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生态危机的特殊性、原因及对策

2014-05-30 16:22肖珈
学理论·上 2014年7期
关键词:生态危机

肖珈

摘 要:我国城镇在空间地域布局、资源人口密度分布、时代发展背景等时空维度上均呈现出发展特性,这也导致我国城镇化进程下生态危机的特殊性。通过对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生态危机的特殊性探究,来系统总结出导致生态危机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城镇化发展;生态危机;时空维度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9-0023-02

一、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生态危机的特殊性

(一)时间维度的特殊性

我国城镇化在时间维度中所表现的主要特殊性有两个:一是时代背景的复杂性。中国城镇化起步较晚,并在飞速发展中历经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及全球资源、能源短缺的复杂时代背景,因而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就承载着一边要提高城镇化水平,加速经济发展;一边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双重压力。在这样双重压力下,不可能做到对二者的绝对兼顾,难免会有所侧重。面对全社会步入小康生活的需求,城镇化发展更侧重于经济建设,而较少对生态环境予以关注,这便为我国城镇化建设中生态环境的破坏带来隐患。二是发展进程的高速性。回顾我国城镇化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受国民生产力低下影响,1953年的城镇化率仅为13.26%。后期随着经济建设发展,城镇化率也在同期呈上升趋势,到了2013年比率高达53.37%。这一高速发展的态势预示着我国城镇化水平提高。同时,自城镇化加速发展以来,城镇中工业厂区集中,并有大规模的人口涌入。这样多而密集的人口集中所产生的垃圾、工业废料骤增,会造成水及其他资源锐减,环境污染加剧。

(二)空间维度的特殊性

我国城镇化进程下在空间维度中也呈现出两个特殊性:一是城乡地域分布差异。我国的城乡地域分布以东西分布来看,大中型城市或者发达的城市群体集中于沿海及东部,多数欠发达的城区则散落在西部,并且受到来自资金、科技、劳动力等投入不均的因素影响,我国东西部城镇发展的水平差距显著并在不断扩大,甚而会产生“马太效应”,以致带来两极分化等社会矛盾。受地域分布及投入不均的因素影响,我国的城镇进程也大相径庭。如北上广地区,其城镇化发展水平业已进入到第二阶段,而西北的小城区却未达到第一个阶段发展水平,也使得这些地区出现的生态危机问题不同。面对已发展成型的北上广,更多的则是在发展中出现的资源匮乏,人口膨胀,城市热岛现象加剧;但西北地区的小城区因为城镇化刚起步,所以在逐步历经工业厂区建设、资源开采等发展阶段时,更多会面临着空气及水资源污染,土地资源的大规模征用等问题。二是资源人口调配不均。我国资源与人口在空间地域中调配不均。处于大型城市及发达城市群体的人口密集度高,但所能使用的资源存储量却甚少,而欠发达的城市群体在人口密度少的情况下却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可用。资源与人口的调配不均,将使城镇面临资源紧缺与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难以维系原有的生态系统平衡,由此带来更严重的生态危机。

二、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生态危机的形成原因

(一)城乡二元的历史影响

纵观中国城市建设发展史,在户籍制度中就明确划分出城市与乡村。无论是就业、入学还是社会保障等方面,城乡户籍都呈现明显区别。但这样的划分是否真的合理,我们且不论,不过笔者认为,城乡二元结构却对中国城镇化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城乡二元结构增加了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复杂性与艰巨性。既使我国城镇化进程不能一步完成,又严重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延缓了城镇化进程。同时,城乡二元结构在城镇发展中也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农村在教育资源方面上严重短缺,生态文明意识也相对淡薄;而国家在农村地区的经济、政策、科技等方面投入相对城市较少。这样不仅削弱了城镇化发展,而且更易在城镇化发展中诱发生态危机。

(二)对经济利益的片面追求

城镇化发展中,唯GDP的经济发展观念促使建设者在增加经济效益时,较少顾及生态效应。从宏观角度看,建设者秉承唯GDP的经济发展观念,在项目引进、资源调配和污染治理上都不顾及生态建设,将超出辖区生态环境所能承载的项目予以引进。虽然城镇建设初期获得一定经济效益,提升发展水平,但在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的境地下,城镇建设后期发展的经济效益不高,生态环境破坏又危及百姓生活,使城镇化发展陷入了窘境。

从微观角度看,工厂、企业在唯经济利益观念驱使下,对资源这些生产资料进行无限度开采与大规模征用,以谋求更多原材料,降低成本;而为进一步扩大利润,工厂、企业对排放污染物视而不见,不进行或进行不彻底的污染物处理更诱发了当地生态危机的发生。

(三)立法体系的不良建构

我国现行所出台关于自然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少,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但资源保护的体系并不健全,像土地资源、水资源的保护法规则是由其他保护法规补充说明的,并没有完全的一本单行法规直接进行说明,目前我国还未颁布称为《水资源保护法》的法律,关于水资源保护问题,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进行规定。这样很难构成一整套生态保护的成型体系,可见我国在自然资源保护的立法建构方面还不够完善。除此,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生态环境迥异,这使得我国所颁布、施行的关于自然保护的法律对各地区适用程度不一;另外,地方政府所出台的法规也相对较少,不能有效地对国家颁布此类型法律进行补充。这样建构的法律体系既不能对破坏环境的主体进行强制约束,也不会有效改善生态环境。

(四)舆情导向的力度不足

我国在城镇化建设中对于环境保护这一层面仅仅依靠于企业、工厂及其他环保部门的相关责任人,却忽视了公众这一主要群体。而从目前城镇化高速发展时期来看,公众对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有着更深远的意义。一方面,公众是城镇化发展进程的主要贡献者,也是推动城镇化向前迈进的主要承担者。对于环境保护及资源节约,公众才是真正的主力军,因而,舆情导向的作用事关重大。但新闻媒体在这方面的传播报道却很少,以致公众忽视了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笔者认为,公众也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受益者。城镇化发展所出现的各种生态危机阻碍着公众生活水平的提升,是公众步入小康生活的绊脚石。但是多数谋求经济利益的公众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并不买账,这也是基于目前舆情导向力度不足这一原因。

(五)产业结构的组合不佳

中国城镇化高速发展中,产业结构发展方式粗放与质量低下都促使城镇化生态问题危机化。产业发展方式的粗放主要表现在“三高”,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上,同时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等方面也是其主要表现,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在各产业部门中,而尤以重化工业部门更突出[1]。而从另一角度,产业结构效益同城镇化发展效率的“双低效”密切相关。一方面,产业结构粗放带来的经济效益并未切实提高城镇财政和当地居民的收入,使城镇建设资金来源受到约束,直接导致城镇基础、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的“欠账”[1],势必减缓城镇化发展进程;另一方面,城镇化效率低下又反过来加大对产业发展成本的投入[1],反而加重城镇财政负担,对产业的合理布局也带来阻碍。

三、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生态危机的解决对策

(一)经济杠杆宏观调控

由于城镇、人口及资源在地域上处于不均衡分布,因此利用经济杠杆进行宏观调控可有效降低对资源、能源的过分使用与开采,例如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建立健全居民用水、用气阶梯价格制度[2]。同时,为弥补因为保护环境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受损,探索建立跨区域、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也是我国自新一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主要解决措施。利用经济这一杠杆协调各区域能源、资源的使用与消耗,加强对保护环境的补偿力度,会逐步缓解当前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问题。

(二)政治理念广泛疏导

对公众的舆情导向、宣传教育也是解决城镇化进程所带来生态危机的有效途径。在当前经济发展视域下,有效利用广播电视及互联网等媒体向公众倡导保护自然的重要性。并在各级院校开设相关课程予以讲授,唤起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增强公众对城镇化生态问题的关注。

政府也可利用如“地球日”“植树节”等相应的环境保护纪念日、节日,组织公众参与到改善环境的活动中来。通过植树、节能、清理垃圾等切实保护环境的活动,让公众能达成保护环境的共识,并采用实际行动去改善生态环境。

(三)法制政策强制约束

建构并完善我国目前自然保护的法制体系,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应颁布并推行此方面的法律、法规,并要形成长效机制,对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等行为采取强制约束,以有效保护城镇进程下的生态环境。

以往城镇化发展中,由于法制的约束力度不够,致使很多企业、工厂在缴纳环境保护罚金之后,仍不顾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但在法制政策的强制约束下,可利用刑罚的形式有效遏制破坏环境的恶劣行为,加强对工厂、企业的监管,从法制途径上对工厂、企业产生威慑作用,并完善我国环境保护法制工作。

(四)科学技术应用辅助

科学技术是我国城镇化生态环境保护的辅助手段,并能从多方面缓解目前城镇出现的生态危机。首先,就资源使用及开采方面,要提高非化石能源发电比重,发展智能电网和分布式能源,鼓励发展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2]。同时,加大对开发应用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的科技投入;其次,就污染排放治理方面,要提高科技创新,加强对水、土地等污染监控和治污排放,建立废热循环等电力科技项目,从而降低各类污染,净化环境。第三,就现有环境问题治理方面,利用高新技术对城镇化进程中所产生的垃圾、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加大回收力度,循环利用;最后,就城镇已出现的生态问题,应加大监测力度,并利用高科技手段减少污染对居民生活造成的不利影响。

(五)产业结构绿色升级

产业结构发展方式的重构,不仅有效增加各产业部门的经济效益,而且更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从而提高城镇化发展的总体水平。我国产业结构发展方式应进行绿色升级,即进行集约型发展模式,以低投入、低消耗、高产出为原则,并通过产业链接的集中整合,协同各个产业部门进行合作,加快循环利用,提高效率。同时,在产业结构发展方式上还应加大对其资本、科技、政策等方面的投入,打破绿色升级的屏障,稳妥进行每一环节、领域、产业下的结构改造,最终完成绿色升级投入使用。

随着我国新一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部署要求,我们在稳步推进城镇化的同时,要在这一过程中避免可能出现的生态问题,要以经济杠杆调控为主,崇政治理念疏导之本,添法制政策约束、科技应用辅助双翼,走产业结构升级之路,高效低排、全面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谋求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共荣。

参考文献:

[1]张茉楠.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城镇化战略[J].中国经济报告,2014(1):92.

[2]王秀强.今年能源消耗强度降低3.9%以上[N].21世纪经济报道,2014-03-06.

猜你喜欢
生态危机
责任伦理:变革时代的伦理探索
本·阿格尔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浅探
我国网络生态危机治理路径探析
法兰克福学派异化消费理论光芒与缺陷并存
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反乌托邦观照
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探析
《白噪音》小说中的生态意识分析
生态危机的成因述评
论生态伦理、生态哲学与生态文明
当代大学生德育生态危机及重构路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