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创新还流于形式吗?

2014-06-17 18:43
现代国企研究 2014年4期
关键词:形容词效益成果

很多大公司意识到了如果忽略局部创新,可能最终导致有朝一日整个产业格局遭到颠覆的危险,所以它们当中有一些开始设立专职的创新部门或者开展专门的创新项目。但这些专门项目很多时候却并没有发生很大效用。因为当你把创新作为一个宏大议题或者战略翻来覆去地谈的时候,很可能你忽略了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创新的主体,也就是企业员工的创新素质。许多企业的产品团队全部由工程和技术人员组成。说句题外话,中国的文理分科真是人为割裂了许多人的能力。所以通常情况下,单纯由工程技术人员构成的产品团队除了专研技术问题之外,基本上很难把产品与情感、审美、人口经济和文化因素联系起来做综合设计。那些技术之外的问题要留给市场部去回答时已经有点晚,在沟通中也很容易发生摩擦。

创新需要起码两个企业文化上的前提条件。一是乐观,愿意尝试。二是思路够开阔,能力构成够多元,集思广益。如果企业中的创新主体尚未具备这两种素质,形式上的创新部门或者创新项目可能最终还是流于形式。而培养具备探索积极性和能力多元化的创新主体正是企业创新之路的起点。

中国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创新?我认为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你如何看待“创新”这个词的词性。如果你视“创新”为一个名词,也就是创新的成果,那么它是个成王败寇的商业达尔文主义概念。无论企业需不需要,反正都走在追求效益的不归路上。有了效益,或许一不小心,一个企业就成了创新标兵,被写进各种商业案例。而另一个企业把即便创新口号挂满全公司,可能也还是没有什么建树。

但如果企业视“创新”为一个形容词,通过前瞻性的人才策略和文化建设,搜罗和培养一群有创新力的团队,先准备好自己的创新土壤,那才是创新真正的分水岭。一个企业一旦具备了创新的DNA,体现在企业效益上的创新成果是水到渠成的事。

再换个角度来说,作为名词的“创新”其实可借鉴性很小。每一种创新成果都是一些独特的生产要素组合方式,很难简单复制到别的商业情境之中。即便借鉴了,也有赖能力很高的团队对之进行再创造。但是作为形容词的“创新”却是很适合学习和推广的人才观和管理观。怎样通过管理和文化建设重新释放人的创造力,准备好创新的土壤,让他们成为持续创新的主体,这比单纯开展创新项目重要多了。

猜你喜欢
形容词效益成果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验收成果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不同主导者下供应链效益的分析及优化
Comparative Adjectives (形容词比较级)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劳动成果评比
一张图看懂“论坛成果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