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贵文
摘 要:在《费论》中,恩格斯首次提出了哲学基本问题:“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而就哲学基本问题本身而言,存在着有和无、是和否的当代质疑。从当代的哲学形态来看,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已经不足以构成哲学基本问题,而顺应历史、观照现实的人学思想则成为时代的主流,转而成为当代哲学的基本问题。
关键词:哲学基本问题;人学;环境哲学;政治哲学;生活哲学
中图分类号:B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3-0088-02
一、哲学基本问题的有和无
哲学基本问题是否存在,而又如何来界定哲学基本问题,涉及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考量。目前,有关哲学基本问题尚存在有无之辩,作者以为哲学基本问题的合法性是不容置疑的。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哲学基本问题是存在的,就像我们的常识性思维理解的那样,有问题就会有基本问题,如果承认哲学史上有哲学问题,那就毫无争辩地确证了哲学基本问题的存在,只是我们如何去量体裁衣,赋予其具体含义。其次,从哲学史的发展轨迹来看,也能印证哲学基本问题是贯穿始终的。大体上“哲学基本问题”就是指每个时代的哲学所要直接面对和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再次,哲学基本问题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是指自古已然、人人皆要面对的问题,它自始至终而又无所不在。恩格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表述是一个全称判断,也就是说这个基本问题涵盖一切可能的哲学,具有最大限度的普适性[1]。这正是对哲学基本问题广义上的理解。狭义上指哲学(主要是西方哲学)在逻辑演进过程中所经历的几个重要阶段,如本体论、认识论等,也可以借指某一哲学思潮或哲学派别,甚至是某哲学家的基础性的研究议题,或是其理论核心部分的焦点问题。现实中,则更倾向于在狭义上来理解和使用,它作为时代中的地标式思想,是同时期几乎所有哲学所不能回避的,就像哲学研究范式告诉我们如何解决问题一样,哲学基本问题告诉我们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或至少是围绕着什么来解决问题。我们不是有意把思想囿于特定的解释框架内,相反,正是思想形成了一定时期内稳定的解释框架。也就是说,哲学基本问题不是人们的突发奇想,或预先设定,而是在哲学研究过程中所必然形成的“问题域交集”。
二、哲学基本问题的是和否
恩格斯所指称的哲学基本问题,如果做褊狭的理解,其实只是认识论意义上的再抽象而已,并不能囊括古往今来的所有哲学。不过在恩格斯那个时代,认识论无疑是当之无愧的哲学基本问题,而现代的哲学基本问题依然是恩格斯提出的思维和关系问题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将从哲学的研究对象和哲学的历史发展两个方面来回答。
从哲学的研究对象来看,我们可以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称作“元哲学”问题,它包含如何认识哲学的问题以及人类如何认识世界的问题。我们知道,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无所不包的,是有着多层次、多领域学科群交叉的思想集合。包括世界观、历史观、认识论、方法论等等。那么,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则可以说成是认识论的最高问题,但绝不是世界观、方法论的最高问题或基本问题。元哲学虽然很根本,却也存在着理解的不同角度,也便涉及元哲学与分支哲学的关系问题。俞吾金借用类型论的理解框架,区分了哲学和哲学的具体类型,这种区分直接导致了哲学基本问题的多样化,有一种基本类型就有一种基本问题。当然,这种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仍属狭义上的。
从哲学的历史发展来看,从恩格斯在《费论》中首次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到现在已经过去百余年了,这百余年间,哲学依然在“成长”,人们在不断地探索新的问题域,形成新的理论焦点,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当今哲学的面貌与马恩的时代大相径庭,不可同日而语。现在我们所讨论的哲学基本问题,主要特指恩格斯所提出的基本问题,而其他能称得上哲学基本问题之一的则不得不为了避嫌而改頭换面,这反过来又给恩格斯的哲学基本问题保留了位置。这种不利局面的形成所带来的后果,便是丧失了深刻把握当下哲学基本问题的问题意识,使哲学基本问题的研究停滞不前。
19世纪初,列宁在《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中对哲学基本问题加以发挥,则形成了哲学党性原则的硬性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按实质来说,是两个斗争的党派。”凡承认物质第一性的,被归入唯物主义阵营,凡承认精神第一性的,被归入唯心主义阵营,两个阵营呈现出水火不容、泾渭分明的态势,在当时这种划分确有其鲜明的政治意义,当然也有其充分的哲学依据。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却让人们逐渐形成了一种极端的认知,就是对唯物主义颠扑不破的崇高敬意与对唯心主义愚蠢荒谬的粗暴鄙夷,直到现在也是这样。现行的高中政治教育,唯心主义完全被当作是不可理解的奇说怪谈,对于一般人而言,这似乎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常识。现在我们看,造成这种长久以来的僵化的哲学模式的始作俑者,便是列宁,他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与对立绝对化、意识形态化,使之陷入了简单化和公式化的误区,造成了大众对哲学的认知偏颇。这一切源自于列宁对恩格斯哲学基本问题的曲解和滥用,其实恩格斯对哲学基本问题是做出了限定的,规定其只在一定范畴内使用,即便是这样,唯物唯心的分裂至少还是根源于恩格斯的哲学基本问题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僵化的哲学模式的形成,恩格斯也难辞其咎。那么,既然“在绝对不相容的两极对立中进行思考”的唯物唯心之划分已经不适用于现代哲学,作为其哲学基础的哲学基本问题也便得到了质疑。因此,在当下,哲学基本问题失去了往日的“光辉”,而只能仅仅作为特定历史领域中的一种哲学观点,尘封于哲学史之中。
三、当代的哲学基本问题是什么
既然我们已经否定了恩格斯的哲学基本问题在当代的有效性,那就必然要重新提出一个合乎实际的当代哲学基本问题。如果从人类目前所处的境地出发,深入探寻破解人类生存困境的终极理论,最终发现,唯有人学才是一切观念和实体的落脚点,是当代哲学的基本研究旨趣。那么,为什么人学能成为当代哲学的基本问题呢?弄清哲学和人学的关系问题对于理解这一问题至关重要。学界对哲学和人学的关系问题曾有过争论,高清海老师的观点简单地说就是哲学即人学,认为当代哲学研究的是人的世界;包括对人的理解和对世界的理解,立足实践来理解哲学及人和世界的关系。黄楠森老师则持有不同的观点,认为哲学包括人学,但不等于人学,人学只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哲学研究的不只是人的世界,而是整个物质世界,人及人的世界只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立足于物质世界来理解哲学及人和世界的关系。作者认为,哲学既不等同于人学,人学也不只是哲学的一个分支,而是哲学的当代形态是人学,或称作当代哲学的基本问题为人学。应当指出,我们对人学的研究由来已久,不过以往的研究只是把人学作为一种单一的路向来把握,并没有提升至“基本”的地位,而如今,经过多次的哲学转向之后,人学的功能和价值逐渐被凸显,这主要来源于人们对当下人类生活处境的深刻反思。把人学界说成哲学基本问题不能从广义上来理解,事实上它存在着众多“哲学基本问题之一”的狭义性构成,主要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环境哲学、人与社会的关系——政治哲学、人与自身的关系——生活哲学。而正是这些基本问题的狭义性构成最终说明了人学之所以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现实和理论依据。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哲学
环境问题已然成为这个时代广泛关注的问题,同时环境哲学作为这个时代的表征,肩负着时代的使命,直抵人类生存的终极命运,它呼唤着人性的复归和觉醒。自觉地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真正能够学会生存,这也许才是当代哲学最高的内在旨趣。环境哲学同时也作为一种哲学的新形态,在价值的维度上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论原则。一个是从人的角度来理解,即要肯定人的主体性作用以及存在方式,使人真正回归到人本身。另一个则是从自然的角度来理解,人们必须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以及作为人生存基础的自然生命存在的客观实在性。我们应从这两个维度出发,来认识和把握今天我们面临的环境危机。从根本上说,只有通过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实践活动中,最终达到一种人与自然共生的价值观。一个时代的问题需要一种哲学给予关注与解答。环境哲学这个作为对时代问题的反思性、批判性的哲学话语,能真正体验和洞察人类的生活实情和生活困境,对于我们理解和处理当代人类生存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断定环境哲学实乃当代哲学基本问题之一。
(二)人与社会的关系——政治哲学
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社会生活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变化,人们逐渐步入一个充满矛盾、风险和冲突的时代,人与社会的关系通过政治的方式体现出来,并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社会生存方式。人類面对环境、能源、人口、性别、贫富差距、战争与和平等全球性问题,引发了关于社会发展模式的反思、批判以及重构的思考。整个世界哲学的发展都发生了根本性的理论转向,注重哲学之知识合法性论证的分析哲学逐渐淡出哲学的主题论坛,让位于关注社会现实生活与价值秩序的政治哲学。该如何保持人类社会多元文化的体例和价值,探寻多种传统文化之间的互相借鉴、互相理解的融合之道,实现人类世界的人际间、族际间和国际间的共存共荣与和平发展,必将成为哲学的当代主题和基本问题之一。
(三)人与自身的关系——生活哲学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哲学观念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的哲学趣味、思维方式、研究内容都出现了新的动向,尤其是在思维方式上由本质主义思维向生成性思维转变,在研究内容上则从认识论问题转向语言问题和生存问题,这些都是近代哲学所表现出的历史性根由。由此哲学就有了“语言的转向”、“生存论的转向”、“身体的转向”等。除了这些“转向”之外,还有一个转向尚未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那就是“生活哲学的转向”。相对于其他转向而言,这一转向对于哲学观的转换更具有“颠覆性”[2]。生活哲学不是指生活的经验和技巧,也不是指哲学在生活领域的应用,而是指一种新的哲学观、生活观,它隶属于元哲学研究,是一种与体系主义、功利主义和学术主义完全不同的哲学观。它是一种优化生命存在的理论形态,一种解放人类欲望使之转化为创造力的学问,以及一种引导人们思索什么样的生活值得活的哲学。
哲学研究不应该仅仅关注与现实生活无直接关联的问题,也要探究现实世界的问题、生活世界的问题。只有这样,哲学才能真正地把握时代的精神。因此,生活哲学是哲学发展的逻辑产物和必然的走向,同时也是当代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
环境哲学、政治哲学、生活哲学共同构建了人学的场域,诠释了哲学基本问题的人学意境,把人学推向了哲学的制高点。因此,人学便在时代的呼唤中脱颖而出,成为当代话语中的哲学基本问题。
参考文献:
[1]何中华.恩格斯在何种意义上提出哲学基本问题[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2):60-65.
[2]李文阁.我们该怎样生活——论生活哲学的转向[J].学术研究,2010(1):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