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辉军 冷新科 曾小玲
本文主要通过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据分析法,对目前长沙幼儿体质体能以及心理健康现状进行研究分析,进而了解长沙市幼儿园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跆拳道这一体育项目在长沙市幼儿园的普及与教学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多数幼儿园学生知道跆拳道这一体育项目,并有所意愿去学习跆拳道,同时家长也非常支持孩子学习幼儿跆拳道体能课程。然而目前长沙市幼儿园开展跆拳道体能课程现状不理想,表现在幼儿园跆拳道专业老师缺乏,尤为男性跆拳道专业教师稀缺,开设幼儿跆拳道体能课程的幼儿园占少数,就目前开设跆拳道体能课程的幼儿园其跆拳道专业器材设施不完善。最后针对长沙市幼儿跆拳道体能课程开展的现状,本文给出了几点建议:提高幼儿跆拳道体能课程的科学性与趣味性;加大幼儿跆拳道体能课程的宣传力度,促进学生与家长统一认识;改变传统观念,鼓励男性跆拳道专业教师进入幼儿园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做好幼儿园学生的体质体能与行为状态的跟踪记录;注重文化渗透,营造良好的跆拳道学习氛围;改善幼儿园跆拳道教室的器材设施;积极组织各类幼儿跆拳道表演与校园文化交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为中国普通人所接触的跆拳道,现在已经在中国许多地方风靡。伴随教育深化改革,跆拳道开始进入学生课堂,作为一种体育教学科目,不断的发展与完善。
就湖南省长沙市的跆拳道体育事業发展来看,也有一定的成绩,然而也存在诸多方面的不足。从长沙市各幼儿园来看,由于各类因素,学校跆拳道教学的开展状况并不是理想。为了更深入地研究长沙市跆拳道教学的详情,本文针对长沙市跆拳道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且咨询跆拳道体育教育工作者、幼儿园园长老师及学生家长的意见,结合长沙市幼儿跆拳道教学的现状。其结果表明:长沙市幼儿跆拳道基本课程现状不容乐观,出现的问题许多,例如:师资力量较为缺乏,教师性别单一,幼儿自身安全无法保障、教师对活动量的难以把握、场地设施和器材不完善,课程科学性趣味性度不高,跆拳道课程推广与普及少,学生和家长对跆拳道教学的出发点存在差异。因此,该文就长沙市幼儿跆拳道课程所面临的主观和客观问题等,经过研究和分析,找到问题的根源并且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以达到推动跆拳道运动在长沙市幼儿园保育教学中的普及和推广的理论参考依据。最终让我们跆拳道专业教学工作者在确保幼儿茁壮成长健康成才的基础上,能为国家培养更高素质水平的跆拳道专业人才,为长沙市教育之百年大计做去应有的工作。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本文以湖南省桃源县幼儿园开展跆拳道课程现状为研究对象,以桃源县教育局记录内共34所幼儿园为调查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多次查阅专业书籍和期刊以及网络收集相关的资料,搜集并且查阅了大量跆拳道体育教学相关的书籍并通过搜索各网站了解最新的幼儿跆拳道研究动态。发现自2000年到2013年以来,关于幼儿园跆拳道运动的开展现状、幼儿园学生对学习跆拳道的体会、幼儿跆拳道教学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共36篇。对相关的跆拳道文献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分析了跆拳道运动和课程的研究现状,并以此作为跆拳道研究的理论依据。
(2)专家访谈法。本文的调查问卷都是奠定在调查研究和工作实践基础上的,并且完全遵照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初稿后,通过指导老师的耐心指导及本人的整理后,最终定稿。该问卷设计是为了提高可行度,尽可能数据化,避免重复性的前提下,力求准确、科学、简洁的定卷要求。
同时,本人还邀请了4位专家为调查问卷做了效度检验,4位专家检验信息如下表所示:(3)问卷调查法。本问卷调查随机抽取了桃源县城区共8所幼儿园,其中包括了桃源县紫东幼儿园、桃源县机关幼儿园、桃源县博爱幼儿园、桃源县英才幼儿园、桃源县金太阳幼儿园、桃源县希望幼儿园、桃源县渔夫幼儿园、桃源县蓓蕾幼儿园等,对这8所幼儿园开展跆拳道课程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对幼儿园学生家长进行调查研究所发放的问卷共150份,回收了130份,回收比率达到了86.7%,其中回收的有效问卷共120份,有效率高达92.7%。
(4)访谈法。通过本人在实习学校实习教学,在上课期间了解到幼儿园学生学习跆拳道的想法和对跆拳道运动的相关认识,经过和部分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的交流,了解他们对学习跆拳道的态度、对跆拳道运动的认识、跆拳道学习的意义及是否喜欢跆拳道的上课方式等情况。有效地研究桃源县幼儿园的拳道课程的发展状况。
根据这次论文要研究的任务,在本人的实习期间,本人访谈了本人所在实习学校领导老师以及桃源县其他幼儿园老师,针对桃源县8所幼儿园进行了走访调查研究,研究了跆拳道课程的实施现状。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桃源县幼儿跆拳道体能课程的开展现状。
通过多方走访调查研究,依据以上结果,桃源县的幼儿园跆拳道运动的开展情况不是十分理想。一些幼儿园并没有开设跆拳道课程;一些幼儿园偶尔开设跆拳道课,也只是把跆拳道课当做体能课兴趣拓展的一部分,而有些幼儿园没有对跆拳道进行正规的教学。根据统计表表2可看出,桃源县的幼儿园开设了跆拳道课的只占12.5%,偶尔开展过跆拳道课的占25%,而从来没有上过跆拳道课的竟然占到了62.5%,可以看出,桃源县的幼儿园跆拳道教学不理想。
2.桃源县幼儿园学生对跆拳道兴趣的取向情况。
通过调查表明,桃源县幼儿园学生对跆拳道这一项目喜欢的学生还是占多数,达到了62.5%,只有少数部分不喜欢跆拳道的学习。
总体上看,长沙市学习传统武术的男性略多于女性。据历史资料可知,历来练习传统武术以男性居多,女性远远少于男性。这是由于传统武术的封闭性,一般都是家族传承,而且是传男不传女的传承方式。通过调查的数据结果显示:长沙市传统武术学习者的性别比例并非非常失调,这是因为解放之后传统武术开诚布公,广泛传播,而作为武术功能之一的健身性得到群众尤其是女性群众的认识和认可,使得女性学习传统武术的比例上升,尤其是传统太极拳、木兰拳和咏春拳等。
3.桃源县幼儿跆拳道教师的现状调查。
通过调查走访表明,在桃源县幼儿跆拳道课程的教学情况中,专业跆拳道教师可以说是稀缺,专业教师只占5%,而大部分教师都是不专业的,高达95%。更有幼儿园教师谈不上跆拳道,只是让孩子穿上跆拳道衣服,在教室里做一下游戏活动手腕踝关节而已,没有跆拳道知识的教学。
从上表可以的看出,在跆拳道教师中,只有2位男性的跆拳道专业老师,其余的都是女性教师。这样就清楚的反映,桃源县幼儿跆拳道专业的男性教师稀缺。
三、结论
1.桃源县幼儿跆拳道体能课程开展不够普及,需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通过对桃源县幼儿跆拳道体能课程开展现状调查研究,很清楚了解到在湖南省桃源县幼儿园中幼儿跆拳道体能课程开展不够普及,需要各方面的力量去努力推广与落实。这就需要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与引导,需要专业的跆拳道教育工作者潜心研究与发展,以及幼儿园跆拳道教学设施设备的不断改善。
2.桃源县幼儿跆拳道体能课程有一定的可行性。通过问卷调查法分析来看,桃源县多数幼儿生活习惯与行为状态正与幼儿跆拳道体能课程所提倡的理念吻合,从而印证了桃源县幼儿跆拳道体能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就与各位学生家长及幼儿园教师的交流会上的互动谈话,我们清楚了解到,作为学生家长认识到幼儿跆拳道体能课程的真谛,他们从问卷上一目了然的找到了自己孩子所存在的问题,基于加以教育与引导,非常愿意接受并支持幼儿跆拳道体能课程的开设。作为幼儿园老师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人手,积极落实保育保健方针,不断提高幼儿园特色课程的开设,进而也愿意聘请专业跆拳道教师进行幼儿跆拳道体能课程的教学。
鉴于为期近一学期的学习,在桃源县多家幼儿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就明显突出的桃源紫东伟才幼儿园与桃源英才幼儿园来看,每位跆拳道学员,在体质体内能及礼仪精神面貌方面与同所幼儿园非跆拳道学员有明显进步。在组织学生排练六一儿童节跆拳道表演节目的过程中每位学生都表现去很大的积极性,视此次表演为一个大家一起共同的集体目标去努力完成,都希望把最好的一面完美地展现给无私的爸爸妈妈、辛勤的老师及亲爱的同学们。种种跆拳道学员的变现与认识都与幼儿跆拳道体能课程所教导的精神保持同一方向,从而站在幼儿园学生的角度来看,桃源县幼儿跆拳道体能课程有一定的可行性。
四、建议
1.教育部门加强跆拳道进入幼儿园的重视与引导。通过走访调查,在桃源县现有开展幼儿跆拳道体能课程的幼儿园里中,教师专业素质的不高,教室器材设施的不完善,开展该课程不断地利益化等问题,与教育局相关部门都有一定的联系,教育局相关部门应该对跆拳道体能课程进入桃源县幼儿园进行把关,严格省察每位幼儿跆拳道教师的资质,并加强对开展跆拳道体能课程的幼儿园进行监管,并加强政府对非民营幼儿园的财政投入,改善幼儿园跆拳道教学器材设施,为桃源县体能课程的开展提供一定的物资条件。
2.结合相关专业教材制作幼儿园学生感兴趣的图书漫画。通过在桃源县多家幼儿园的实习与后期走访调查,发现在幼儿园里,有各式各样的图书,而作为跆拳道文化的图书没有一本,这样在落实幼儿跆拳道体能课程教学中缺少了理论基础,鉴于幼儿园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识字能力,可以根据专业跆拳道教材编制一定量的图书或漫画,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有阅读的兴趣,又为开展幼儿跆拳道体能课程提供了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栗胜夫.论我国传统武术的传承与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40.
[2]刘云安.浅析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J].搏击:武术科学,2005(9):15.
[3]马文国,邱丕相.文化的自信:传统武术的希望[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6):1-4.
[4]赵洪志.武术也要包装[J].中华武术,2007(10):12-14.
[5]张丰,李平.传统武术传承人保护的机遇与困惑[J].中华武术研究,2011(1):51-52.
[6]李蕾.近代以来中国武术项目管理过程及其评价与发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8):82.
[7]王岗.中国武术发展走进“大空间”时代[J].中华武术,2009(9):1.
[8]李成银,申玉山.近代中國武术传播的新特点[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1999(1):59-63.
[9]张稀贵,关彬.山西武术名人名拳录[M].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5.
[10]于志钧.中国传统武术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