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宏敏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辉煌灿烂的诗文化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因而,诗歌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但传统的诗歌教学过于注重“背” “默” “熟练以备考”,忽略了学生智力、情感、思维等素质的全面发展。新课标则明确要求在诵读诗歌的基础上,体验情感,感悟内容,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鉴于此,诗歌教学应突破传统,走出一条创新之路:即在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联想、想象的方法,去体验诗歌中的意境、情感,感悟其内容和思想。
唐朝的司空图在他的“韵味说”中提出了“象外之象”和“味外之旨”的概念,这两个概念集中概括了诗歌的特点。在诗歌教学中,也应抓住这两点循序渐进地进行。
1.欣赏“象外之象”中的第一个“象”。这个“象”即“物象”,是诗歌通过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易于感知的、具体有形的客观事物的形象,是实像,也可说成是“象内之象”。
2.品味“象外之象”中的第二个“象”,即“意象”,它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意、思想的物象,这些意象象征着特定的内容,是由前一个象暗示出来的真正的“象外之象”,是“虚像”。
3.领悟“味外之旨”中的“味”。 “味”是指诗歌中所包蕴的美的情趣,是人们欣赏文艺作品所产生的审美体验或认识。
4.把握“味外之旨”中的“旨”。“旨”是指诗歌中所传达出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感、心绪、深邃的思想及深刻的哲理等。
下面以崔颢的《黄鹤楼》为例,逐一说明。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先说第一步。诗中黄鹤、黄鹤楼、白云、晴川、汉阳树、芳草、江上烟波都是象内之象。此步应引导学生运用形象联想(即看到表示该事物的文字就想到该事物的形象)来完成,让学生每读一句便在头脑中形成一幅生动的画面。如第一句调动学生原有的记忆储备(即在影视片、书报中见到的仙鹤、黄鹤楼、亭台楼阁等形象)联想到一幅一位仙人乘仙鹤从黄鹤楼中冉冉飞向高空的画面。第二句则浮现出仙鹤渐行渐远,湮没于茫茫天际的图画。第三句引导学生联想春夏季节江南平原中树木葱茏、芳草鲜美的秀丽景色。第四句引导联想落日中的村庄,烟雾笼罩的江水。这样,诗中的“物象”便鲜明地呈现于眼前了。
再说第二步。此步宜引导学生通过再造想象来品味“象外之象”。读前两句,想象诗人怎样观楼,会有什么表情,想到“黄鹤一去不复返”的情景,是否会对着悠悠白云怅然若失。读后两句,诗人看到名丽的春色,是否会流露出淡淡的喜悦?又是怎样发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感慨的?这样,学生就通过再造想象完成了对诗人形象的塑造,从而品味出意象所象征、包蕴的特定内容。
第三,说说如何领悟“味外之旨”中“味”。在第二步中,学生已经完成对诗人形象的塑造,此时应让学生把自己的设想为:诗人站在黄鹤楼上,抚摸着楼栏柱上斑斑的油漆花纹,想象着“黄鹤一去不复返”的情景,便会油然升起那种仙去楼空,岁月悠悠,世事苍茫的“吊古伤今”之情。而后极目远眺,眼前是艳阳下一望无际、芳草萋萋的江汉平原,浩渺的江面上笼罩着一层傍晚的薄烟,让人有一点淡淡的喜悦和一点淡淡的哀愁,会情不自禁地滋生出一种思乡之情。这样,学生就以设身处地的方式领悟到诗中的思想感情,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第四,说说如何把握“味外之旨”中的“旨”。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注重学生对作品的独特体验,对作品中的形象、意境要有自己的见解。的确,学生由于性格、情趣、知识水平、社会阅历等诸多因素的不同,其对作品的理解、感悟也是不同的。因而,教师应正确对待这种差异,引导学生把握诗中的“旨”时,不规定统一答案,不限制学生思维,只要学生能说出自己的看法即可。如读“白云千载空悠悠”句,有的学生可联想到它游踪不定,感悟游子情怀;有的学生说白云千变万化不可捉摸,感悟人类得失。在如一个“愁”字,含义颇丰,有的学生会说诗人愁岁月不再,世事变迁;有的学生说诗人愁不能还乡;甚至有的学生还可能觉得诗人云游四海愁什么呢?不挺好玩么?凡此種种,所谓“诗无达诂”,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
以上这几步引导并不是截然不同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变化。如一、二步可合在一起,三、四步也可合在一起。也可把他们都合在一起同时进行引导。如对第二句的鉴赏引导:学生联想黄鹤渐渐从视线中消失,湮没于茫茫天际,一去不返。面对此景,诗人的表情如何?他对人生世事有何感慨?你读后对人生、世事又有何感悟?无论哪一步,都必须坚持让学生放飞思想,鼓励他们自主的发表见解。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这种诗歌教学方式,不在要求学生机械的记忆、背诵以应付考试,而是让学生运用联想、想象、感悟等方式,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和美的陶冶,提高文化品位及审美情趣,同时也积累了语言,锻炼了思维能力,从而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