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的“三性”

2014-06-13 06:20:58杨韵逸
新闻世界 2014年4期
关键词:深度报道理论性三性

杨韵逸

【摘 要】深度报道在我国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深度报道,大多坚持从专业学科知识的视角把握新闻事件的个性;以理论的科学性透视新闻事件背后的普遍意义;以学者的专业性和理论性确保报道的客观性和深度。所以,深度报道具有专业性、理论性和学者性的特征。

【关键词】深度报道 专业性 理论性 学者性

深度报道是对某新闻事实或新闻现象所进行的集中而专门的报道。具体地讲,指的则是新闻传媒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和板块中,努力运用广视角、大容量、深层次、多手法的思想视域与报道方式对某新闻事件、新闻现象所进行的专门话题报道或问题研究报道。①

深度报道在我国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改革开放给我国人民带来了丰富的物质生活,但社会中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也不断出现,简单的新闻报道已经不能满足转型期我国受众的需求。而深度报道适应时代的要求,对受众的需求做出了回应。深度报道,坚持运用专业学科知识的视角把握新闻事件的个性;以理论的科学性透视新闻事件背后的普遍意义;以学者的专业性和理论性确保报道的客观性和深度。所以,深度报道具有专业性、理论性和学者性的特征。

深度报道的专业性

深度报道的专业性,是指报道发生在不同领域的新闻事件时,不仅客观地描述事实,还运用相关专业知识对其进行分析,以此抽离出新闻事件的个性,并加以突出,使之更明晰,从而引起读者注意、引发社会关注。新时期的深度报道越来越多地坚持专业立场,运用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法学等专业理论知识,充分、准确地把握复杂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避免报道的简单化、绝对化。

深度报道取材广泛,报道题材来自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专业学科的视角观照新闻事件、反映社会问题是深度报道的主要形态之一。因而,这些作品往往表现出更深刻、更独到的专业性特点。突出表现深度报道专业特性的作品有上世纪80年代的《消沉、矛盾与国民心态思索》、《用商品经济目光透视》、《彩电何以如此紧俏》、《京都年货寻根记》、《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等,90年代的《资本运营:找到了一把金钥匙》、《金牌不是名牌》、《展示新成就 迎接十五大》、《“罚”要依法》等;进入新世纪后的《一位民营企业家对家族制的体验》、《康泰克为什么遭禁》、《幼儿男女共厕是问题吗?》、《少年凶犯独白》等。这些富含专业性深度报道的作品,有的从经济学角度进行观照;有的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剖析;有的则从法学角度揭示了新闻事实的本质。

《新闻调查》栏目在2011年10月22日播出的《沉重的裸婚》,整个节目过程中包含着深刻的经济学、心理学原理。节目中指出:很多人在买房子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究竟为什么要买房子,不过就是看着别人买,所以理所应当地认为自己也必须要在结婚之前准备好房子。当事人孙文文在节目中对“买房子是为了什么”的回答更是印证了这一点,她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其实是一种攀比心理。

深度报道的理论性

深度报道的理论性,是指在深度报道过程中,经由一般化与演绎推理等方法,深入挖掘新闻事件的本质,找到个别新闻报道同社会的切合点,从而做出合乎逻辑的推论性总结。

当今中国仍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凸现多层次、价值观领域表现出多元价值的冲突性等特征。在这一时期,人们往往感觉到困惑和迷茫。受众已经不满足于知道发生了什么,而是对为什么发生、说明了什么、意味着什么充满好奇。深度报道通过剖析典型新闻事件的方式,捋清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事件发展的变化。在此过程中找寻其内在逻辑,从而获得推论性的总结,即深度报道突破事件的本质深度和范围界限,将其引申到更广阔的空间,给受众以思考空间和启示。

深度报道的理论性广泛运用于对各种社会热点问题报道中,如就业问题、房改问题、医疗制度改革问题、养老问题、反腐问题、环境保护问题等。

如在教育方面,探讨教育模式的有《二级学院: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模式》、《硕士学位与发表论文“脱钩”激起涟漪》、《南科大内忧》;探讨教育缺失问题的有《幼儿男女共厕是问题吗?》、《由谁教育富裕起来的人们——武汉汉正街第一代富翁追踪》;关注学生生存状态的有《走进高校自考族》、《穷孩子遭遇问题学校》等。这些新闻作品通过解剖、分析中国教育界的现状,提出教育问题不容忽视,从而呼吁社会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抓好文化发展,重视教育、办好教育。在反腐倡廉方面,揭露官员腐败问题的有《从市长都囚犯》、《贪官胡长清》;报道廉洁新政的有《“公务巴士”一路走好》、《最大规模的“官德轮训”》等。上述新闻作品通过揭露腐败现象,剖析其腐败的深层原因,同时报道廉政措施,以推进反腐工作的开展,加快政府廉洁建设进程。

2013年5月23日《中国青年报》7版中《63.2%受访者不满当前学校体育教学》中,一份由在2473人参加的调查表明,有74.6%的受访者希望加强对学生体育专长的培养,63.2%的受访者对当前学校体育教学不满。记者通过对体育教育进行深度的采访调查发现,场地、资金、师资缺乏,限制了体育教学的开展。而学生缺乏体育运动热情,也是目前体育教育不景气的原因。所以,国家应该出台措施,为学生的体育锻炼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相关社会组织也要积极探索多元的教学方法和培养方式,调整师资培养方案,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热情。

深度报道的学者性

深度报道中的学者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记者本身,即学者型记者,指除了把握新闻学专业知识与新闻报道规律外,还具备其他学科的理论素养,能够像学者一样思维缜密、严谨;另一个体现在深度报道对专家学者的采访中。

首先,记者如果没有比较系统的深入调查、采访,没有一定的学科知识与理论素养,是无法驾驭深度报道的。台湾学者王洪钧指出记者从事深度报道,“必须是自己成为专家,视这个工作为科学实验,利用调查、测试、研究等方法对每件足以构成新闻的观念及事件,作横的比较和纵的探讨,用数字和证据,说明这个观念及事件的产生背景及其影响”。②记者要以学者的眼光看待新闻事件,从专业的角度予以分析,以基于事件的理性思考给予点评,才能真正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同时,记者的学者性眼光也能够为采访提供切入的角度和思路。

我国新闻工作者队伍中不乏学者型记者。如艾丰,是我国的高级记者,同时也是经济学家。在其《水,让我们重新认识你》的报道中,艾丰运用经济学的知识,将“水”看做是一种资源,从数量、质量和使用的角度对水进行概括和表达,说明“水”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该报道推陈出新,以其深刻性、全面性将艾丰的学者风范凸显出来。此外,又如记者梁衡、孙德宏、蒋剑翔、傅剑锋、白岩松等,也都是在某些领域有所建树的学者型记者。

其次,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知识水平和媒介素养不断提高,媒体的神秘感日益削弱,受众已经不满足于媒体一味地说教。在坚持新闻报道的客观性的原则下,借专家学者的口“说话”,能够更客观、更专业、更深入地表达出新闻事件的特质。所以,记者要用好专家学者这根“拐棍”,为深度报道的专业性与理论性服务。

《南方周末》2014年2月27日经济版新闻报道《经济改革:“这次会真的有变化”》中,记者冯禹丁就中国的宏观经济变化中的经济前景和改革动向问题,采访了中银国际执行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曹远征从中国经济增长和出口贸易角度的回答记者,“中国的经济结构中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中国的工业是出口导向型的……高度外向工业对世界经济波动非常敏感”。所以,根据经济学的理论规律观照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的经济结构如果不通过“十二五”规划重点发展服务业,扩大内需、扩大消费等方面的话,中国经济就没有长期增长的潜力。

专家学者在采访中以其第三方的身份提出见解,既坚持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又体现出深度报道专业性、理论性。可以说,由于深度报道所具有的专业性和理论性特征,融入专家学者的观点就成为报道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又如对“小悦悦”事件的报道中,《人民日报》(海外版)一篇名为《中国进入“全民焦虑”时期》的报道中,采访了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心理学系李强教授,他认为人心冷漠是中国高速发展的代价:“中国用30年走过了其他国家一两百年的历程,急剧的社会变化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外部刺激和挑战,整个社会范围内也就出现了全面的焦虑。”深度报道运用心理学的专业角度、知识剖析“小悦悦”事件,突破了具体新闻事件的囿限,综合把握了事件背后所隐藏的内在规律和深层逻辑。简洁且有针对性地总结了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因,并寻找破解之法,以起到建设性的作用。对于“全民焦虑”的破解之法,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杨雅彬认为:“制定政策时,政府还应充分考虑政策的科学性、连续性和社会影响,减少因政策的不连续性等因素导致民众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减少对个体造成刺激和重大挑战”。此建议为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借鉴,为社会提供了建设性意见。

结语

深度报道的专业性,从专业的视角把握新闻事件的特殊性,突出新闻事件的特质。同时,专业性增加了深度报道知识含量,解决了新闻报道和信息接收过程中存在“知识鸿沟”问题。在社会转型时期,受众更多的是需要关于热点问题理性的思考。深度报道不单能梳理已知的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针对这些现象、事件进行逻辑推理,还能通过对个别事件的报道,谋求具有社会性意义的价值——立足于典型新闻事件,又不拘泥于单个新闻事件,便于将受众的目光深邃到整个社会中,自觉地探寻发展规律,提高受众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深度报道的专业性和理论性特征呼唤学者型记者,但记者不是全知全能的,因而需要媒体在深度报道中采访相关的学者、专家,以专业的眼观看待问题、提供理论化的分析,满足受众需求——解开迷思,给予思考、启示空间。□

参考文献

①欧阳明:《深度报道写作原理》(第二版)[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②王洪钧:《新闻采访学》[M].台湾正中书局,1997

(作者:湖北大学2011级新闻学研究生)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深度报道理论性三性
读者心声
新媒体视域下思政课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路径探析
巧用『三性』
把握欧姆定律“三性”
大学理论性教学的有效性探讨
——以韶关学院文科类专业为例
新媒体时代,图片故事应有哪些坚守和创新
中国记者(2016年9期)2016-12-05 02:59:57
我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发展现状
科技资讯(2016年19期)2016-11-15 10:25:18
SWOT分析法下网站新闻深度报道的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5:16:50
新媒体环境下深度报道的现状与生存转型思考
出版广角(2016年4期)2016-04-20 01:24:43
突出“三性”抓巡察 正风肃纪见真章
学习月刊(2015年20期)2015-07-09 03:3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