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传播角度分析民办高校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2014-05-30 17:58张敬辉
现代企业教育·下半月 2014年6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教学资源教学效果

张敬辉

摘要:本文通过对民办高校的课堂教学的调查及相关文献的分析,从传播效果的角度下分析了信息技术在民办高校课堂教学的应用效果,探讨了信息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促进信息技术在民办高校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谈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传播效果信息技术民办高校问题建议

一、前言

在信息技术日益普及,网络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已经融入了人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网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也促进了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同时,民办高校也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越来越更具规模化。随着信息技术不断整合于课堂教学,信息化教学资源和手段等越来越丰富。从教育传播效果来看,信息技术的应用确实给民办高校的教学带来了益处。然而,仍然有一些教学在信息化环境下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何克服这些负面影响,解决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是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二、理论基础

宣韦伯提出的传播效果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教育传播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理:

1.共同经验原理

在教育传播中,教师通过媒体向学生传送与交换教育信息,教师要与学生沟通,就必须把沟通建立在双方共同经验的范围内。

2.抽象层次原理

学生学习必须从具体到抽象,只有形象,没有抽象,就不能把学生获取的信息加工为知识与能力。

3.重复作用原理

重复作用是将一个概念在不同的场合或用不同的方式去重复呈现,以达到好的传播效果。这里讲的重复使用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指将一个概念在不同的场合重复呈现;第二层含义是指将一个概念用不同的方式去重复呈现。

4.信息来源原理

传播学研究证明了有信誉的和可靠的信息来源对人们有较佳的传播效果,在编制教学媒体时,选用的信息来源应该是有权威、有信誉、真实可靠的。

5.最小代价原理

根据最小代价律,可以得出一条教学媒体编制的选择率法则,用公式表示为:

可能得到的教学效果/需要付出的代价=媒体编制利用选择

可以看出,若多种媒体都能达到同样的教学效果,要选择编制和使用成本低、付出努力少的媒体。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民办高校课堂教学产生的效果

目前,民办高校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逐渐提高,不仅改善了学校的教学环境,丰富了教学资源,也使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师生关系等发生了变化。

1.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率

根据共同体经验原理,只有当教学资源、媒体符合学生的经验和知识水平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民办学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库的创建,让教学资源可以直接用于课堂,既减轻了教师的备课负担,节约了教学时间,又增加了课堂信息量,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2.开阔了学生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化环境下,知识以多种方式传播并展现在学生面前,有助于学习者进行意义建构,这体现了教育传播效果的重复作用原理。各种形式和各种方式的多媒体信息表现形式,让学生接触到了平时无法接触的知识,开阔了他们的知识面。

3.改善了教学环境,有助于创设学习情境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不仅创设了引人入胜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更快的进入学习情境,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从教育传播效果角度分析信息技术支持的民办高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在教学中的问题

1.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缺乏内容性

许多教师反映他们很少做多媒体课件,在平时,只是做简单的PPT课件,只是简单的教学内容的呈现,不能更深入的引起学生行为和感情的参与,这不符合抽象层次原理。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制作课件耗时较多,教师课业负担重且很多大部分教师并不擅长做多媒体课件。尤其在民办高校,有不少的老师是从其他公办的院校退休的老师,他们的年龄比较大,他们更难掌握课件制作技术。此外,许多教师用心去制作课件,根本出发点并不是为了教学任务,而是为了偶尔的公开课,致使课件的通用性比较差,且应用效果不好。

2.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忽视了学生的接受性

根据共同经验原理,教学媒体的设计与编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经验与知识水平,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民办高校,一些老师只是草草的明了了多媒体课件的好处,但并不结合所教学科的特点,只是一味的进行模仿,没有考虑的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学习需求,影响了教学效果。

3.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素材少

民办高校教材编写出版引入竞争机制后,我国民办高校教材版本由过去的单一版本变为多版本。据调查,民办高校校所拥有的信息化资源的数量在不同学科之间也存在差異,英语、语文、音乐等科目的信息化资源较其他科目要多些。也有部分教师备课时通过网络搜索资源,可是下载下来的资源大多不能直接使用,必须经过后期编辑整理,而某些资源需要注册或缴费后才能下载使用,且网络运行缓慢,下载比较困难。

4.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教学遇到的尴尬

实际教学中,在应用媒体时遇到意外情况也会使教学进入尴尬,使教学无法顺利进行。比如计算机突然出现故障不能正常使用;由于软件不兼容老师的课件打不开等等。

(二)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问题

1.媒体教室设计不够合理,影响了学生的听课效果

民办高校由于资金条件的限制,仅仅将传统教室简单的改造成多媒体教室,造成设计上不合理,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同时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大打折扣。

2.课件设计不合理,影响了学生的上课积极性

首先,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方便快捷的呈现大量的信息,但是部分教师设计的课件中信息量过大,反而使学生容易产生疲劳厌倦感,不利于学生消化和吸收。其次,由于教师设计课件时没有考虑教学规律、教学原理等,部分课件设计的过于呆板、单调,没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反而影响了学生听讲的效率和听课的积极性。

3.信息技术环境下民办高校的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弱化

由于民办高校生学习自主性较差,学习不够集中精力,造成不良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利用网络技术,人机交流方便了,而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相对减少,传统的校园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五、在民办高校教学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几点建议

1.建设高质量的教学资源

努力建设高质量的课件和丰富完善的其它电子资源来支撑民办高校的教育信息化,加紧建设优秀教育资源库、专题学习网站。只有高质量、通用性高的教学资源才能满足民办高校信息化教育的需要,所以选择真实、科学、可靠、有信誉的教学资源变得尤为重要。同时,校园网络文化资源的建设需要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及媒体素养的培养

也任重道远。

2.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的改变

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会自然而然的为教育创造奇迹,任何技术要发挥其社会作用都取决于它的使用者,教师就是实现信息技术的教育作用的关键。而且,信息技术应用于民办高校课堂,它可能促进教育的革新,也可能强化传统教育,关键还是教师如何理解这种新的教育方式。

3.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熟练掌握相应技术”,继而能“有效地将技术应用于教学”,这一点是对民办高校教师的要求。为了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对民办高校教师进行信息技術培训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教师就能够“掌握技术”、“应用技术”。民办高校可以利用自身条件开展校本培训的能力,将培训和校本研究结合在一起,使教师在培训中逐渐领会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的方法。

4.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认知、情感激的工具能力。在教学中加强信息道德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而且在具体的教学中不仅仅要关注教,还要关注学,帮助学生学习。这样,信息化教学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科知识,还能使学生有机会动手实践,有机会表达自己,有助于实现新课程改革的三维教学目标,对教学产生真正实质性的影响。

六、结束语

目前,在民办高校教育中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实践还处于不断的探索阶段,且各地区、各学校的具体情况不同,实施的效果也有所不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需要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信息化教学方式,不断深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胡芬,唐德海.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负面作用[J].网络教育与远程教育,2004(2).

[2]戴华鹏.论多媒体教学的利弊[J].毕节学院学报,2007(5).

[3]祝智庭,王陆编著.网络教育应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

[4]李朝军,牟艳娜,阮滢,刘向永,于丽华.民办高校教育信息化的理性反思[J].民办高校信息技术教育,2004(12).

[5]祝智庭,顾小清,闫寒冰编著.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72-174.

[6]南国农.主编信息化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教学资源教学效果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