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莲
【摘要】 目的:观察胃肠道手术患者行全麻后插胃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2月~ 2013年12月我院普外科住院的胃肠道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各50例,对照组行清醒状态下的常规插胃管法,观察组行全麻后插胃管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一次插胃管的成功率为70%,观察组为92%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13 ,P < 0.05);在插胃管过程恶心、呕吐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轻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6.742,P﹤0.01);两组插胃管需要平均时间方面,观察组一次插胃管平均时间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7.621,P ﹤0.05)。结论:对于胃肠道患者实施全麻后插胃管方法,其插胃管成功率高,插胃管平均时间短,不良反应少,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适合临床推广。
【关键词】治赋Φ朗质酰蝗麻后;插胃管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6-0159-01
插胃管是常见护理操作,应用比较广泛,对胃肠道手术患者来说,是其治疗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在常规插胃管中,很多患者常会因恶心呕吐等原因致使插胃管失败[1],护理人员需要反复插管方能成功,这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还易延误患者抢救时机。为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手术患者插胃管的成功几率。我院采取了全麻后插胃管的方法,并获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在2011年12月~2O13年12月我院普外科住院胃肠道手术患者100例,男52例,女48例,年龄30~68岁,平均年龄41.5岁。全部患者手术前无严重的心血管及肺部疾患病史,无感觉障碍与精神疾病。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与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O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插胃管法,在患者清醒的狀况下实施插胃管。备好常规的插胃管用物,选择软硬适合的硅胶胃管,对患者需插入的胃管长度进行测量,涂上石蜡油。在插胃管之前,要做好相关安抚及解释工作,降低患者的紧张心理,取仰卧位,将胃管提起,从一侧鼻腔进行插人,插管完毕之后,要对患者的胃管有无在胃内进行检查,并用胶布进行妥善固定[2]。② 观察组插胃管法。观察组实施全麻后插胃管的方法,插胃管用物准备好,选择软硬适中的胃管,并测量需插入的胃管长度,并涂上石蜡进行润滑。全麻诱导之后,巡回护士人员戴着无菌手套在麻醉喉镜的直视下,从患者一侧鼻孔轻快插进胃内,胃管插人之后,在麻醉喉镜之下,由麻醉师把气管导管插入患者的气管内,并把胃管与注射器相接,观察是否抽出胃液,有胃液抽出则表明插胃管是成功的,给予妥善固定。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1.3 临床观察指标:用心电监护仪对患者插胃管前后的心率、血压等进行测量记录,插胃管过程中,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不良反应,观察两组一次插胃管成功率及插胃管需要平均时间。
1.4 评判标准:(1) 一次插胃管成功:插胃管顺利,在插管过程中没有往返操作,一次插管成功;任何原因造成的插管困难,胃管全部或者部分拔出重插,以及胃管盘于口中等均为插胃管失败。(2) 不良反应以插胃管过程病人有无恶心、呕吐出现判定。(3)插胃管需要平均时间:以开始插胃管至回抽出胃液需要的时间,60s为1min。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x2 检验,两组间比较以(X±s)表示,用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一次插管成功率:对照组一次插胃管的成功率70%(35/50),观察组一次插胃管的成功率92%(46/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13,P < O.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次插胃管成功率比较例(%)
组别 例数 一次插胃管成功(%) x2 P观察组
对照组 50
50 46(92)
35(70) 6.513 <0.052.2两组插胃管平均时间:观察组一次插胃管平均时间(32.15±7.95)s,低于对照组(72.75 ± 9.65)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7.621,P﹤0.05),见表,2
表2两组插胃管需要平均时间
组别 例数 插胃管平均时间(X±s,s) t P观察组
对照组 50
50 (32.15±7.95)
(72.75 ± 9.65) 7.621 <0.052.3 两组病人插胃管过程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0,对照组为60%(30/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6.742,P﹤0.01),见表3
表3两组病人插胃管过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例(%)
组别 例数 恶心 呕吐 x2P观察组
对照组 50
50 0(0)
20(40) 0(0)
10(20) 26.742<0.013讨论
插胃管作为常见的临床护理操作,置入胃管会对患者的鼻、食道、咽喉及胃等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在插胃管过程中,可能会引发患者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给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带来不良影响,让患者产生插管恐惧,无法良好配合医护插管,致使插管困难。常规插管方法是在清醒的状态下进行插胃管,因大脑意识会对吞入非食物具有较强的排异心理,而咽喉内的黏膜神经具有丰富分布,对异物非常敏感,一定硬度胃管插入时,很容易引发呕吐、恶心与呛咳等不良反应,让胃管不能顺利到达胃内,甚至会误入气管[3]。而全麻之后再插胃管,会让患者处于安静的状态下,并且对各类刺激反应会变迟钝,导管插入患者气管后,不用担心胃管所带来的刺激反射,肌肉松弛剂的应用,可让患者全身的肌肉处于松弛状态,将喉结提起后,可让患者的咽喉与食管张开,便于胃管的置入,尽管麻醉药物会引发轻度的呼吸抑制[4]。由于麻醉医师的配合,并有监护仪与麻醉剂等设备,整个操作过程的安全性较高,在手术后的随访当中,患者也没有反应插胃管存在不适感,表明全麻后再实施插胃管具有可行性。
4小结
实施全麻后插胃管要比常规插胃管的临床效果好,一次性插胃管成功率较高,插管时间短,不良反应少,防止了患者在清醒插管的不适感,让患者在最佳状态中接受手术,有效提高了患者插管的一次性成功率,减少了误入气管与反复插管的情况,还缩短了平均插管时间,因此,对于胃肠道患者实施全麻后插胃管方法,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适合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韩群霞.不同时机插胃管在胃癌患者的临床现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18(4):140~141.
[2]李月间.改良式插胃管对咽喉反射极度敏感患者的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9);3231~3231.
[3]高庆华,李永红.两种插胃管的效果比较[J].首都医药,2011,18(2):19~19.
[4]檀俊涛,徐红萌,赵爱华,等.不同气管插管方式对食管癌及贵门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2,34(3):347~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