实际上是压缩了学生的思考空间。
持续的在这三个时段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置疑,进一步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会让学生形成一个“置疑时段”的反应,并逐渐养成习惯。每到这些时候,学习便会主动对自己的困惑以及面对自己的理解模糊、缺失的地方进行认识和反思。
(二)分析评价学生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表疑。(1)展现并示范数学问题形成的过程。不少学生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学习过程中的疑惑总是忽隐忽现,不能确切知晓其方向,等到问题真正浮出水面,又词不达意。这种体会说明学生在形成问题及组织问题时的技能不足。分解提出问题的过程,基本要经历:疑惑——发现——组织——提出。针对某个环节出现的障碍,教师可以提示或者示范,帮助学生提出有效的问题。可操作的流程如下:1)展现数学问题的形成过程。从学生的角度,问题可能只是由一些诸如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引起,这些可以看做问题的“种子”。但是,教师并不是这样,他们已经对所教的内容了如指掌,教师设计的问题是为了学生学习。反过来,如果学生掌握了这些提出问题的技巧,也就是教师究竟是针对什么在置疑题,那么他们也就找到了思考的方向,掌握了如何学习。2)问题语句组织。鼓励学生随意组织语句提出自己的困惑,收集这些疑惑,如果教师觉察到该问题是指向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就可以示范问题的语句组织过程,展现选择确切表达语句的各种尝试和提炼过程,让学生参与互动,如果这个问题是口头的,那么就以书面的方式记录在黑板上,列出逐步“清晰”的过程和思路,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和理解好的问题的特点。也可以预先提供给学生一些普遍性的问题结构,让学生来套用,下面是一些口头置疑中普遍性问题结构的一些方式:例如……怎样和……相联系? ……怎样与我们以往所学的关联? ……和……在什么方面是相似的? 为什么……是重要的? 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2)采取积极态度,分析学生提出的问题。在分析学生问题时,要敏锐的觉察到该问题或者解答的认知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其目前的思维处于什么阶段是什么类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达到什么水平。当教师面对学生提出问题,需要进行反馈时,应该持这样一种基本的态度:不要忽略学生的问题,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问题本身;尽量推迟揭示答案和结果,问题交由全体学生讨论,让所有学生明白人人都是解答者;如果是收敛性问题(只有唯一答案)要给出清晰的判断;给予学生情感上的支持,让其了解提出问题是进步的开始。
(三)提升学生能力,引导学生解疑。(1)引导学生横向、纵向联系相关知识,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最为常见和公认的认知分类是布鲁姆提出的认知过程种类,它们分别是: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这些分类和中等职业学校的2009数学教学大纲中对知识内容的认知要求(了解、理解、掌握)在内涵上是一致的。学生都有能力问出超过自己对所学内容掌握程度的问题。要特别关注——分析、评价、和创造,它们最容易以问题的形式出现,也表现出学生就所学知识向更高层次的认知水平挑战的强烈愿望。
案例:习题:圆锥曲线x2+ky2=1,当系数 K 取什么范围时,该曲线为双曲线?
分析:对于刚学习圆锥曲线后的学生来说,本题考核学生对双曲线的性质的理解和运用;估计大多学生能得出正确的答案(K<0)。但是此题可以结合圆锥曲线和直线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提出一系列不同系数代表不同曲线的讨论,加深对解析几何内容的融会贯通。
师:通过对此题的理解,对此类方程假定不同的系数,令方程为Ax2+By2=1,通过分析,各组讨论能否得出我们学习过的曲线方程呢?
各组踊跃讨论,老师游走各组做适当引导,经过十余分钟后,各组汇报。
甲组:此类方程类似于圆的方程,我们发现若 A=B>0 ,它表示一个圆的方程。但是可能还要其它情况…
乙组:我们觉得有可能是椭圆的方程,当 A≠B 时,可分两类情况。当 A>B>0 ,方程表示椭圆;若 B>A>0 方程也表示椭圆。
师:是椭圆不错,但是根据系数 A 和 B 的关系,请问椭圆的焦点在什么轴上呢?(学生易错,故此需提醒讨论,并得出结论)
丙组:我组发现当 A≠B 时此方程也可以表示双曲线,分以下几种情况:A>0,B<0 。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A<0,
B>0表示在 y 轴上的双曲线。不知是否还有其它情况…
师:以上讨论非常好,是否遗漏系数为0的情况呢?……
生:还有A=0,B>0可以表示两条直线,它们分别是y=±1; 当 A>0,B=0也可以表示两条直线,它们分别是x=±1。
师:我们一起来归纳总结一下…
(2)把中职数学与生活数学问题结合起来,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综合能力。让学生更好的学好数学,把抽象的数学的形成和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是一大类生活问题的抽象,可以采用情景导出数学问题,也可以用数学中已经抽象出来的关系、模式、定理来寻找生活中对应的实际例子,给数学问题赋予更加广泛的意义。
学生不是天生就会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并借助其进行思考,他们需要一系列明确的、持续性的指导。职业高中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学习水平差异大,总体上能力偏弱,数学教学面临比较大的困难。作为老师,要克服思维定势,只有在日常教学中多鼓励学生投入到问题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才是引领学生成长和教师进步的一剂良方,我们还有许多工作去做。
参考文献:
[1] 张维忠主编.数学课程与教学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5
[2] 宋振韶. 课堂置疑基本模式以及学生置疑的研究现状 [J].
学科教育,201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