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的超声及MRI诊断进展

2014-05-30 11:47刘琼何翠英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刘琼 何翠英

【摘要】技鬃聪俳峤谑羌鬃聪偌膊〕<的异常表现,近年来,随着体检时影像学诊断应用到甲状腺的检查中,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不断增加。甲状腺结节的影像诊断方法常用的有超声、及MRI,这2种检查方法各有优势,本文将就超声及MRI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技鬃聪俳峤冢怀声;磁共振成像;诊断进展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6-0035-01

甲状腺结节(thyroid nodule,TN)是甲状腺疾病常见的异常表现,有研究指出,TN的患者有部分为甲状腺恶性肿瘤,而甲状腺恶性肿瘤的早期切除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所以TN的早期诊断及良恶性鉴别意义重大[1]。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体检渐渐普及,有研究[2]指出,颈部触诊检查TN的发生率约为4%左右,而应用影像学检查甲状腺结节的发生率可达28%左右,可见影像学检查对TN的诊断意义重大。笔者查阅近年来的文献,现将TN的超声及MRI诊断进展综述如下。

1超声检查

常规的甲状腺超声(ultra sound,US)检查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甲状腺检查方法,它对TN的敏感性高,可大体上明确TN的部位、大小及数目,然而其对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能力差。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ultra sound 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USFNAB)可准确的定位结节穿刺从而通过病理检查定性,然而其作为一种有创检查,可重复性差,许多患者也不愿意接受。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超声造影与超声弹性成像等新的手段开始被应用。

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CEUS)近年来开始应用于TN的诊断,它是一种通过评价TN内部微血管而判断TN性质的超声诊断技术。甲状腺富含微血管,其内若有结节形成,原来的血管与其灌注状态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有研究[3]认为,CEUS检查时恶性TN常表现为快进快出,结节区明显增强,而良性结节则表现为快进慢出。然而TN的超声造影当下尚无官方的标准,固其对甲状腺结节的定性价值尚有待研究。

超声弹性成像(ultrasonic elastography,USE)原理是依据组织的不同硬度差成像,从而鉴别组织良恶性的超声成像方法。现在USE已开始应用于乳腺、前列腺等部位的检查,而在甲状腺方面的应用不多。USE按照TN的硬度不同将结节分成5级,良性结节主要为0~2级,恶性结节弹主要为3~4级。近年来,一种新的USE技术:声脉冲辐射力(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ARFI)得到开发,ARFI克服了以往弹性成像的重复性差、个体差异大等不足,间接表现组织的粘弹特性,能更好的体现检查部位的弹性硬度,从而鉴别病变的良恶性,其临床应用广泛,可应用于肝胆胰脾、前列腺等,也可用于甲状腺检查。不同TN的超声弹性成像有自身的特点,但仍存在不少重叠征象,固运用USE来判断结节良恶性时依然需要结合常规超声检查。

2 MRI检查

目前,MRI检查甲状腺主要是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该方法通过水分子的弥散运动特性成像。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是反映组织弥散特性的参数,当水分子扩散运动减弱,ADC图呈低信号,反之亦然。Razek等比较不同b值条件下TN的ADC值,发现b值取300s/mm2时恶性TN的ADC值明显低于良性TN。其机制可能为恶性TN的组织病理学的特点减少了细胞外的基质以及胞外水分子的运动空间。也有研究指出,恶性TN的ADC值显著高于良性,其机制可能为恶性病变中充满胶质的大滤泡数量增多、增大,使得水分子的运动增加,因而水分子的弥散能力增加,ADC值升高。

磁共振频谱(megnetic reconance spectroscopy,MRS)是唯一可测量代谢物含量的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技术,利用磁共振成像和化学位移作用开展分析。有研究1H-MRS发现所有含胆碱的化合物(Cho)在3.2ppm处产生1个单独的1H信号,较正常组织信号明显增高。有研究证实在甲状腺癌组织中(体积大于1cm3)可检测到隆起的胆碱(Cho)峰,而正常甲状腺组织没有,亦可以检测到甲状腺癌组织的肌酸(Cr)峰,这样就可以通过两个值来计算Cho/Cr比值。DWI与MRS结合可提高TN良恶性鉴别能力。

磁共振动态增强(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DCE-MR)是通过血流动力学改变成像的影像检查技术,可表现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并明确其分化程度。DCE-MR检查的大部分恶性及小部分良性病变呈延迟消退增强(即10分钟或15分钟内消退大于最高峰一半)。大部分良性病变及高分化甲状腺癌呈急速消退增强(即10分钟或15分钟内消退小于最高峰一半)。目前相关报道数量有限,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综上所述,随着各种影像学检查技术的发展,影像学诊断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定性作用也越来越大,各种影像检查方法在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中各有其优缺点,合理选择不同的检查方法对其诊断与治疗极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冯尚勇, 朱妍, 张真稳, 等. 江苏社区人群甲状腺结节的流行病学研究[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1, 27(6): 492-494.

[2] 丛淑珍, 冯占武, 甘科红, 等. 甲状腺良, 惡性结节超声弹性成像特征分析[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0 (9): 1682-1684.

[3] 卜丽娜, 许岚, 吴鹏西. 良恶性甲状腺结节超声造影定量分析[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1 (11): 1636-1640.

猜你喜欢
磁共振成像
X线、CT和MRI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的价值对比分析
胰腺腺泡细胞癌患者应用CT与MRI诊断的临床效果分析
多序列联合应用MRI检查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技术评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研究
弥漫性轴索损伤CT、MR动态观察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磁共振成像分析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
氙同位素应用及生产综述
MRI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脑干胶质瘤磁共振成像及病理学特点及两者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