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狂欢

2014-06-04 04:32苍露
青春期健康·家庭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马赛坦桑尼亚非洲

苍露

这是到过东非的游客对大草原的最初印象。东非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垂直地带性明显,高山地区凉爽湿润,沿海低地南部湿热,北部干热。位于非洲东部、赤道以南的“丁香之国”坦桑尼亚,其东部沿海地区和内陆部分低地属热带草原气候,西部内陆高原则属热带山地气候。

得益于这样的地理环境,灿烂的阳光,广袤的草原,奔流的峡谷,蔚蓝的海洋,热情的舞蹈,还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艺术,这便是我们在描绘被誉为“丁香之国”的坦桑尼亚的油画作品中可以看到的图景,是不是与想象中的干燥、贫瘠完全不同呢?

坦桑尼亚的面纱

挺噶挺噶绘画(Tinga Tinga)是坦桑尼亚独具特色的绘画方式,这一画派所代表的非洲艺术在上世纪60年代风靡欧洲,并被全世界所认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走向非洲,了解非洲,2013年年初,挺噶挺噶画派携49位坦桑画家的117件绘画作品——这些以艺术化的表现手法展示坦桑尼亚的生态人文的画作——首度来中国巡回展览,至今为止走过了天津、西安、郑州等城市。

挺噶挺噶画派以画派创始人挺噶挺噶得名。挺噶挺噶于1932年出生在坦桑南部鲁伏马省的一个小村庄,上世纪60年代末开创了挺噶挺噶画法。他从未接受过任何形式的“正统的”绘画教育,“灵感来自自然,激情来自生活”的他只是憑借着自己的想象而不断创作,最终形成了迥异于其他画家的独特风格。挺噶挺噶画法是在硬纤维板上涂上油画原料,以描述坦桑尼亚特有的野生动物、美丽的自然风光、日常生活,以及节庆活动内容为主,它们以自由朴素的风格、明丽的色彩、直观的画意,勾勒出广袤的非洲大陆的艺术轮廓,加之构图细腻,造型夸张,较具装饰效果,深受坦桑尼亚百姓喜欢。很多作品将非洲地区特有的动植物品种,利用奇妙的构图,巧妙地融合在画作中,使他们具有了人的性格,并产生一种神秘的艺术氛围。

作为坦桑尼亚土生土长的新写实主义流派,挺嘎挺嘎画艺人大多来自鲁伏马省。1972年挺嘎挺嘎去世, 他的弟子们于1990年成立了挺嘎挺嘎画艺术合作协会并将挺嘎挺嘎绘画发扬光大。

从展馆出来后,一片热情洋溢、神秘多姿的非洲风情就活跃在眼前了,然而,当我看到相关的照片时,不禁大失所望,镜头把绘画最宝贵的东西都漏掉了,每每这时感到科技是那么的无力。所以,我们只能通过口述的画面,一睹坦桑尼亚挺噶挺噶绘画艺术的风采了。

多维视角下的草原风光

自从透视学被用在绘画中以来,画家要对他所画的对象进行空间构想,力求使画面呈现出一种立体感。与这种对空间的处理不同,挺噶挺噶绘画以直观感受而非理性认识为出发点,虽然也运用透视法,但透视技巧是服务于人的直观感觉的。也就是说,它展示的不是事物本来的样子,而是人们看到它时的样子,就像儿童画一样。所有的画都是平面的,但平面是叠加的,因此它不是二维的,而是多维的,从中心到边缘形成一个通道,这是具象化的视线,由此,现实生活变成了一个万花筒。绘画表现的是视线中的万物,由于视线的尽头,空间往往汇聚为一个点,所以很多画面的中央,有形或无形地有一个点存在。同时,简单的画面叠加有一种纵深感,其视觉效果类似于在海洋馆的海底通道看鱼群。《鱼群》《斑马》就是这样的作品。可惜的是,这种视觉效果在现场感受是很强烈的,一旦复制到数码相机里,就看不出来了。

《非洲舞蹈》以抽象派的绘画手法来表现现实生活中的娱乐场面,直观的同时又融入抽象的变形与夸张,有一种超现实意味,像是幻觉一样。这幅画以扭曲的人体造型为主体,人的身体在画家的抽象处理下向四周任意拉伸,甚至演绎出极度夸张的舞蹈线条,变形的身体与乐器的互动让人产生“韵律决定身体”的遐想。烘托出非洲舞蹈表演场面的热烈、欢快,由浅至深的颜色过渡把画面要表达的浓烈气氛推向高潮,极富动感。

火烈鸟被称为“世界上火光永不熄灭的一大奇观”,在一幅《火烈鸟》的群鸟图中,鸟群周身红得就像一团烈火,“染”红了背后的夕阳。画家以夸张和变形的手法将火烈鸟描绘得斑斓绚丽,它们好似一时兴起,双翅充满动感,有节奏感地煽动。它们的眼睛刻画得炯炯有神,好像是在四处张望,又像是在寻找同伴。传说火烈鸟是“神鸟”,它们跳舞是为表达集体的愉悦,腾空则是为展示个体的才能。画面上方点缀的星星点点便是坦桑尼亚的国花——丁香花。丁香花芳香袭人,花繁色丽,白色小花象征着纯洁。

以上这两幅画向我们展示出“通感”的艺术。通过画面,你就能感受到那种明快的鼓角的节奏,以及煽动的鸟翅。以画传声,以画传形就是它们的魅力所在。

看到《乞力马扎罗大象》,能想到女作家凯伦·布里森也曾描述她在非洲目睹过一群大象在原始森林出没的情景:“明媚的阳光透过茂密的匍匐植物斑斑点点地洒落下来。大象悠然地迈着步子,仿佛它们在世界尽头有什么约会似的。”这是一幅立体感比较强的画,画家以写实的方法来描绘非洲浓郁的自然风情,我们可以看到乞力马扎罗在云中的胜境,6头大象组成的象群迎面赶来,地面瞬间便升起了一股土雾,十分壮观。高耸的林木由远及近地排铺,从颜色到构型将背景和“主角”的距离拉开,从而使整个画面的结构更为合理,立体感得到凸显,解决了远近景致在视觉上可能构成的冲突,象群背后的烟尘也就显得更为真实了。整幅画以代表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峰为背景,色彩对比明显,蔚蓝的天空,金黄色的土地闪耀着太阳的光芒,这幅画作看似用色夸张,而又极具写实的特点,美丽而狂野。

有几幅《斑马》作品,描绘的斑马形象各异:它们或互相依偎,浓浓的母子之情溢于言表,构图饱满充实、设色大胆而细腻,色彩过渡自然柔和,用笔随意、自由、鲜活;或结伴取饮,整齐划一的体态塑造,盈盈的水纹,若隐若现的倒影,使画面简洁而不呆板,色彩的柔和搭配,宁静安详;或兀立在夜幕下的草原,月光色的布景,暗黑的画面,通过对斑马姿态的塑造,斑纹的处理,表现了一种孤独宁静的氛围。

《马赛族人》描绘的是马赛人在举行庆祝活动,参加庆典的男女老少都身着统一的嫣红色民族服装。妇女们佩戴的不是项链,而是环形的扁平项圈,由大到小套在脖子上,颈部几乎全被箍住。她们的头上顶着器皿、水果、木柴等,脚上还踏着极具特色的节奏。男人们的头上呈红色,他们将血和泥巴混在一起涂在头上。他们手持锋利的标枪,粗犷威武,英勇善战。画面以大面积的红色作为主色,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马赛人的服饰以红色为主,色彩鲜艳,男子头上都梳着无数的小辫,女子却留着光头。这在坦桑尼亚当地也算独具特色了。因此,很多旅游商店门前,都有马赛人站在那里招揽生意。坦桑尼亚著名的乌木雕像,很多也是以马赛人为原型雕出来的。甚至一些景点的厕所门上,男女的标志也是马赛男女的头像。不过,由于梳小辫的是男厕,光头的是女厕,有时会造成误会,不知道的外国游客一不留神就会走错。

然而,绘画的题材不仅仅限于表现乡村部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生活,还有表现市镇生活的图景。忙碌的码头游船、繁华的海边集市、堆满各类物什的商铺,现代市镇的街道,护城河里比赛游泳的少年……

还有一些抽象画,与西方现代艺术流派的一些画作有异曲同工之妙,比如有几幅作品,通过对线条的处理,营造出或欢快,或压抑的情感氛围,也是极具艺术感染力的,从中甚至能够看出毕加索等人画风的影子。这是否能说明挺噶挺噶画派在新时期更加注重与西方现代艺术的融合,就不得而知了,其实传统的非洲绘画艺术本身就存在抽象元素,而西方现代美术的众多流派,很多都是受到非洲艺术的影响。

这种绘画艺术透露出“直观”“纯粹”“本真”的意蕴,看不到理性的影子,没有刻意去追求什么,一切都自然而然地来自于他们的感受力、想象力、创造力,并成为内心感受的外化。一方面,从外形上来說,这些画以简洁明快的轮廓和造型显示了艺术形式的纯粹性,既细腻又大胆的笔法和用色,微妙的细节处理,各部分之间精巧的过度和穿插,塑造了自然物之间丰富的空间关系,展示了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人们看待自然的独特的视角;另一方面,它不是一种精雕细琢的艺术,而是基于一种明快的、不容片刻思考和迟疑的节奏,表现了他们面对自然时的冲动,是纯粹情感的自然表达,传达的是富有激情的生活态度。他们在创作中所进行的思维活动,就是人类学家列维·布留尔称之为“原始思维”的东西,更接近自然和本我的一种思维。

马赛人的生活

此刻,你是否也感受到了那奔放的鼓角声中,自由热烈,生气勃勃的氛围,并深受感染呢?展品中还有许多以马赛人为题材的作品。就让我们继续来揭开这层面纱,走进真实的马赛人的故乡吧!

在东非有200多个部族,马赛人是最为著名的一支部落,主要分布在东非肯尼亚南部和坦桑尼亚北部的交界地区,人口将近100万。他们到现在还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男人出外放牧,女人在家建屋看孩子,以牛羊肉及其奶、血为主要食物。马赛人虽与野兽朝夕相伴,但并没有射杀动物的习俗,也从不吃野生动物,而以游牧为生,牧场为公共所有,牲畜属于家族,按父系继承。对于马赛人来说,财富的概念比较简单,牛羊就是他们财富的象征:谁拥有的牛羊多,谁就是富人。牛除了作为生活工具,还可以成为货币。坦桑尼亚的游客中流传着这样一件趣闻:曾有一个马赛人问一位年轻记者:“你有几头牛?”记者摇摇头。再问:“你有几只羊?”“没有”。马赛人又问:“你有几个老婆?”当回答依旧是否定的时候,马赛人用同情的目光看看这位记者,好像他看到的是个可怜的乞丐。

马赛人热爱血一样的红色,他们的房屋是用红土和牛粪堆成的,除了一道窄小的门,连一扇窗户都没有。马赛人又瘦又高,屋子却建得这么矮小,不是很不方便吗?其实,屋子建得小是因为马赛人睡觉没有盖被子的习惯,而家里常生着一堆火,房子建得矮小有利于屋子的保温。

马赛人相信万物有灵,过着原始却自得其乐的生活。他们用双脚与牛羊白云游走,出入牛粪小屋却安居乐业,没有业主,却是无边草原的王者,没有产权,却普天之下莫非乐土……原来生活都在这里。无欲则刚,有容乃大,于现代都市的人们,是鞭策,于他们,是真实的生活。

草原的日落短暂而强烈,夕阳西下,少年赶着牛羊回到金色的村子,孩子们围着村中的大树玩着游戏,村子的勇士们拿着长矛开始了他们的歌唱和舞蹈,那一次次旱地拔葱似地的起跳显得那么自信飘逸,他们就像脚下的这块大地一样生机勃勃而又从容恬静。

很快夜幕就降临了,月亮升得很高很高,篝火都已经快要熄灭了,可是勇士们的歌声和舞蹈并没有停下,他们并不是在为游客表演,而是真正的乐在其中。

由于受到地理环境的制约,在航海不发达的历史时期,除了地中海沿岸的北非和大西洋沿岸的西非与外界保持联系之外,赤道以南的非洲其他地区近乎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比如受东南季风的影响,阿拉伯人的船只难以进入赤道以南的非洲;东部非洲海岸线较平直,缺少天然港口,也制约了此地的对外联系……然而,长久的隔绝并没有熄灭他们生命的火焰,相反地,他们在自己的土地上演绎着生命的热情,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仿佛一场孤独时空下的狂欢。

坦桑尼亚政府告诫说,最好不要给马赛人照相。当地报纸也多次呼吁,尤其在没得到马赛人允许的情况下,千万不要对他们贸然拍照,因为马赛人认为照相会缩短寿命。但随着土地减少,马赛人渐渐走出原野,进入城市,并开始接触到一些全新的生活方式,不少马赛人也开始接受拍照,甚至还主动要求和游客合影。

(编辑 刘霜)

猜你喜欢
马赛坦桑尼亚非洲
马赛:以美为媒讲好中国故事
坦桑尼亚2020/2021财年粮食供应充足
《走出非洲》:关于非洲最美的一本书
一个小奖品
非洲反腐败新观察
非洲鼓,打起来
中国特色的“山马赛”,你到底了解多少?
杨国杰设计作品
坦桑尼亚:泥做小零食
非洲的远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