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今经济发展全球化的态势,培养国际化优秀人才战略已成为必然。中俄地缘、人缘之合为合作办学项目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文章以跨文化教育为本,以内隐学习理论为依托,探究中俄合作辦学模式中跨文化输入在培养和提升学生俄语语言语用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意义和策略。
[关键词]跨文化;合作办学模式;内隐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8.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5 — 0136 — 02
一、 引言
近年来,中俄积极、务实地促进两国经贸、科技、能源、军事、农业、环保、人文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新时期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大批跨文化视域下具有专业素养以及综合能力的俄语人才,中俄合作办学顺应了中俄密切发展的必然趋势,采用多种合作办学模式,利用、引进国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通过资源的内化使其成为快速而有效地培养和提升学生俄语语言应用能力和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实现跨文化交际是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而进行跨文化交际,无论是理解还是表达都离不开交际者认知语境中的文化图式。在中俄联合办学的各种模式中,内隐学习理论所揭示的无意识学习过程的心理机制和特点,对学习者掌握语言基础知识,了解目的语文化知识,建构较为全面、完整、清晰的俄语文化图式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 中俄合作办学模式下跨文化输入的必要性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是符号系统,包含音位、音素、词汇、语句和篇章等,传递着“一种本质上不同于载体本身的信息”,文化是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凝聚,语言也是文化的载体和构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极其重要的媒介,一方面,文化是语言的内涵所在,不同社会所具有的特定文化蕴藏在其本族语言中,渗透到语言的各个层面,并对语言产生了深刻影响,也对本语言者的使用者的言语行为形成制约;另一方面,文化又以一定的语言结构为依托,语言符号是文化不可或缺的成分,每一种语言都折射出不同民族语言特定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差异,语言在人类的文化生活中无处不在。正如俄罗斯著名学者Д.С.Лихачёв所言:“民族语言自身就是民族全部文化压缩的、不妨说代数式的体现。”
我国著名的外语教育家王佐良教授曾说过:“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同的历史文化渊源、民族风情、价值观念等都存在的明显差异,在交际中由此所产生的误解、摩擦和失误等对实现交际造成了不应有的障碍。为确保言语有效得体,实现言语成功交际的目的,不仅仅要依靠正确的语言结构知识,拥有语言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了解目的语的特定社会文化因素,如地理历史、风俗习惯、价值伦理等语境因素,将语言能力和社会文化能力形成交融,因此,在中外合作的办学模式下,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所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外语学习都要求进行必要的跨文化输入,培养学生应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必须利用文化输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以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掌握交际策略,提升学习者的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使其能够进入同一文化背景,从而顺利完成交际任务。
三、内隐学习理论的发展与成果
内隐学习的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Reber于1967年首次明确提出并界定为无意识获得关于刺激环境的复杂知识的过程。Reber认为,人们在认识和接收含有比较复杂的信息任务时,都按照两种本质不同的学习模式并行完成,即外显学习模式和内隐学习模式。外显学习需要通过有意识地信息搜索并采取一定策略来完成活动,其特点是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很强的控制性和清晰性,学习结果的存在在容量、密度、时间上均表现出受限性;而在内隐学习模式中,人们并没有意识到或者不能陈述出控制他们行为的规则却能够完成任务,表现出了内隐学习的无意识性和自动生成以及知识运用对情境的依赖性,学习结果的存在也表现出大容量、高密度、时间长、潜力大的特点。
从个体发展的视角而言,内隐学习在认知系统中更拥有基础性地位。人在其不断成长的过程中,人格心理、社会认知、价值观念、文化素养等抽象概念的形成,无一不受到内隐学习的影响。
内隐学习的研究从深层次揭示了学习系统无意识学习的心理机制。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几乎全部进入人的高级心理活动—创造、灵魂、顿悟、高峰体验,自我实现——内隐的、无意识性和外显的意识性完美结合的产物。内隐知识经由显性化途径,即一种符号化过程、一种语言过程实现资源共享,重组与整合,使其成为有价值的心理资源,同时,通过外显学习掌握的大量知识和技能也会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内隐知识进行积累存储,以便于适时地选择和利用,这势必会对个体的后继学习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因此,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各有优势,积极利用不同的学习机制优势,促成二者的协同活动,将更加有利于促进个体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提升合作办学教育模式下文化输入的有效性。
四、 内隐学习理论在跨文化视域下中俄合作办学模式中的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的外语教学都倾向于对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形式的讲解传授,较少结合所操目的语国家的心理意识所形成的社会文化特征,缺乏文化背景知识的贯穿,即更加偏重于外显学习的教学模式,忽略了文化输入在外语教学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使学生不能够认识到中俄语言文化的共性和差异,不能够建构较为完整清晰的俄语文化图式,从而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内隐学习理论的研究与发展,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学习者对所学语言形式的认识和理解,使语言获得了真实的存在、发展和变化,提升了跨文化学习的效果。
因而,以内隐学习理论为依托,跨文化视域下的中俄合作办学模式在培养和提升学生俄语语言语用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第一,内隐学习理论为跨文化输入提供了强大理论支撑。从内隐认知系统和外显认知系统的各自优势来看,二者之间的协同效应使认知过程构成一个辩证统一的系统,从而使所获得的知识更加具有深度和稳定性。内隐学习获得的知识存储于大脑的潜意识领域之中,在合适情境之下自动激活,也就是说,一切先前的学习(无论是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哪一种学习方式),其记忆的积累效应都对后续的学习产生潜在的迁移、释放性作用,使后继的学习更为有效,记忆也更加耐久。
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着由文化上的差异所带来的各种差异,如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社会意识、宗教信仰等等,在对这些差异进行跨文化输入中,通过内隐学习理论中所蕴含的无意识学习过程和心理机制的作用,将自动启动内隐学习效应,使学习者不仅对自身民族文化实现再认识和尊重,逐渐形成其正确的价值观,同时也将加深对其他民族不同文化的了解和掌握,因此,内隐学习理论对于新的认知学习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第二,中俄合作办学为跨文化输入提供了最佳模式。
从内隐学习以及内隐认知系统的特征来看,内隐学习对所研究和分析的内容并不是学习者有意识、有目的活动,而是潜藏的、不易觉察的。这种习得机制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我们都熟知的最显而易见事实对此作出最好地诠释,即儿童置身于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不需要主观去努力学习就能够掌握该语言。中俄合作办学,无论是“2+2”模式,“1+2+1”模式,还是“3+1”模式,都为学习者提供了耳濡目染学习语言的自然环境,在外语学习中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齐齐哈尔大学与俄罗斯高校建立“2+2”合作办学模式,即是学生经过两年时间在国内进行的一系列语言与文化方面的基础知识学习之后,再“走出去”,这种学习模式,使学习者对俄罗斯民族价值观念、政治、经济和文化、行为规范等诸多方面形成了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学生们基于现实语境的学习将会最大程度地开发学习者的内隐知识体系,听得多、看得多、感受得多,自身知识不断得到快速修复与更新,逐渐形成对语言的敏感力即语感,也逐渐生成一个自动化的学习过程,即使对语法和词汇等语言形式的学习不加有意控制,也可以使他们更快地完成对所学语言的文化认知,学会目标语言,并通过所学知识成功进行各种交际任务。
第三,内隐学习理论为促进国内跨文化教学改革提供了巨大潜能。
在不同的語言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接受的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符号,更多的是俄语和汉语作为文化的载体所存在的巨大差异。中俄联合办学的优势,能够加强国内对国外教学资源的引进和吸收,内隐学习理论的利用,为跨文化教学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模式,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俄语语言能力以及综合文化素养。
根据内隐学习理论的心理认知机制特征,国内在跨文化教学改革中,首先要注重文化输入。在教学中重视文化输入,从词语文化(如俄语中所特有的词汇、成语、谚语等)到社交文化(如各种交际规范、社会规约等)的输入,从基础背景文化(如地理、历史、宗教、习俗等)到非语言文化(如手势、姿态、表情等)的输入,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知识视野,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缄默的知识系统,提高记忆力和想象力,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其次,要注重创设文化情境教学。内隐学习理论研究表明,内隐学习对情境具有极大的依赖性,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创设真实的情境,如情景对话、情感朗读、角色表演、分组讨论、虚拟采访等多种方式,将语言符号化为具有情意性和动态性的画面,加强教学内容和文化知识的现实性和相关性,从情感、心理、思维上唤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的优化整合,达到最佳语言学习效果。
最后,要注重第二文化课堂的开展。第二课堂是语言学习的辅助和延伸,属于开放性课堂,其主题广泛,形式多样,可以进行小说、报刊阅读与评论、专题讨论、即兴演讲、短剧表演、观看俄文电影、收听俄语新闻、举办歌曲比赛、开办俄语角等等。学生在进行这一系列实践活动中,通过大量材料的听、看、说、读、写、译的过程,从浅层的语言形式转向深层的文化内涵,不仅提高对语言形式的认知和掌握,培养他们的实际语用能力,并对后续的学习发展提供了缄默的知识积累,而且通过这些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所形成的语言文化融合,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和情感世界,使其成长为符合21世纪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五、 结语
因此,在中俄合作办学模式中,跨文化输入是建构俄语语言文化图式的有效途径,内隐学习理论又为跨文化输入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依据。通过各种策略对所学语言的文化意识、文化敏感性的培养,将会大幅度提升国内俄语语言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促进中俄合作办学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华劭.语言经纬〔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4,324-335.
〔2〕赵晓彬.中俄联合办学的相关问题与实践〔J〕.继续教育研究,2007,(01).
〔3〕刘丽辉.中俄合作办学“2+2”模式下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J〕.理论观察,2010,(05).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