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火慢炖出细节,咬文嚼字读语文

2014-05-30 12:39谢昀昭
教育管理与艺术 2014年6期
关键词:火候做菜老先生

谢昀昭

治大国如烹小鲜。挥鞭执教,又何尝不是如此。

做菜首先是备料。什么是备料?读文本是也。徐杰老师说:要从文本中来,要回到文本中去;黄厚江老师进一步强调:语文老师的功夫,不要只花在形式上,最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文本;王君的《背影》之所以上的深情动人,黄厚江老师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之所以能层层纵深直至意境全出、情感毕现,全在于文本的解读。

当然,做菜的用料得分主料、配料。课堂的主料,即研读文本确立目标后所设计的课堂主问题。肖培东老师讲《皇帝的新装》,主次分得清,层次有纵深。以《皇帝的新装》的文体入手,设主问“童话最典型的特点是富于夸张和想象,那么,你认为作品中最富夸张的语句在哪儿呢?”问题一出,举手发言者多矣。为什么有这么多学生有这么迅速的反应,全因为主问设的合理,让学生们有话可说,且可以往更深一步挖掘。

而当学生们提到“皇帝光着身子游行”最夸张的时候,肖培东恰到好处的评点:“对,此处最夸张,裸奔最夸张!”学生们顿时雀跃。肖老师又不失时机地追问:“同学们,那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此夸张、如此荒谬的闹剧,为什么能得以上演?是谁导演了这出戏呢?”有生答曰:“是骗子的狡猾。”“是……”老师自然进一步追问:“骗子的狡猾体现在何处?”学生解析:“因为骗子很会利用人们的心理。”师再进一步追问:“那骗子利用的是人们的什么心理呢?”进而水到渠成的深挖出人们的虚伪、盲从等因素,课堂行云流水,实现了步步纵深。

备料毕,接着干嘛?爆炒需要热油,课堂需要暖场。钱梦龙老先生回顾自己在90年代的公开课暖场,钱老先生讲到他和孩子们这样的一次情境对话。

师:“同学们,今天台下这么多老师来观看,台上这么亮的灯光照耀,还架着摄像机,我突然觉得不像是在上课了,我们今天更像在干嘛呢?”

机灵孩子一语中的:“老师,像演戏!”

师:“真聪明,那么,谁是主角呢?”

生:“老师,你是主角。”

师:“不,大家再想想,剧本在谁的手中?谁是主演?”

学生顿悟:“老师,我们才是真正的主演。”

师:“对呀,主演是你们,那么,我又像什么呢?”

生:“老师,你更像导演!”

师:“那么,导演和演员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呢”

学生终于恍然大悟:“老师,你重在于导,我们侧重于演。”

80年代的语文课堂,钱老先生之所以能富于先见强调“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我想:钱老活色生香的课堂一定与他的执教理念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做饭还讲究什么?火候!炒菜需要猛火爆炒,煲汤则需要文火慢炖, 一节好的课堂,更多时候像是煲汤。课堂的引入讲究自然,课堂的节奏不能突然,节奏急了、快了,课堂成了跑马观花;老师态势强了、讲得多了,学生压抑成一潭死水。很多时候,老师埋怨学生启而不发,其实是自己启之法不得当而已。熬大骨汤需要有过程,猛火加剧水汽增发,没有经验的初学者往往是看着快要烧干的锅底再猛的加上一瓢水,就好像看到濒临死气的课堂我们急着扔给学生答案一样,汤味出不来,文味也出不来。

火候靠什么?问得好,火候靠拿捏。大师的课堂,精准拿捏分寸,准确掌握火候。差生一时回答不出来,不急躁,引导后再答;问题思路出错,不慌乱,另寻他途引回来。当然,无论是爆炒还是煎还是炖,适时的加料是关键。大师所加配料多是味精,因为大师善用幽默。有人说过:“幽默是味精,要少而有味。”

当然,做饭做菜,难免有意外之时。有的时候手一抖,盐多了,但我们可以加糖,课堂上,学生思路跑偏了,稀奇古怪的问题也就出来了。钱梦龙老先生执教《故乡》的时候,学生的问题就出来了,“老师,跳鱼儿是什么”,碰到这种问题,多数老师都懵了。但钱老机智啊,他说:“这个问题问得好。跳鱼儿是什么呢,有没有人知道?”学生们都摇头,钱老先生接着说:“同学们不知道,其实呀,老师也不知道。但我知道这个问题肯定有一个人知道!这个人就在鲁迅身边。大家想想看,是谁?”有学生灵机一动:“闰土知道!”课堂顿时哗然,氛围毕现。这时,老师再加点评:“是呀,大家都不知道的事儿,在闰土那里,却都知道。少年闰土在鲁迅心中,会是怎样的呢?”学生们自然的感知了少年闰土在少年的迅哥儿心目中的神奇伟大,自然也就理解了文中鲁迅的感叹:“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等文句。

顺应文本,读出文味,讲出文味;譬如做菜讲究保留菜的原味一样关键。当然,如果还要说做饭的技巧的话,可能还有依照客人的口味、迎合客人的爱好吧。这一点,用在教课上,叫做尊重学生元初体验。而我想,教课不仅要尊重学生的原初体验,还要遵循学生的元初体验,即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摸清他们心理发展的规律,我们的课堂就能激发更多的共鸣。

最后的一道程序涉及:菜起锅了,怎么盛盘的问题。使用精致的盘子,还是用粗制的大碗?我想这也就好比文本研读到位后,教学程序怎么走、课堂形式怎么落实的问题。常规课堂,譬如我们的家常便饭;公开课堂、比赛活动,正似我们恭请宾朋的大宴席。家常便饭可口即是,常规课堂自然主抓文本即可;精致宴席得重排场,公开课堂自然也得用心整合一下环节、制造一些亮点。

做饭只要有真材实料,再加上做饭者的真情实意,饭菜自然香甜可口。引喻课堂,王君老师讲朱自清的《背影》,也讲自己亲身别离父亲时的感受,融入己之真情,自然引起共鸣;刘铁梅老师讲《冬日的阳光》作文题,分享个人因为一株吊兰获得的启示,从个人生活细微处见精神……

品鉴名师细节,研磨自己課堂;咀嚼大师理念,提升语文境界。此次能有机会参加中语会所举办之研讨活动,睹大师之风范,品大课之细节,所获甚多。幸甚也!

猜你喜欢
火候做菜老先生
第一次做菜
怀臧克家老先生(外七章)
巧用做菜推销自己
《修真秘要》导引系列之十二 “吕祖破气法”“抽添火候”导引法
绿洲里的老先生
继续向前跑
火候足时它自美
老先生要关注前列腺问题
做菜
没有什么火候不火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