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主动性人格与求职绩效——生涯建构理论的视角

2014-06-12 01:45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4年5期
关键词:适应力生涯人格

■责编/王震 Tel: 010-88383907 E-mail: hrdwangz@126.com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如何提升大学生的求职竞争力和求职绩效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大学生的就业既受外界客观环境的制约,也受内部主观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具有不同水平的知识、能力和态度,在人格特质上也存在差异。大学生具有一种主动性人格,并不总是接受环境的限制,他们会采取一系列主动行为来获取信息,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刘密等,2007),调整求职策略,从而提升求职绩效。那么,大学毕业生的主动性人格会影响求职绩效吗?

生涯适应力(career adaptability)是大学生职业生涯成功的核心要求,是其实现成功就业、职业生涯得以顺利发展的关键(Hirschi,2009)。生涯建构理论认为生涯适应力是个体为适应生涯变化而与环境交互作用所需要的心理资源,是个体应对当前和未来的生涯任务和生涯转折的一种心理社会建构(Savickas & Porfeli,2012)。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需要与环境互动,获取资源,而较强的生涯适应力有助于个体获得生涯成功和较高生涯满意度(Ebberwein et al.,2004)。Ployhart和Bliese(2006)的个人适应力理论指出,个人适应力在知识、人格、能力等对绩效的影响关系中起部分或完全中介作用,生涯适应力则是个人适应力在生涯领域的应用。面对动态变化的求职环境,大学生需要发挥主动性人格去了解和适应环境,通过自身生涯适应力的提升来加强对未来职业的关注、对环境的把握、对自我的控制和认可,来获得良好的求职绩效。因此,大学毕业生的主动性人格可能通过生涯适应力的作用影响其求职绩效。

以往关于大学生求职结果的研究中,研究者往往把大学生当作消极适应环境和角色的个体,较少研究大学生的主动性人格及其与生涯适应力间的关系,也鲜有探讨大学生主动性人格对求职绩效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本研究以生涯建构理论视角来分析主动性人格对其求职绩效的影响,进而探究生涯适应力在其中的中介作用。这在理论上不仅能验证个人适应力理论模型提出的个人适应力在人格等因素与绩效关系中的中介机制,还能扩展个人适应力在生涯领域的应用价值,找到大学毕业生的主动性人格作用于求职绩效的路径。在实践中,求职就业对大学生意义重大,探究主动性人格与求职绩效的关系及其中的作用机制对大学生的自我职业生涯规划和高校的职业生涯教育都有重要价值。

一、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主动性人格与求职绩效

Bateman和Crant(1993)提出主动性人格概念,认为它是一种能稳定地对环境改变产生影响的倾向。Crant(2000)将主动性人格定义为积极改进或创造新环境,主动对现状进行挑战而非被动地适应当前条件。求职绩效是指求职的顺利程度及能否实现就业,部分学者也认为求职绩效还应包含对找到的工作的满意度和持续意愿(时勘等,2001)。大学生求职绩效可分为过程绩效和结果绩效两个维度,过程绩效反映大学生在找工作过程中的效率和态度,结果绩效则衡量求职的结果和满意程度(王苑,2006)。研究表明主动性人格对新进人员适应性、工作绩效、职业生涯结果以及创业等都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由于主动性人格是在组织行为研究框架下提出的,关于主动性人格与组织结果变量的研究很多,但对组织外群体相关变量的研究相对较少。

社会交互理论认为人和环境的作用是相互的、动态的,行为同时受到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找工作对大学生而言是不断的从外界获取信息,根据用人单位对自身的要求来准备自己、获取资源和抓住机会的过程。大学生的求职过程主要是自我掌控、自我决定是否采取行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动性人格水平高的学生会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和学生工作等来增加就业筹码;积极探索职业环境、了解与职业相关的信息来锁定自己的求职目标;在求职过程中积极的投简历、参加宣讲会、招聘会等;面对竞争激烈的求职环境时主动调整目标和行为,获得更好的求职结果。

关于主动性人格与求职结果的关系国内外的研究较少,但已有结果表明主动性人格对大学生的求职绩效有显著影响。伍满桂等(2007)发现,劳动者在找到工作前,求职越积极,获得工作的可能性就越大。王涛(2010)发现具有典型主动性人格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结果比非典型的就业结果更好。刘学娟(2012)发现大学生的主动性人格、求职自我效能与求职结果显著相关。Brown(2006)发现主动性人格显著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成功,这种影响部分通过自我效能感和找工作的努力程度两个变量的中介作用产生。

假设1:大学毕业生的主动性人格与求职绩效显著正相关。

(二)生涯适应力的中介效应

Super和Knasel(1981)认为生涯适应力是为适应工作和工作条件的变化所需的态度和信息。Savickas(2005)继承和发展了Super和Knasel的概念,他认为生涯适应力是生涯建构理论(career construction theory)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生涯建构则是指个体在社会角色中为实现自我概念做出的一系列尝试和努力。生涯适应力是个体对可预测的生涯任务、所参与的生涯角色及面对改变或不可预测的生涯问题的因应准备程度。生涯适应力是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个体表现出的一种自我监控特征。Savickas和Porfeli(2012)通过在13个国家展开的实证研究对生涯适应力的结构进行了验证和修订,结果表明生涯适应力包括生涯关注、生涯好奇、生涯信心和生涯控制四个维度。生涯关注能帮助个体有意识地确立未来,生涯好奇能加速个体的职业探索,生涯控制能使个体拥有自我选择未来的权力,生涯自信能促进个体建构完美的未来并战胜困难。

主动性人格与大学生对职业机会的识别和利用及信息的获取等生涯适应能力密切相关,已有研究表明人格对个体职业生涯发展及生涯适应力的影响显著。Rottinghaus等(2005)及台湾学者吴淑碗(2008)发现生涯适应力和开放性、严谨性、外向性和亲和性呈显著正相关,而和神经质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Mcardle等(2007)在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基础上提出生涯适应力的结构中应该加入主动性人格这一维度,可见两者关系紧密。主动性强的个体较少受到环境的约束,能识别机会,采取一系列行为来影响周围的环境,反之则会消极适应环境(Bateman &Crant,1993)。同时,高主动性个体会积极进行各种职业生涯规划活动,如搜寻与工作的相关信息、制定计划、获得职业支持、努力克服障碍等(Seibert et al.,1999),因此,高主动性人格的个体通常具有较高的生涯关注、生涯自信和生涯控制水平。

假设2:大学毕业生的主动性人格与生涯适应力显著正相关。

个体的生涯适应力水平越高,面对生涯转换过程中的生涯探索、规划、决策和自信水平就越高(Germeijs& Verschueren,2007),对大学生而言,能更好的进行职业探索和规划,具备更高的自信心和决策能力,能带来更好的求职绩效。Fugate等(2004)的研究表明生涯适应力强的个体会更主动地适应环境从而获得高绩效。Ebberwein等(2004)通过访谈发现,适应力强的个体会去探测多方面的工作机会,能预测环境变化并提前做出准备,通过一步一步的努力去接近目标。Koen等(2010)的研究还发现,生涯适应力在求职过程中的作用类似于“筹备机制”,直接影响个体的求职策略和再就业的质量。生涯适应力不仅直接影响再就业的结果,还间接地通过特定求职策略影响再就业结果(赵小云,2011)。

假设3:大学毕业生生涯适应力与求职绩效显著正相关。

根据生涯建构理论、个人适应力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可推知,生涯适应力可能是大学生主动性人格与求职绩效关系中的中介变量。

第一,个人适应力理论(Ployhart & Bliese,2006)认为KSAOS(知识、技能、态度等)是直接影响个人适应力的基本因素。当环境是静态时,KSAOS对绩效有直接影响而个人适应力对其影响不大。当环境动态变化时,KSAOS不会对绩效产生直接影响,而个人适应力在二者之间可能有部分或完全中介作用。生涯适应力是个人适应力概念在生涯领域中的应用,面对当前竞争激烈、动态变化的求职市场,大学毕业生的主动性人格会促使其在求职就业的过程中积极寻求改变和适应环境,通过积极获取信息和资源,调整求职目标和行为,去提高生涯适应力来影响自身的求职绩效。

第二,生涯建构理论认为生涯适应力是个体应对职业变化的一种重要心理资源, Savickas和Porfeli(2012)据其区分了适应的4个方面:准备、资源、反应和结果,分别代表了适应的人格、能力、行为和结果。对大学生求职而言,主动性人格属于一种准备,生涯适应力属于应对环境的心理资源和能力,而求职则属于行为和结果。在求职过程中,需要大学生发挥自身的积极性,掌握应对环境的心理资源和各项能力,从而顺利实现就业。因此,人格可能通过能力对行为和结果产生影响。

第三,已有实证研究发现主动性人格会通过某些中介变量(如求职自我效能)对求职结果产生影响(Frese&Fay, 2001)。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在主动性人格与生涯决策困难的关系中有部分中介作用,生涯适应力是重要的中介变量(李栩等,2013)。大学生的主动性人格在对求职绩效的影响过程可能需要通过发挥生涯适应力的作用得以实现。

假设4:生涯适应力在大学毕业生主动性人格与求职绩效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12所高校的大四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两个时间点(间隔两周)的自评方式收集主动性人格和生涯适应力量表的数据,采用他评的方式收集求职绩效量表的数据。问卷发放前对学生进行编号并将其标注在问卷上,在他评同学的问卷上标明所要评价的同学的编号,两次调查的问卷回收后按照编号对大四学生问卷和他评同学问卷进行匹配。

本研究共发放了400份问卷,回收有效匹配问卷368套,有效回收率为92%。所有样本中,男性161名,占总体的43.75%,女性207名,占56.25%。专业分布上,文科生占53.40%,理科生占46.60%。家庭月收入情况中,5000元以下的占57.20%,5000-10000元的占31.9%,10000元以上的占10.90%。

(二)研究工具

主动性人格:采用Seibert(1999)开发的主动性人格量表,包括“我总是想采用新的方法提升我的生活质量”、“如果我看到不喜欢的事情,我就会去调整它”等10个项目。该量表为单维度量表,采用5点计分法。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2,信度较好。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RMSEA值为0.07,RMR值为0.035,CFI、NFI、IFI等值均在0.90左右,表明模型适配良好,量表的效度良好。

生涯适应力:采用Savickas和Porfeli(2012)开发并修订的生涯适应力量表2.0版(CAAS 2.0),包括“思考我的未来会是什么样”、“知道我必须要做出的教育和职业选择”等4个维度24个题目,每6个题目测量一个维度。四个维度分别是生涯关注、生涯控制、生涯好奇和生涯自信。本研究采用5点计分法,量表的Cronbach’s α值为0.91。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的RMSEA值为0.059,RMR值为0.041,CFI、NFI、IFI、TLI等值均在0.90左右,模型适配合理,量表的结构效度良好。

求职绩效:采用王苑(2006)开发的就业绩效量表,共6个题目,包括“他找工作时非常顺利”及“他觉得找的工作与期望差别不大”等。本研究中该量表采用他评的方式,由大四被测学生的同学对其予以评价,采用5点计分法。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4。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RMSEA值为0.09,RMR值为0.033,CFI、NFI、IFI等值均在0.90以上,表明模型适配良好。

(三)共同方法偏差

本研究采取两个措施控制共同方法偏差。在测量时,由大四学生自评主动性人格和生涯适应力,其同学评价他们的求职绩效,而且学生的主动性人格和生涯适应力在间隔2周分开填写,这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共同方法偏差。在数据分析时,把40个项目一起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个因素仅解释变异的23.51%,表明共同方法偏差不是一个严重问题。

三、研究结果

(一)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表1总结了各变量的平均数、标准差、量表的信度以及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结果显示主动性人格与生涯适应力(β=0.47,p<0.01)、求职绩效(β=0.16,p<0.01)显著相关,生涯适应力与求职绩效显著相关(β=0.20,p<0.01)。

(二)假设检验结果

表2呈现了回归分析结果。在控制性别、专业和家庭月收入后,主动性人格对生涯适应力有显著影响(β=0.46,p<0.001),表明大学毕业生的主动性人格水平越高,生涯适应性水平也会相应更高,假设2成立。模型4中主动性人格对求职绩效的标准回归系数为0.14(p<0.001),表明主动性人格与求职绩效显著正相关,假设1成立。模型5检验了以生涯适应力为自变量,求职绩效为因变量的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大学毕业生的生涯适应力与求职绩效显著正相关(β=0.18,p<0.001),假设3成立。

模型6显示了在模型4基础上加入生涯适应力作自变量的回归分析结果。结果显示,在加入了生涯适应力为自变量之后,主动性人格对求职绩效的作用不再显著(β=0.08),而生涯适应力对求职绩效的作用结果显著(β=0.13,p<0.01),说明大学毕业生的生涯适应力在主动性人格和求职绩效的关系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假设4得到验证。

四、分析与讨论

本研究表明大学毕业生的主动性人格与求职绩效显著正相关,主动性人格与生涯适应力显著正相关,生涯适应力与求职绩效显著正相关,这些结果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王涛,2010;吴淑琬,2008;Brown,2006;Rottinghaus et al.,2005;Ebberwein et al.,2004等)。主动性人格水平高的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会更加的积极,不断强化对职业的关注和工作环境的探索,提升对环境的把握,因此具备更高的生涯关注、生涯好奇、生涯控制和生涯自信水平,从而有更高的生涯适应力。生涯适应力强的大学生对求职环境有更强的掌控能力,有更多的信息和资源,对克服阻碍抱有充分的信心,因此有更高的求职绩效。同时,本研究发现生涯适应力在大学毕业生主动性人格与求职绩效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主动性人格需要通过生涯适应力的作用才能影响求职绩效,这表明拥有主动性人格这种风格的大学生只有在掌握了足够的资源、深入对环境的认识和适应之后才能有求职绩效的改进。因此,大学生的性格不能直接决定其求职绩效,主动性人格作用的发挥需要其加强对环境的认识和把握,根据情境采取特定的策略,提高对自身职业发展的认识、规划和掌控,以生涯适应力为通道,最终才能影响求职绩效。

表1 描述统计结果与相关矩阵

本研究在理论上有以下价值:第一,本研究通过证明生涯适应力在主动性人格与求职绩效的关系中的中介作用印证和丰富了生涯建构理论。生涯构建理论(Savickas & Porfeli,2012)将适应分为准备(人格)、资源(能力)、反应(行为)和结果四个方面,生涯适应力是个体适应生涯变化而与环境交互作用所需要的心理资源,而主动性人格作为一种个人风格,必须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加强对环境的理解和把握,增加资源,通过生涯适应力的中介作用才能提升求职绩效。这个结果同时说明适应的准备阶段与行为和结果阶段之间存在着资源的中介作用机制,丰富了生涯建构理论。第二,本研究验证了个人适应力理论,拓展了个人适应力在职业生涯领域的应用。本研究通过实证方法检验了生涯领域的生涯适应力在大学毕业生主动性人格对求职绩效的影响关系中的完全中介作用,这验证了个人适应力理论中当环境处于动态变化时,个人适应力在人格、能力等对绩效的影响关系中有中介作用的假设。第三,本研究证明了主动性人格与生涯适应力的显著关系,解释了主动性人格对求职绩效产生作用的中介机制,丰富了主动性人格和生涯适应力理论的研究结果。

表2 假设检验结果

本研究在实践中对大学生和高校的职业生涯教育有以下启发:第一,高校应将生涯适应力这一概念融入到具体的生涯教育工作中,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水平。大学毕业生的生涯适应力在主动性人格与求职绩效之间的完全中介作用说明生涯适应力是主动性人格的积极作用得以发挥的关键要素。因此,高校一方面要注意培养大学生的主动性意识,另一方面要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生涯规划指导。高校应从大一开始开设职业生涯相关课程、讲座论坛,增进大学生对自身和外部环境的了解,拓展生涯规划知识面,提高其职业生涯关注意识,为学生提供生涯知识、信息和生涯规划服务,通过切实提高学生的生涯适应力,推动其顺利就业。第二,对大学生自身而言,要提升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的主动性意识,在校期间积极关注生涯信息,思考自己的职业发展,学习求职技巧和策略,加强综合能力的锻炼,增强生涯信心,提升生涯适应能力,在应对快速变化的外界环境时,更好地调整自我,从而提升就业绩效。

本研究存在以下不足:首先,本研究仅从个人适应力角度对大学生主动性人格对求职绩效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今后可从更广的视角引入其他变量,进行两者中介或调节等作用机制的研究。其次,本研究只选取了大四毕业生这一群体,缺乏纵向研究,今后可通过纵向的跟踪研究来获取大学生主动性人格的发展变化,更深入的探究大学生求职就业绩效的问题。

1.李栩、侯志瑾、冯缦:《大学生父母生涯发展期望、主动性人格、生涯适应力和生涯决策困难的关系》,载《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年第2期,第263–267页。

2.刘密、龙立荣、祖伟:《主动性人格的研究现状与展望》,载《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第2期,第333–337页。

3.刘学娟:《毕业生特质与求职结果的关系研究》,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4.时勘、宋照礼、张宏云:《下岗职工再就业心理行为及辅导模式研究》,载《人类工效学》,2001年第4期,第1–5页。

5.王涛:《高校毕业生主动性人格、可雇佣能力与就业结果的关系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6.王苑:《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及就业能力与就业绩效的关系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7.伍满桂、吴道友、文晓凤:《就业能力、求职强度与就业绩效关系研究》,载《技术经济》,2007年第5期,第61–66页。

8.吴淑琬:《大学生生涯适应力量表编制及其相关研究》,国立嘉义大学辅导与咨商研所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9.赵小云:《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10.Bateman T S,Crant J M.The proactive component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 measure and correlates.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993, 14(2):103–118.

11.Brown D J.Proactive personality and the successful job search: A field investigation with college graduates.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6, 91(3):717–726.

12.Crant J M.Proactive behavior in organizations.Journal of Management,2000, 26(3): 435–462.

13.Ebberwein C A,Krieshok T S,Ulven J C.Voices in transition: Lessons on career adaptability.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2004, 52(4): 292–308.

14.Frese M, Fay D.Personal initiative: An active performance concept for work in the 21st century.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001, 23: 133–187.

15.Fugate M, Kinicki A J, Ashforth B E.Employability: A psycho-social construct, its dimensions, and applications.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04,65(1): 14–38.

16.Germeijs V, Verschueren K.High school students’ career decision-making process: Consequences for choice implement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07, 70(2): 223–241.

17.Hirschi A.Career adaptability development in adolescence: Multiple predictors and effect on sense of power and life satisfaction.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09, 74(2): 145–155.

18.Koen J, Klehe U C, van Vianen A E M, Zikic J, Nauta A.Job-search strategies and reemployment quality: The impact of career adaptability.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10, 77(1): 126–139.

19.McArdle S, Waters L, Briscoe J P, Hall D T.Employability during unemployment: Adaptability, career Identity and human and social capital.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07, 71(2): 247–264.

20.Ployhart R E, Bliese P D.Individual adaptability (I-Adapt) theory:Conceptualizing the antecedents,consequences,and measurement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adaptability.Amsterdam: Elsevier, 2006: 3–39.

21.Rottinghaus P J, Day S X, Borgen F H.The career futures inventory: A measure of career-related adaptability and optimism.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2005, 13(1): 3–24.

22.Savickas M L, Porfeli E J.Career adaptabilities scale: Construction,reliability, and measurement equivalence across 13 countries.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12, 80(3): 661–673.

23.Savickas M L.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areer construction.In S Brown,R W Lent (Eds)., Career development and counseling: Putting theory and research to work.New York: John Wiley, 2005: 42–70.

24.Seibert S E, Crant J M, Kraimer M L.Proactive personality and career success.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1999, 84(3):416–427.

25.Super D E, Knasel E G.Career development in adulthood: Some theoretical problems and a possible solution.British Journal of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1981,9(2): 194–201.

猜你喜欢
适应力生涯人格
高职生生涯适应力与求职主动性关系实证研究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我的教书生涯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吐槽退役生涯
综议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社会适应力的积极影响
我的地下工作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