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明
良好的心理品质是人类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也是事业成功、生活幸福的基础。中学时代是人的心理品质逐渐定型的关键时期,主要特点是发展空间大、可塑性较强。抓住这个时期,有效加强中学生心理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心理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随着时代发展,青少年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家庭和社会的重视,趋于低龄化的现象更上教育工作者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实施素质教育,而引导中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已经成为素质教育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笔者认为,设计开发适合中学生年龄特点的心理教育活动,是实现心理教育目标的良好途径。
一、设计开发团体活动,培养正确的心理认知
中学生心理发展既有特殊性,也有共性的特征,许多重要的心理品质都是在团体活动中获得的。为此,学校和教师应该为学生设计开发必要的团体心理活动,让学生在团体活动中完成正确的心理认知。
1. 组织入学心理适应活动。从小学到中学,学生要面学校环境、任课教师、班级同学、交通路线等许多变化,这些变化对十多岁的孩子来说,会产生各种心理压力,时间长了得不到解决,就形成心理问题。对此,学校和老师应该为新生设计系列心理教育活动,解决好新生入学适应问题,让孩子们很快融入新环境。主要形式有:参观校园,让学生熟悉学校整体环境,知道教学楼、宿舍、食堂、体育活动、课间休息及校内交通等主要功能区的位置,避免因环境不熟带来学习和生活不便;组织任课教师与学生见面会,让学生熟悉自己的老师,每位教师亲切热情的自我介绍会缩短距离,让学生有到家的感觉,避免因教师不熟影响学习;召开校史宣讲会,由班主任向新生介绍学校历史,激发学生热爱校园、奋发向上的心理意识,形成立志学习、回报母校的主体意识。
2. 开展以健康交往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中学生许多心理问题都是由于交往不良产生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利用主题教育活动,为学生搭建交往平台。针对新生,可以通过“认识同桌”、“班干部见面会”、“我的入学感言”等活动,让学生间互相了解,建立起相对熟悉的人际环境,避免因交往不良产生入学孤独感。随着同学交往的增多和深入,可以利用班团会等形式,将中学生心理教育大纲要求的各项教育进行分解,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主题心理教育。如利用解决学生间矛盾冲突开展交往方法教育,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的基本方法;组织“我的交往故事”主题班会,让学生自己谈交往过程中的得失,形成正确的交往意识;开展“名人交往格言征集”活动,向伟人学习交往艺术等等。这些活动会起到正反两方面教育作用。
3. 利用专题教育构建和谐的心理环境。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既有先天遗传因素,也有后天环境因素,而后天环境影响的作用更为突出。实践证明,温馨的班级环境既可以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也可以潜移默化地消除少数学生的心理问题。为此,教师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营造人文化的班级环境,让学生在温馨和谐的氛围中健康成长。例如,教学中要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完成学习,形成正确的学习心理。课余生活中要引导学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利用主題活动教育学生学会竞争与合作,在活动中完善人格品质。引导学生学会宽容理解,独立解决学习和交往中的问题,形成心理能力。
4. 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教育活动。学校和教师要创造条件,立项中学生心理教育课题,探索心理教育理论、方法和途径,培养心理教育师资。通过心理测试等方式,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全面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教育活动。如针对一个问题组织学生“头脑风暴”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利用学习总结会进行自信心培养,让学生学会总结提升自己;针对中学生独立意识、自卑、盲目自信等具体问题或现象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组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等等。通过这些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节的基本方法,增强心理问题预防能力。
二、营造温馨的教育环境,解决个案学生的心理问题
中学生心理问题集中体现在个别学生身上,解决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是中学心理教育的重要任务。
1. 关注少数学生心理发展。教师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关注那些学习热情差、人际关系不良、性格孤僻、缺乏爱心的学生,为他们营造温馨的情感世界,有针对性地开展个别心理教育,切实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具体做法是可以组织互助学习小组,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组织向灾区人民献爱心活动,激发学生的关爱心理;开展关心身边困难学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特别是针对情感冷漠、缺少爱心的个别学生,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原因,利用同伴互助等方式,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点燃理想火花,增强学习和生活勇气,实现心理转变。
2. 为问题学生创造体验平台。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容易在失败体验中形成自卑、怯懦、焦虑等心理问题。为此,教师要在教育活动中多个别学生创造成功机会,让他们在成功过程中体验快乐,增强自信。每个学生都自己的长处,成功的机会也不只是学习成绩,可以根据学生能力、特长、爱好、性格特点等情况,设计专题活动,提供各方面表现机会。例如,利用班级环境建设、主题班团会、知识竞赛、文艺活动等机会,挖掘心理问题学生的特长,调动他们参与活动,让他们从旁观者走到台前来,展示自我体验成功快乐,增强自信心,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