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提问时机

2014-06-11 22:51陈超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10期
关键词:时机提问课堂

陈超

摘 要: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艺术,也是信息技术课堂上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之一。把握好课堂上的提问时机,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佳的发问时机应在学生“心求通而未提,口欲言而未能”之时,这就要求教师敏于捕捉,巧于引发,善于创设。本文从新奇神秘时问、新旧联系时问、探究解惑时问三个方面阐述了把握提问时机的重要性。

关键词:课堂 提问 有效 时机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0-0123-01

有位教师在讲《算法及算法的表示》时,一开始就提出问题:“凭你的感性认识,你觉得什么是算法?”一学生答:“算法就是算法。”结果整个课堂哄堂大笑,讲课教师颇为尴尬。同样是这一课,另一位教师是这样做的。他先给每位学生一张纸要求每个人折一只小船,在大家折出各种形状的小船后,师问:“为了完成折小船的任务,首先需要知道折小船的什么?”生:“方法。”师:“知道方法后,你们刚才又是怎样做的?”生:“根据折小船的方法一步一步折下来。”师:“折小船有方法和步骤,解决任何问题都有方法和步骤,其实大家刚刚折小船的过程就是一个算法,那么什么是算法呢?”生:“做事情的方法和步骤。”

第一位教师因为过早提问导致学生对问题毫无头绪,缺乏对学生思维的实质性激发,无法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显然是低效甚至无效的提问。而第二位教师通过让学生动手折小船之后及时发问和引导,环环相扣、步步为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对算法概念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可见同样的问题,因为提问的时机不同,课堂效果也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么什么时候提问容易收到最佳效果呢?

1 新奇神秘时问,激发求知欲

人总是对自我、对外部世界充满着好奇,希望对此加以探究。好奇心是一种明显的心理状态,可打破学生头脑中的平静,引起心理上的疑问,此时提问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深思。有位教师在讲授《Excel的公式与函数》一课时,先给学生一张职工工资表,让学生计算应发工资。拿到工资表后学生可谓各显神通,有口算的,有借助计算器的。师:“大家如此计算有没有体现出用Excel处理的优势呢?”生:“没有。”此时教师对事先输入公式的单元格进行自动填充,所有人的应发工资立刻计算完成。在一片惊讶声中学生也进行了自动填充,但操作结果却是填充的数值与第一个单元格中的数值一样。师:“为什么同样的自动填充操作结果却不一样呢?”要求学生观察教师机编辑栏中的内容,此时学生很容易发现教师使用的是公式,而且使用的是单元格地址。师:“为什么公式中要使用单元格地址,如果不使用会怎样? ”

第一个问题暗示Excel具有神奇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个问题教师卖了个关子,造成悬念,进一步加深问题的神秘感,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第三个问题揭开公式与自动填充的神秘面纱,让学生领悟公式中使用单元格地址并使用自动填充能实现公式的复制并自动改变单元格地址以实现快速计算。可见在学生“欲知后事如何”的好奇心之时提问,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2 新旧联系时问,建构最近发展区

教师在“已知区”与“最近发展区”的结合部提问,有助于原有认知结构对新知识的同化,使认知结构得到补充完善,并最终使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最近发展区”上升为“已知区”。在《数据库系统》中有位教师是这样设计的,教师打开学生平时使用的信息技术评价系统下生成的数据库文件。师:“大家看到的这个二维表格与我们学习过的什么软件很相似?功能是否类似?我们平时自己评价的分数是怎么保存的?保存在什么地方?”请学生进入该评价系统,对其中的注册信息、作业内容、完成情况、自我评价等信息进行修改,让学生观察数据库文件的变化。师:“在刚才体验及观察的基础上思考数据库有哪些特点?与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应用系统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案例中通过多角度提问,在学生熟悉旧知识的前提下,逐步过渡到新问题。通过层层设问、比对Excel软件的外观及功能引起学生的回忆和思考,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为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做准备。通过对学生熟悉的评价系统与数据库的联系和剖析,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概念、相互关系,产生有机联系的知识结构。

3 探究解惑时问,提高内驱力

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学生有了疑问,就会产生求知欲望,就要弄个水落石出,此时提问就能事半功倍。在《Photoshop中的文本素材》的教学中笔者是这样设计的。师:“为什么无法对文字进行修改?”同时展示一个文字图层和一个普通图层,学生通过观察图层的图标能够比较直观地得出答案,该图层不是文字图层。师:“普通图层中的文字与文字图层中的文字有什么区别?普通图层中的文字颜色如何改变,文字图层中的文字颜色又如何改变?”

课堂中有的学生在平常操作时对文字进行滤镜操作后无法再对文字进行编辑不知其因,非常困惑。当笔者提出“为什么无法对文字进行修改?”时,学生的注意力迅速被吸引,激发了他们的内在求知欲望,通过后面一系列问题的提出,学生会深入探究两个图层之间的不同,从而知道虽然有时看上去一样的文字,由于所在图层的性质不同,对文字的操作方式也随之不同。可见在疑问时提问,能够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认知内驱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活跃思维,找到知识的真谛。

总之,在学生新旧知识发生激烈碰撞、冲突,在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之时提出问题,可引导启发学生正确掌握所学知识的实质,把学生带入积极的学习情境之中,促使他们积极思考,顺利掌握所学知识,形成技能。

(浙江省奉化江口中学,浙江 奉化 315500)

参考文献:

[1]和学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

[2]张夫伟.课堂提问四“问”[J].教育科学研究,2008(10).

[3]王德勋.课堂提问时机及提问方式研究[J].课程与教学,2008(08).

猜你喜欢
时机提问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两个人结婚的最好时机
畅想 把握每一次时机跨越成长
师生互动4时机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