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达院?单胜江
摘要: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办本科院校的课程国际化建设,将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全面国际化产生重要影响。目前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绝大多数刚刚完成从课程国际化初始阶段到课程国际化形成阶段的跨越,在课程观念、战略目标、师资队伍、课程内容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应根据新建校情并依托优势学科,走特色化的课程国际化道路,确立课程国际化战略目标,建立课程国际化发展模式,加大国际化师资培养和引进力度,融入应用型国际化高校评价标准并建立课程国际化评价体系。
关键词:课程国际化;新办本科院校;高等教育国际化
作者简介:付达院(1979-),男,湖北黄梅人,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国际贸易系副主任,讲师;单胜江(1963-),男,浙江绍兴人,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副校长,教授。(浙江 绍兴 312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浙江省教科规划研究课题“新办本科院校课程国际化问题的探究”(项目编号:SCG325)、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国际化的内涵及实施战略的探究”(项目编号:12YJA88001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8-0066-03
自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高等教育国际化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率先起步,包括中国、印度、南非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积极参与,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世界高教发展潮流。针对进入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不再仅仅是研究型院校或重点院校的战略考量,它更需要我国各种类型高等教育机构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及全球化视野整合至其高等教育目标、功能和过程之中。而在其中,新办本科院校对高等教育国际化不可或缺。
一、新办本科院校课程国际化的重要意义
课程国际化(Curriculum Internationalization)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内容,是高校课程适应信息社会变革的要求,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与实现目标的有机结合体。作为实施过程而言,它不仅表现在高校课程对外来文化和科技精华的吸收融合,而且表现在本国优秀文化和实践成果的对外推广;作为实现目标而言,它主要体现在通过课程国际化的体系构建和规范设置,从而使本国课程体系在世界高校课程体系中拥有一席之地。充当本科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国际化通过课程与国际之间的接轨,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从而大幅度提升了高等人才培养质量。
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我国高等教育实行扩招政策。为满足扩招的需求,全国有一大批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这类学校一般被称为新建本科院校。据统计,2010年全国总共有792所普通本科高校,其中新建本科高校有261所,新建本科高校的数量占全国同期普通本科高校的32.95%。2010年之后,这一发展趋势丝毫未减,譬如包括广东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湖南长沙师范学校等筹备新建本科院校在内,教育部列入2013年考察升格本科的高校多达39所。由此可以预见,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新建本科院校都将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持续占据重要地位,如何消除新建本科院校“成长的烦恼”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而新办本科院校的课程国际化建设,也必将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全面国际化产生重要影响。新办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课程设置国际化不仅有利于培养国内市场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而且有利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国际市场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从而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走向世界人才市场。这也是新建本科院校能够立足生存之根本。
二、新办本科院校课程国际化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新办本科院校课程国际化所处的发展阶段
从整个世界范围来看,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一是课程国际化初始阶段,即单纯开设国际课程阶段,如设立“世界历史”、“国际经济”、“东方文明”、“欧洲法律”等课程,尽管这些课程实际上可能仍然采用中文教材,但它已经基本具备国际學科的特点;二是课程国际化发展阶段,课程讲授中以比较视野增加对国际背景、异域文化等相关内容的深入诠释,主要通过引进国外教材、实行双语或全英语授课等多种手段,将课程国际化内容融入其中;三是课程国际化成熟阶段,即国际课程本土化阶段,开设国际课程以及将国际因素整合到课程的组织和实施中去,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的国际导向成为这一阶段的显著特征,如通过模拟动态教学、远程跨域授课等开放课程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推动课程国际化的不断深入。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为代表的高等教育发达国家,不仅已经把国际化理念运用到高校课程体系构建中,而且在多数课程的设置和实施上,适应世界一体化趋势的常态化国际课程在整个课程结构中已经占到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国家的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已经推进到第三阶段。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课程国际化兴盛于欧美研究型大学,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而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步伐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才得以加快,从目前看来,上千所普通本科院校只有数十所国家重点建设的“985工程”、“211工程”院校在课程国际化方面有较为明显的推进,现已推进到上述的第二或第三阶段。譬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多所研究型高校,不仅早已进行课程国际化的探索和实践,而且制定了相应的支持政策和实施措施。[1]
而对于我国新办本科院校而言,由于尚未有这类课程开设的要求、受限于现有的课程结构、教师对这类课程的国际化意愿不高、学生对这类课程不感兴趣、学生外语能力不足、经费不足、师资不足、课时所限等诸多方面的制约,其中绝大多数刚刚完成从课程国际化初始阶段到课程国际化形成阶段的跨越。
2.新办本科院校课程国际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与发达国家和地区高校以及我国研究型大学相比,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在课程国际化建设中存在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1)课程国际化理念的贯彻有待加强。根据课程国际化课题组对浙江外国语学院、安徽外国语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浙江树人大学、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宁波诺丁汉大学等泛长三角地区6大高校的调研,上述高校100%认为课程理念国际化的核心是培养适应国际市场需要的国际应用型人才,并合理实现中外课程的交叉融合。这一调研结果体现了国内高校对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理念的实用化倾向,也说明目前我国大多数新建本科高校对课程国际化的认识已有很大提高。但课程国际化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也不是简单地等同于引进国外教材、开设双语课程等实践手段。课程国际化理念应贯穿在人才培养定位、课程设置、教材运用、教学组织等整个教学过程与各个培养环节之中,而这恰恰是新建本科院校的薄弱所在。在某种意义上,课程国际化理念是高校课程国际化建设的前哨,课程国际化意识与观念贯彻不力是新建本科院校课程国际化进程中的首要障碍。
(2)课程国际化的目标仍有待进一步明确。目前我国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无论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设计,还是课程管理、课程评价,都没有真正确立相应的国际化战略。如果我国许多新建本科高校在很长时间内难以明确课程国际化战略的基本依据,要真正实现课程国际化就变得相当困难。根据课程国际化课题组对泛长三角地区6大高校的调研,除了能在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培养学生了解并掌握某门具体的学科知识和操作能力等两项内容达成一致外,选择强调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强调适应全球化发展需要的能力、与国际对照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等课程国际化目标选项的高校仍占一定比例。可见,我国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课程国际化的目标仍有待进一步明确。
(3)课程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建设迫在眉睫。高水平的国际化师资队伍是实现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的关键。然而就我国新建本科院校而言,目前师资队伍的国际化现状不容乐观。根据本课题组2013年对泛长三角6所普通新建本科院校的课程国际化调查,在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归纳的九种类型的国际化课程中,其中有通过国际比较和借鉴使得传统课程内容得以延伸的课程、培养学生获取国际专业资格的课程、专门针对海外学生或国际留学生设计的课程等三类课程至今仍然停留在尚未起步或初步规划,其存在落差的原因在于师资不足,特别是不仅具备良好的外语教学能力和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而且能够接轨世界和洞察前沿的国际化师资尤其欠缺。由于受到资金和政策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制约,教师出国研修的机会相对不多,参与国际科研合作的机会偏少,而聘请国外专家、教授的比例更低,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到教师参与课程国际化建设。[2]
(4)课程内容的国际化程度亟待加深。课程内容是构成课程的基本要素,反映了不同的课程价值观、课程结构观和课程设计观。课程内容的国际化深度直接关系到课程的国际化程度。针对新建本科院校,课程内容仍然难以反映专业领域的国际前沿和最新动态,从而形成其最显著缺陷。根据课题组对泛长三角6所普通新建本科院校的课程国际化调查,结果显示:与国外某个或某些区域相关的研究课程已经稳定成熟,体现国际学科特征的课程、海外教师讲授的课程基本处于执行发展阶段;致力于培养学生国际职业素质的课程、培养跨文化交流与交际能力的课程正在进行从执行发展向稳定成熟的阶段性跨越,专门针对海外学生或国际留学生设计的课程亦基本处于从初步规划向执行发展的跨越階段;而通过国际比较和借鉴使得传统课程内容得以延伸的课程、培养学生获取国际专业资格的课程尚未起步或刚刚起步。这些情况表明,我国高校课程内容国际化的发展水平仍居于较低水平。
(5)课程输入和输出的严重不平衡。课程交流的对等性是高等教育课程国际化的重要特征,发达国家和地区非常注重课程输入和输出的均衡,因而在向其他国家输入先进课程的同时,也向外输出本国优秀课程及其相关内容;在接纳外来文化和科技成果的同时,也通过招收国际留学生或短期交换生等方式,完善国际化课程体系并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譬如成立至今不到30年的台湾树德科技大学,可以为海内外学生量身定制地开辟国际班,开设“国际企业与贸易”等国际化课程。而相比之下,我国新办本科院校在很多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距,根据课题组对泛长三角地区6所高校的调研,认为既要保持本国的特色与优势,又要吸收其他国家高校课程中的精华的比例高达100%,而其中仅有50%的高校认为不能再局限于本国传统格局之中,应该主动参与到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去。针对全国而言,相当多的新建本科高校仅仅为了招生的需要,盲目地输入国际课程,生搬硬套地引进国外教材,却全然脱离了自身特色和实际。外来课程吸纳过多,而合作交流相对较少,特别是专门针对海外学生设计的课程在所有课程框架中所占比重过低,国际留学生招收工作刚刚起步,课程的输出和输入严重不平衡。
三、推进新办本科院校课程国际化的对策思考
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在课程国际化过程中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由于在课程国际化观念、课程国际化战略、课程国际化师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目前课程国际化发展进程相对滞后。提升我国新建本科院校课程国际化水平,要从以下五大方面着手:
1.根据新建本科校情,走特色化的课程国际化道路
特色化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正确选择,这一点对新建本科高校更是如此。纵观世界大学发展历程,坚持走特色化道路是许多低起点大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譬如坐落在威斯康星州首府麦迪逊市的威斯康星大学,由一所在美国名不见经传的小学校,一跃进入世界大学100强之列,并获2012美国大学表现评估中心美国大学排名第3名和2011上海交通大学全球大学排名第19名。威斯康星大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巨大动力在于:自建校开始一直坚持走面向实际且注重实用的特色化发展道路,可见特色化对高校发展的重要意义。尽管世界各国课程国际化理念有着很大差别,国际化形式和途径也有较多不同,但坚持自身特色是其共同点。譬如美国大学课程国际化历史悠久,到目前几乎全美高校都在实施课程国际化,已经形成相当大的课程国际化规模,并特别注重课程国际化中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在澳大利亚,体现国际学科特征的课程占课程总量的24%,通过国际比较和借鉴使得传统课程内容得以延伸的课程占课程总量的18.4%,构成其高校课程国际化的鲜明特点。因此,根据我国当前国情和新建本科校情,探索并制定出一条满足现实发展需求的特色化课程国际化发展道路,是目前我国新建本科院校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2.以本校优势学科为依托,确立课程国际化战略目标
学科是新课程的重要依托,课程的国际化发展始终与学科紧密相联。由于受到人力、物力、财力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目前新建本科院校所有学科领域齐头并进的局面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比较现实的路径是:对部分优势学科实行重点扶持,加大投入以加快其课程国际化建设的步伐,让一部分学科及相关课程先“走出去”,再逐步扩大到其他课程领域,从而带动高校课程的全面国际化。可以说,“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始终是一条课程国际化的重要法宝。譬如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斯坦福大学,在20世纪40年代还只是一所二流大学,课程国际化程度非常低。面对极其严峻的发展形势,斯坦福大学依然打破学科平衡发展的传统,实施“学科冒尖”发展战略。如今的斯坦福大学已经发展成为国际著名大学,也正因其具有浓厚的课程国际化色彩,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海外学生前来深造。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应该依托本校优势和特色,明确自身定位,形成发展重点,特别是在课程建设政策、课程建设资金、课程建设资源等方面对优势学科进行扶持,有效加大对先行课程国际化的支持力度。通过优势学科或专业的课程国际化,带动其他与其相关的学科课程的国际化建设,以点带面,循序渐进地实现所有学科课程的国际化,从而全面推动新建本科院校课程国际化发展。
3.做好本土化批判性吸收,建立科学的课程国际化模式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下,国际化课程意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和沟通能力。拥有这种能力之后,就能够解决不同国家之间在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中产生的隔阂和障碍,这就是所谓的“全球通人才”。但课程国际化并非抛弃本土课程或者与本土课程相背离,本土化支撑着国际化,而国际化又是本土化的升华和发扬,国际化与本土化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应该使本土课程与其他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的课程真正实现交叉融合,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在分析、比较、筛选和鉴别的基础上,课程国际化逐步将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和科技精粹融入到本土学科专业设置和国内课程教学实践中来。它不仅强调民族经济文化和全球经济文化的有机融合,更体现在国家民族精华和国际有益知识的兼收并蓄。简而言之,国际化课程的目的不在于培养学生狭隘的爱国情感,而重点在于培养其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目前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课程引进与输出之间的不平衡,这不仅表现在课程模式设置上,而且表现在课程内容安排上,更多地是以发达国家和地区为标杆,通过学习、借鉴和引进他国的优秀课程资源,甚至不少高校直接运用国外原版教材进行教学。在吸收引进过程中,不局限于本国传统格局,应主动参与到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去,这一点无可非议。但也应该考虑到中国目前的国情和新建本科院校校情的不同以及学生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知识结构的差异。在课程国际化理论与实践的探索道路上,新建本科院校必须充分意识到该问题,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国际化模式,从而使课程真正实现国际化。
4.加大国际化培养和引进力度,强化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
美国著名教育家科南特认为,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规模,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教育传承者的质量。[3]教师不仅主导课程设置、传授课程内容,而且直接参与课程实施,因而教师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先锋力量。要真正地培养国际化人才,国际化的课程内容不可或缺;而国际化课程内容的讲授,又离不开国际化的师资队伍。目前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在这方面虽然已经取得一定成绩,各高校对于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建设已经开始重视,但与发达国家和研究型高校相比仍远远不够。由于国际化师资不足或教师对很多课程的国际化意愿不高,新建本科院校进行课程国际化的进程受到诸多阻碍。
除此之外,目前国内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在国际化课程的考核上,仍采用以终结性评价为主、以形成性评价为辅的方式,课程论文、大作业或自主学习考核方面差距较大。究其原因可能在于师资水平、师资结构和师资数量的制约。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应加大国际化培养和引进力度,强化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一方面各高校应该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充分的保障措施,鼓励本校教师海外留学和进修,更新教师课程国际化理念,熟悉国外高校的课程规划和课程设置,在扩大国际化视野的同时增添课程国际化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新建本科院校应该实施优惠政策和待遇吸引海外学者,重点引进和聘请海外高端人才,从而有效充实本校教师队伍。坚持“送出去培养”与“赴海外引进”双管齐下,大力推进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国际化进程。
5.融入应用型国际化高校评价标准,建立课程国际化评价体系
课程管理是课程实施的有效保障,课程评价则是课程优化的重要基础。课程国际化不仅包括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的国际化,也包括课程管理和课程评价的国际化。世界各国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目标取向评价正在被过程取向评价和主体取向评价所超越,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被认为是基本的评价方略。其二,对课程体系本身的评价成为课程变革的应有之义,许多发达国家高校从多個角度并运用不同策略对课程体系进程合理评价。而尝试着与其他国家高校或国际组织联合实施对本国课程的综合评价,被认为是非常有效的课程评价策略。其三,课程设置最终是为人才培养服务,包括跨文化交际能力、综合职业能力等在内的学生发展评价,已成为课程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4]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课程质量必须按国际上通行并能够接受的标准改革课程,除了要得到世界高等教育界的普遍承认和共同尊重外,还应该融入到各国应用型高校课程之间共同的条例规定和评价标准的制定中去。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推进,传统的考试模式已经显得不合时宜,改革方向应是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课程论文、大作业、实验操作等考核形式都应融入到新建本科院校的考试体系中来。融入应用型国际化高校评价标准,建立课程国际化评价体系,是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实现课程国际化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毕晓玉.我国重点大学课程国际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
[2]尤丽.浙江省高校国际化课程设置探析[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3]Knight,J.Internationalization Remodeled:Definitions,Approaches and Rationales[J].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04,(1).
[4]Paige,R.M,M estenhauser,J.A.Internationalizing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J].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1999,(4).
(责任编辑:孙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