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致病因素对照研究与不同发病时间结局分析

2014-06-07 05:52:53向华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13期
关键词:发组生儿淤积

向华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产三科 湖南长沙 410008)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致病因素对照研究与不同发病时间结局分析

向华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产三科 湖南长沙 410008)

目的:观察引发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可能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妊娠时限发病对产妇及胎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5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作为病例组,110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本病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对照研究,筛选其高危因素。同时将病例组患者按发病时不同孕周分为早发组(<28周发病,42例)和晚发组(≥28周发病,63例),比较两组患者胎儿预后情况。结果:病例组患者ICP家族史、高雌激素水平、乙肝病毒感染、免疫失调、硒摄入量偏低等因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是否初次妊娠、锌摄入量偏低、农药暴露情况等因素两组比较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早发组发生羊水污染、胎儿窘迫、早产、围生儿死亡、低体重儿的几率均显著高于晚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P家族史、高雌激素水平、乙肝病毒感染、免疫失调、硒摄入量偏低等因素为ICP发病的高危因素,ICP发生时间越早对胎儿的不利影响越严重。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致病因素;发病时间;结局分析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是特发于妊娠期的一种疾病,主要发生于妊娠中晚期,临床表现主要有瘙痒、黄疸等,并有转氨酶及胆汁酸升高等生化指标的异常[1]。本病孕妇预后良好,但可导致胎儿宫内窘迫、早产,甚至胎儿死亡。为观察引发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可能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妊娠时限发病对产妇及胎儿结局的影响,以早期发现、早期干预ICP,笔者对105例ICP患者及110例正常孕妇展开了对照研究,取得了可信的研究成果,现将研究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5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作为病例组。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妇产科学》关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诊断标准[2],同时排除伴有肝肾功能不全或心脏病的产妇。同时选取110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

病例组产妇年龄22~32岁,平均(25.7±6.4)岁,孕周(36.3±2.8) w,均为单胎;对照组产妇年龄21~33岁,平均(26.1±7.2)岁,孕周(36.7 ±3.1)w,均为单胎。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胎次、身体一般状况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同时将病例组患者按发病时不同孕周分为早发组(<28周发病,42 例)和晚发组(≥28周发病,63例)。早发组产妇平均年龄(25.2±7.1)岁,早发组产妇平均年龄(27.9±7.5)岁,均为单胎。两组患者在年龄、胎次、身体一般状况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致病因素调查

自行设计调查表,基础信息包括孕妇的年龄、孕周、ICP相关实验室检查证据及临床表现、新生儿状况。同时通过查阅近10年来有关ICP的可能的致病因素,确定纳入研究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ICP家族史、胎次、雌激素水平、乙肝病毒感染史、机体免疫状况、硒摄入量、锌摄入量、农药暴露情况等。病例组产妇在确诊后即由产科医师根据调查表通过访谈对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对照组产妇在分娩前1~3天进行问卷调查。认真填写调查问卷,并由专人进行统计分析。

1.2.2 不同妊娠时限发病的结局调查本次研究中早发组和晚发组产妇均采用相同治疗方法,均以剖宫产为终止妊娠的方式。观察两组患者出现羊水污染、胎儿窘迫、早产、围生儿死亡、低体重儿的几率,并进行对比分析。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ICP危险因素对照研究分析结果对纳入研究的影响因素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病例组患者ICP家族史、高雌激素水平、乙肝病毒感染、免疫失调、硒摄入量偏低等因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以上因素为ICP发病的高危因素。而是否初次妊娠、锌摄入量偏低、农药暴露情况等因素两组比较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危险因素对照研究分析(例,%)

2.2 妊娠不同时间发生ICP的结局分析统计结果显示,早发组发生羊水污染、胎儿窘迫、早产、围生儿死亡、低体重儿的几率均显著高于晚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ICP发生时间越早对胎儿的不利影响越严重。详见表2。

2 结论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产科引发围生儿不良预后的常见妊娠期并发症,近年来ICP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研究显示[3],患ICP产妇的胎儿窘迫发病率可达22%~41%,围生儿死亡率可达0.4%~ 4.1%。

对于ICP的发病原因,临床上还没有确切认识。目前主要有5种学说得到普遍重视,即遗传学说、内分泌激素学说、硒摄入不足学说、免疫功能异常学说及环境因素与遗传易感性相互作用学说[4]。流行病学研究显示[5],ICP的发病有着显著的地域及种族差异,并表现出一定的家族聚集倾向,其遗传学病因与一些易感基因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同时,雌激素水平升高也是发生ICP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其致病机制可能与雌激素影响胆汁代谢有关。也有学者认为[6],雌激素代谢基因CYPIA2与COMT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本病发生存在相关关系。此外ICP的发生与机体免疫功能的异常密切相关,尤其是与T细胞免疫以及IgG关系密切,且乙肝病毒感染也与ICP发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7]。

本次研究显示,ICP家族史、高雌激素水平、乙肝病毒感染、免疫失调、硒摄入量偏低等因素为ICP发病的高危因素,基本符合既往研究发现。但笔者认为,考虑到ICP危险因素的复杂性,各影响因素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不能片面地认定某危险因素与ICP发病之间的相关性。具体到临床实践,应详细询问病史,结合产妇实际情况评估ICP的发病风险,并于妊娠早期对ICP的相关危险因素给予关注,对ICP高危产妇进行密切观察,出现异常给予早期处理。

在妊娠不同时间发生ICP的结局方面,本次研究显示,ICP早发组发生羊水污染、胎儿窘迫、早产、围生儿死亡、低体重儿的几率均显著高于晚发组。笔者认为,这可能与胆汁酸的毒性作用时间有关。因为胆汁酸潴留是ICP围产儿预后不良的首要病理生理基础[8]。体外实验也证实,胆汁酸盐的细胞毒性效应表现出显著的浓度及时间依赖性的特点,因此可以认为ICP早期发病对胎儿的负面影响更大[9]。此外,ICP早期发病对胎儿的不良影响也可能源于患者孕早期母体细胞免疫增强,与此相关的辅助T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增加,对胎盘组织和胎儿造成损害,进而引发围产儿预后不良[10]。

综上所述,高浓度的胆酸长期作用,可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因此,明确ICP的致病危险因素,对高危产妇进行密切观察,出现ICP给予早期处理,是保证ICP胎儿正常生长发育,降低早产、胎儿宫内窘迫、死胎和死产的重要手段之一。

表2 妊娠不同时间发生肝内胆汁淤积症结局对比分析(例,%)

[1]张果,席会兰,王昌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0,18(2):68.

[2]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03-504.

[3]杨维军.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产妇围生儿120例结局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6):242-243.

[4]林安平,王琳,常青.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围生儿死亡12例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26(1):71-73.

[5]王素珍,荆淑云.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北方药学,2012,9(10):83-84.

[6]谢向群,黄晓靖,陈梅娣,等.雌激素受体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遗传易感性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1) 51-52.

[7]潘玥,梅又文,唐太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影响[J].四川医学,2012,33(7)1159-1161.

[8]贾小燕,漆洪波,罗欣.早发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血清总胆汁酸水平与围产儿结局的关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3,29 (6):464-467.

[9]王雪燕,冯丽娟,刘菊莲,等.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围生儿不良结局的预测[J].重庆医学,2009,38(24):3501-3502.

[10]陈徐.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早期诊治的临床意义[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3,10(2):76-77.

R714.2

B

1009-6019(2014)01-0001-02

猜你喜欢
发组生儿淤积
淤积性皮炎知多少
保健医苑(2022年5期)2022-06-10 07:46:06
2019年福建省围生儿死亡情况分析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肝博士(2020年5期)2021-01-18 02:50:28
晚发精神分裂症与极晚发精神分裂症临床分析
天津市早发型Ⅱ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负担及相关因素的横断面研究*
重度子痫前期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孕妇甲状腺功能及妊娠结局比较
淤积与浚疏:清朝时期福州西湖的治理史
胆汁淤积性肝病问题解答
肝博士(2015年2期)2015-02-27 10:49:51
早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及其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某区2007年至2010年围生儿死亡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