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贺
【摘要】目的 对石膏或夹板外固定治疗移位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于我院治疗的移位肱骨髁上骨折患儿46例,应用手法复位石膏或夹板外固定治疗,对患儿术前、术后X线片进行分析,分级评定肘关节功能Flynn肱骨髁上骨折,并对发生并发症的情况进行统计研究。结果46例患儿均随访成功,手法复位均成功,其中8例因肘关节产生张力性水疱而发生骨折再次移位,5例采取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4例采取尺骨鹰嘴牵引治疗方法。评定患儿Flynn肱骨髁上骨折:其中优16,良20,一般6例,差4例。结论治疗移位肱骨髁上骨折采取手法复位石膏或小夹板外固定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和重要的地位,临床应用时一定要对患肢多观察,及时对治疗策略进行调整避免发生并发症。
【关键词】石膏或夹板外固定;移位肱骨髁上骨折;近期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6-0202-01
肱骨髁上骨折在儿童骨关节损伤中最为常见,约占肘部骨折的6O ~7O%[1],并发症不仅包括 血管神经损伤,患儿也常发生肘内翻畸形。常规治疗的首选方法手法复位[2]。本文对46例患儿进行随访并收集资料,对上述治疗方法进行评估,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46例于我院治疗的移位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其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在4-1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8岁。所有患儿均在受伤后24h内于我院就诊。46例患儿均有肘关节局部肿胀、疼痛、活动障碍以及明确外伤史。均经X线片显示为伸直型肱骨髁上完全骨折,其中GartlandⅡ29例、Ⅲ型17例。患儿受伤原因包括,跌伤18例,高处坠落伤19例,车祸伤9例。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儿就诊后先对有无血管神经损伤情况进行评估。46例患儿均先采取石膏或夹板外固定手术方法,若发生损害血管神经或功能复位的标准无法达到、破损皮肤、骨折移位等并发症或复位失败时,外固定无法进行,再选择切开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方法或闭合复位于静脉麻醉下治疗。
夹板外固定或手法复位石膏方法:患儿仰卧,以左侧伸直型为例,患儿上臂和前臂由两助手分别握住,作3~5min顺势拨伸,将重叠移位矫正。若发生旋转移 位,首先应将旋转矫正,尺偏(挠偏)使前臂旋后(旋前),然后术者将近端和远端分别用两手握住,横向相对挤压,矫正侧方移位,再从肘后尺骨膺嘴处以两拇指推骨折远端向前,骨折近端由两手其余4指重叠环抱向后拉 ,同时在牵引下远端助手徐徐将肘关节屈曲。复位满意后石膏托外固定肘关节,根据桡动脉搏动情况及骨折稳定情况决定肘关节屈曲度固定。固定期间1~3d复查1次,对血运情况及夹板松紧度进行检查,若发生患肢肿痛剧烈随时复诊。
切开复位内固定或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方法:常选择用臂丛麻醉,患者于手术床上仰卧,常规将手术野皮肤消毒,无菌手术单铺好。复位于C形臂X线机下,复位方法相同于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复位后先从内髁穿入克氏针一枚,进针角度约为45°,穿过骨折端至另一侧皮质近端。然后采取相同方法,自外髁穿针,交叉方式固定。术后肘关节 9O°~ 100°屈曲位石膏托固定4~5周,带针功能锻炼于拆除石膏后,摄 x线片于7~8周后,证实骨折愈合,即可将克氏针拔除。
1.3 疗效观察 复位固定成功后对患肢肿胀情况进行随访,观察有无肌筋膜室综合征,有无张力性水疱,治疗后X线片对骨折再移位情况、复位情况及外固定失败情况进行观察。应用Flynn等肱骨髁上骨折评定标准对肘关节功能评估。
2 结果
46例患儿均随访成功,3-12个月随访时间,平均随访时间为6.8个月,手法复位均成功,其中8例因肘关节产生张力性水疱而发生骨折再次移位,5例采取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4例采取尺骨鹰嘴牵引治疗方法。于1周内张力性水疱消退,无皮肤坏死、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所有病例未发生肌筋膜综合征。最后一次随访时,评定患儿Flynn肱骨髁上骨折:其中优16,良20,一般6例,差4例。
3 讨论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常见于小儿肘部骨折,如果能够进行早期正确诊治,对骨折后的功能预后很有利。治疗肱骨髁上骨折关键在于防止肘内翻及肌肉缺血性挛缩的发生,同时使功能恢复良好,且在治疗过程中防止损伤医源性的神经、血管[3]。若复位后骨折稳定或骨折不移位,首选保守治疗。但本病的发生原因常为间接暴力,常为斜行骨折线,骨折端位于密质骨和松质骨的交界处,十分不稳定。常于腫胀消退后发生不同程度的移位,而造成肘内翻。若因稳定骨折而将肘部过度屈曲则易发生前臂循环障碍,有可能会发生肌肉缺血性挛缩。切开复位内固定虽然有着姣好的骨折复位,但术中广泛将关节软组织剥离,易引起术后粘连,影响关节功能。且周内翻畸形发生率在切开复位和保守治疗中无明显差别,因此首选的治疗方法不应选手术切开治疗方法。手法复位、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方法固定稳、损伤少,且不会因为过度将肘关节屈曲而影响血运,已在临床上逐渐广泛采用。
是否成功复位与肘内翻畸形有直接的关系,主要的因素是尺偏尺倾,值得探讨的因素还有骨折造成肱骨内外髁不平稳生长。骨折的成功复位与肘关节功能障碍关系并不直接,主要与不正确的肘关节功能锻炼和骨折的反复多次复位有关,只要临床医生治疗时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正确指导患者肘关节功能锻炼适时适度,其发生可完全避免。本组46例患儿手法复位均成功,其中8例因肘关节产生张力性水疱而发生骨折再次移位,5例采取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4例采取尺骨鹰嘴牵引治疗方法,随访功能恢复比较满意。说明治疗移位肱骨髁上骨折采取手法复位石膏或小夹板外固定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和重要的地位,临床应用时一定要对患肢肘关节周围皮肤情况和远端的血运密切观察,及时对治疗策略进行调整避免发生并发症。
参考文献
[1]李继福. 不同方法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1.
[2]梁瑞歌. 肱骨髁上gartlandⅢ型Ⅱb型骨折夹板钢托外固定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74例临床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
[3]熊平.手法复位经皮平行穿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J]. 中国实用医药,2013,32(16):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