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融合

2014-06-11 20:57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年10期
关键词:有机融合思考信息技术

摘 要: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内容,具有“信息高密度、传递高速度、交互高强度、反馈高效率”的特点。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融合是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有机融合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和学生以及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要素的整体协调。

关键词:信息技术 学科课程 有机融合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0-0084-02

合作学习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教学技术和策略,广泛应用于中小学各个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在初中机器人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机器人课程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创造性等特点,这为合作学习在机器人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广泛的空间。

1 目前机器人课程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1 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成为“伪合作”

一些教师为了迎合合作学习的“潮流”,在机器人课堂合作学习中只重形式而不重内容,无论教学内容是否适合采用合作学习方式,都让学生分组讨论,进行所谓的“合作”学习。

1.2 分组不科学,造成同质分组

有些教师认为,只要这个班分成几个小组开展学习,学生就将有合作。教师往往很随意、甚至简单地让座位相邻的两个或几个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或指定基于教师自己主观判断的小组成员,缺乏对同组学生不同实际情况的考虑。如果同组学生不能友好相处,会导致不可调和的矛盾。

1.3 缺乏对合作学习的指导

很多教师认为把问题或任务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讨论就行了。因此在开展合作学习之前并没有给予学生关于合作技能的相关指导,课后也没有相应的反馈。教师事先没有对学生合作学习的技能进行培训,也没有意识到学生的交流技巧对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很多时候合作学习小组内只有少数学生在搭建机器人,其他学生只是旁观或做自己的事。

1.4 评价缺少对合作本身的评价指标

机器人课程普遍缺乏评价,很多学校的机器人课程将学生参加各级机器人竞赛的成绩作为评价,也有学校对机器人课程的评价是采用“作品评价法”,对机器人作品进行评价,但没有对合作学习中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是否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是否肯倾听组员意见等合作情况作出评价。

2 初中机器人课程合作学习的策略

2.1 合作学习目标的制定策略

每节基于合作学习的机器人课,除了机器人知识性的教学目标以外,还应该包括本节课要学生掌握的合作技能方面的目标,学生将围绕该目标开展相应的合作学习活动。

合作学习的学习目标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可分解性,以保证小组成员可以有比较明确的分工。在《机器人游中国》一课中,我们设计的目标是“机器人从起点出发,在3分钟内,需要到达规定数量的城市风景区旅游,机器人每到达一座城市将获得一定的加分。”在合作任务中只给出总的要求,而不指定具体的解决方式和方法,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2.2 异质分组策略

合作学习异质小组的形成可以依据学生过往的机器人学业成绩水平、语言沟通能力与表达能力等因素进行分组,综合考虑小组内成员角色的多元化,分组方式要以本节课的机器人教学目标为依据。

教师可以以学生的兴趣为依据;或者将性格孤僻的学生与友善的、受欢迎的学生编在同一组;还可以将不同编程水平和机器人搭建水平的学生放在同一小组,以保持各个小组的相似性。教师要明确学生的学习和社会性发展目标,还需要收集有关学生能力的足够的信息,这样就为异质分组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2.3 形成积极互赖关系的策略

在《走迷宫机器人》一课中,教师先在机器人教学网络平台建立一个名为“机器人行走路线”的讨论组,要求学生分组去指定的地方参与讨论和回帖。每一个任务,小组长新建一个帖子,组内成员回帖。可以实时看到每个任务小组的帖子数量。小组成员只能进到自己的讨论组发言回帖,不能在其他小组的讨论区回帖,但可以看到其他小组的帖子。这样,某个小组有没有参与讨论,小组成员参与讨论的情况都一目了然。同时,小组内部也形成了积极的、互相依赖的关系。

2.4 利用网络进行合理监控策略

初中机器人制作的程序编写部分需要用到计算机,但是有些学生可能会在计算机上开小差,如玩小游戏之类。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借助网络进行监控,可以在学生机端安装相应的网络监控软件,通过软件里的监控学生机功能对学生的计算机进行实时监控,并采取32屏滚动更新的形式,通过大屏幕投影广播展示出来。这样有效降低了学生开小差的比例,让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机器人合作学习活动中来。

2.5 基于网站的即时评价策略

相比其他学科,机器人课程合作学习在评价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他学科的合作学习的学习效果要等到教师对学生上交的纸质作业进行批改之后,可能要等到下次上课的时候再进行评价。但网络环境下的机器人课程教学可以利用网络对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即时的评价。笔者通过机器人合作学习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评价。例如,在《照明机器人》一课的教学设计中,笔者准备了3个任务,每个任务有5道选择题,以考查学生对传感器概念的掌握程度。学生用鼠标点击选项选择答案,任务完成之后,系统自动给出学生该任务的得分情况,并实时统计某一题选择各个选项的学生比例。对于学生全部选择了正确答案的题目,教师就可以略过。而对于某些学生选错比例比较多的题目,教师则重点进行讲评。这样一方面可以即时评价,学生马上就可以得到自己合作学习的效果反馈;另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

在机器人课程教学中利用基于合作学习的过程性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评价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学生的自评、互评、他评等都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学生可以在评价网站平台对自己这节课的学习表现和合作表现等方面按照评价量规进行评价,也可以查看到小组同伴对自己说的话,看到教师对自己的鼓励性的评语等。

3 讨论与建议

3.1 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合理开展机器人课程合作学习

学生在初中阶段其生理、心理发展有显著变化,其智力发展也取得了巨大进步。这种智力进步体现在量和质两个方面,在量方面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他们能更轻松、更快捷、更有效地完成各种认知任务;在质的方面,主要表现在新的认知结构的出现使得初中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够熟练地运用假设、抽象概念以及逻辑思考等手段,提高了解决问题的准确性及成功率。

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机器人课程合作学习的任务设计应该以认知任务为主,合作学习的内容以抽象和开放问题为主,在机器人结构搭建上以锻炼初中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

3.2 合作学习也有其适用范围,应该合理选择

正如其他教学模式一样,合作学习也有其适用范围,并非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合通过合作来完成。例如,机器人课程中涉及严密的逻辑推理和结构化程序较高的知识,可能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有效。同样,可能有一些不合群的学生,不愿意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他们更愿意自己独立地搭建机器人。但是,合作学习应用在机器人课堂探究学习,是实现“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的重要形式。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合作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网络学习环境,基于网络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机器人课程教学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4 结语

网络环境只是机器人课程合作学习教学的一种载体。有了网络,只是具备了教学的硬环境,而教学资源及合作学习教学过程的组织是教学的软环境,是教学质量好坏的决定因素。只有以网络环境为基础,合理选择教学资源,科学组织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才能达到机器人课程最佳的合作学习效果。

(中山市第一中学,广东 中山 528400)

参考文献:

[1][美]雅各布.合作学习的教师指南[M].杨宁,卢杨,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2][美]巴洛赫.合作课堂:让学习充满活力[M].曾守锤,刘华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有机融合思考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论职业院校一体化教学中信息页的应用
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社会责任有机融合研究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研究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