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顺元
【摘 要】阅读是学生主体的个性化行为,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式关键。而传统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以考试为方向标,阅读中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忽视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感悟,从而让阅读走入狭隘的空间。提倡体验式阅读,就是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深入到文本阅读过程中,从而获得丰富的体验和感受,促进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
【关键词】体验式阅读;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体验式阅读教学注重学生对文本的体验,而这种体验应该是以生命为前提的,它直接把客观的事物融人到自己的主观生命意识之中,使生命处于一种积极创造和运动的状态当中。因此,在实施体验式阅读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的体验为核心,引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体验和感悟,让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理解文本内涵,从而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一、以直观方式来增强学生的体验
体验式阅读不仅是学生对文本意义的理解和把握,更是学生对自我生命的重构,成为自我生命的体验者和创造者。因此,体验式阅读教学不仅是对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反思,而且是一种发展和创新,是学生对文本阅读、解读权利的充分尊重,是消除学生抵触阅读文本情绪的有效途径。体验的生成需要以直观的感受为基础,在阅读课堂中,教师要注重结合教学内容而以直观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获得直观感受,从而为学生的体验奠定基础。
1.借助多媒体增强学生体验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借助多媒体的视听功能,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可为学生的体验提供良好地外界媒介。以《叫三声夸克》的教学为例,教学中让学生多层次的物质结构是难点,教学中教师以幻灯片来播放原子的结构科学视频,让学生在观看中初步了解原子的结构,从而为文本的理解奠定基础。又如在《飞红滴翠记黄山》的教学中,学生没有到过黄山,要了解黄山的景色单纯地靠文字阅读会存在较大困难,教学中教师以黄山的记录片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观看后表述其特点,学生不仅兴趣浓厚,也有了具体感知,再去阅读课文,感受会更加深刻。
2.借助话题、故事等增强学生体验
文本阅读实质上是学生以自我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而不断对作品进行解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生活经验,基础知识是关键。在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为更好地让学生将自己的经验和文本结合起来,教师可采用话题或故事形式来创设情境,从而让学生获得直观体验。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为例,教学中教师先让以“我的童年生活”话题来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童年生活,然后再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童年生活和鲁迅的童年生活进行对比,从而进入阅读过程。又如在《我们家的男子汉》的教学中,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弟弟妹妹或邻居家的小孩,从他们身上寻找“男子汉”的特点,然后再引入“男子汉”的特点归纳,结合课文再去分析。如此,学生从生活实际中有了直观感受,再深入文本中去体验,对文本的理解也就会有新的感悟,理解也就会更加深刻。
二、以合作探究来生成阅读体验
传统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要方法,课堂中多是教师按照备课内容给学生将文本的内容、写作特点等,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知识,没有对文本加入自己的理解,所获得的知识也就是一些机械的知识,体验和感悟成为空中楼阁。在新课改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倡让学生自主阅读,在自主阅读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从而丰富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提倡合作探究式阅读,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进行交流,丰富学生的体验,促进对作品的理解,这样才有助于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
1.以明确的目标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要让学生在合作中发表自己的观点,能有自己的理解,那就需让学生自主地去阅读文本。因此,在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就需以明确的目标来引导学生先自主阅读。在这个过程中,写作背景、作者简介、作品主要内容是基本需要了解的。如《多收了三五斗》中故事的开端万盛米行的柜台前,旧毡帽朋友向米行的先生询问米价、哀求提价、要求换现洋钱,没有结果。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旧毡帽朋友忍痛低价粜米。这需要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学会自主感慨。为更好地落实自主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采用“导学案”来进行反馈,从而了解学生的自主阅读情况。
2.以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在阅读过程中,为更好地让学生在阅读中生成体验,教师可借助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如在《藤野先生》的教学中以问题“鲁迅去日本留学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又弃医从文了呢?这些反映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来引导学生探究匿名信事件侧重写弱国国民受人歧视,从而激发作者要立志使自己的祖国富强起来;看电影事件侧重写中国老百姓的不觉悟,揭示了这一造成我们民族衰落的重要原因。这两件事促成了作者为了祖国的富强而下决心弃医从文的缘故。当然,教师在课堂中提出问题后,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教师再引导小组进行概括,教师再进行讲解。如在《老人与海》的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老人为什么说:“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学生在此问题引导下合作交流,然后教师归纳总结:这句话是桑地亚哥的内心独白,也是小说的核心精神,它生动地揭示了桑地亚哥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追求,也是作者海明威的思想观与价值观的反映。这句话意味着,人生的使命是奋斗,是与命运做不懈的抗争。
三、以实践探究来丰富学生的体验
通过课堂探究学生对文本获得了一定的体验,为增强学生的体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来进行拓展,以实践活动来丰富学生的体验。
1.应用复述、概括、拓写等方式丰富体验
在应用复述、概括、拓写等方式进行时,为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教学后教师可以小组竞赛、作品展等方式进行。同时,在实施过程中,要求不宜过高,而要以学生的体验生成为核心。以《老人与海》的拓展为例,教学后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对老人人物形象的评析,学生可根据文中的句子来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硬汉精神”,关键是要学生能有自己的体会。
2.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拓展丰富体验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为更好地让学生获得丰富的阅读体验,教师要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来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動中获得体验。以《济南的冬天》的教学为例,教学后教师以“我们这里的冬天”为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分小组对当地的地理条件、天气特征进行调查,然后和文中的冬天进行对比,在对比中深入理解“济南冬天的温晴”的特点。又如在《背影》的教学后,以“父亲的背影”探究活动来引导学生观察父亲的背影,然后以主题讨论会“我们和父母的关系”来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感受父母的形象,在讨论中培养学生的感恩之情。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从文学作品中去获得体验和感悟,在生活中丰富体验和感悟,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培养,促进学生的发展。
总之,在农村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要逐渐从应试教育的牢笼中解脱出来,树立学生发展意识,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感悟,以此为基础来引导学生深入到文本阅读中,促进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在体验式阅读教学的实施中,教师要立足学生的体验,以直观的呈现方式来让学生获得直观认知,在合作探究中对文本生成体验,通过实践活动来丰富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样才能让阅读成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手段,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江伟,熊传法.初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中小学电教:下,2012年第5期
[2]李伟根.体验式教学:初中语文课堂新音符[J],语文天地,2011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