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后循环缺血的病因及护理

2014-05-30 01:25杨琴杨梅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发病机制预防病因

杨琴 杨梅

【关键词】后循环缺血; 病因;发病机制; 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6-0291-01

后循环又称椎基底动脉系统,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组成,主要供血给脑干、小脑、丘脑、海马、枕叶、部分颞叶及脊髓。后循环缺血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缺血性卒中的20%。主要指后循环的TIA和脑梗死。

1后循环缺血主要病因和发病机制

1.1 动脉粥样硬化是后循环缺血最常见的血管病理表现,导致后循环缺血的机制包括:大动脉狭窄和闭塞引起低灌注、血栓形成、动脉源性栓塞、动脉夹层等。动脉粥样硬化好发于椎动脉起始段和颅内段

1.2 栓塞是后循环缺血的最常见发病机制,约占40%。栓子主要来源于心脏,主动脉弓、椎动脉起始段和基底动脉。最常见栓塞部位是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远端。

1.3 穿支小动脉病变,好发于桥脑、中脑和丘脑。

1.4后循环缺血少见的病变和发病机制是:动脉夹层、偏头痛、动脉瘤、锁骨下盗血、纤维肌发育不良、静脉性硬化、凝血异常。椎动脉入颅处的纤维束带、转颈或外伤、遗传疾病、颅内感染、自身免疫性病等。

2后循环缺血的危险因素

包括不可调节的因素和可调节的因素。不可调节的因素有年龄、性别、种族、遗传背景、家族史、个人史等、可调节的因素有生活方式(饮食、吸烟、活动缺乏等)、肥胖及多种血管性危险因素,后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心脏病、卒中/TIA病史、颈动脉病、周围血管病、口服避孕药等。

3后循环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

后循环缺血的常见临床症状包括头晕、眩晕、肢体或头面部的麻木、肢体瘫痪、感觉异常、步态或肢体共济失调、跌倒发作、偏盲、声嘶,构音或吞咽障碍,Horner综合症等。出现一侧脑神经损害和另一侧运动感觉损害的交叉表现是后循环缺血的特征表现。

4常见的后循环缺血类型

TIA、小脑梗死、延脑外侧综合征、基底动脉尖综合征、Weber综合征、闭锁综合征、大脑后动脉梗塞等。

5后循环缺血的预防

对各种血管性危险因素的控制应参考国内外相关的防治指南。鉴于约40%的后循环缺血病因为栓塞,建议积极开展病因检查。诊断明确者应进行抗栓治疗。单用或联合使用抗血小板制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应探索血管成形术、支架置入术、颅内外血管搭桥术等治疗方法的疗效.除非明确颈椎骨质增生与后循环缺血的关系,否则不应该仅为治疗后循环缺血而行颈椎手术。

6护理措施

6.1 一般护理 卧床休息,关心病人,加强沟通,热情的解决病人的问题,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耐心向病人解释病情和进行健康指导,使病人获得相应的健康知识,阐明本病预后较好,以利于正确对待病情变化,指出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的重要性,以降低其焦虑水平,保持情绪稳定。

6.2 用药护理 尼莫地平常引起头晕、直立性低血压,服药期间要观察血压的变化,血压过低时慎用,变化体位要慢,偶见粒细胞和肝肾功能损害阿司匹林一般治疗剂量副作用较少,选用肠溶片、小剂量服用副作用更少见。服药期间要注意观察和记录,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相应记录。

7后循环缺血的宣教

应积极开展后循环缺血的医学教育,尤其是医师的继续再教育,更新观念,更新观念,更新知识。加强宣教,正确掌握后循环缺血的早期表现,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正确认识后循环缺血的危险因素,建立科学的预防观。指导病人与医护人员配合,避免触发因素,干预危险因素,如给予低盐、低糖、低脂、低胆固醇、丰富维生素、少刺激性的食物,粗细搭配,荤素搭配,适当进食、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分饥饿,戒烟酒;坚持慢跑、快走、打太极拳等,促进心血管的功能,改善脑血液的功能。长期坚持药物治疗,定期无医院复查。发现病人病情变化,如头痛、头晕、无力、肢麻、共济失调等,就要及时就医,千万不能麻痹大意而造成严重后果。

参考文献

[1] 凌志鹃,曹海涛,朱沂,龙江,党辉,李江,李勤,補娟,孙娟.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预后分析[J].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1,(05):

[2]熊昕丽,李焰生.后循环缺血的治疗[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7,(11):

猜你喜欢
发病机制预防病因
捋捋新冠肺炎的中医病因
视疲劳病因及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电视的病因
肝性心肌病研究进展
糖尿病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痛风免疫遗传学机制研究进展
浅析中医中风病的病因病机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
老年痴呆病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