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

2014-05-30 13:05黄国云
新校园·上旬刊 2014年4期
关键词:有效问题数学教学课堂教学

黄国云

摘 要:提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有效的提问。有效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欲望。本文分析了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设置有效问题的一些注意点和有效提问的方法。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问题;探究性思维;数学教学

课堂教学是我国中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最基本的教学形式。现代中学教材教法论认为,在课堂教学全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为主体。而课堂提问是中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相互交流的重要教学形式。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由此可见,提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有效的提问。有效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欲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笔者以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体会,谈谈对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设置有效问题的一些注意点和有效提问的几个方法。

一、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设置有效问题的注意点

有的教师在上课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提出一个问题后,多数学生保持沉默,只好教师自己问,自己答。学生再听不懂,教师就怪学生不认真听讲。其实,这样的提问毫无效果而言,教师所提的问题,超出了学生所能解决的能力范围,导致思维的断层,学生只好沉默不语。所以,有效提问的前提是设置有效的问题,有效问题设置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所提的问题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好奇心是一种动力。学生有浓厚的兴趣,才能激起探究性思维,从而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例如:在几何里讲“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时,教师可以这样提问:“有个人说:我一脚能跨出3米。同学们说可能吗?”看似三两句话,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在轻松喜悦的情境中进入探求新知识的阶段。这种形式的提问,能把枯燥无味的内容变得有趣,从而激起学生探究性思维并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

2.所提问题的难易适度

所提的问题不能超越学生知识、思维的實际水平,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学生的思维与认识对象之间,有一个“最近发展区”,教师设计问题要寻找这个“发展区”。

3.所提的问题要有梯度

现代信息论认为,教学是一种循序渐进,有效地选取、组织、传递和运用知识信息,促进学生了解信息、掌握知识的活动。所提问题要根据学生认识水平与心理状态,科学地按从低到高逐层进行,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不同层次的问题,要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从易到难,由简到繁。

4.教师应该留给学生充分探索的时间与空间

对于学生来说,数学学习不仅意味着模仿和记忆,更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即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通过思考与交流,构建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教师切不可为了完成预定的教学内容而匆忙地包办讲解,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

二、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些有效提问的方法

1.新课引入:“以旧带新”的复习提问法

新课的引入,必须是在学生已经掌握的概念和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并以此方式创立课堂新意境,这种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为新的知识铺路搭桥,对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在复习提问时要注意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精心挑选要提问的内容,在提问中让学生由旧知识进行联想、分析,并进行延伸拓展。例如:讲“多边形的内角和”一课时,可以设置以下问题:(1)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3)从探索四边形的内角和到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得出“n边形内角和计算公式”是什么?学生既回顾了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又能够通过长方形、正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观察发现:可以将长方形、正方形转化成两个三角形、知道三角形和特殊的四边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n边形内角和计算公式。让学生体会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展开层层论证,开辟了知识新领域,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此种复习型提问属于回忆与记忆性提问,主要是把学过的知识用提问的方式进行复习,强化记忆,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发现新概念、新性质,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新思维活动。

2.新知识讲解:“以问过渡”的启发性提问法

数学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启发性提问能创造信息差,教师例题讲解时精心设置问题,能充分调动学生接受信息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即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学生想解决而又不能立即很好解决的问题,形成认知矛盾,来揭示与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选准切入点,通过提问启发学生发现问题;通过追问来启发学生发现认识过程中自相矛盾之处,从而掌握正确知识;通过在教学重点处设问,加深学生印象,提高学习质量;通过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在自我评价与集体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中有效提升自我学习能力。长此以往,可以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3.新旧知识类比的提问法

课堂提问有时不能仅仅就知识表层设计问题,否则往往仅是书本知识的重复而使提问题单调。教师可以联系学生已学知识中的相似知识,通过提问进行类比,进行深入的探讨、分析。

例如:在讲图形变换中的最值问题时,如图1,在直线l上确定P,使PA+PB的值最小。讲完此例就可以设置如下问题:

(1)平面直角坐标的背景下的问题:已知A(1,3),B(5,1),在X轴上找一点P,使得AP+BP的值最小,那么P的坐标是___________。

(2)圆背景之下的问题:如图2,圆的半径为2,点A,B,C在圆上,OA⊥OB,∠AOC=60°,P是OB上的一个动点,PA+PC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

[P][A][B][C][D][E][P][A][B][C][O]

图2 图3

(3)正方形背景之下的问题:如图3,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E为AB的中点,P是AC上一动点,则PB+PE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

这样层层设问,就能让学生明确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层层设问,点拨思考,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不仅是知识信息反馈交流的重要环节,也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情感交流的重要渠道,必须讲究设置有效的问题、有效提问的方法与技巧。上述课堂提问法不应被孤立地单项使用,教师将其有机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

参考文献:

袁涛.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提问技能的有效性[J].金色年华·下半月,2011(2).

猜你喜欢
有效问题数学教学课堂教学
设计有效问题,引领数学教学
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有效问题情境创设校本教研的探讨
初中历史教学中设计有效问题的探讨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有效运用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