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珍 张奎利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已经步入了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期,新媒体的出现在人们的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样,新媒体的出现,也深深地影响着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文主要通过新媒体的含义和特点,来分析新媒体对大学生班级建设的影响,探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新途径。
关键词 新媒体 高校 班级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网络的迅速发展,信息传播的媒介已经由传统媒体时代,进入了以“网络为平台,数字化传播为基础,新媒体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体时代。①班级作为大学生在高校最基本的组织单位,承载着学校教育、管理的基本功能,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基层管理者与教育者(辅导员或班主任),只有牢牢把握新媒体时代的特点以及对班级建设带来的新影响,创新工作方法,提升自我媒介素养,才能正确引导大学生合理面对、认识和使用新媒体,从而更好地在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扬长避短,更高效地完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务。
1 新媒体的含义及特点
1.1 新媒体的含义
新媒体是相对传统媒体而引申出来的一个概念,目前学界新媒体并没有严格的定论,专家们也是各执己见。如廖祥忠在《何为新媒体?》一文中定义为:新媒体是以数字媒体为核心的新媒体——通过数字化交互性的固定或移动的多媒体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②屈艺在《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研究》中表述:新媒体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是利用电脑等终端设备,通过互联网等通讯渠道,使用数字技术或网络技术,能向用户传播信息和提供娱乐服务。③
1.2 新媒体的特点
总的来说,新媒体在技术上具有开放性和平等性;在交流上具有双向性和互动性;在信息传播上具有即时性和广泛性;思想建构具有独立性和自由性。④新媒体的传播空间的无边界性,信息的发布者和受众间的概念越来越模糊,呈网状结构传播;传播效率和影响力大大提高,资费低廉的突出优势使浏览和发布越来越便捷。
2 新媒体时代对班级建设的影响
2.1 大学生成为新媒体时代影响的主要群体
新媒体应用有两个最重要的领域:互联网和移动通信。2013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北京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4.20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达74.5%。网民年龄在20~29岁的阶段占总体的30.4%,高中和大专以上学历人群中互联网普及率已经到了较高的水平,尤其是大专以上学历人群上网比例接近饱和。⑤
2.2 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优势
新媒体终端的普及和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使信息传播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得到了无限的拓展,信息传播速度极为迅速、广泛,信息的网状传播结构奠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多方位、立体进行的基础,这就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首先,教育形式不在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思想政治教育者和管理者,可以随时随地利用媒体终端普及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其次,信息的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喜欢的媒体终端进行,如:QQ、微信、微博等,从而可以大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再次,通过终端发布庞大的信息量,可以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通过信息的网状多对多的传播,可以烘托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使学生在无意识中便可以接受到教育。第四,班级作为大学组织的基本形式,是学生在高校的最基本归属,通过新媒体的包装与宣传,可以营造良好的教育阵地,树立大学生的集体荣辱观,强化班级品牌意识,使大学生树立班级建设和品牌班级宣传的主人翁意识。
2.3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冲击
新媒体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和班级建设带来突出优势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2.3.1传播内容具有不可控性
随着新媒体特点的不断开发和利用,信息的传播者和受众的概念也越来越模糊,参与群体也越来越广泛,参与者的学历层次、文化认知水平、思想信仰、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等都会存在差异,这样势必会导致新媒体传播的内容上具有不可控制性,难免会出现一些不法分子传播一些反动的言论、信息等。
2.3.2 对价值观的影响
新媒体时代的正面影响与负面影响,将直接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确立起到重要作用,所以加强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引领显得尤为重要,使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十分必要的。
2.3.3 对学习能力的影响
新媒体客户端能给大学生提供比以往互联网更为强大、广泛的信息功能和娱乐功能,这就致使绝大多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基本上处于新媒体的大环境下,新媒体提供的信息比较丰富、便捷,可以随时随地下载所需的学习资源,并且深受网络快餐文化和各类八卦新闻的影响,导致部分学生养成了不愿动脑、不愿记忆、不愿动手的习惯,甚至思考问题、学习专业知识也不愿深入,严重地阻碍了大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的发展。
2.3.4 对班级建设的影响
高校班级建设,应包含班级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部分,硬件建设包括班级环境、基础设施等;而软件建设则包含班级制度、精神文化、班级活动等。这两部分机制的建设均不同程度地受到新媒体时代的冲击,是机遇也是挑战。新媒体时代普及了班级对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大学中多媒体教室覆盖率基本上达到100%,使班级硬件建设能够紧跟时代的需要;而传统意义上的班级文化、制度、活动等内容,则受到新媒体的影响,发生了较大变化:班级制度不再死板教条,班级博客应运而生,班徽班训班歌充分展示班魂,班级文化趋于多元化,班级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品牌班级效应的影响也逐步扩大等。新媒体带来一系列正面影响的同时,班级凝聚力、班级人际关系、集体主义精神等方面也趋于弱化,亟待加强。
3 新媒体时代加强班级建设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机制
新媒体时代应跟随时代变化的新特点、结合学生的新需求,充分利用新媒体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采用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来教育学生。笔者提倡新媒体时代应建立树形教育机制,班级建设为沃土,教育者、管理者为树根,学生骨干则为树干,班级学生为树的枝叶。要想呈现枝繁叶茂的效果,则必须自下而上源源不断地提供养分,牢牢把握参天大树的成长方向。
3.1 提高媒介素养,更新教育观念
在新媒体时代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他们在交流与被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一些鲜明特点:民主平等意识增强,喜欢平等地对话交流,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认可,具有明显的自我主导意识和主体意识,崇尚自我价值的实现等。因此,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建立平等互动的网络交流平台,营造轻松、和谐的交流氛围,敞开心扉、真诚地跟学生进行交流、交谈。学生可以署名或匿名交流,这样他们才能倾诉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使老师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解决出现的思想问题,从而可以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2 加强班级建设,打造品牌班级
班级是高校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最主要组织载体,加强班级建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班级建设主要包含班级环境、基础设施、班级制度、精神文化、班级活动等。参与班级管理的这几年中发现,班级的“归属感”,是学生靠拢班组织、参与各项班级活动的源动力。班级品牌,是班级所有学生思想的高度结晶,是班级荣誉成果的最高形式。因此,应充分利用新媒体,建设现代化、快捷、舒心的班级环境,营造出班团之家的良好氛围,发展具有自己特色的班级文化;同时,要善于运用SWOT法分析班级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进行综合评估,努力建设品牌班级,通过品牌的力量引领班级成员的思想、意识的发展,树立班级优越感、荣辱感、成就感,依托品牌效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达到集体育人的效果。
3.3 培养班级学生骨干,实现信息化服务
班级骨干,在班级建设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班级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关键角色。因此,在学生入学初期便要着力培养一批责任心强、认真、高效的学生骨干团队,根据新媒体时代班级管理的要求,加强媒介素养的培训,通过班级学生骨干引领班级媒体的主流,在学生内部开展思想政治的自我教育。同时,还应通过学生骨干,建立班级信息化服务平台,便于信息的及时传达与沟通,使学生工作能够更加公开、高效。通过搭建这样的网络平台,可以拉近领导部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同时还加强了信息的上下流通、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热点事件和思想动态。
3.4 注重班级引领,加强通力合作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人都是传播者,同时人人都是新闻受众。因此,要注重在现实的学习、生活中,培养网络舆情的引领者,通过学生喜爱的微信、博客、QQ、视频、即时通讯、社交网站等媒介,最大限度地控制传播内容的不确定因素,营造良好的网络舆情氛围,充分激发正能量。在新媒体时代,发掘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同时,也不能忽视被实践证明的、有良好效果的传统教育方式,如:各类讲座、谈心、社会实践、调研等等。要通过网上和网下教育的密切配合,通力合作,才能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总之,在新媒体时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遇和挑战并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管理者,要了解新媒体的含义和新特点,提高自我媒介素养,更新教育观念,充分依托班级教育的有效载体,建立适应当代大学生发展的管理、教育机制,不断加强班级建设,注重班级骨干的培养,结合传统、优秀的教育方式与方法,加强信息化服务,才能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注释
① 李岩.浅谈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方法创新[J].世纪桥,2013(3).
② 廖祥忠.何为新媒体?[J].现代传播,2008(5):121.
③ 屈艺.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研究[J].前沿,2012(13)182.
④ 百度百科.新媒体[OL].http://baike.baidu.com,2013(8).
⑤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北京:2013-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