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春歌载不尽,车轮已过万重山

2014-06-20 01:28田永元孟令霞
中国铁路文艺 2014年4期
关键词:张允候车春运

田永元 孟令霞

序言:

昨天,成都铁路人以艰辛的代价令“蜀道之难”不再让人却步;今天,成都铁路人以睿智和激情为“悠悠蜀道”挥写高铁时代波澜壮阔的崭新篇章。

中国的春节,是一个13亿人合家欢乐的日子,更是一个全球华人举家同庆的时刻。它的历史悠久,它的文化深远,它由此而引起了近10亿人的大迁徙,它时至今日仍成为民族发展史上的壮阔史诗。这是一个民族日渐强盛的标志,更是显现中华繁荣昌盛的撼世之举。

换言之,它是检验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盛与否的风向标。

这个扣人心弦的伟大民心工程,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日益彰显着这个国家和谐而充满蓬勃生机的蔚然风尚。你可以想见,在中国幅员辽阔的国土上,在春节将至和已经过去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火车、飞机、汽车,凡是能转动的轮子,在天际,在衔接城乡的铁路、公路上,那么多人又是怎样怀揣温暖真真切切地在奔走、在企盼、在发自内心深情地歌唱着啊。而在这样的日子里,上苍也仿佛对我们中华大地给予了特殊的关注,让仁慈和理解、宽容和慈爱洒向每个人的心头,亿万家的梦想和团聚、亿万家的幸福和和睦都牵动着一个共同话题:我们走在行进的路上,我们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们走在和谐的大路上!

似乎在这一刻,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随着我们的铁路、公路通车里程的不断增加,舒适而现代化的列车不断增多,回家的路似乎变得越来越宽阔、平坦,似乎那些高山江河、丘陵沙漠,也都温顺得依附我们的信念而改变着,进而成为了这个民族不断富裕的最真实的陪衬。此刻,当我们将目光投向祖国的大西南,投向那绵延起伏、群山环抱着的蜀川大地,那种强烈的感觉更会油然而生:行路难,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是以往千百年来从人民内心里发出的无奈而又痛苦的呼唤啊!即使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那种感叹还因为铁路运输的沉重滞后,千百万人在春节前后入蜀出川,受到运力严重不足的制约而至今还令人唏嘘不已。

正是在那个年代,我曾亲身随同原铁道部有关领导深入到当时的成都站、广元站,当时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成都站和广元站的广场上,被潮水般不断涌动的人群阻塞了,当一趟列车开来的时候,狭小的车站和广场仿佛是被注满了水的温室,顷刻将一股股人流溢出来,随之,涌进和冲出的人流形成强大的对流,进而,波动着一个个人流的漩涡,久久无法平复。蜀川大地上,一个个长期无法疏通的漩涡,像一根根无形的鞭子,抽打着眼前铁路领导者的心头。为了维护正常的秩序,部里和成都局的领导们置身这人流中,他们和许多坚守岗位的职工一样,两眼熬红了,嗓子嘶哑了。他们是怀着深深的歉意置身在这人流之中的。他们知道,是铁路发展的滞后影响着春节旅客们的出行,虽然主观上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是,滞后的现实还是严酷地摆在人们眼前。他们听到了旅客此起彼伏的报怨,看到了母亲怀里孩子哭闹的神情,感受到了老人气喘吁吁地迈着蹒跚的步履,这些人都齐刷刷地向铁路工作人员投去那近似于哀求的目光……这一幕幕都演绎着现代版的行车难、回家难、蜀道更难的活剧。

可是,事实就是这样的严酷!当时,我们的运力、运能实在有限啊!

如今,随着国家对铁路不断加大建设性投入,铁路人正在一步步地破解着行路难这个千百年来的课题。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伴随铁路不断加快发展的脚步,川蜀大地,续写着一段段令人激动而又舒缓和谐的韵律。

一、2014年春运,当还没正式映入人们视野的时候,中国铁路人早已磨拳擦掌、跃跃欲试了,而“安全出行,方便出行,温馨出行”,反映着中国铁路运营发生了质的变化,这个震撼人心的目标在春运全过程中响亮地提了出来,成为一道崭新的风景。

自然,在西南能否实现“安全出行、方便出行、温馨出行”,非常关键的一环就在成都铁路局了。因为这里是西南输出民工最多、往来流通人口最多的地区,可见,这个局担当的运输能力无疑是最繁重的了。面对春运眼前日益严峻的形势,面对每年增加一百多万旅客的现实,成都铁路局的干部职工心里都是沉甸甸的,因为他们知道:随着入川出蜀的普通客车、快速列车和高速铁路动车组的运量不断增加,人们对出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

2014年春节,中国铁路总公司落实党中央关乎民生的具体举措,不仅要求在春节间平安地将每一个旅客送到目的地、让他们和家人幸福团聚,而且还要他们旅途上享受到人格的尊严、享受到铁路的关心和爱抚。这些硬碰硬的指标、实打实的口号,不是靠空喊、凭嘴说就能实现的,而是要靠付出每一名铁路干部职工的汗水、付出他们的聪明才智,用科学的管理方式、调动好运能的最大利用率,脚踏实地落实在行动中。

在那些日子里,成都铁路局的主要领导常常置身于局内调度指挥台上,时时出现在现场监控屏幕中。他们认真地审视着每天开过来的每一对列车和伴随着高峰期而增加的每对临时客车,从这里感受着旅客们归心似箭的心情,从这里预想着车厢内的旅客们需要受到怎样的关爱。而令他们欣慰的是,往昔每逢这样的时刻,成都、重庆、贵阳站广场上聚集着旅客的人流不见了,售票大厅门口排队挤着购票的场面不见了。这是在要到来洪峰的时候,他们未雨绸缪地疏通了各条渠道的结果。正是这种超前的因势利导,才在春运高峰期到来之前,将洪峰消减得差不多了。

事实不是这样吗?为了缓解旅客买票难的问题,成都铁路局建立了流动售票车,提前到大中院校民工稠密的工程点预售客票,而且还在市区各角落、偏远地区和乡镇设立了2000多个售票点,早早将回家和返程的车票提前预售给所需人们。置身在这个屏幕上,看到一列列运送旅客的列车,铁路局的领导们终于可以长长地大舒一口气了。而置身在这个人群中的客运处长肖建明,至今都难忘以往担任贵阳车站站长和局办公室主任的时候,亲自接待因为买车票而上访群众的一幕幕情景:一位民工哭诉为买一张车票整整排了三天队,而每天晚上都是蹲在马路边上忍受着寒冷的煎熬捱到黎明之后。在这里,一票难求,曾是牵动着无数旅客敏感神经的细小但却难以实现的大问题。解决一张车票,能为一名旅客、一个家庭绽放出多少幸福的花朵啊。然而,要让一票好求,让一票求的到,不仅仅是多增加售票点就能解决问题的。endprint

俗话说,巧妇难做无米之炊。要让一票好求,必须有更多的列车开行作为保证。

在这关键时刻,成都铁路局4000多辆客车如何用得好,如何用得巧,如何发挥最大的效率,那可是牵动着指挥者责任心、检验领导者智慧的。为了尽最大限度地调动列车的载客率,肖建明和他的伙伴儿们,依据调查得出的整个成都局春运入蜀出川的阶梯状客流情况,调整着适应这样运输能力的运输客流图。调查显示:最寒冷的时候,到广州、上海的客流最大,他们就随时增加那里的临时客车对数;当天气渐暖,入中原的客流增多,他们再增加到中原的临时客车对数;随之,再根据到新疆乌鲁木齐的客流而增加到那里的临时客车对数。这种阶梯式的运输方式,最大限度地适应了旅客出行的要求,最大限度地提高了使用旅客列车的效率。当在高峰期到来的时候,他们会变卧铺车为硬座车,既增加了旅客的座位,又多输送了一倍的旅客。而为增加临时客车,他们还把主意打在延长一些列车的运行时间上。自然,套开列车是一个不错的办法。这样也方便了旅客,增加了运输能力。而其中的代价,就只有让我们铁路员工们多付出劳动了,更直接的就是,我们的列车员要更辛苦一些、少休息一些了。而对于车辆的使用,在精检细修的情况下,采取错开部分列车检修时间的办法,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拿成都车辆段为例,在担当开行11对31组临时客车任务的时候,为保证投入春运临时客车的安全,他们围绕冬季防制动故障、客车防火、防配件脱离、防列车分离和防运行品质不良等问题,重点强化整修。实行班组包列、个人包车的办法,每列、每辆均实行记名整修,把每一项整修责任落到具体人头,他们还把车辆过程验收、单项验收和总体验收结合起来,实行作业者自检、车间验收、段级验收均实名制,以过硬的客车质量保证春运用车的绝对安全。有一位车辆段的检车师傅,为了保证临时客车绝对安全,想出了一个“笨招”:就是平时拧动一个螺丝,如果拧动十次就能让螺丝牢固的话,这次给临时客车检修他就要至少多拧两次。换言之,如果以往检修机车,作业一次浑身要淌一身汗水的话,给临时客车检修作业一次,流下的汗水一定要再流得更多一些,这是一个看似平常的举动,然而却体现着普通铁路人为事业献身的胸怀!

繁忙、严谨的春运,不仅增强了干部职工高度的责任感,而且也让许多年轻的员工经受着各种各样的考验。在成都东动车所检修库,新上岗的年轻大学生因为掌握了所从事的“动车轮对”检修工作的精湛技术而受到周围工人们的赞誉。正是紧张的春运,才给了新人施展才干的机会和天地。在整个春运的日子里,这个新人做到日日全勤,完成了380余条轮对的探伤工作,保障了12组动车在春运期间的安全运行。因挑起了这项工作的大梁,才显现了“小荷才露尖尖角”的锋芒,也使得铁路运输中的青春力量更茁壮。

正是让这些基层中技术人员和一线的工人们有了更广阔施展才干的天地,才使一个铁路局的春运工作有了牢固扎实的发展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有了更多的车辆后备,才有了加开更多临时客车的资本,也就有了让更多的旅客坐上舒适列车的条件。

以往,在运送旅客的过程中,由于旅客过多、车厢拥挤,“萝卜快了不洗泥”,能把旅客送达目的的就不错了,服务质量无从谈起。可是如今,即便是最拥挤的车厢,载客的人数也要在列车允许的范围内,而及时将食品和热水送到旅客面前,这已经是春运期间司空见惯的事情了。

在成都开往乌鲁木齐的列车上,曾发生了一个感人的小事:列车员为了将一碗热水送给抱着孩子的妇女,需要反复多次经过众人的帮助才能将热水递到妇女的手上、喂进孩子嘴里,因为人挤人的根本走不过去,周围的旅客感慨地说:“为了每个旅客喝上热水,咱们的列车员流下的汗水不比这一碗水少啊”。

对于成都铁路局的领导们来说,越是这样的时候,越要提高我们列车员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在一趟动车组上,列车员本来已经忙得满头大汗,可是,添乘的一位局领导还是发现了服务的漏洞:“为什么每个座位上的卫生袋没有发下去呢?”针对这个问题,他开导列车员:“旅客增多,造成忙乱,不能成为减少为旅客服务环节的借口。”此事传开,客运部门上下很快找到了许多服务上的差距,最终看到了坚持一丝不苟执行服务标准的成果。在拥挤的列车上,列车员的细心和汗水换来了旅客脸上的更多赞许和微笑,平稳的驾驶技术令穿山越岭的列车如履平地,可口的饭菜叫旅客吃得舒心、放心。

临到寒假大中院校学生增多的时候,因注入了青春的朝气和活力,似乎车厢里的空气也热烈了许多。可是,随之也带来了诸多问题。有些粗心大意的年轻人,在急切中常常丢下了自己的包裹,或者遗忘了笔记本电脑,这又无形中增加了服务人员的压力。那是一个半夜12点的夜晚,青城山站走来一对年轻的大学生,他们焦急地叩开了站长蔡强的办公室,说他们回到学校宿舍时才发现装着两人一对笔记本电脑的书包遗忘在列车上了。当时已经是午夜时分,蔡强望着这一对大学生,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便顾不得一身的疲惫,一方面安慰两位学生,另一方面根据他们提供的车次找到了正在运行着的列车长,而此时,装有电脑的书包已经跟随列车运行一段时间了,最终在列车人员的帮助下,几经周折,书包和电脑又回到了青城山、回到了站长蔡强那里,并被送到了两位大学生的手上。两位大学生感动地说:“被我们遗失的两台电脑的旅游经历,真是一篇小说题材。”是的,两台电脑经历过的每一个车站、每一个人手中的传递,不都是春运中美丽心灵的故事组成吗?!

二、22014年春运的缕缕春风,抚慰着天府之国。中国铁路春运,圆了成千上万旅客的团圆之梦、幸福之梦,也丰富着高铁时代铁路发展的中国梦的崭新内容。

曾几何时,行路难,蜀道难,是刻在人们心中挥抹不去的深深烙印。当年李白在发出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呐喊后,也曾留下了过“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真切感受。每个经过四川盆地或是三峡漫道征程的人,都会理解大唐诗人当时的心境,与其说两岸的猿声还没有叫完、江中的轻舟已过了万重山峦的亲身感受,莫不如说这是大诗人对蜀道难于上青天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他梦想着能有这样的运输工具,能使他一夜间或一天就能飞跨千山万岭。诗人有太多的梦要实现,而脚下的路不再艰难是他一生一世的梦想。今天,我们在这里却可以自豪地告慰伟大的诗人,一夜间能轻舟跨过万重山,一夜间能出蜀到长安,一夜间能越重庆到江南,这已经不是神话,这已经不是梦想。endprint

今天,人流如潮的旅客,已经不必候车在车站四周的广场上,尤其是那些成都局所管辖的大城市的车站。如果说,当年广场上人流如潮的候车队伍令铁路人惊恐不安的话,如今面对新建起的舒适的候车大厅,真让他们有几分不知所措了。尤其是新建成的成都东站,方圆20多万平方米,其中车站的建筑就占据了10多万平方米。每天,几十列高速列车和长途旅客列车从这里始发。车站大厅宽敞得像一条条河道,井然有序地呈现在他们眼前——宽阔而大气。祥和亲切的服务人员的笑脸,让他们感受到中国农民工也作为旅客的重要成分,展示着自己被人尊重的人格的尊严。当他们茫然的目光还没有落定的时候,那些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往奔波在他们中间的客运人员,那些呈现在他们眼前的笑脸,似乎会开阔他们的胸襟,感受到他们自身存在的力量。

你还不清楚自己候车的位置吗?客运员会为你送上一个名片,那是一张温馨服务卡,那里面会将你旅途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都解释得清清楚楚。譬如说,你是一名旅客,则会准确告诉你候车的位置,会回答你怎样获取候车的信息,会随时提醒你注意车站的广播公告以便你随时检票进站,会提示你便民商店的位置,会提示你免费提供你需要的开水的位置。而对于那些重点旅客来说,铁路人想得更周到。24小时专人负责的“游佳”品牌服务岗,会随时帮助你最快进站,让你走进重点旅客的专用通道,让你享受到特色的服务。所有来到车站的旅客们,都亲身体验到车站作出的每一项郑重承诺。正是这些实实在在的服务,让这些特殊旅客和残疾人,在这里圆着与亲人团聚的梦。

一天,一位身患严重疾病的尹姓老师,在儿子和儿媳的陪同下,“全副武装”地来到了成都东站游佳的服务台前。说他“全副武装”,是这位老人因为病情严重,呼吸艰难,不仅带着氧气袋,还带着制氧机。他们要到海南去,需要在列车上时时吸氧。他带着制氧机,必须时时可以制氧。因为单靠制氧袋是维持不到老人到海口的目地的,也就是说,只有在老人乘坐的成都东到海口的路途中,需要随时为老人的制氧机提供动力,让老人一路吸足氧,老人才有可能维持生命,才有到海口圆一家人新春团聚的梦。此时,身为共产党员的游佳,热情地握住了老人的手,用不容置疑的口吻告诉老人:这件事交给我们办吧,只要列车有这样的设施,我们就会保证列车人员满足您的要求。可是,担当这次列车的乘务人员不是成都客运段的人员,而是长沙客运段的客运人员。热情、认真的游佳,不仅立即联系长沙列车客运人员,并且还把事情的详细经过和老人的要求告诉了列车长。列车长深深地被游佳的周到服务感动着,她二话没说,一同和列车上负责设备维护人员共同商讨保证一路让老人的制氧机得到电力供应的稳妥办法。其中有最大的一个难题:成都到海口中间要有轮渡,轮渡属于另一个服务单位,虽然经过沟通但还是在轮渡过程因受条件的制约无法保证为列车提供制氧机的电力供应。怎么办?经过仔细研究,经过严格计算,最终决定将老人带来的氧气袋在转换轮渡前备足氧,就完全可以保证在轮渡期间依靠氧气袋对老人的氧气供应。就这样,在得到列车人员郑重的承诺和细心的安排下,老人被推上了列车。这时,老人握着同他依依惜别的游佳的手,望着游佳胸前的党员胸章,老泪纵横,他充满感情地说了一句话:“是你们让我圆了一家人春节在海口团圆的梦啊!”

车轮,就这样在老人和儿女们依依惜别的目光中逝去了,游佳送走老人越来越远的身影,心中还牵挂着老人到着的问题,她立刻给海口车站打了电话,联系好了老人到站后的接续问题,直到逐项得到落实,她才放下心来。难怪凡接触过游佳服务台的人员会真诚地说:“你们才是真的,真正的为旅客服务啊”

“真的、真正的”这简单的五个字,出自于素不相识的旅客口中,字字如珠玑,却闪烁着一种怎样的光芒啊。这个社会发展到今天,最值钱的就是真的,最实际的就是来真正的,而我们真正的共产党员最宝贵的就是这个真的,来真正的!

成都站,有个“张允”品牌服务台,建立三年了,在广大旅客心中一直享有崇高的威信。春运中,“有事找张允、有困难找张允”,已成为了许多旅客习惯的称谓。甚至,有些旅客将自己的心事、将自己的家事都毫不保留地告诉张允,以求得他的帮助。张允在在这些旅客的心中有很重的“分量”,而这正是源于他一心为旅客的缘故。

张允为旅客服务的良好口碑,是以其讲究诚信而出名的。那一年,复员兵出身的张允在担当车站客运服务的时候,在一次夜晚站台清扫中,突然发现了一个黑塑料袋,他以为装着的是垃圾,可是拎起来却沉甸甸的,袋子里面感觉十分整齐,这引起了他的好奇,当他打开后才发现,那是一摞摞排列整齐的人民币。这时候眼前只有他一人,他知道站台上的监控也无法投到这里,他完全可以不动声色地据为已有。可是,他想到的是丢失这么多钱的旅客一定会十分着急,他立刻找来车站公安和同事。经查,里面共有人民币13万多元。后来经过多方查找,才知道是一位彝族兄弟因为喝多了酒,将钱丢在了月台上。当找到他的时候,这位彝族兄弟还没醒酒呢。这些钱他是借了几家来为亲人看病和做买卖用的。如果真的丢失了,用那位彝族兄弟的话说——就无法在这个世上活下去了。张允因此受到旅客和车站干部职工的赞誉,车站的领导由此设立了张允服务台,在他的带动下,车站服务人员热忱为旅客服务已经蔚然成风。

如今,你走进成都车站候车大厅的时候,尽管车站很大,尽管人员很多,旅客和服务人员依然相处得那么融洽,旅客候车依然井然有序,说车站是旅客之家并不过分。普通旅客进站候车,不仅座位整洁,热水相送,而且发到每个旅客的服务卡,把你的候车地点、候车车次、怎么进站都标识得一清二楚。如果有疑难的问题,更有张允服务台的服务人员昼夜值班,将你提出的问题解释得清清楚楚,让你高兴而来、满意而去那是一点不过分的。尤其在春运中,张允服务岗更发挥了很好的引领作用。其实,车站的每一名的服务人员,都应该是张允服务台的服务人员,他们对旅客的认真态度早已分辨不出谁是张允,谁是张允岗的服务人员了。大家满怀着一种对待旅客胜似亲人的情感,以“厚德载物、上善若水”的情怀,善待每一位来此乘车的旅客。他们说:“我们认准每一位旅客都和我们有着不解的缘分。”这话多么亲切。是啊,在他们的心目中,他们就是旅客的知心人、孕妇的贴心人、盲人的眼睛、残疾人的拐杖。endprint

当你迈入车站候车大厅,你会看到孕妇有休息室、抱有婴儿的妇女有哺乳室、天真烂漫的儿童有专门的游乐园、残疾人有为专门接待室等一应俱全的“特区”。而这些“特区”的设立,以服务人员温馨的服务、入微的体贴为依托,有些事情、有些做法看似简单,但感人至深,也常常令人难以忘怀。

曾几何时,许多盲人出外探亲来到成都站,都感受到温暖的气息。一天,列车下来了十几位盲人,张允和几位服务人员立即涌上前去,细心呵护着残疾人,将一个个残疾人汇聚在自己的身旁。于是,张允在前,一位残疾人双手搭在张允的肩头,以此类推,十几位残疾人站成一排,在服务人员用身体的护卫下,这支队伍向前走着。一个感人的画面出现了,被分开的拥挤的人群突然自动分离开来,张允带队的那支盲人队伍整齐而有节奏地行进在月台上,他们的步伐显得越来越齐整,他们的脚步越来越有力量。而月台上,人群向他们注视着,向张允注视着,不知道是谁说了一句:“看,他们的脚步多整齐。”是的,从每一个充满笑脸的盲人的神色里,温暖的春风一度荡漾着他们的心里。是一种尊严,是一种力量,给了他们怎样的满足和欢乐啊。这支队伍就是这样平静而自由地走着,一路无阻挡地穿过了月台的人群。其实,在西南,如今这个温馨出行的队伍,展示的是路途上这些盲人自信的脚步。这脚步,不正是我们的服务人员送给大家人间大爱的最真诚的礼物吗?张允说,那一刻他落泪了,他由衷地感谢为盲人让路的旅客,由衷感到自己使命的光荣和神圣。我们要说,他们就是一群温馨的服务天使。

当我们要结束这篇报告的时候,也正是春运结束的时候,我们来到蜀川之地成都铁路局,置身于大西北通往京城和南方的列车上,已经逐渐减少的客流,使现代化的车站更透出宽敞和大气。从更显舒适的列车上,我们看到了人们脸上关于旅途的惬意和愉悦的消息。经历了一场场风雪严寒之后,而今,川江平原上盛开的油菜花仿佛随着列车的伸延而绽放出更迷人的风采。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尽管岁月的更迭,对人来说是那样漫长。可是,人们的变化,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对于今天的铁路员工来说,就是变得更加聪明,变得更加和善。他们的思想像奔驰的车轮一样前行,他们的心绪又如同不息的江水一样奔涌,他们永远追逐着一个宏伟的目标,永远向着为旅客服务的更高境界,他们一直在为此而不舍昼夜地前进。

敬礼!置身在成都铁路局跻身于春运一线的干部职工们。endprint

猜你喜欢
张允候车春运
无限追踪
铁路客运站候车区运用多目标优化模型研究
“春运”来临,古人也闹心
2018将迎来怎样的春运
差一点儿
三月兔专辑
差一点儿
让春运报道更加实用
十年春运路
铁路客运站候车区运用方案优化方法和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