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莹
摘 要:扶贫历来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至关重要的环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为今后进一步落实扶贫工作的指示、推动扶贫工作的进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创新工作机制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经验。
关键词:创新;机制;扶贫开发;改革开放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3-0049-02
我国扶贫工作经历了几十年的探索过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国情、党情、世情的变化,我国扶贫工作面临了更为严峻复杂的形势,却保持了稳定的发展局面,这得益于扶贫工作机制的不断创新。
一、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
(一)中央调整国家扶贫资金投放的地区结构
国家专项扶贫资金是扶贫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必要保障。中央的财政、信贷和以工代赈等扶贫资金要集中投放在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有关省、区政府和中央部门的资金要与其配套使用,并以贫困县中的贫困乡作为资金投放和项目覆盖的目标。其他非贫困县中的零星分散的贫困乡村和贫困农户,由地方政府安排资金扶持。
(二)改革扶贫资金的使用管理方式
建立约束和激励机制,努力提高使用效益。一要抓好落实扶贫资金的督促检查工作,认真检查各项扶贫资金是否按计划要求及时拨付到位,地方配套资金是否达到规定的标准,扶贫项目是否真正使贫困户直接受益。对侵占、挪用扶贫资金的要严肃查处。二要推行规范化的扶贫项目管理制度。重点是推广“统一规划,综合设计,统一评估,一次批准,分年实施,分期投入”的经验,逐步实行项目制的扶贫资金管理办法。要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管理,努力提高使用效益。必须把扶贫资金落实到贫困村、贫困户,减少一切可能消耗扶贫资金的中间环节。
二、完善金融服务体制
(一)国家扶贫贷款机制
原来由人民银行和专业银行办理的国家扶贫贷款,从1994年起全部划归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统一办理。对贫困户和扶贫经济实体使用扶贫信贷资金,要从实际出发,在保证有效益、能还贷的前提下,贷款条件可以适当放宽,要有一定灵活性。国有商业银行,每年要安排一定的信贷资金,在贫困地区有选择地扶持一些效益好、能还贷的项目。
(二)财税优惠政策
各省、区、直辖市可使用地方粮食风险基金对吃返销粮的贫困户给予适当补贴。中央的各项扶贫资金,按照分配方案一次下达到省(自治区、直辖市),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籌安排使用。各级地方政府也要根据中央的要求和本地扶贫攻坚的需要,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筹措资金,增加投入。优惠利率与基准利率之间的差额由中央财政据实补贴。
三、创新社会参与机制
(一)做好党政机关定点扶贫工作
政府机构改革后,一些机构和人员发生了变化,但定点扶贫的任务不能变。各定点扶贫单位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不脱贫不脱钩”的原则,充分发挥本部门、本系统的优势,因地制宜地坚持做好这项工作。有条件有能力的,要结合干部的培养和锻炼继续选派干部蹲点扶贫,直接帮扶到乡、到村,努力为贫困地区办好事、办实事。
(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
扶持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有重点地联系帮助贫困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对贫困地区实行对口扶持,效果都很好,要坚持下去,并进一步完善办法,加大工作力度,以收到更好的效果。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应继续发挥人才众多、技术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进一步开展科技扶贫和智力开发,帮助贫困地区培训人才、推广技术、沟通信息、发展经济技术合作。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要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工作。要发挥军队和武警部队的作用,坚持把地方扶贫开发所需与部队所能结合起来,实现军地优势互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把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组织起来,形成强大的合力,帮助贫困地区加快发展,这也是这些年来我们在扶贫开发实践中坚持贯彻的一条重要经验。
(三)抓好东西帮扶协作工作,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密切结合西部大开发,继续做好沿海发达地区对口帮扶西部贫困地区的扶贫协作工作。东部13个省、市对口帮助西部10个省、区的扶贫协作工作,是贯彻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思想,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的重要措施。这项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要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水平。参加东西扶贫协作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继续推进。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的经济合作,努力把东西扶贫协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四、扎实推进贫困地区社会事业的发展
(一)教育扶贫工作
要重视贫困地区的教育,增加智力投资。实行农科教结合,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统筹,有针对性地通过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和各种不同类型的短期培训,增强农民掌握先进实用技术的能力。反对封建迷信,引导群众自觉移风易俗,革除落后生活习俗,提高文明程度。
(二)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
积极发展合作医疗,逐步建立农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减轻农民的医药负担,减少因贫致病,因病致贫返贫的现象。贫困地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基本健全,逐步提高儿童重大疾病的保障水平,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
(三)建立健全贫困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
逐步扩大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制度有效衔接试点,现在全国有100多个城市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是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要的重要措施,也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社会保障办法,要逐步加以完善。各地要加快建立城乡特殊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体系,切实帮助特殊困难家庭解决就医看病、子女上学、住房、冬季取暖等实际困难。完善农村“五保户”生活保障制度,确保供养资金。增加扶贫投入,积极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
五、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落实
(一)明确工作责任
中央为方便对扶贫工作进行组织领导,成立了领导小组。坚持省负总责,关键在县,县抓落实,工作到村,扶贫到户。坚持党政一把手扶贫工作责任制。贫困地区特别是贫困县的党政一把手,务必加强对扶贫工作的领导,亲自抓扶贫开发,亲自抓解决温饱。
要层层明确责任,限期完成任务。贫困地区县以上领导干部要紧密结合扶贫工作的实际,切实转变作风,把扶贫开发列入重要日程,及时集中使用财力、物力,协调解决重要问题。加强法制化建设。加快扶贫立法,使扶贫工作尽快走上法制化轨道。
(二)完善管理体制
1.加强扶贫资金审计。国家审计部门要定期对扶贫资金进行全面严格的审计,防止和杜绝挤占、挪用、贪污,并形成制度,长期坚持。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必须依法严肃处理。加强扶贫资金使用管理。财政扶贫资金主要投向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和贫困村,集中用于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提高扶贫对象发展能力和改善扶贫对象基本生产生活条件,逐步增加直接扶持到户资金规模。完善扶贫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开展绩效考评。建立健全协调统一的扶贫资金管理机制。全面推行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强化审计监督,拓宽监管渠道,坚决查处挤占挪用、截留和贪污扶贫资金的行为。
2.加强扶贫开发统计监测工作。统计部门认真做好有关信息的采集、整理、反馈和发布,以便及时了解和全面掌握扶贫开发的发展动态,发现和研究新问题。加强扶贫统计与贫困监测。建立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开展对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监测。进一步完善扶贫开发统计与贫困监测制度,不断规范相关信息的采集、整理、反馈和发布工作,更加及时客观反映贫困状况、变化趋势和扶贫开发工作成效,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3.加强基层组织。省(区)、地(州)、市要挑选精明强干、吃苦耐劳、联系群众的干部,充实加强贫困县领导班子,并保持相对稳定;把计划的实施和解决群众温饱的成效作为衡量贫困县领导干部政绩和提拔重用的主要标准。同时,着力加强贫困乡、贫困村的基层组织建设,配备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班子。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各项扶贫措施落实到村到户、实现扶贫攻坚目标的组织保证,也是贫困地区社会经济长远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关键是建好村党支部,选好带头人。要按照民主、公正、公开、择优的原则,培养选拔村干部。要切实加强对贫困村干部的培训,提高他们带领群众解决温饱、脱贫致富的能力。
4.强化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强化各级扶贫机构及其职能,加强队伍建设,改善工作条件,提高管理水平。贫困程度深的乡镇要有专门干部负责扶贫开发工作。贫困地区县级领导干部和县以上扶贫部门干部的培训要纳入各级党政干部培训规划。各级扶贫部门要努力形成一个培训网络、探索一种更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编写一套更符合实际的培训教材。把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参考文献:
[1]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2]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3]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4]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5]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6]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7]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