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玥 周晓夏 蒋亚丽 杨云霞
摘要:目的:了解江苏省大学生对医疗保险的知识、态度、行为现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完善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提供依据。方法:知识-态度-行为(KAP)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医疗保险认知度低且医疗保障需求未得到满足。结论:从提高认知度及满足大学生医疗保险需求出发影响大学生对医疗保险的态度和行为。
关键词:大学生;医疗保险;知识-态度-行为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8003203
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已基本构成了我国全民医保体系,大学生作为最后一个未涉及群体,也于2008年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当中,至今参保率稳中有升。对于大学生是否了解政策的具体内容,是否真正自愿参保,参保后是否会选择使用医疗保险等问题的研究,在继续推广大学生医疗保险中成为不可或缺的环节。知识-态度-行为(knowledge-attitude- practice,KAP)问卷,即为“知信型”问卷,是研究受访者对于某种事物的知识、态度以及行为影响的一种调查问卷。本文旨在从KAP分析框架下调查江苏省大学生对医疗保险知识、态度以及行为的现状,为我国大学生医疗保险政策的完善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方法。数据来自于2013年5-6月在江苏省南京市、苏州市、扬州市以及徐州市四地六所高校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调研共发放问卷520份,收回有效问卷505份,占全部问卷总数的97.12%,同时与学生及医保办工作人员进行访谈。
1.2调查问卷设计与KAP记分方法
问卷经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后自行设计,经预调查、讨论修改而成。问卷以选择题和判断题的形式为主,包括四个部分:基本信息、大学生医疗保险的认知情况和认知途径、大学生对医疗保险的态度、大学生医疗保险的相关行为。
KAP是知识-态度-行为的简称,是调查问卷的一种方式。最初是上世纪90年代国外提出的公众科学素养的KAP模式。K(knowledge)指对科学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的了解;A(attitude)指对科学技术知识及其社会效应的态度;P(practice)指如何以科学的方式生活、工作。我们现在用KAP来研究大学生对医疗保险的认知、态度及行为。KAP记分法主要是指在调查问卷中会设置具有正确错误之分的题目,对调查对象的回答打分,主要是测试调查对象对该问题的认知程度。KAP问卷还会设置对某种主题的态度分为不同等级程度的问题并打分。
就本文主题而言,为了了解大学生对医疗保险的认知及其态度之间的相关性,KAP问卷在大学生医疗保险认知部分设置了6道题,回答正确得1分,回答错误得0分,总分为6分。KAP问卷在大学生医疗保险态度部分设置了3道题,态度积极性最强得2分,较弱得1分,最弱得0分,总分为6分。
1.3数据处理
用Epidata 3.0建立数据库,并利用程序进行逻辑检查,修改录入错误的数据,最后用SPSS 17.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基本情况
在调查的505人中,男生234人,占46.3%,女生271人,占53.7%。大一学生占30.7%,大二学生占28.5%,大三学生占27.3%,大四学生占2.8%,研究生占10.7%。家庭所在地为城市的有276(54.7%),农村的为228名(451%)。对于生活费用支出来源,有91.5%的学生源自父母或亲友,2.8%的学生源自于自己打工,5.7%的学生来源于奖助学金,说明仅有少数大学生已经经济独立,绝大多数学生的经济还是依赖于父母或亲友。关于一年中生病的次数的问题,18.4%的学生选择没有生病,67.5%的学生选择生病1-3次,11.7%的学生选择生病次数多余三次,仅有2.4%的学生选择了生病非常频繁,说明大部分学生身体健康,患病率相对较低。
2.2大学生对医疗保险的认知情况
本部分由认知途径和认知情况两部分组成,如表1所示。绝大多数调研对象知道大学生已经纳入城镇居民医保的范围中,而超过半数的大学生是在收费时得知的,且有71.7%调研对象认为学校没有介绍过或只是很笼统的介绍过医疗保险的相关政策。从医疗保险相关知识的六道问题来看,校医院报销比例此题正确率较高,体现出大学生去校医院就医的较多;但其余题目正确率均较低,说明大学生对医疗保险只是停留在有所耳闻的阶段。
调查结果说明高校并没有落实宣传和讲解工作,只是停留在表面阶段,即在代收保险费用时,对该缴纳费用用途做出说明,而并未对医疗保险的具体政策,补偿办法补偿范围等内容进行讲解。在访谈中也有学生指出,辅导员对于政策也只是一知半解,大多让同学自行上网查询或询问医保办,但网上的信息杂多,且高校网页上未必会随着市政府或人保局网站上的更新而进行变动,另外校医保办人员也无法时时在岗,宣传工作不到位和认知途径有障碍均是导致大学生认知度较低。
4预防保健5营养教育本部分问卷由六道题目组成,如表2所示。大学生不但多数具有风险意识,且了解医疗保险的态度积极,也普遍接受大学生医疗保险的筹资方式。对于最需报销项目,超过一半的调研对象选择门诊疾病医疗费用,另外,在对卫生服务的重要性排序时定期体检列为首位,但门诊疾病医疗费用并不是大学生医疗保险的重点保障项目,且定期体检在保障内容中也未曾涉及。最后,仅有29.4%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加入城居医保后保障性有所增强,说明对医疗保险态度消极,关注度较低。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医疗保障需求并未有效满足,大学生普遍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平日里以生小病居多,调查基本情况中,仅有2.4%(12人)的调研对象生病非常频繁。大学生平常在校医院的药费可以获得一定的补偿,但校医院毕竟药品种类有限,医务人员水平不高,想转去大医院就诊时,因为大学生普通门诊经费实施包干政策,为避免经费超支,许多校医院转诊条件苛刻,大学生患者只能自己全额支付医疗费用;另外对于最重要的卫生服务-健康体检未得到保障。这些可能是大学生对医疗保险态度消极,关注度较低的原因。
2.4大学生参加医疗保险的行为
该部分调查情况由六道题组成,如表3所示。在被调研的大学生中参保率与江苏省大学生整体参保率相当,参保主要原因是学校要求和为了抵抗未来风险;未参加原因,除费用过高外,其余选项均构成未参保原因,但比例极低,说明个人缴费比例正常,大学生普遍可以接受,此外,有38%的同学主动咨询过医疗保险的报销程序问题,说明了解行为较主动,但是62%的同学从没有咨询过医疗保险的报销程序,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生过大病,小毛小病的费用可能也不需要去走报销程序。值得注意的是,在参保范围内竟有高达15.20%的调研对象从未考虑过使用医疗保险补偿大额医疗支出,很多学生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加入了社会保险。这说明大学生对医保的认知度低,对参保程序不了解,对保险的内容不清楚。也从侧面说明高校的医保宣传不够,同学们没有清楚地知道自己应享有的保障。
可见大学生对医保的认知度较低,但态度相对积极。对大学生医疗保险认知部分得分和态度部分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的认知部分得分对其态度具有显著性差异,即大学生医疗保险的认知会影响到其对医疗保险的态度。大学生普遍都认为参加医保能够为自己的健康买份保障,对于国家实行医疗保险制度是持积极态度,但是医疗保障到底是怎么操作,报销比例、报销病种等等到底是什么都全然不知。
3讨论
知识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大学生对医疗保险的认知度较低,且绝大多数学生是在收费时得知大学生医疗保险类型,因学校要求而选择参保的比例较高,由此容易导致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此外,虽然大学生了解态度积极,了解行为也较为主动,但学校宣传不到位且认知途径有障碍,使认知度持续于较低水平。竟有部分已参保学生不知道自己已经参保,或从未考虑过使用保险进行补偿,从侧面说明部分学生对医疗保险的冷漠和不信任和对新医改政策的不看好。高校在代缴费之后,应该有普及医保知识的义务,若只是为了完成额定的参保任务,忽略了普及医保的知识,大学生医疗保险将有可能大面积出现逆向选择的风险,这对于医疗保险的继续发展非常不利。
固应该从提高认知度的角度改变大学生对医疗保险的态度,进而改变其行为,让大学生感受到医保改革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惠民政策,在改善看病贵看病难中起到的作用。
另一方面,医疗需求无法满足也是大学生对医保态度消极和行为被动的原因。从调研的情况看,大学生认为最需要和最重要的保障项目均未得到有效满足,由于大学生身体正处于非常健康的年龄段,加强初级卫生保健就显得非常必要,且加强初级卫生保健投入是各国普遍采用的做法,在经过成本效益分析后都意识到初级卫生保健可以显著改善一国的卫生绩效,抑制医疗费用的上涨。如泰国的三十铢计划,缴纳30泰铢的挂号费后即可享受,预防保健,包括体检、计划免疫、妇幼保健及艾滋病预防等;门诊和住院服务等服务。应该针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特点,将医疗保障向前位移,只重视大病保障,忽略小病保障和预防保健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是不合时宜的。如果大学生医疗保障需求得到满足,不仅体现出国家对大学生成长的关爱,也能转变大学生对医疗保险的态度。
4建议
根据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分析,调查覆盖面广,普遍性较高,因此该调查结果具有代表性,能够较客观的反应江苏省大学生对医疗保险的知识-态度-行为情况。根据调查结果及讨论提出以下建议改变大学生对医疗保险的态度,进而影响医疗保险的有关行为:
4.1提高大学生医疗保险认知度
由于大学生的认知态度积极、风险意识较强,高校只需要提供适宜的途径,即可满足大学生了解医疗保险意愿,提高医疗保险的认知度。首先,高校应该善于利用所有教学资源通过专业人员开办讲座、发放详细宣传手册介绍、由辅导员在年级大会上进行讲解等方式普及医保知识;其次,也应转变宣传思维,从大学生容易接受的途径入手,提高医保知识的可及性,如做成宣传片投放到社交网站、采用微博微信等平台;最后,即使在学校官网上更新医保政策信息,并可将有关医保政策的小册子置放在校医院大厅供取阅,或采用在医院显著位置粘贴海报等方式为主动了解医保政策的学生提供方便。
另外,可以匿名公开本校报销事例,制作每学年报销费用报表,从而打破医疗保险的神秘,让学生们能切切实实的感受的医保的待遇和补助,并通过他人的保险经历促成自己的保险意识和保险行为。
4.2满足大学生医疗保障需求
从调查情况来看,部分大学生群体对医保改革持冷漠态度和被动的行为,除了认知度不够,还源于保障项目涉及面窄,保障需求未得到有效满足。因未涉及到大部分学生的自身利益,故对于政策的关注度较低,态度消极。随着政府补贴金额的逐年增加,如南京市大学生医疗保险的人均年财政补助五年间增加了160元,故可在原有保障的基础上,逐步扩大普通门诊保障范围,投入专项资金改善校医院的医务力量和硬件设备,使学生的病情在校医院首诊时能够得到合理的诊断。并且可以适当增加首诊医院,这样不仅可以为校医院引入竞争,也可以提高大学生就诊的自由度。在门诊转诊方面设置规范的制度,让大学生患者在校医院无法有效就诊时可以在其他医院进行治疗时也可享受医保待遇,切实保障大学生普通门诊治疗。
此外,健康体检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保障项目,可以将基金中的部分金额用于高校大学生体检,并规定每年体检一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报告,人类三分之一的疾病通过预防保健是可以避免的,三分之一疾病通过早期发现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对于大学生来说进行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更是必不可少的,不仅可以树立良好健康意识为以后的工作生活带来极大的益处,而且可以避免一些疾病的发生,抑制医药消费的增长。
参考文献
[1]闫抗抗,杨世民,方宇等.377名基层医师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认知情况的KAP调查[J].中国药房,2010,(44):42094212.
[2]朱俊生.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比较制度分析基于东中西部3省9市试点方案的比较[J].人口与发展,2009,15(3):1726.
[3]张磊,周绿林.江苏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比较研究[J].医学与哲学,2009,30(1):4749.
[4]高琴.健康体检及对健康的管理[J].甘肃医药,2008,27(6):7374.
2.4大学生参加医疗保险的行为
该部分调查情况由六道题组成,如表3所示。在被调研的大学生中参保率与江苏省大学生整体参保率相当,参保主要原因是学校要求和为了抵抗未来风险;未参加原因,除费用过高外,其余选项均构成未参保原因,但比例极低,说明个人缴费比例正常,大学生普遍可以接受,此外,有38%的同学主动咨询过医疗保险的报销程序问题,说明了解行为较主动,但是62%的同学从没有咨询过医疗保险的报销程序,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生过大病,小毛小病的费用可能也不需要去走报销程序。值得注意的是,在参保范围内竟有高达15.20%的调研对象从未考虑过使用医疗保险补偿大额医疗支出,很多学生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加入了社会保险。这说明大学生对医保的认知度低,对参保程序不了解,对保险的内容不清楚。也从侧面说明高校的医保宣传不够,同学们没有清楚地知道自己应享有的保障。
可见大学生对医保的认知度较低,但态度相对积极。对大学生医疗保险认知部分得分和态度部分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的认知部分得分对其态度具有显著性差异,即大学生医疗保险的认知会影响到其对医疗保险的态度。大学生普遍都认为参加医保能够为自己的健康买份保障,对于国家实行医疗保险制度是持积极态度,但是医疗保障到底是怎么操作,报销比例、报销病种等等到底是什么都全然不知。
3讨论
知识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大学生对医疗保险的认知度较低,且绝大多数学生是在收费时得知大学生医疗保险类型,因学校要求而选择参保的比例较高,由此容易导致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此外,虽然大学生了解态度积极,了解行为也较为主动,但学校宣传不到位且认知途径有障碍,使认知度持续于较低水平。竟有部分已参保学生不知道自己已经参保,或从未考虑过使用保险进行补偿,从侧面说明部分学生对医疗保险的冷漠和不信任和对新医改政策的不看好。高校在代缴费之后,应该有普及医保知识的义务,若只是为了完成额定的参保任务,忽略了普及医保的知识,大学生医疗保险将有可能大面积出现逆向选择的风险,这对于医疗保险的继续发展非常不利。
固应该从提高认知度的角度改变大学生对医疗保险的态度,进而改变其行为,让大学生感受到医保改革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惠民政策,在改善看病贵看病难中起到的作用。
另一方面,医疗需求无法满足也是大学生对医保态度消极和行为被动的原因。从调研的情况看,大学生认为最需要和最重要的保障项目均未得到有效满足,由于大学生身体正处于非常健康的年龄段,加强初级卫生保健就显得非常必要,且加强初级卫生保健投入是各国普遍采用的做法,在经过成本效益分析后都意识到初级卫生保健可以显著改善一国的卫生绩效,抑制医疗费用的上涨。如泰国的三十铢计划,缴纳30泰铢的挂号费后即可享受,预防保健,包括体检、计划免疫、妇幼保健及艾滋病预防等;门诊和住院服务等服务。应该针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特点,将医疗保障向前位移,只重视大病保障,忽略小病保障和预防保健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是不合时宜的。如果大学生医疗保障需求得到满足,不仅体现出国家对大学生成长的关爱,也能转变大学生对医疗保险的态度。
4建议
根据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分析,调查覆盖面广,普遍性较高,因此该调查结果具有代表性,能够较客观的反应江苏省大学生对医疗保险的知识-态度-行为情况。根据调查结果及讨论提出以下建议改变大学生对医疗保险的态度,进而影响医疗保险的有关行为:
4.1提高大学生医疗保险认知度
由于大学生的认知态度积极、风险意识较强,高校只需要提供适宜的途径,即可满足大学生了解医疗保险意愿,提高医疗保险的认知度。首先,高校应该善于利用所有教学资源通过专业人员开办讲座、发放详细宣传手册介绍、由辅导员在年级大会上进行讲解等方式普及医保知识;其次,也应转变宣传思维,从大学生容易接受的途径入手,提高医保知识的可及性,如做成宣传片投放到社交网站、采用微博微信等平台;最后,即使在学校官网上更新医保政策信息,并可将有关医保政策的小册子置放在校医院大厅供取阅,或采用在医院显著位置粘贴海报等方式为主动了解医保政策的学生提供方便。
另外,可以匿名公开本校报销事例,制作每学年报销费用报表,从而打破医疗保险的神秘,让学生们能切切实实的感受的医保的待遇和补助,并通过他人的保险经历促成自己的保险意识和保险行为。
4.2满足大学生医疗保障需求
从调查情况来看,部分大学生群体对医保改革持冷漠态度和被动的行为,除了认知度不够,还源于保障项目涉及面窄,保障需求未得到有效满足。因未涉及到大部分学生的自身利益,故对于政策的关注度较低,态度消极。随着政府补贴金额的逐年增加,如南京市大学生医疗保险的人均年财政补助五年间增加了160元,故可在原有保障的基础上,逐步扩大普通门诊保障范围,投入专项资金改善校医院的医务力量和硬件设备,使学生的病情在校医院首诊时能够得到合理的诊断。并且可以适当增加首诊医院,这样不仅可以为校医院引入竞争,也可以提高大学生就诊的自由度。在门诊转诊方面设置规范的制度,让大学生患者在校医院无法有效就诊时可以在其他医院进行治疗时也可享受医保待遇,切实保障大学生普通门诊治疗。
此外,健康体检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保障项目,可以将基金中的部分金额用于高校大学生体检,并规定每年体检一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报告,人类三分之一的疾病通过预防保健是可以避免的,三分之一疾病通过早期发现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对于大学生来说进行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更是必不可少的,不仅可以树立良好健康意识为以后的工作生活带来极大的益处,而且可以避免一些疾病的发生,抑制医药消费的增长。
参考文献
[1]闫抗抗,杨世民,方宇等.377名基层医师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认知情况的KAP调查[J].中国药房,2010,(44):42094212.
[2]朱俊生.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比较制度分析基于东中西部3省9市试点方案的比较[J].人口与发展,2009,15(3):1726.
[3]张磊,周绿林.江苏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比较研究[J].医学与哲学,2009,30(1):4749.
[4]高琴.健康体检及对健康的管理[J].甘肃医药,2008,27(6):7374.
2.4大学生参加医疗保险的行为
该部分调查情况由六道题组成,如表3所示。在被调研的大学生中参保率与江苏省大学生整体参保率相当,参保主要原因是学校要求和为了抵抗未来风险;未参加原因,除费用过高外,其余选项均构成未参保原因,但比例极低,说明个人缴费比例正常,大学生普遍可以接受,此外,有38%的同学主动咨询过医疗保险的报销程序问题,说明了解行为较主动,但是62%的同学从没有咨询过医疗保险的报销程序,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生过大病,小毛小病的费用可能也不需要去走报销程序。值得注意的是,在参保范围内竟有高达15.20%的调研对象从未考虑过使用医疗保险补偿大额医疗支出,很多学生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加入了社会保险。这说明大学生对医保的认知度低,对参保程序不了解,对保险的内容不清楚。也从侧面说明高校的医保宣传不够,同学们没有清楚地知道自己应享有的保障。
可见大学生对医保的认知度较低,但态度相对积极。对大学生医疗保险认知部分得分和态度部分得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的认知部分得分对其态度具有显著性差异,即大学生医疗保险的认知会影响到其对医疗保险的态度。大学生普遍都认为参加医保能够为自己的健康买份保障,对于国家实行医疗保险制度是持积极态度,但是医疗保障到底是怎么操作,报销比例、报销病种等等到底是什么都全然不知。
3讨论
知识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大学生对医疗保险的认知度较低,且绝大多数学生是在收费时得知大学生医疗保险类型,因学校要求而选择参保的比例较高,由此容易导致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此外,虽然大学生了解态度积极,了解行为也较为主动,但学校宣传不到位且认知途径有障碍,使认知度持续于较低水平。竟有部分已参保学生不知道自己已经参保,或从未考虑过使用保险进行补偿,从侧面说明部分学生对医疗保险的冷漠和不信任和对新医改政策的不看好。高校在代缴费之后,应该有普及医保知识的义务,若只是为了完成额定的参保任务,忽略了普及医保的知识,大学生医疗保险将有可能大面积出现逆向选择的风险,这对于医疗保险的继续发展非常不利。
固应该从提高认知度的角度改变大学生对医疗保险的态度,进而改变其行为,让大学生感受到医保改革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惠民政策,在改善看病贵看病难中起到的作用。
另一方面,医疗需求无法满足也是大学生对医保态度消极和行为被动的原因。从调研的情况看,大学生认为最需要和最重要的保障项目均未得到有效满足,由于大学生身体正处于非常健康的年龄段,加强初级卫生保健就显得非常必要,且加强初级卫生保健投入是各国普遍采用的做法,在经过成本效益分析后都意识到初级卫生保健可以显著改善一国的卫生绩效,抑制医疗费用的上涨。如泰国的三十铢计划,缴纳30泰铢的挂号费后即可享受,预防保健,包括体检、计划免疫、妇幼保健及艾滋病预防等;门诊和住院服务等服务。应该针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特点,将医疗保障向前位移,只重视大病保障,忽略小病保障和预防保健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是不合时宜的。如果大学生医疗保障需求得到满足,不仅体现出国家对大学生成长的关爱,也能转变大学生对医疗保险的态度。
4建议
根据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分析,调查覆盖面广,普遍性较高,因此该调查结果具有代表性,能够较客观的反应江苏省大学生对医疗保险的知识-态度-行为情况。根据调查结果及讨论提出以下建议改变大学生对医疗保险的态度,进而影响医疗保险的有关行为:
4.1提高大学生医疗保险认知度
由于大学生的认知态度积极、风险意识较强,高校只需要提供适宜的途径,即可满足大学生了解医疗保险意愿,提高医疗保险的认知度。首先,高校应该善于利用所有教学资源通过专业人员开办讲座、发放详细宣传手册介绍、由辅导员在年级大会上进行讲解等方式普及医保知识;其次,也应转变宣传思维,从大学生容易接受的途径入手,提高医保知识的可及性,如做成宣传片投放到社交网站、采用微博微信等平台;最后,即使在学校官网上更新医保政策信息,并可将有关医保政策的小册子置放在校医院大厅供取阅,或采用在医院显著位置粘贴海报等方式为主动了解医保政策的学生提供方便。
另外,可以匿名公开本校报销事例,制作每学年报销费用报表,从而打破医疗保险的神秘,让学生们能切切实实的感受的医保的待遇和补助,并通过他人的保险经历促成自己的保险意识和保险行为。
4.2满足大学生医疗保障需求
从调查情况来看,部分大学生群体对医保改革持冷漠态度和被动的行为,除了认知度不够,还源于保障项目涉及面窄,保障需求未得到有效满足。因未涉及到大部分学生的自身利益,故对于政策的关注度较低,态度消极。随着政府补贴金额的逐年增加,如南京市大学生医疗保险的人均年财政补助五年间增加了160元,故可在原有保障的基础上,逐步扩大普通门诊保障范围,投入专项资金改善校医院的医务力量和硬件设备,使学生的病情在校医院首诊时能够得到合理的诊断。并且可以适当增加首诊医院,这样不仅可以为校医院引入竞争,也可以提高大学生就诊的自由度。在门诊转诊方面设置规范的制度,让大学生患者在校医院无法有效就诊时可以在其他医院进行治疗时也可享受医保待遇,切实保障大学生普通门诊治疗。
此外,健康体检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保障项目,可以将基金中的部分金额用于高校大学生体检,并规定每年体检一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报告,人类三分之一的疾病通过预防保健是可以避免的,三分之一疾病通过早期发现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对于大学生来说进行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更是必不可少的,不仅可以树立良好健康意识为以后的工作生活带来极大的益处,而且可以避免一些疾病的发生,抑制医药消费的增长。
参考文献
[1]闫抗抗,杨世民,方宇等.377名基层医师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认知情况的KAP调查[J].中国药房,2010,(44):42094212.
[2]朱俊生.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比较制度分析基于东中西部3省9市试点方案的比较[J].人口与发展,2009,15(3):1726.
[3]张磊,周绿林.江苏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比较研究[J].医学与哲学,2009,30(1):4749.
[4]高琴.健康体检及对健康的管理[J].甘肃医药,2008,27(6):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