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气郁结证”术语源流考❋

2019-01-10 03:56李金霞许继文刘寨华张华敏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9年9期
关键词:肝郁肝气病机

李金霞,许继文,刘寨华,张华敏

(1.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2.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 150040; 3.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700)

肝气郁结证的定义为:肝失疏泄,气机郁滞,以情志抑郁,喜叹息,胸胁或少腹胀闷窜痛,妇女乳房胀痛,月经不调,脉弦等为常见症的证候[1],是《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规范的证候名[2]。古人对肝气郁结证的理解历经时代的变迁,直至在国家中医系列规划教材中才得以明确。本文对古代文献进行梳理,以考证“肝气郁结证”一词的演变过程。

1 源流考释

1.1 秦汉藏象理论的奠基

先秦两汉时期,并未见到“肝气郁结”一词,相关记载主要体现在《黄帝内经》中对肝脏的论述,如《素问·脏气法时论篇》曰:“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3]”姚止庵注曰:“肝何以欲散也?盖肝者木也,木性生发,喜畅而恶郁,故肝郁则病,经曰:木郁则达之。欲散肝郁,莫如用辛,辛既能发散肝郁,是散之即所以补之也。[4]”阐述了肝气容易郁结的生理特性,并提出肝欲散、木郁达的治疗方法,其中“木郁”即指肝气郁结。同篇中还论述道:“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则目目巟目巟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5]”此处介绍了肝脏虚实证候的临床表现,并未特指某一证型。

1.2 唐宋肝脏虚实的阐述

隋唐时期,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五脏六腑病诸候》中将肝病证候分为肝气盛与肝气虚两大类,其中肝气盛云:“肝气盛,为血有余,则病目赤,两胁下痛引小腹,善怒;气逆则头眩,耳聋不聪,颊肿,是肝气之实也。[6]”此条肝气盛为肝脏实证的统称,将肝气郁结包括在内。孙思邈《千金要方·肝脏脉论第一》[7]及王焘《外台秘要·卷七》[8]中也将肝病证候分为肝实热与肝虚寒2种,并提出其对应的方剂,除此之外前者还提出了“肝胀”的概念:“肝胀者,胁下满而痛引少腹。”此处“肝胀”与今之肝气郁结证的表现类似。

宋金元时期,仍未对肝病病机进行具体的分类,如张元素所著《脏腑标本药式》对肝脏总体病候进行了描述:“(五脏腑病候)肝——脏腑:诸风眩晕,僵仆强直,惊痫,两胁肿痛,胸肋满痛,呕血,小腹疝痛,瘕,女人经病”[9],涉及肝郁、肝风、肝火等多种病机。《太平圣惠方·肝脏论》[10]《严氏济生方·肝胆虚实论治》[11]等延续唐代的理论,将肝脏证候分为肝虚与肝实之证。《圣济总录·肝胀》则专列肝胀一节,认为其病机在于:“夫肝受邪,则令气血不通。故令胁下胀满,引少腹而痛也”[12],进一步认识到肝之气血运行不畅会引起疾病。直至宋代薛古愚在《薛氏济阴万金书·经闭》中对五脏气郁引起的情志变化进行了描述,首次运用“肝气郁”一词曰:“乃若气郁而血滞,如肝气郁而愤怒、心气郁而积想、脾气郁于忧思、肺气郁于悲哀、肾气郁于恐惧”[13],指出肝主调畅情志,若肝气郁闭则会出现愤怒。

1.3 明代肝郁证治的明析

时至明朝,肝气郁结的证治得以逐渐确立。如孙一奎在《赤水玄珠·郁证门》中将肝气郁结简称为“肝郁”,并指出其病症及用药:“五脏本气自郁证……肝郁者,两胁微膨,嗳气连连有声,治宜青皮、川芎、吴茱萸。[14]”又如张介宾《类经·诸经疟刺》曰:“肝郁则气逆,故太息”[15],指出善太息为肝气郁结的表现之一。《景岳全书·胁痛》也提出气逆不顺可伤及肝胆,导致郁结伤肝之胁痛:“内伤肝胆,气逆不顺而胁痛者,宜排气饮、推气散、沉香降气散、木香调气散之类主之。若郁结伤肝,中脘不快,痛连两胁,或多痰者,宜香橘汤。[16]”明代介绍云南地方药材的著作《滇南本草》中首次运用了“肝气不舒”这一同义词,并介绍了橙子、陈皮治疗肝气不舒之梅核气的病案:“昔李姓男子患积痰,结核于咽喉中,与梅核相似,喉中有碍,吐咯不出,咽之不下,似有似无,有时阻滞。(补注)按此,症因肝气不舒,忧思气郁,结成梅核,偶着气动怒即发。[17]”

1.4 清代专科专论的发挥

清代的中医理论达到鼎盛时期,专科专论呈现井喷之势,“肝气郁结证”一词可见于内、外、妇、眼科多种专科论著。

1.4.1 内科 肝主疏泄,调畅全身及脏腑气机,引起的内科病证繁多。如《读医随笔·平肝者舒肝也非伐肝也》曰:“凡脏腑十二经之气化,皆必藉肝胆之气化以鼓舞之,始能调畅而不病。凡病之气结、血凝、痰饮、浮肿、脘腹胀、痉厥、癫狂、积聚、痞满、眩晕、呕吐、哕呃、咳嗽、哮喘、血痹虚损等,皆与肝气之舒畅有关。[18]”《医碥·郁》一篇则专论气、血、痰、火、湿、食之六郁,其云:“气行则数者皆行,故所重在气,不易之理也……郁而不舒则皆肝木之病矣”,[19]强调了肝气郁在六郁中所占有的首要地位。在治疗上,《类证治裁·肝气肝火肝风论治》曰:“治肝气,先疏其郁,宜逍遥散”[20],提出了治疗肝气郁结的验方逍遥散。《金匮要略广注》[21]《伤寒附翼》[22]等沿用肝气郁、肝气不舒的表述,并创制小柴胡汤治疗肝气郁结。

1.4.2 外科 肝经过乳头入颃颡,与乳病、瘿瘤密切相关。《吴氏医方汇编》云:“乳痈……乃肝气郁滞所致”[23]。《疡科心得集》[24]认为肝气不舒可导致乳癖。《外科大成·瘿瘤主治方》曰:“清肝芦荟丸治疗肝气郁结为瘤”[25],指出肝气郁结为瘿瘤的病机之一,这也是“肝气郁结”一词所见最早的论述。

1.4.3 妇科 肝为女子之先天,《外经微言·回天生育》曰:“女子十病者,胞胎寒也,脾胃冷也,带脉急也,肝气郁也……肝气郁者,开其肝气乎”[26],认为肝气郁是妇科疾病的主要病机之一。妇科专著《傅青主女科》也认为,肝气郁结、肝气不舒、肝郁气滞可引起多种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不孕、乳汁不通、妊娠恶阻等[27]。

1.4.4 眼科 肝开窍于目,肝气郁滞亦可引起眼科的疾患,如眼科专著《银海指南·肝经主病》曰:“内障,左关脉细涩,属肝郁不舒……(目)不红肿而痛,属忧思郁怒,肝气不舒”[28]。《望诊遵经·眼目形容条目》曰:“黑珠胀起者。肝气郁滞也。[29]”

1.4.5 其他 清代也出现了许多专论本草的书籍,其中列举了多种治疗肝气郁结、肝气不舒的药物,如青皮、海蜇、香附子、橘柚、芎、郁金、苏梗等[30-31]。医案类书籍则记录了半夏厚朴汤[32]、调中散[33]治疗肝气郁结、肝郁气滞的案例。

1.5 近现代肝郁证候的确立

民国时期,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继续沿用肝气郁结、肝气不舒、肝气郁滞等表述,认为柴胡、新拟和肝丸可治疗肝气郁结之症,并列举胁痛、经闭等相关病案[34]。在《谦斋医学讲稿·气血湿痰治法述要》中首次将肝郁作为证的概念,明确了肝郁证的临床表现:“肝郁证系肝气郁结……肝郁症状为抑郁寡欢,多疑善虑,胸膈不畅,并影响心脾,闷闷少食,懒于活动,心慌心怯,失眠多梦[35]。”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陆续组织出版了中医系列规划教材,在1964年《中医诊断学讲义》第二版进一步规范了肝郁证的证候:“肝郁证:善怒气郁,头痛目眩,两胁或胀或痛,抑抑不乐,常善太息,少食倦怠。或见少腹作胀,女子月经不调等证。舌稍红,苔稍厚;脉弦数或沉弦。[36]”至1984年《中医诊断学》第五版教材才出现了肝气郁结证的全称,并明确其病机:“肝气郁结证,是因肝之疏泄条达功能紊乱所表现的证候。所谓‘郁结’,既可表现有抑郁的现象、气郁痰凝的现象,又可表现出气机逆乱的现象”[37]。20世纪90年代,中医证候规范化工作正式开展,邓铁涛总结前人理论主编《中医证候规范》,延续肝气郁结证一词,并列别名肝气抑郁证、肝郁气滞证、肝气横决证、木郁证、肝郁证、肝(郁)气不疏证[38]。此后各版诊断学教材有用肝气郁滞证者,亦有用肝郁气滞证者,但均为同义表述,至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及《中医药学名词》出版,正式将肝气郁结证列为规范证候名。

2 结语

本文通过对古代文献溯源,考证“肝气郁结证”一词的演变过程,先秦两汉时期对肝木喜条达恶抑郁的生理特性进行了描述,奠定了藏象学说基础;唐宋时期对肝脏总的病理特征进行了详细阐释;时至明代,将肝气郁、肝郁、肝气不舒等病证单独论述,辨证更为准确;清代专科专论蓬勃发展,肝气郁结导致的病症可见于各科专著中,但对证型名称表述不一,直至《外科大成》中首次出现“肝气郁结”一词,兼有病机和证候的含义,与现今所指肝气郁结证内涵相同。之后该词一直沿用下来,并出现了肝气郁遏、肝气郁滞、肝气郁塞、肝气横决等同义表述。至民国《谦斋医学讲稿》首次将肝郁证列为证候名。1949年之后,国家组织出版了系列规划教材,继续使用肝郁证一词作为证候名,至《中医诊断学》第五版教材,才使用了“肝气郁结证”的全称。其后,各版教材肝气郁滞证、肝郁(气滞)证等同义表述多有混用,直至《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中医药学名词》出版,正式将肝气郁结证列为规范名。通过对“肝气郁结证”一词溯源可以看到,从古至今肝病理论经历了从理论到临床、从泛指到明晰的发展脉络。

猜你喜欢
肝郁肝气病机
基于“取象比类”法探讨肝细胞铁代谢紊乱与肝纤维化中医病机的关联
逍遥散加减治疗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
柴芍六君汤加味结合自血疗法对脾虚肝郁型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疗效观察
自拟疏肝和胃汤加味治疗肝气犯胃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春季养肝食何“味”
基于复杂网络分析名老中医治疗肺癌的核心病机及用药规律
简易穴位埋线法治疗肝郁痰凝型乳癖疼痛的临床观察和研究
肝气郁结是肝病吗?
疏肝健脾方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A Meta-analysis of Dachaihu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ancreatitis with the TCM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 and liver-gallbladder dampness-h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