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曼 闫彩红
[摘 要]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组成部分,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角度审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决定了必须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决定了必须积极主动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各种社会思潮;人的理想信念形成特点决定了应注重隐性日常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关键词]意识形态建设;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5 — 0149 — 02
邓小平同志曾说“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 〔1〕共同的理想信念是一个民族为了共同的目标奋斗的精神动力,青年是一个民族未来的希望,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佼佼者,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关系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工作。
一、我国意识形态建设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在逻辑联系
1.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必须不断探索新途径
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范畴。社会意识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全部社会精神现象的总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哲学、道德、艺术、科学、宗教等,社会意识中属于上层建筑的部分被称为意识形态,它是系统的反映和自觉的服务于一定经济基础的思想体系。当前国际国内形势错综复杂,各国都在旗帜鲜明的宣传本国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就要求我国必须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而在新世纪,不断开放过度下,民众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多元的社会意识,因此要求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必须不断探索新途径,寻找新方法,抓住民众出现的思想领域的重点问题,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开展。
2.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组成部分
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为新世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文件清楚表明了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第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第三要积极引导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2009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全党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中之重,教育引导党员着力增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2013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指出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
理想是人生道路的指明灯,信念是为实现理想百折不挠的精神,作为大学生,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个人发展成才的必备要素,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的精神状态,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根据以上文件精神,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应该包括以下三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其中,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是为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提出的要求。三个目标具有层次性同时又是辩证统一的,其基础都是爱国主义,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占据关键位置。同时,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导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是其中的主要内容,从而,理想信念教育是关系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我們应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角度来审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二、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决定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
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要让他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这涉及到了十分丰富的理论内容,涵盖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些也就是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理想信念教育的目标任务就是让教育对象认同主流意识形态,并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而要完成学生“信”的任务,首先要让学生完整准确的理解其中的理论内容,即要先让学生“知”,这就必然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理论的宣传和灌输,这是理想信念教育能否具有实效的前提,因此理论灌输是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环节。基于此,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应包括科学、完整、准确的相关理论灌输。而确保理论灌输内容的科学性、完整性、准确性就必然要求坚持教师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主导地位。
三、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决定了理想信念教育必须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各种社会思潮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从大学生的群体特点入手来寻找理想信念教育的合适途径。大学生的年龄普遍在20周岁左右,经过小学、中学的知识积累,已有了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具备年轻人好奇、好强、叛逆的特点。学习方式上也呈现出群体的独特性。
在学习态度上,大学生对待新信息不会一味的吸收接纳,他们能根据自己原有知识对其进行整理,有选择的吸收或排斥,形成自己对信息的建构;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他们不会完全按照教师或显性教育的要求只关注指定的学习内容,他们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传播的渠道获得自己感兴趣的一切信息,而且网络的普及使得信息获取方便快捷,大学生可接触的信息是丰富且多样的。在学习管理上,大学生已不完全依赖来自外部的强制管理,已经具备一定的自我管理的能力,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整学习时间和学习状态,相反,越是强制的干涉他们的学习状态越会适得其反。在学习的价值取向上,大学生呈现多元的倾向,有的为了获得证书、有的为了兴趣、有的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有的为了追求真理,不同学习价值取向最终会导致大学生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渐分化。但无论哪一类学生,可以肯定的是大学生已经越来越明确自己学习的目的。
大学生学习上的特点体现了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越来越强,这就决定了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单纯的理论灌输无法取得理想的结果,必须尊重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国并存、两个社会制度共存的世界,每个国家都会通过网络、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等媒介宣传自己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公民的政治兴趣、政治倾向、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等各方面都必然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当今世界也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国家之间、不同社会制度之间、党际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加之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我国大学生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来自其他意识形态的影响和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以主动的姿态应对当今社会上的各种社会思潮,不能回避。结合大学生的学习特点,理想信念教育的任务应是积极的、主动的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其他国家的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抢先向学生介绍不同国家的意识形态,让大学生最初就接受到正确看待不同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的较为科学的观点。而不是在大学生在受到不同意识形态侵蚀出现问题时才被动应对。而这种积极主动的姿态来源于自信,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自信。在这样一种主动分析各种社会思潮的过程中,引导大学生最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才更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思维方式。
四、理想信念形成的特点决定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应注重隐性日常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理想信念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教育对象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实现从理论的认知到内心的信仰从而形成自觉的行动,从理论的认知到内心的信仰的跨跃是理想信念教育的难点,突破这个难点的关键在内因,即教育对象本身是否對外界刺激产生积极的回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个人坚定的理想信念无法通过外部灌输获得。换句话说,一个人能否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教育的任务是如何激发和培养,因而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激发教育对象对外部因素的回应与共鸣。
理想信念教育的对象是人,人的本质在于其社会性,引起人思想变化的外界因素包括文化背景、教育环境等,在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能做到的就是通过有意识的调整教育环境来实现教育对象由“知”向“信”的飞跃。对于高校中理想信念教育的微观教育环境而言,主要包括以下要素:日常的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校风、学风。这众多要素形成一个整体,共同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影响。人是一个动态发展变化的人,理想信念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对教育对象施加持续的影响,因此,理想信念教育应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只有通过持续的、有目的、有组织的、有计划的影响,才能取得实效。因此,理想信念教育要注重日常教育,充分挖掘日常教育资源,也只有将日常教育资源动员起来才能真正做到长效。大学生具有强烈的自主性,外部刺激如果运用不当会适得其反,不仅不能激起他们的共鸣反而引起反感,因此,日常教育资源中应注重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和谐的师生关系中理想信念坚定的教师的榜样作用等。在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对隐性日常教育资源应进行有目的的梳理和整合,使他们能够发挥强大的合力作用,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产生积极有力的影响。
〔参 考 文 献〕
〔1〕邓小平文选(第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0.
〔2〕肖应红.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指导意义〔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1 ,(01).
〔3〕程刚.试论党的意识形态发展历程及经验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02).
〔4〕黄亚玲.宫维明,关于近年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现状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1 ,(11) .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