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送暖宜养生 多管齐下方法多

2014-06-04 09:50董绍军
青春期健康·家庭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肝气

董绍军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阳春三月,桃李缤纷,阳气生发,万物复苏,正是人体生理机能、新陈代谢最活跃的时期。然而“百草回生,百病易发”,在此要提醒大家,应根据春季春阳升发,乍暖还凉等特点,科学合理地调节日常起居、饮食运动等,以遂春生之机,达到养生健身,预防疾病的目的。

春季养生宜保肝

中医学认为,人作为自然界中的一员,当顾应自然,协调阴阳,“顺应天时养生”,才能健康长寿。春属东方,五行归木,于脏为肝。因此,春季养生宜顺应肝的生理特点,注意“养护肝阳”。传统中医学理论认为,肝与人体的精神情绪密切相关,喜条达而恶抑郁,保持精神情志舒畅,则能疏泄肝气,有助于肝气与春阳升发相统一,增强机体对外界的适应能力。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不良的情绪易使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下降,易引发情志变化。春季尤为肝病、心脑血管病、消化性溃疡等疾病的好发季节。因此,春天应注意情志养生,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戒郁怒以养性,要做到心胸宽阔,豁达乐观。在春光明媚的假日,可约上三五知己外出游春赏花,散步踏青,陶冶性情,振奋精神,适应春季勃勃生机,吸取大自然的活力,使肝气顺达,气血调畅,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在元代邹铉《寿亲养老新书》里载有十乐:读书义理、学法帖字、澄心静坐、益友清谈、小酌半醺、浇花种竹、听琴玩鹤、焚香煎茶、登城观山、寓意弈棋。学学古人的“十乐”,对人们春天养生大有裨益。

另外根据中医学“春宜养阳,重在养肝”理论,要注意饮食补肝。可用芡实粥、地黄粥以益精气补体虚。还可选食具有疏理肝气的陈皮、平肝熄风的杭菊、柔肝和脾的谷芽等以助肝气之升发。

“春捂”有必要

中国有一句养生谚语叫“春捂秋冻”。说的是早春季节不要急忙把棉衣脱掉,以免感受风寒;初秋来临,也不要一下子穿得太多,以免气候乍冷乍暖,反而易受凉。这是古往今来善于养生者都十分重视的保健经验。俗话说,“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吃了端午粽,再把棉衣送”。由于初春气候多变,乍暖还寒,早晚温差较大,且常有寒潮来袭,加上此时人体代谢功能较弱,不能迅速调节体温,对外界适应抵抗能力较弱,如果衣着单薄,极易感受风寒。特别是老年人,抗病力差,稍受风寒,会使血管痉挛,血液黏稠,血流速度减慢,引起脏器缺血,易发生感冒、肺炎、气管炎、哮喘、中风、冠心病等疾病,危及健康。唐代医家孙思邈就主张“春天不可薄衣,令人伤寒、食不消,头痛”,穿衣宜“下厚上薄”,以养阳收阴。这一科学的防寒保暖方法,有利于维护人体正气,抵御时邪。

因此初春时节,人们应遵循“春捂秋冻”养生之道,做好防风御寒准备,不要顿减衣物,被褥也不可马上减薄,应时备夹衣,根据气候寒热变化,随时添减,以安度早春。

“春困”需滋阴

待到气候逐渐转暖,风和日丽,正是外出踏青的好时节。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却会感到困倦疲乏、昏昏欲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春困”。形成“春困”的原因不是由于睡眠不够,而是因体内循环发生季节性差异所致,是有其科学道理的。春季气候转暖后,体表毛细血管舒展,末梢血供增多,器官组织负荷加重,因此大脑血供相应减少,脑组织供氧不足,从而就会出现困倦、疲乏、嗜睡等现象。容易“春困”的人,还常会出现脸色潮红、失眠多梦、好激动、掉发、五心烦热、舌红、少津、脉细数等“阴虚”现象。

所以,犯“春困”者需养肝滋阴。正如前文所说的,春季应调节情绪,使肝气顺达,气血调畅,不使肝阳上亢。可适当服用西洋参、枫斗或麦冬等养阴保健品调理。并适量进食滋阴的食品,少吃羊肉等温性食物,不吃辛辣、煎炸烤食品、狗肉、酒类、火锅等热性食物。平时不要过度劳累,应保证睡眠,早卧早起。犯困时,可适当做头部按摩缓解症状。同时,要多做深呼吸和能增加肺活量的有氧运动,多在阳光充足、绿化多的地方活动,给大脑以更多的氧气。

春季养生喝“药粥”

春天是百病多发的季节,不仅流行病猖獗,一些慢性病也易复发或加重。药粥疗法既不同于单用药物祛邪治病,又不同于纯服米谷以扶正调理,最适宜于中老年人摄生自养、保健强身。下面是几款春季常用的药粥制作方法,供大家选用。

芹菜粥:每次用120克芹菜,加水熬煮,取汁与粳米150克,煎煮成粥,稍温饮服。春季肝阳易动,常使人肝火上升,出现头痛眩晕等症。病患者或中老年人,常吃些芹菜粥,对降低血压、减少烦躁有一定好处。春季也是小儿麻疹多发季节,若能及早发现,也可煮芹菜粥给小儿食用,以达到解表透疹的目的。

菊花粥:菊花5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先将菊花煎汤,再将粳米同煮成粥,待粥将成时,加冰糖融化,早、晚随量服用。中老年人在春季食用些菊花粥,不仅可治风热头痛,眩晕耳鸣,而且久服还能使人肢体轻松,耳聪目明,延缓机体衰老。

山药粥:鲜山药100~200克,洗净切片,与粳米100克同煮粥食用。山药味甘平,是一种性味平和的滋补脾、肺、肾的食物。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山药含有淀粉酶、糖蛋白及自由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等,具有滋补效果。中老年人在春季里经常食用些山药粥,补益颇多。

春末夏初要防“湿”

每年春末夏初梅子成熟之时,此时潮湿多雨,湿气熏蒸为患。人们常觉胃口不开而不思纳食,同时还有如脘腹痞闷,困重乏力,或有低热而汗出不畅,大便溏薄,或有腹瀉,口舌发粘,不欲饮水,舌苔腻等不适,此即中医所谓“湿阻”证。湿邪如侵犯人体最易困脾,脾胃受困则运化失常,表现出一些消化功能减退的症状。如平时脾胃就比较虚弱,或饮食不加节制,过食肥腻等不易消化的食物,或生冷瓜果,则更易与外在的湿邪相合而导致“湿阻”。体弱及日常活动量少的人更易出现上述症状。

因此,春末夏初要防“湿”。首先要注意食品的清洁卫生,并做到饮食有节、饥饱有度。食物以清淡爽口易消化为宜,如绿豆、扁豆、丝瓜、冬瓜、莲子、青菜等皆为时令佳品,其中扁豆、冬瓜等还具有健脾利湿之功。日常生活起居上应注意劳逸结合,因为疲劳更易发生“湿阻”。平时加强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力,也可促进消化吸收,这一点对工作学习繁忙而极少活动者尤为重要。有“湿阻”出现者,除饮食及生活起居上注意外,可服用一些中成药,如藿香正气片、保和丸等。如无改善,甚或加重,可前往医生处就诊,以针对具体情况辨证施治。

(编辑 遐飞)

猜你喜欢
肝气
丹皮酚对PMDD肝气逆证模型大鼠焦虑样行为及其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逍遥散加减治疗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
自拟疏肝和胃汤加味治疗肝气犯胃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春季养肝食何“味”
肝气郁结是肝病吗?
肝之气血理论在桥本氏甲状腺炎中医诊疗中的作用探讨
我家秘方
“肝气郁结证”术语源流考❋
68例肝气郁结型慢性胆囊炎腹腔镜术后中医护理的分析研究
肝阳虚胁痛证治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