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高洁 吕雪娇
摘 要:高等学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而学生党组织又是高校基层党建的重点内容,因此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研究通过发现在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中的问题,探讨学生党支部在学生群体中的作用,希望以此为基础建立起一个良好的管理机制和评价标准,进而使学生党员的发展、党建工作的开展实现良性发展。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党建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3-0155-02
一、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主导和多样化价值追求的统一趋势
(一)对价值观的还原性认识
自然界本不存在“价值”这个现象。“价值”一次起源于梵文“篱笆”一词,后传入欧洲,与拉丁文中“护堤”汇合在一起。意为对人和人的财产起“掩护、保护、维护和加固”的作用。进一步引申指“好坏的程度”,即“好坏”就是“价值”。在判断“好坏”时,会遇到两个问题—谁判断好坏和判断谁好坏。在哲学上这二者被称为“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价值主体是指价值关系中的主动活动者,价值客体指判断好坏的对象。价值的本质是“客体主体化”的过程,在此我们取价值的判断含义即“以主体为尺度的主客体关系”。
人在评定价值的时候,起最直接作用的是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是人们认识价值,把握价值的来源。但由于评价标准存在于每个人的思想中,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所以人们经常容易将价值观随意化。但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发展中人的主观活动受客观因素的制约,因此在评定价值时不可避免地会考虑到影响其活动的客观条件,即产生“实际的应该”。在现实社会中突出表现为道德和权威。由此看来,人在评定价值和设定评价标准的“尺子”来源于两个方面:“客观实际的需要”和“主观实际的想要”。
价值观是人们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关于价值的总观点、总看法。价值观作为人们的文化积淀和生活实践的产物,是人们的需要、利益等在心理、思想和行为取向上的反映,具有鲜明的多样性。从价值含义起源来看可将价值观分为两种,普遍性价值观和自我价值观。所谓普遍性价值观,就是对于人类生活具有普遍意义并因此能够为人们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或价值原则。这种普遍的社会认同体现出社会群体的约束力,即能规范人与人之间关系,一定程度上可理解为社会规范意识。自我价值观是自我在社会生活中主观形成的对价值的总看法。自我价值观一般只是指导规范影响自我的行为,属于一种非理性主义态度。但由于其同样来源社会生活中,是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并非主观臆造或是“跟着感觉走”。自我价值观同样对人生具有指导意义。
(二)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
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即为普遍性价值观。由于该价值体系在我国社会方方面面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对社会群体也有普遍的约束力,是当前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所以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是科学理论、科学内容、科学体系、科学内涵统一的有机整体,是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的思想体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有助于在复杂的社会文化条件下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價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所以能成为我们的思想共识是因为它既考虑到了社会复杂形势中人们思想观念中差异多样的特征,又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既指导着我们的社会实践又能够有效抵御错误思潮的泛滥。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党意识形态与两“德”一“神”的完美结合。我党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和中华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时代精神的融合,共同构成了和谐社会的共同价值行为规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勤劳勇敢、热爱和平、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是每个青年人必备的品质之一。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则为我们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判断是非得失、确定价值取向最终做出道德选择提供可以参考的准则。只有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分清是非善恶,明辨正邪美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判断是非的基本标准,它已成为判断价值的权威主体。因此只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中主导作用,才能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
(三)正视大学生多样化价值追求
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个体多样性的价值追求,是一种对价值观内核的规定性和具体表现的丰富性之间的关系,是“一元价值主导”与“多样化价值追求”的辩证统一。由于“一元”中包含着“多样”,“多样”中蕴含着“一元”。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元性的同时也不能排斥多样化的价值追求。
价值观是人们基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关于价值的总观点、总看法。因此由于个人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不同,因此不可避免地对于价值产生不同的看法和观点。由于个人的“主观实际的想要”的不同,在评判价值标准时会产生非理性的分析决策,甚至出现自我价值观违背权威道德,造成认识上的偏差。受西方拜金思潮的侵蚀和腐化,部分中国人内心对共产主义理想产生动摇,认为共产主义理想是虚无缥缈的,不仅如此,甚至变得没有梦想,对生活丧失了目标,过分看中物质利益而轻视无私奉献,把“腰缠十万贯”、“当官发财”当作人生成功的标准,把奢侈、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理想追求,艰苦朴素、乐于助人、诚实爱心变得不名一文。部分大学生更是把文凭看作为上升的跳板,把入党作为谋取利益的手段,出人头地、当官发财成为他们唯一人生追求。
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呈现多种形态甚至出现偏差的原因是多样的。一方面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经济飞速发展,在市场经济思想和各种思潮的冲击下,人们原有的社会主义思想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学生群体接受知识的全面化,容易受到西方价值观通过媒体和其他手段对大学生思想的渗透。再者,大学生群体还未踏足社会,思想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较差,很容易受纷繁复杂的思潮的影响,最终迷失自我。而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不正之风和官员腐败现象也对当代大学生产生了消极影响。从另一个角度看,大学生价值观多样化价值追求其本质是好的,在于追求独立的人格和追求。并不能因为个体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的膨胀而否定当前大学生多样化的价值追求。与社会不正之风相对的是,多数当代大学生胸怀国家理想,有一颗甘为奉献的心。多数大学生赞成“人生价值在于奉献”。对于大学生来讲,只要其价值追求是正向的,我们都应该正视和包容。
二、学生党建工作对于价值观的引导机制研究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中心
高校学生党建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新的形势下,应当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做好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是学生党建工作的两个重点,同时也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有效途径。
高校学生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不同的范畴,高校学生党建属于党的建设方面,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属于党的教育方面。但是,二者有着共同的目标,即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从而培养高素质人才。高校党建始终要将思想建设放在第一位,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更要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定理想和信念。
对大学生政治教育,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对大学生进行再教育。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不改变的前提下,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的教育,在形式上可以创新,在内容上可以丰富,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高校党建工作对学生分层引导机制
对于普通学生来说,能认识到人的价值不仅包括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同时也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就已经算是不错。党建工作在对个人引导上,应切合学生实际,帮助其建立正向积极的价值观和追求。对于少数学生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视为等价交换关系,时时从“利己”出发,对同学漠不关心,对集体活动毫不热情,不关心国家大事,缺乏社会责任感的思想进行及时的教育。同时对于暂时没有意愿要求进步或不能向党组织靠拢的学生不能勉为其难,更不能因此而歧视,相反要对其的思想和生活学习给予更多的关心。在坚持社会主义普遍价值观的前提下,允许其拥有坚持自我正向的价值观。
(三)对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引导作用的总结性思考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中心是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党建工作的育人功能,把思想政治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先导,加强党员的培养、发展和教育工作,把培养青年学生入党作为提高全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从而带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价值观来源于两个方面“客观实际的需要”和“主观实际的想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这两个来源赋予具体的含义即“客观实际的需要”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具有社会权威的道德,“主观实际的想要”指大学生个人自我认知和对价值自我判断。对于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思想引导应突出“客观实际的需要”即共产主义信念的教育。对于普通学生,思想引导更多应注重“主观实际的想要”即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明辨对错的是非观。只有真正发挥高校党建对价值观形成的引导作用,才能增强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巩固“精神支柱”,形成“共同理想信念”。而只有擁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社会思想基础,党才能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凝聚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
参考文献:
[1]徐艳国.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全面贯彻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要求[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8).
[2]陈旭.在学生党员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方法与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8).
[3]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在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讨会上的讲话[J].高校理论战线,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