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媛等
摘要:结合黑龙江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实践经历,从专业总体目标、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建设、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知识结构设置等方面明确阐述了影响专业内涵建设的主要因素;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实践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工业设计专业内涵建设的方法与措施。为进一步加强工业设计专业的建设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工业设计;内涵建设;本科专业
作者简介:陈静媛(1967-),女,满族,辽宁大连人,黑龙江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陈婧(1982-),女,辽宁锦西人,黑龙江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讲师。(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2)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8-0060-02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以质量提升谋求内涵发展。作为地方高等学校要想立足和发展,就要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工业设计是多边的交叉性学科,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讲,工业设计的内涵在不同时代所包含的含义是不同的。如1954年布鲁塞尔年会、1980年巴黎年会、2001年首尔年会、2006年ICSID和2008年CUMULUS都给出了新的定义,勾画了新的目标和新的追求。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业设计的内涵也不断丰富。概括地说,工业设计的内涵就是创造更宜人的生活方式。
一、專业内涵建设的影响因素
专业建设直接关系到学校内涵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要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增强专业人才的竞争力,就必须重视专业内涵建设,要以特色求生存,以内涵求发展。而影响专业内涵建设的因素是多方位的、复杂的。
1.专业目标是专业内涵建设的总方针
专业要发展就必须确定科学、合理、可行的专业发展定位,而专业定位必须与学校的办学定位相符合。黑龙江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高级应用型人才,确定的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清晰、有特色,工业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级创新的应用型人才。
2.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
创新是工业设计的灵魂,是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是工业设计人才综合能力的体现。因此,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内涵建设的核心,是专业内涵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培养出色人才的源泉。
3.教学资源是专业内涵建设的基础
一是教学基本条件:教学资源软硬件设施的投入与利用情况;现代化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利用;促进专业发展经费投入与应用效果和成效。二是实验、实习条件:专业实验室、实践实习基地必须满足使用要求,对新型人才培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三是教学资源共享。四是人脉是教学资源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源。
4.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内涵建设的基准
人才培养模式是始于人们对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么样培养”问题的认识。笔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首先应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才能有的放矢地研究人才培养模式。
5.课程体系与知识结构设置是专业内涵建设的灵魂
课程体系与知识结构的设置应合理,应能够充分体现学生核心设计能力的培养,包括教材的选择与使用、教学改革等。
6.实践环节充分体现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专业内涵建设的目标
实验在学生学习或职业生涯中的指导作用,体现出学生创新项目的完成效果及学生专业能力与就业面的宽窄。
二、加强工业设计专业内涵建设的措施
1.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当前我校工业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思路开阔、基础扎实、适应性强、勇于创新,既懂得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又具有艺术修养,既掌握现代工业设计理论和创造技能,又通晓市场开发等经济规律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优化师资队伍,增强人才培养质量意识
教师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素质与创造能力。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不仅要考虑团队成员的职称、学历、年龄等结构,还要关注专业教学团队的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科技研发能力。拥有多种类型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思维敏捷、创新能力强的学生。因此,应增强人才培养质量意识,改变与提高教师自身的能力和水平。
要关注工业设计专业教学队伍的学缘结构,工业设计是多边的交叉性学科,是技术、艺术与文化的相互交融,因此师资队伍要由艺术学、机械工程、人文等学科专业出身的教师组成。另外,又由于工业设计实践性的特点,为了加强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可以广泛聘请设计公司的设计师来承担教学工作,聘请专家、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建立和充实兼职教师人才库,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为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可以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竞争上岗,使专业教师产生紧迫感,进而主动提升自身素质。
3.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多段化人才培养
鉴于我校的学苗情况,工业设计专业采取了多段化人才培养模式。所谓多段化,就是根据学生、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设置等分时期、分课程、分学生层次与类型等进行多样化的培养。
(1)工业设计专业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目前我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采用的是“3+1”教学模式,即前三年在学校完成理论教学和实验室实践教学,最后一年在企业挂职锻炼完成专业课学习、实践技能训练、结合企业实际完成毕业设计。因此,从纵向来讲,实行“3+1”教学模式。
(2)导师制。本科生导师制在教学中采取课内外培养相结合,不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由以前的传授转为指导,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探索。学习形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导师要重点引导)和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课程,优化知识层次与结构,达到“学有所用”,以“用”导“学”,以“用”促“学”之目的。[1]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科研、参加大学生科技立项等,展开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达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3)对专业实践性强的课程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能使课堂富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能够使学生在完成特定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2]
(4)专业课程采用了“CDIO”教学模式。CDIO体现了现代工程师所应具备的服务于现代工业产品从构思、设计、实现到运行的全过程所必须拥有的基本能力。[3]继承和发展了欧美20多年以来的工程教育理念,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5)入学初期实践性强、艺术性强的课程采用“工作室制”。“工作室制”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最早于1919年德国魏玛包豪斯学院就已经实施,它是以强化“知识与技术并重,理论与实践同步”的教育理念和教学中注重与现实的实践项目结合的工作室制式的教学方式。[4]理论与实践同步,是目前大多数高校在教学中不能实现的,如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同步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4.深化课程体系设置,突出人才培养质量意识
在原课程体系构建中,增加了素质拓展课程和社会实践課程,其建设满足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现学习内容和专业技术能力要求的融合。而改革具体课程的重点是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内容中体现我校的“三大”理念,特别是“大矿业”理念,以确保我校的工业设计做到“人无我有”。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使学生在“做中学”,构建自己的专业知识,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之中。我校的课程体系从三个模块进行设置,即专业知识模块、能力提升模块和校外实践模块。教学中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分别或组合采用案例法、发现法、设疑法、导学式法、协作式法、情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另外,课程考核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不断探索适合课程特点的考核方式及管理制度。教学手段应多样化,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可以说是未来教学发展的趋势。
5.构建跨学科、专业乃至院校的资源共享平台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良好的实训基地,要提升专业建设内涵,无异于纸上谈兵。只有具备良好的实训基地,才能为专业建设提供强大的支撑。一是加大校内基础条件建设。校内的教学资源应公布资源明细与内容,达到真正的有效利用资源。二是加强与兄弟院校的合作。可通过人脉或官方来争取资源共享,高效利用资源。三是加强对口校企合作基地建立。一方面可实现校企合作,另一方面解决了学校“双师型”教师的不足。
6.提高学生学习成效,与企业、国际化接轨
(1)根据“3+1”人才培养模式,在校完成理论教学和基础实践教学,这一阶段教师的素质决定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效果。要求教师必须有现场工作经验,不能照本宣科,应根据时代的发展、企业的状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确保学生在企业顶岗时能够“学以致用”。
(2)生产实习落到实处。一是让学生了解国内外的工业设计现状与发展前景,开阔眼界;二是学生可直接参与企业的设计,掌握设计流程,与设计师接触能够提高设计水平和经验。
(3)实现应届毕业生就业零试用期,注重就业质量。要从提高素质教育的思想上认识实践教学,随着就业形式的变化,绝大多数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是“个人素质好”、“要求有工作经验”,因此,实习—毕业设计—就业一体化,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学校专业教育与企业实际需求不相符的矛盾,能够有效地提升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保证毕业生就业零试用期。
另外,工业设计专业应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工业设计竞赛,使学生获得相关的设计奖励,以增加就业筹码。
三、结语
专业的内涵建设是一项需要积极探索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是各院校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内容。为确保专业内涵建设的有效实施,应建立健全专业内涵建设机制,优化教学环境,同时应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内涵建设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
[1]陈静媛.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 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10):47-49.
[2]陈静媛.“工业设计史”课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应用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5):113-114.
[3]E.F.Crawley.Creating the CDIO Syllabus, a universal template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J].Annual Frontiers in Education,2002.
[4]孙晓男.“工作室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6):65-67.
(责任编辑:孙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