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司他丁对重症中暑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2014-06-23 11:29刘永锋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14期
关键词:乌司他丁

刘永锋

[摘要]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重症中暑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重症中暑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为常规组,2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为乌司他丁组,比较两组治疗后外周CEC数量、外周血管vWF和TM浓度。另选择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结果 治疗前重症中暑患者外周血CEC计数、vWF和TM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常规治疗组和乌司他丁组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但乌司他丁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 重症中暑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重乌司他丁治疗对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关键词] 乌司他丁;中暑;血管内皮细胞

[中图分类号] R594.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14-0048-02

热射病(中暑)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热射病在中暑的分级中是重症中暑,是一种致命性疾病,病死率高。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是重症中暑的病理基础,血管内皮细胞是炎症损伤的靶细胞[1]。循环内皮细胞(CEC)是从循环中脱落的血管内皮细胞,能够反映毛细血管的损伤程度[2]。血液中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和血栓调节蛋白(TM)的浓度可以是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程度的指标[3,4]。乌司他丁是蛋白水解酶抑制剂,对血管具有保护作用。本文分析乌司他丁对重度中暑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3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40例重度中暑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31.2±8.5)岁。其中20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为常规组,平均(30.9±7.3)岁,2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为乌司他丁组,平均(32.0±10.4)岁。另选择20例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三组平均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检测指标

分别检测中暑患者治疗前后以及对照组外周血CEC,vWF和TM浓度,比较常规治疗组和乌司他丁组治疗前后以上各指标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以上各指标的差异。

1.3检测方法

外周血CEC采用等密度梯度离心法进行测定。取3 mL血抗凝后生理盐水稀释,加入到2 mL密度为1.05的Percoll液中,1500转/min,离心20 min,取上层以2100转/min离心20 min,弃上清,加0.5 mL生理盐水,震荡使细胞悬浮,滴入血细胞计数池中,计算内皮细胞数。静脉血5 mL室温下静置2 h,1000转/min离心,分离血清,用于检测vWF和TM浓度。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前重症中暑患者外周血CEC计数、vWF和TM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常规组和乌司他丁组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但乌司他丁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常规组(P<0.01)。见表1。

3讨论

中暑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热射病在中暑的分级中是重症中暑,是一种致命性疾病,病死率高。热平衡失调使体内热蓄积,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体温>41℃、无汗、昏迷。高热可以直接导致细胞膜或者细胞膜内结构损伤,导致蛋白质变性,导致质膜流动性发生改变,损伤细胞内线粒体,从而导致细胞的损伤,引起MODS,危及生命。其中DIC是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体温突然升高能够直接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广泛的细胞损伤,体液丢失,代谢产物的蓄积,体内炎症反应导致凝血物质的释放,从而出现DIC[5]。

乌司他丁是从健康成年男性新鲜尿液中分离纯化出来的一种糖蛋白,由143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约67000。本品属蛋白酶抑制剂,对胰蛋白酶、α-糜蛋白酶等丝氨酸蛋白酶及粒细胞弹性蛋白酶、透明质酸酶、巯基酶、纤溶酶等多种酶有抑制作用。另具有稳定溶酶体膜,抑制溶酶体酶的释放,抑制心肌抑制因子(MDF)产生,清除氧自由基及抑制炎症介质释放的作用。本品还可改善手术刺激引起的免疫功能下降、蛋白代谢异常和肾功能降低,防止手术刺激引起的对内脏器官与细胞的损伤以及改善休克时的循环状态等。张剑等[6]研究结果提示乌司他丁对急性下肢缺血再灌注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邹宪宝等[7]研究结果提示乌司他丁可通过抑制NF-κB活化,减少TNF-α的释放,减轻严重脓毒症血清损伤离体人肺血管内皮细胞。刘志永[8]研究结果提示乌司他丁在体外循环中对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张健等[9]实验研究显示乌司他丁对兔供体肺血管内皮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董晓敏等[10]实验结果显示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 CEC)是指在外周血中检测到的源于血管的内皮细胞,在生理情况下,人外周血会存在一定数量的CEC,在病理或者药物作用的情况下,外周血CEC计数会发生变化,反映了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或者药物的保护作用。在本次研究中治疗前重度中暑患者循环内皮细胞计数、vWF和TM浓度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治疗后,重度中暑的两组患者以上指标均有显著好转,但是乌司他丁组下降的幅度显著优于常规组,说明乌司他丁对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发挥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综上所述,乌司他丁作为弹性蛋白酶的抑制物,具有抗炎、降低细胞损伤、改善微循环等作用,能够维护内皮细胞的完整性,减轻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对于重症中暑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对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从而减轻对组织的损害。

[参考文献]

[1] 古正涛,刘志锋,苏磊.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中暑发病机制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3,22(7):809-811.

[2] 马小娟,于文燕,李世昊,等. 循环内皮细胞与TNF-α和IL-6在MODS中相关性变化的研究[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3,36(4):476-478,483.

[3] 王锦权,陶晓根,张翠萍,等.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脓毒症患者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6(5):514-517.

[4] 侯金超,王发亮,薄爱华. C反应蛋白和原发性高血压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2008, 14(23): 3631-3633.

[5] 李小平,彭森. 重症中暑合并DIC的早期诊断与治疗[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5,19(3):49-50.

[6] 张剑,王虎山,李春萍,等. 乌司他丁对急性下肢缺血再灌注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10):1738-1740.

[7] 邹宪宝,李新宇,王晓燕,等. 乌司他丁对严重脓毒症血清损伤人肺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1,10(6):547-550.

[8] 刘志永. 乌司他丁在体外循环中对内皮细胞的保护[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3): 91-92.

[9] 张健,黄邵洪,李辉,等. 乌司他丁对兔供体肺血管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J]. 广东医学,2013,34(4):523-525.

[10] 董晓敏,余又新,方林森,等. 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J]. 安徽医药,2013,17(7):1095-1096.

(收稿日期:2014-01-22)endprint

[摘要]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重症中暑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重症中暑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为常规组,2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为乌司他丁组,比较两组治疗后外周CEC数量、外周血管vWF和TM浓度。另选择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结果 治疗前重症中暑患者外周血CEC计数、vWF和TM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常规治疗组和乌司他丁组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但乌司他丁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 重症中暑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重乌司他丁治疗对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关键词] 乌司他丁;中暑;血管内皮细胞

[中图分类号] R594.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14-0048-02

热射病(中暑)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热射病在中暑的分级中是重症中暑,是一种致命性疾病,病死率高。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是重症中暑的病理基础,血管内皮细胞是炎症损伤的靶细胞[1]。循环内皮细胞(CEC)是从循环中脱落的血管内皮细胞,能够反映毛细血管的损伤程度[2]。血液中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和血栓调节蛋白(TM)的浓度可以是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程度的指标[3,4]。乌司他丁是蛋白水解酶抑制剂,对血管具有保护作用。本文分析乌司他丁对重度中暑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3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40例重度中暑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31.2±8.5)岁。其中20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为常规组,平均(30.9±7.3)岁,2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为乌司他丁组,平均(32.0±10.4)岁。另选择20例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三组平均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检测指标

分别检测中暑患者治疗前后以及对照组外周血CEC,vWF和TM浓度,比较常规治疗组和乌司他丁组治疗前后以上各指标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以上各指标的差异。

1.3检测方法

外周血CEC采用等密度梯度离心法进行测定。取3 mL血抗凝后生理盐水稀释,加入到2 mL密度为1.05的Percoll液中,1500转/min,离心20 min,取上层以2100转/min离心20 min,弃上清,加0.5 mL生理盐水,震荡使细胞悬浮,滴入血细胞计数池中,计算内皮细胞数。静脉血5 mL室温下静置2 h,1000转/min离心,分离血清,用于检测vWF和TM浓度。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前重症中暑患者外周血CEC计数、vWF和TM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常规组和乌司他丁组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但乌司他丁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常规组(P<0.01)。见表1。

3讨论

中暑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热射病在中暑的分级中是重症中暑,是一种致命性疾病,病死率高。热平衡失调使体内热蓄积,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体温>41℃、无汗、昏迷。高热可以直接导致细胞膜或者细胞膜内结构损伤,导致蛋白质变性,导致质膜流动性发生改变,损伤细胞内线粒体,从而导致细胞的损伤,引起MODS,危及生命。其中DIC是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体温突然升高能够直接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广泛的细胞损伤,体液丢失,代谢产物的蓄积,体内炎症反应导致凝血物质的释放,从而出现DIC[5]。

乌司他丁是从健康成年男性新鲜尿液中分离纯化出来的一种糖蛋白,由143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约67000。本品属蛋白酶抑制剂,对胰蛋白酶、α-糜蛋白酶等丝氨酸蛋白酶及粒细胞弹性蛋白酶、透明质酸酶、巯基酶、纤溶酶等多种酶有抑制作用。另具有稳定溶酶体膜,抑制溶酶体酶的释放,抑制心肌抑制因子(MDF)产生,清除氧自由基及抑制炎症介质释放的作用。本品还可改善手术刺激引起的免疫功能下降、蛋白代谢异常和肾功能降低,防止手术刺激引起的对内脏器官与细胞的损伤以及改善休克时的循环状态等。张剑等[6]研究结果提示乌司他丁对急性下肢缺血再灌注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邹宪宝等[7]研究结果提示乌司他丁可通过抑制NF-κB活化,减少TNF-α的释放,减轻严重脓毒症血清损伤离体人肺血管内皮细胞。刘志永[8]研究结果提示乌司他丁在体外循环中对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张健等[9]实验研究显示乌司他丁对兔供体肺血管内皮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董晓敏等[10]实验结果显示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 CEC)是指在外周血中检测到的源于血管的内皮细胞,在生理情况下,人外周血会存在一定数量的CEC,在病理或者药物作用的情况下,外周血CEC计数会发生变化,反映了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或者药物的保护作用。在本次研究中治疗前重度中暑患者循环内皮细胞计数、vWF和TM浓度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治疗后,重度中暑的两组患者以上指标均有显著好转,但是乌司他丁组下降的幅度显著优于常规组,说明乌司他丁对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发挥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综上所述,乌司他丁作为弹性蛋白酶的抑制物,具有抗炎、降低细胞损伤、改善微循环等作用,能够维护内皮细胞的完整性,减轻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对于重症中暑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对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从而减轻对组织的损害。

[参考文献]

[1] 古正涛,刘志锋,苏磊.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中暑发病机制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3,22(7):809-811.

[2] 马小娟,于文燕,李世昊,等. 循环内皮细胞与TNF-α和IL-6在MODS中相关性变化的研究[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3,36(4):476-478,483.

[3] 王锦权,陶晓根,张翠萍,等.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脓毒症患者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6(5):514-517.

[4] 侯金超,王发亮,薄爱华. C反应蛋白和原发性高血压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2008, 14(23): 3631-3633.

[5] 李小平,彭森. 重症中暑合并DIC的早期诊断与治疗[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5,19(3):49-50.

[6] 张剑,王虎山,李春萍,等. 乌司他丁对急性下肢缺血再灌注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10):1738-1740.

[7] 邹宪宝,李新宇,王晓燕,等. 乌司他丁对严重脓毒症血清损伤人肺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1,10(6):547-550.

[8] 刘志永. 乌司他丁在体外循环中对内皮细胞的保护[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3): 91-92.

[9] 张健,黄邵洪,李辉,等. 乌司他丁对兔供体肺血管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J]. 广东医学,2013,34(4):523-525.

[10] 董晓敏,余又新,方林森,等. 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J]. 安徽医药,2013,17(7):1095-1096.

(收稿日期:2014-01-22)endprint

[摘要]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重症中暑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40例重症中暑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为常规组,2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为乌司他丁组,比较两组治疗后外周CEC数量、外周血管vWF和TM浓度。另选择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结果 治疗前重症中暑患者外周血CEC计数、vWF和TM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常规治疗组和乌司他丁组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但乌司他丁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 重症中暑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重乌司他丁治疗对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关键词] 乌司他丁;中暑;血管内皮细胞

[中图分类号] R594.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14-0048-02

热射病(中暑)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热射病在中暑的分级中是重症中暑,是一种致命性疾病,病死率高。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是重症中暑的病理基础,血管内皮细胞是炎症损伤的靶细胞[1]。循环内皮细胞(CEC)是从循环中脱落的血管内皮细胞,能够反映毛细血管的损伤程度[2]。血液中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和血栓调节蛋白(TM)的浓度可以是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程度的指标[3,4]。乌司他丁是蛋白水解酶抑制剂,对血管具有保护作用。本文分析乌司他丁对重度中暑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3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40例重度中暑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31.2±8.5)岁。其中20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为常规组,平均(30.9±7.3)岁,2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为乌司他丁组,平均(32.0±10.4)岁。另选择20例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三组平均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检测指标

分别检测中暑患者治疗前后以及对照组外周血CEC,vWF和TM浓度,比较常规治疗组和乌司他丁组治疗前后以上各指标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以上各指标的差异。

1.3检测方法

外周血CEC采用等密度梯度离心法进行测定。取3 mL血抗凝后生理盐水稀释,加入到2 mL密度为1.05的Percoll液中,1500转/min,离心20 min,取上层以2100转/min离心20 min,弃上清,加0.5 mL生理盐水,震荡使细胞悬浮,滴入血细胞计数池中,计算内皮细胞数。静脉血5 mL室温下静置2 h,1000转/min离心,分离血清,用于检测vWF和TM浓度。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前重症中暑患者外周血CEC计数、vWF和TM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常规组和乌司他丁组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但乌司他丁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常规组(P<0.01)。见表1。

3讨论

中暑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热射病在中暑的分级中是重症中暑,是一种致命性疾病,病死率高。热平衡失调使体内热蓄积,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体温>41℃、无汗、昏迷。高热可以直接导致细胞膜或者细胞膜内结构损伤,导致蛋白质变性,导致质膜流动性发生改变,损伤细胞内线粒体,从而导致细胞的损伤,引起MODS,危及生命。其中DIC是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体温突然升高能够直接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广泛的细胞损伤,体液丢失,代谢产物的蓄积,体内炎症反应导致凝血物质的释放,从而出现DIC[5]。

乌司他丁是从健康成年男性新鲜尿液中分离纯化出来的一种糖蛋白,由143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约67000。本品属蛋白酶抑制剂,对胰蛋白酶、α-糜蛋白酶等丝氨酸蛋白酶及粒细胞弹性蛋白酶、透明质酸酶、巯基酶、纤溶酶等多种酶有抑制作用。另具有稳定溶酶体膜,抑制溶酶体酶的释放,抑制心肌抑制因子(MDF)产生,清除氧自由基及抑制炎症介质释放的作用。本品还可改善手术刺激引起的免疫功能下降、蛋白代谢异常和肾功能降低,防止手术刺激引起的对内脏器官与细胞的损伤以及改善休克时的循环状态等。张剑等[6]研究结果提示乌司他丁对急性下肢缺血再灌注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邹宪宝等[7]研究结果提示乌司他丁可通过抑制NF-κB活化,减少TNF-α的释放,减轻严重脓毒症血清损伤离体人肺血管内皮细胞。刘志永[8]研究结果提示乌司他丁在体外循环中对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张健等[9]实验研究显示乌司他丁对兔供体肺血管内皮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董晓敏等[10]实验结果显示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大鼠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 CEC)是指在外周血中检测到的源于血管的内皮细胞,在生理情况下,人外周血会存在一定数量的CEC,在病理或者药物作用的情况下,外周血CEC计数会发生变化,反映了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或者药物的保护作用。在本次研究中治疗前重度中暑患者循环内皮细胞计数、vWF和TM浓度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治疗后,重度中暑的两组患者以上指标均有显著好转,但是乌司他丁组下降的幅度显著优于常规组,说明乌司他丁对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发挥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综上所述,乌司他丁作为弹性蛋白酶的抑制物,具有抗炎、降低细胞损伤、改善微循环等作用,能够维护内皮细胞的完整性,减轻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对于重症中暑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对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从而减轻对组织的损害。

[参考文献]

[1] 古正涛,刘志锋,苏磊.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中暑发病机制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3,22(7):809-811.

[2] 马小娟,于文燕,李世昊,等. 循环内皮细胞与TNF-α和IL-6在MODS中相关性变化的研究[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3,36(4):476-478,483.

[3] 王锦权,陶晓根,张翠萍,等.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脓毒症患者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6(5):514-517.

[4] 侯金超,王发亮,薄爱华. C反应蛋白和原发性高血压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2008, 14(23): 3631-3633.

[5] 李小平,彭森. 重症中暑合并DIC的早期诊断与治疗[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5,19(3):49-50.

[6] 张剑,王虎山,李春萍,等. 乌司他丁对急性下肢缺血再灌注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10):1738-1740.

[7] 邹宪宝,李新宇,王晓燕,等. 乌司他丁对严重脓毒症血清损伤人肺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1,10(6):547-550.

[8] 刘志永. 乌司他丁在体外循环中对内皮细胞的保护[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3): 91-92.

[9] 张健,黄邵洪,李辉,等. 乌司他丁对兔供体肺血管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J]. 广东医学,2013,34(4):523-525.

[10] 董晓敏,余又新,方林森,等. 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J]. 安徽医药,2013,17(7):1095-1096.

(收稿日期:2014-01-22)endprint

猜你喜欢
乌司他丁
奥曲肽与乌司他丁联用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分析
乌司他丁对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模型兔肺组织中TNF—α的影响
乌司他丁对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模型兔肺组织中TNF—α的影响
乌司他丁联合多西环素对重症恙虫病的治疗作用
乌司他丁对急腹症患者围术期炎症因子的影响
乌司他丁与血必净联用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效果观察
乌司他丁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乌司他丁在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作用
术中应用乌司他丁治疗对食管癌患者的影响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