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军
摘 要:初中数学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能力,渗透德育教育。数学教学要走进生活,学习生活中的数学。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入数学概念,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要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给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探索知识的机会。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乐学
数学是开启科学知识的一把钥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发散性、逻辑性思维,提高学生智力的关键。好多初中生因乏味的计算、严密而难以理解的推理、缺乏创造性和趣味性的教学,继而不喜欢数学。教师要适应新形势,不断总结,善于反思。
以文载道、文道合一不是文科的专利,数学学科同样应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修养,教会学生做人,培养他们爱国的热情,培养他们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做事作风。比如:学校组织了一次法制教育,去看少年犯的演出,我要求他们查找资料了解一下最近几年犯罪类型的变化,特别是青少年犯罪数量的变化作一调查,制作成适当的统计图。由此,学生感悟到学会做人的重要性。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上好数学课,使学生成为“乐之者”呢?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传统数学课的教法,往往是老师讲例题、分析过程,讲完后让学生练习巩固,循环往复,按部就班形成一个“套路”。学生的练习无非是例题的再版,这样成了知识点的供给,使数学学习乏味无趣,那么怎样才能吸引学生乐学呢?
一、走出从数学到数学的圈子,走进生活
从生活中找数学,学习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是生活中处处存在的。学习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产生激发人的求知欲望的第一原动力。教师在上课时必须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例如,平行线教学中引入“你喜欢滑雪运动吗?”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开始得出滑雪运动的关键是要保持两只雪橇板的平行。另外,我还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如体育课上玩双杠,以加深对平行線的理解。
二、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引入数学概念
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概念。举例说明:比例的意义与性质。老师说:“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比,在我们人体上有许多有趣的比。例如:拳头滚动一周的长度与脚的长度的比是1∶1,身高和胸围长度比大约是2∶1。这些有趣的比作用非常大,比如你到商店去买袜子,只要将袜底在你的拳头上绕一周,就会知道这双袜子是否适合你穿。而这些奥秘是用比例知识来计算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比例的意义和性质。”选取一些生动形象的实际例子来引入数学概念,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又符合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
三、要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给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探索知识的机会
越是容易得到的东西一般不会珍惜,容易忘掉,而来之不易的东西往往倍加珍惜,有的甚至终身难忘。知识也是这样,以前往往注重强调知识的讲解,知识的落实巩固,往往忽视知识的获得过程。教师不只向学生提供了一个被成人社会所认同的、客观的数学知识,传递一些成定论的成熟数学,要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学习中探究。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学生记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让他们觉得这些知识是自己探索发现的,有一种科学家创造发明解决新问题,发现新知识的成功感。所以,对课本中的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的栏目,不能只停留于表面,流于形式,要做好、想透彻和议透彻,给予学生充分时间,真正做到做中学和学中做。
四、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充分利用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 我们在数学的教学中,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多种形式,创设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激励性的问题情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强烈求知欲的引领下,在新知的探索过程中,学生就能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们不仅获得了知识、形成了技能、掌握了数学方法,更重要的是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建立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如此,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好数学知识,真正实现“我玩我学我快乐”,让快乐伴随数学学习的始终。
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要求广大教育者树立“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数学教育的目标不仅在于接受,更在于创造,学生创造思维的形成又与广博的知识成正比,所以数学教学要立足于课堂,走进生活,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在学校、在家庭、在社会上,让数学教育真正回归生活,让学生获得求知的欲望,创造的源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局.教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9.
[2]王永,余文森,张文质.指导:自主学习.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05.
[3]方元山.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06.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