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教学

2014-05-30 10:48:04田阵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学科知识课堂教学课堂

田阵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作为新课程的实践者,我们每个人都不可以无动于衷,事不关己。相反,我们必须尽快行动起来,为新课程的实施做好相应的准备。地理课堂教学的高低直接影响基础教育的改革成败,怎么提高高效的地理课堂我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一、协调学生关系,发展和谐课堂

新的课堂教学理念要求学生间的关系应体现:平等、互助、合作、竞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合作,这就要求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重点关注学生之间的互助与合作。在地理课堂上,我们总能发现部分优生是教师的“宠儿”,他们在课堂上思维活跃,反应灵敏,是教师“导演”下的学习的“主角”,而大部分学生则是学习的“配角”。因而在同一堂课上,天赋高的学生往往比天赋低的学生获得更多的表现机会。假如这种“不和谐”充斥着我们的课堂,将影响大部分学生的全面、自主发展。如分组合作学习模式,能让学生积极地相互学习,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使所有学生在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学习,相互交流、合作竞争、想象创造,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

二、统筹教与学的关系,完善和谐课堂

地理新课程强调学习对学生终生有用的地理,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自主探究式学习转化,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的角色转化,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强调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整合。教師应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和实践,并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从而获得广泛的学习活动经验。

1、兴趣贯课堂,让学生有成功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对某一活动有浓厚的兴趣,那么活动效率就较高,而且不易产生疲劳或负担过重的感觉。兴趣贯课堂是课堂上教师自始自终凭借课堂动态生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活动等有意义的信息或技能,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2、导学案循环课堂引路

导学案循环课堂指以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观点来统率课堂教学。施行“有效”教学,我们要设置有效适当的教学目标:按照地理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学生、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实际,把每个教学目标分解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全体学生均能达到的,“保底不封顶”;第二层次中等生必须达到的,后进生努力也能实现;第三层次优秀生能发挥的空间。

3、灵活的运用教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富有启发性,教师要千方百计创造情境,创造机会,引发学生求知欲,唤醒学生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以地理课为例,导学案的预习阶段:可用疑问启思、练习启疑等方式激趣,使“课伊始,趣味生”;课的展示阶段:可用任务分配、讨论交流、亲身示范、比较对照、举一反三等方式激趣,使“课正行,趣正浓”;老师的精彩点评:可利用学生之间的挑战、质疑问难、讨论延伸、系统提高等方式激趣,使“课已尽,趣犹存”。教师呈现信息技能有意义。

4、多样的教学手段

地理课程有其特殊性,一堂课大部分时间是在读图,我也经常和同学们说:“学会了看图,你就学会了地理。”抽象的地图,对于初中生来说,长时间的读图,也会产生审图疲劳。因此,必须创设条件,化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运用多样化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学生上台表演地球的公转、自转;用橡皮泥或泥土制作山地不同部位的形态示意图;充当天气预报员,预报天气;通过辩论,了解自然资源的开发带来的利与弊,从而认识看待我们对待自然资源的两面性,这些都远比让学生对着那一张张呆板的平面图来得形象、生动、有趣。

5、学生的主动参与

现在的地理课堂应全方位交给学生。预习时,学生通过导学案或阅读,或沉思,或讨论,或请教,找重点、析难点;展示时,学生或陈述,或补充,或归纳,或表演,即分工,又合作;反馈时,学生或提问,或反思,或挑战,或总结,成系统,共提高。学生参与了,被肯定了,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空前高涨,大胆质疑、自主探究,孩子们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学习也变得异常的快乐和轻松。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营造高效地理课堂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探究欲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核心,处理好教材中的活动内容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三、立足单科, 关注学科间的综合,强化综合意识,锻炼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应该立足本学科,强化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与综合,适当关注学科之间的联系。经过调查发现,由于学生长期受“分科教学,单科考试”的传统习惯影响,一开始时对综合考试不适应,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从一个学科跳跃到另一学科,脑子一下子转不过弯来,在综合考试中学科知识鉴别时间长,综合思维能力差。这些说明了学生对跨学科综合思维不习惯,习惯于传统的一维纵深思维,而横向联系渗透的思维能力低下,学科知识干扰明显,学科跳跃思维不适应,增大了综合考试的难度,降低了综合考试的成绩。打破学科之间的鸿沟,加强不同学科知识的综合,重视政、史、地三科的知识结合点,使学生具有掌握运用各种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固然离不开老师的指导,但我们认为更重要的还是要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以提高对知识由横向联系渗透向纵向深度发展的网络思维能力。

四、捕捉教学信息,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加强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

重视自然和社会热点问题.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社会热点为指导,考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

例如“火山成因”这一节时,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我让学生采取问答的游戏方式进行,即一学生提问,另一学生回答,答题后由他继续向下一位学生提问,以此类推,学生遗漏的知识点由老师提示或补充。学生的一问一答并不能将知识系统化,在反馈环节,我将各知识点分到各组,指导他们设计成表格等形式,完成知识的系统化。这一堂课,学生兴趣极高,提问的,回答的,板书的,补充的,反驳的,画图的,设计表格的,挑战的,热闹非凡,忙而有序。

总之,要使地理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就必须使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地理课程这三个因素协调相处,使之和谐。和谐,既是一种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又是一个动态的优化过程,更是我们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所要追求的最终目标和最高境界,所以我们地理教师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自主的学习意识使之提高地理课堂的高效教学,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猜你喜欢
学科知识课堂教学课堂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参花(上)(2023年2期)2023-03-06 03:54:09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食(2022年2期)2022-04-19 12:56:24
美在课堂花开
品读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48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中国德育(2017年17期)2017-09-15 22:00:23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基于本体的学科知识门户语义服务机制研究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