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配套建设

2014-06-05 21:39陈海平傅鑫媛
中国教师 2014年7期
关键词:数理统计通识模块

陈海平+傅鑫媛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国内外形势的急剧变化,国家对能够适应各种复杂变化环境的高端人才有了更为迫切的需求。许多高校开始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和新路径,其中一个重要的做法是在大学开展通识教育,这是借鉴了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沿实践而得出的做法[1]。现在,不少高校已经开设跨学科的通识教育课程[2][3],对文科学生开设数理统计课程是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举措和大胆尝试。例如,某教育部直属重点院校把数理统计作为通识教育实施课程来提高文科学生的理科素养。数理统计既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又有广泛而深刻的应用性,非常适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对文科学生进行通识教育、培养他们量化思维的理想课程。

一、文科学生数理统计课程态度调查结果

笔者采用整群抽样,抽取北京教育部直属重点院校3个数理统计课程班的文科学生进行态度调查,以匿名、自愿的方式进行,最后收回实际有效问卷共413份。

调查表列出的文科学生选修数理统计课程的理由包括:学校课程安排、喜欢数学科目、看重它很实用、凑学分、参考同学意见以及其他。

如表1所示,文科学生选修数理统计课程的原因主要是“学校课程安排”,属于外部动机,甚至有一小部分学生坦言自己是“凑学分”,而“喜欢数学科目”的学生占不到四分之一的比重。另外,“看重它很实用”的学生人数并不多。总体而言,被动修学这门课程的学生占绝大多数,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缺乏主动性。

针对学生逃课的原因进行调查,列举的理由有:教师教得不好、对自己没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课程冲突、太难学、本来厌学以及其他。

如表2所示,文科学生逃课主要是认为它“太难学”,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是因为数理统计课“对自己没用”,“本来厌学”在学生逃课原因的比例也很高,还有相当多的学生存在选课时间冲突,因为“教师教得不好”而逃课的学生较少。可见,数理统计课自身的难度给文科学生造成很大困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再加上学生对这门课的功用不了解、存在选课冲突以及厌学情绪,要学生接受这门课程比较困难。

针对学生对作业形式偏好的调查,主要包括:完成教材练习、实际尝试应用、小组讨论作业、专题论文报告、研读教材以及其他。

如表3所示,文科学生认为最适合数理统计课的作业形式是“实际尝试应用”和“完成教材练习”,可见学生既愿意多做练习,又希望进行实际尝试应用,交织着拿学分和学真本事的矛盾心态。

至于学生对这门课程考核方式的态度,本问卷提供的选项有:闭卷考试、开卷考试、撰写报告或论文以及实际操作演练。

如表4所示,文科学生在这门课程的考核方式上态度比较分化,除了选择“闭卷考试”外,希望“开卷考试”和进行“实际操作演练”的学生比例也很高。“实际操作演练”没有成为首选,这有可能是因为学生担心实际操作考试的复杂性和可行性,不排除学生修读这门课程是出于顺利拿到学分的原因。

关于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期望,本问卷给出如下选项:数学专业的老师、学生所属专业的老师、专职任教这门课的老师以及其他。

如表5所示,文科学生认为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师最好是“专职任教这门课程的老师”,而不是“数学专业的老师”。可见,对文科学生而言,任课教师的学识水平是次要问题,学生并不关注学得有多深入与系统,不指望任课教师对自己专业有多了解,而更关注教师对教学内容是否熟悉与教授方式是否通俗易懂。

整体而言,学生普遍缺乏对数理统计的科学认识,容易将数理统计作为与专业教育相冲突的概念,学习兴趣不高,觉得这门课程难度大、内容深,往往“谈统计色变”;而且,课程建设也存在课程体系尚未建立、课程资源不足、任课教师队伍不理想等问题。

通识教育实践效果不理想是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的现状,对大学通识教育进行反思的学者和专家也不乏其数[4]。反思虽层出不穷,但实践却难有进步。笔者认为,造成这一矛盾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对上述问题的零散反思,进而不能有效改变大学通识教育“客串”的角色身份。现今大学通识教育的关键问题和突破口应落在课程配套建设上,只有将行动付诸于课程配套建设上,才有可能在课程教学实践中推进大学通识教育。根据文科学生数理统计课程调查结果,以及笔者给文科学生教授数理统计课程的实际经验,下面具体论述如何做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配套建设工作。

二、通识教育课程配套建设策略

1.通识教育课程“有本有纲”

我国高校实施通识教育主要表现在开设一些通识教育的课程和倡导将通识教育的思想渗透到课程中去,但实际效果却总不尽如人意,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这些通识教育课程往往不存在一个前期系统开发的过程。就文科学生的数理统计课程而言,学校本着对文科学生进行量化思维训练的理念,安排数学系或数理统计相关专业的教师进行授课,但这些教师在授课时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无本无纲”,缺乏相应的教材,没有既定的教学大纲,更无明确的教学目标。另外,这些教师并非通识教育课程的专职教师,自身并未接受过很好的通识教育,而且对文科学生开设数理统计课程是新内容,他们在实施过程中只能粗糙地挪用数理统计的专业教材或自己准备教学课件,和学生一起“摸着石头过河”。数理统计变成学生眼里“一个又一个冷漠的公式”,无法真正理解这些数理统计知识,还被强化“数理统计没用”的消极信念。

不管是存在“无本无纲”的现象,还是教师无法将数理统计知识和文科学生专业特点相结合,主要的矛头指向前期的课程开发。事实上,任课教师自身的科研压力较大,学生缺乏对通识教育课程的科学认识,在师生教学动机缺乏的情况下,这易于导致师生“敷衍了事、各自交差”的情况,不利于数理统计通识教育的落实。所以,开发通识教育课程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要做好通识教育课程的开发工作,除了一般的通过需求分析确定课程目标,根据目标选择一个学科或多个学科的教学内容和相关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评价、修订,最终达到课程目标的工作过程之外,还应该特别重视解决通识教育跨学科专业的问题。一般来说,通识教育旨在对理科学生进行人文社科知识素养教育,对文科学生进行自然科学知识素养教育,这种跨学科专业的特性决定通识教育课程的开发应注重与学生专业的结合。就文科学生数理统计课程而言,课程开发要多收集文科专业领域运用数理统计知识的具体实例,编入教材,教师在课堂上结合实例讲授知识,不但能激发文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也能够为他们学以致用奠定基础。

此外,收集文科专业领域运用到的数理统计知识实例也有利于做好通识教育科学理念的宣传工作。通过实例展示的方式,教师对学生进行数理统计“实用性”方面的宣传,可以让学生切身感受数理统计的“实用性”。不管是专门教授数理统计的教师,还是人文社科专业的教师,都应该熟知并挖掘人文社科领域中实际运用数理统计的实例,通过生动的例子给学生作展示,让学生真正认同数理统计的价值,愿意通过课程学习增强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识教育课程“迷你化”

目前,我国的通识教育课程大多以公共必修课或公共选修课的形式开展,而且以大班授课为主,很多甚至是几百号人的“大课”。在这种情况下,通识教育课程容易因“大”而“空”。具体到文科学生的数理统计课程,它作为一门所有文科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在一定程度上会忽略不同文科专业背景学生的差异性。此次调查发现,相比历史学和哲学专业,艺术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易于认为数理统计课程比较枯燥、难度太大、没用。不管什么原因,这都提醒致力于通识教育的工作者们应该结合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的实际需要,将通识教育课程“迷你化”,进行模块解构,各个模块之间的内容框架相对独立,难度有梯度划分,形成若干小模块课程,针对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

“迷你化”后的文科学生数理统计课程由若干小模块课程构成,如“描述统计模块”、“SPSS软件使用模块”等,各个模块根据课时的长短给出相应的学分,学生可以选择修读所有模块,也可以只选择部分模块,完成所选模块的学习目标即可获得相应的学分。例如,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修读所有模块,而艺术专业的学生可以有选择地修读部分模块。以模块的形式对通识教育课程进行“迷你化”,有一定的区分性和针对性,能很好地兼顾学生的专业背景差异,从而真正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3.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化”

笔者认为,通识教育在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上应区别于专业教育,但在管理和实施上应等同于专业教育。只有在管理和实施上实现“专业化”,通识教育课程的战略性定位才算落到实处。这里的“专业化”,主要包含“教师队伍专业化”和“管理机构专业化”两个方面。

之所以要实现“教师队伍专业化”,是因为如今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非常普遍,衡量大学教师水平的指标是科研能力、承担的课题、发表论文的级别、争取到多少科研经费等,很少看教师上课教学水平如何。在教师评职称时,论文、科研项目是硬指标,教学是软指标。一线教学既不是大学教师工作的动因,更不是他们获取奖励的重心。“轻教学”绩效评价体系限制大学通识教育的生存空间,数理统计课程作为新开展的内容,更是步履维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大学应该分离出一部分通识教育的专职教师,全心投入到教学当中,开展教学科研,以一种变化发展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获得自身的成长。本调查指出,绝大部分文科学生认为教授数理统计的教师最好是“专职任教这门课的老师”。这些专职教师应区别于数学系或数理统计相关专业的教师以及文科专业的教师,要同时具备数理统计专业知识和“大文科”的知识背景。只有具备这些素质的专职教师才能在一线教学中实现数理统计和文科专业的融会贯通。

至于要做到“管理机构专业化”,这是因为我国高校少有通识教育的专门机构,导致具体实施过程中协调性较差。目前,通识教育主要由各院系来组织,他们各自独立,缺乏专门的经费支持和保障,使通识教育出现“兴师动众、劳民伤财”的窘境。应该说,设立专门实施通识教育的管理机构,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在高校中生存,负责组织和协调工作,架起各个学科之间的沟通桥梁,才有利于实现通识教育的战略性目标。

三、总结

通识教育是连接各个学科之间的桥梁。通过开展通识教育,学科之间的沟壑会渐渐缩小,跨学科的合作和创新会成为可能。促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具有战略意义。具体到文科学生的数理统计课程,要让他们真正地学好数理统计、提升自身素质,需要做很多工作。因此,各大高校应努力做好通识教育课程的前期系统开发工作,让通识教育课程“迷你化”与“专业化”,完善课程配套建设,真正落实大学通识教育。

本研究得到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建设与改革”研究基金的支持(项目编号019-127019)。

参考文献:

[1]董凌波.基于“以学生为本”的高校课程改革探析[J].高等理科教育,2013 (1):103-107.

[2]纪宝成.加强通识教育 追求卓越的本科教学[J].北京教育·高教版, 2007(7):9-12.

[3]康全礼.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反思[J].江苏高教, 2009(2):78-81.

[4]刘炼.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责任编辑:孙建辉)

此外,收集文科专业领域运用到的数理统计知识实例也有利于做好通识教育科学理念的宣传工作。通过实例展示的方式,教师对学生进行数理统计“实用性”方面的宣传,可以让学生切身感受数理统计的“实用性”。不管是专门教授数理统计的教师,还是人文社科专业的教师,都应该熟知并挖掘人文社科领域中实际运用数理统计的实例,通过生动的例子给学生作展示,让学生真正认同数理统计的价值,愿意通过课程学习增强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识教育课程“迷你化”

目前,我国的通识教育课程大多以公共必修课或公共选修课的形式开展,而且以大班授课为主,很多甚至是几百号人的“大课”。在这种情况下,通识教育课程容易因“大”而“空”。具体到文科学生的数理统计课程,它作为一门所有文科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在一定程度上会忽略不同文科专业背景学生的差异性。此次调查发现,相比历史学和哲学专业,艺术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易于认为数理统计课程比较枯燥、难度太大、没用。不管什么原因,这都提醒致力于通识教育的工作者们应该结合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的实际需要,将通识教育课程“迷你化”,进行模块解构,各个模块之间的内容框架相对独立,难度有梯度划分,形成若干小模块课程,针对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

“迷你化”后的文科学生数理统计课程由若干小模块课程构成,如“描述统计模块”、“SPSS软件使用模块”等,各个模块根据课时的长短给出相应的学分,学生可以选择修读所有模块,也可以只选择部分模块,完成所选模块的学习目标即可获得相应的学分。例如,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修读所有模块,而艺术专业的学生可以有选择地修读部分模块。以模块的形式对通识教育课程进行“迷你化”,有一定的区分性和针对性,能很好地兼顾学生的专业背景差异,从而真正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3.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化”

笔者认为,通识教育在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上应区别于专业教育,但在管理和实施上应等同于专业教育。只有在管理和实施上实现“专业化”,通识教育课程的战略性定位才算落到实处。这里的“专业化”,主要包含“教师队伍专业化”和“管理机构专业化”两个方面。

之所以要实现“教师队伍专业化”,是因为如今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非常普遍,衡量大学教师水平的指标是科研能力、承担的课题、发表论文的级别、争取到多少科研经费等,很少看教师上课教学水平如何。在教师评职称时,论文、科研项目是硬指标,教学是软指标。一线教学既不是大学教师工作的动因,更不是他们获取奖励的重心。“轻教学”绩效评价体系限制大学通识教育的生存空间,数理统计课程作为新开展的内容,更是步履维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大学应该分离出一部分通识教育的专职教师,全心投入到教学当中,开展教学科研,以一种变化发展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获得自身的成长。本调查指出,绝大部分文科学生认为教授数理统计的教师最好是“专职任教这门课的老师”。这些专职教师应区别于数学系或数理统计相关专业的教师以及文科专业的教师,要同时具备数理统计专业知识和“大文科”的知识背景。只有具备这些素质的专职教师才能在一线教学中实现数理统计和文科专业的融会贯通。

至于要做到“管理机构专业化”,这是因为我国高校少有通识教育的专门机构,导致具体实施过程中协调性较差。目前,通识教育主要由各院系来组织,他们各自独立,缺乏专门的经费支持和保障,使通识教育出现“兴师动众、劳民伤财”的窘境。应该说,设立专门实施通识教育的管理机构,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在高校中生存,负责组织和协调工作,架起各个学科之间的沟通桥梁,才有利于实现通识教育的战略性目标。

三、总结

通识教育是连接各个学科之间的桥梁。通过开展通识教育,学科之间的沟壑会渐渐缩小,跨学科的合作和创新会成为可能。促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具有战略意义。具体到文科学生的数理统计课程,要让他们真正地学好数理统计、提升自身素质,需要做很多工作。因此,各大高校应努力做好通识教育课程的前期系统开发工作,让通识教育课程“迷你化”与“专业化”,完善课程配套建设,真正落实大学通识教育。

本研究得到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建设与改革”研究基金的支持(项目编号019-127019)。

参考文献:

[1]董凌波.基于“以学生为本”的高校课程改革探析[J].高等理科教育,2013 (1):103-107.

[2]纪宝成.加强通识教育 追求卓越的本科教学[J].北京教育·高教版, 2007(7):9-12.

[3]康全礼.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反思[J].江苏高教, 2009(2):78-81.

[4]刘炼.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责任编辑:孙建辉)

此外,收集文科专业领域运用到的数理统计知识实例也有利于做好通识教育科学理念的宣传工作。通过实例展示的方式,教师对学生进行数理统计“实用性”方面的宣传,可以让学生切身感受数理统计的“实用性”。不管是专门教授数理统计的教师,还是人文社科专业的教师,都应该熟知并挖掘人文社科领域中实际运用数理统计的实例,通过生动的例子给学生作展示,让学生真正认同数理统计的价值,愿意通过课程学习增强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识教育课程“迷你化”

目前,我国的通识教育课程大多以公共必修课或公共选修课的形式开展,而且以大班授课为主,很多甚至是几百号人的“大课”。在这种情况下,通识教育课程容易因“大”而“空”。具体到文科学生的数理统计课程,它作为一门所有文科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在一定程度上会忽略不同文科专业背景学生的差异性。此次调查发现,相比历史学和哲学专业,艺术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易于认为数理统计课程比较枯燥、难度太大、没用。不管什么原因,这都提醒致力于通识教育的工作者们应该结合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的实际需要,将通识教育课程“迷你化”,进行模块解构,各个模块之间的内容框架相对独立,难度有梯度划分,形成若干小模块课程,针对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

“迷你化”后的文科学生数理统计课程由若干小模块课程构成,如“描述统计模块”、“SPSS软件使用模块”等,各个模块根据课时的长短给出相应的学分,学生可以选择修读所有模块,也可以只选择部分模块,完成所选模块的学习目标即可获得相应的学分。例如,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修读所有模块,而艺术专业的学生可以有选择地修读部分模块。以模块的形式对通识教育课程进行“迷你化”,有一定的区分性和针对性,能很好地兼顾学生的专业背景差异,从而真正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自身素质。

3.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化”

笔者认为,通识教育在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上应区别于专业教育,但在管理和实施上应等同于专业教育。只有在管理和实施上实现“专业化”,通识教育课程的战略性定位才算落到实处。这里的“专业化”,主要包含“教师队伍专业化”和“管理机构专业化”两个方面。

之所以要实现“教师队伍专业化”,是因为如今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非常普遍,衡量大学教师水平的指标是科研能力、承担的课题、发表论文的级别、争取到多少科研经费等,很少看教师上课教学水平如何。在教师评职称时,论文、科研项目是硬指标,教学是软指标。一线教学既不是大学教师工作的动因,更不是他们获取奖励的重心。“轻教学”绩效评价体系限制大学通识教育的生存空间,数理统计课程作为新开展的内容,更是步履维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大学应该分离出一部分通识教育的专职教师,全心投入到教学当中,开展教学科研,以一种变化发展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获得自身的成长。本调查指出,绝大部分文科学生认为教授数理统计的教师最好是“专职任教这门课的老师”。这些专职教师应区别于数学系或数理统计相关专业的教师以及文科专业的教师,要同时具备数理统计专业知识和“大文科”的知识背景。只有具备这些素质的专职教师才能在一线教学中实现数理统计和文科专业的融会贯通。

至于要做到“管理机构专业化”,这是因为我国高校少有通识教育的专门机构,导致具体实施过程中协调性较差。目前,通识教育主要由各院系来组织,他们各自独立,缺乏专门的经费支持和保障,使通识教育出现“兴师动众、劳民伤财”的窘境。应该说,设立专门实施通识教育的管理机构,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在高校中生存,负责组织和协调工作,架起各个学科之间的沟通桥梁,才有利于实现通识教育的战略性目标。

三、总结

通识教育是连接各个学科之间的桥梁。通过开展通识教育,学科之间的沟壑会渐渐缩小,跨学科的合作和创新会成为可能。促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具有战略意义。具体到文科学生的数理统计课程,要让他们真正地学好数理统计、提升自身素质,需要做很多工作。因此,各大高校应努力做好通识教育课程的前期系统开发工作,让通识教育课程“迷你化”与“专业化”,完善课程配套建设,真正落实大学通识教育。

本研究得到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建设与改革”研究基金的支持(项目编号019-127019)。

参考文献:

[1]董凌波.基于“以学生为本”的高校课程改革探析[J].高等理科教育,2013 (1):103-107.

[2]纪宝成.加强通识教育 追求卓越的本科教学[J].北京教育·高教版, 2007(7):9-12.

[3]康全礼.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反思[J].江苏高教, 2009(2):78-81.

[4]刘炼.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责任编辑:孙建辉)

猜你喜欢
数理统计通识模块
大数据分析思维在数理统计教学中的应用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中的应用
Module 2 Highlights of My Senior Year
Module 4 Music Born in America
高校通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的现状与路径构建研究
独立学院通识教育教学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概率统计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必修模块相关知识过关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