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应用胰岛素治疗心理状态变化及影响

2014-05-30 05:14任娟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胰岛素糖尿病心理

任娟

【摘要】哪康模禾教侄蕴悄虿』颊呤凳┮鹊核刂瘟浦薪行护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2年7月到2013年5月收治的采用胰岛素治疗的100例患者的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只进行一般护理,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在护理前后对患者进行SDS、SAS测评,并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对比。结果 各组护理干预前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性;各组护理干预后与护理干预前评分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胰岛素治疗中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缓解心理障碍。

【关键词】换だ砀稍 糖尿病胰岛素心理

【Abstract】purpose Discussion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insulin effect on the mental state of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Method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in 2011 July to 2012 May were treated with insulin therapy in 100 patients with data, it will b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only general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basic knowledge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nursing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SDS, SAS evaluation, and clinical comparison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Result comparison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before the 0.05 group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before the score P < 0.05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the psychological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insulin treatment for diabetes patients, alleviate the psychological barriers.

【key words 】Nursing intervention; diabetes; insulin; psychology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6-0316-02

引言: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障碍性疾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包括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疾病。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其急慢性并发症和合并症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已成为当今重要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临床上对糖尿病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式是采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以此来缓解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但是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很多患者对于胰岛素治疗存在担心、惧怕的心理。做好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对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中心理状态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7月到2013年5月收治的采用胰岛素治疗的100例患者的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男32例,女18例,年龄49~78岁,平均年龄(56±3.1)岁。患病时间1.5~12年,平均患病时间(7.3±2.1)年;对照组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52±2.6)岁。患病时间0.9~14年,平均患病时间(8.2±4.5)年。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方法

对照组患者只进行一般护理,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知识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健康教育

为入院患者介绍糖尿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诱因等,使患者及家属能够对该疾病具有一定的了解,知道糖尿病虽然目前不能根治,然而能够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适当的运动以及良好的精神状态以控制病情。科学用药,更有助于病情得到良好控制,延缓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2.应用胰岛素治疗时护理干预

护士应熟悉各种胰岛素的名称、剂型及作用特点,严格执行医嘱,做到制剂种类正确,剂量准确,按时注射。短效胰岛素于饭前半小时皮下注射。注射胰岛素,要按时巡视,询问患者有无不良反应,特别是首次用药的患者,更应注意有无低血糖反应、过敏反应及局部反应等。若患者出现饥饿、心慌、出大汗、无力、面色苍白时,可饮少量糖水,严重时立即报告医生处理。

3.针对性心理护理

1)患病早期阶段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接受患病事实,尽快转变角色,接受治疗,对早期控制疾病的发展十分关键。首先要帮助患者改变错误的认知,接受现实,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耐心细致地介绍有关糖尿病的知识、高血糖的危害性和不及时治疗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帮助他们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加强他们对饮食、运动及科学用药的重视程度,使其克服对疾病怀疑、拒绝及满不在乎的心态。但这一阶段不可过分强调疾病的严重后果,应适当介绍目前治疗糖尿病的希望和进展,否则容易使患者产生恐惧、悲观甚至自杀念头。

2)失望和无助心理:对此类患者要用亲切、诚恳的语言、和蔼可亲的态度、丰富的专业知识等取得患者的信任,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在此基础上让患者采取宣泄法使积聚在内心的忧伤、委屈及怒气发泄出来, 以升华法转移其矛盾心理, 并且反復讲述糖尿病的治疗前景, 让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往往需要多次才能达到目的。

3)焦虑恐惧心理: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 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对患者的主诉要进行肯定和接纳, 了解患者产生焦虑、恐惧的原因, 利用语言技巧尽快安定患者的情绪,给患者以支持、鼓励, 适时进行糖尿病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指导如何选择和控制食物, 帮助患者制定糖尿病饮食和生活作息时间表, 积极进行体育锻炼, 以转移其消极心境。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调节, 学会做情绪的主人, 使患者正视自己的病情, 正确对待生活, 从而缓解心理障碍。教会患者几种放松的方法, 如深呼吸、自我暗示等, 必要时可适当应用小剂量的抗焦虑剂, 最好晚上服用, 缓解焦虑的同时也可改善睡眠, 不必长期应用。

4)自责自罪心理:让患者了解到糖尿病目前虽不能根治, 但合理地控制饮食、适当地运动、科学地用药、良好的情绪可以很好地控制病情, 并能像健康人一样工作、学习和生活。在尽可能的条件下, 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关系, 帮助患者解决实际困难,以减轻其心理负担, 同时取得家属的配合, 使患者调适自己的不良心态,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只有疾病控制稳定, 才能减少花费, 并可能获得更多的工作和学习的机会。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均在干预前一天以及干预后的三天进行SDS(抑郁自评量表)和SAS(焦虑自评量表)测评。在测评前护理人员要将填写策略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告知患者,测评后对患者的评分进行分析,45分为分界线。

统计学处理

全部数据均录入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观察各组护理干预前及护理干预后焦虑自评表(SAS)评分,具体见表1。

表1护理干预前、后焦虑自评表(SAS)评分(X±s)

组别例数SDS 评分SAS评分干预前 41.5±6.5448.6±8.24观察组50 干预后 21.3±5.225.9±5.4 干预前 42.3±5.74 46.6±7.24对照组50干预后 38.9±4.3540.2±6.38结果显示观察患者在与对照组患者在干预前 SDS 和SAS评分无差异,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 SDS 和S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提示观察组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讨论

通过对本组病例的护理干预,可以观察到患者的心理状态在护理干预前、后发生明显的变化,患者对应用胰岛素能够从心理上进行充分的认识,能够积极的进行配合,对护理干预内容进行总结。 护士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应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实施个性化教育。比如,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他们没有主动接受或收集疾病治疗信息的意识,而对社会上存在的可能是错误的信息深信不疑。对这类患者应采取循序渐进式教育,注意语言通俗,并用周围疾病管理较好的病例说服教育。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不良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可能会引发糖尿病。人的情绪主要受大脑边缘系统的调节,大脑边缘系统同时又调节内分泌和植物神经的功能,心理因素可通过大脑边缘系统和植物神经影响胰岛素的分泌,成为糖尿病的诱发因素。当人处于紧张、焦虑、恐惧或受惊吓等应激状态时,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胰岛素的分泌,使血糖升高。同时,交感神经还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间接地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和释放, 从而使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会表现出特定的心理特征, 针对这些心理特点进行相应的心理治疗和疏导可延缓疾病发展,促进疾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李冬.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用药障碍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4):129-13

[2]王秀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20):38-39

[3]张波,安雅莉,巩秋红,等.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诱导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缓解的预测因素[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7,23(2):134-135

猜你喜欢
胰岛素糖尿病心理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心理感受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