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俊青 刘张利
摘 要:抛开时下流行的穿越剧的肤浅,我们应该去深入地了解一些历史真相。特定条件下,历史本身会做出选择,或者历史中某些平凡简单但勇敢有良知的人,一如张纯如做出选择。她会由着历史的带领,由着民族尊严和作家特有的人文情怀做出一些不平凡的事,抚慰那些多苦多难的心灵,从而给我们以正义的昭示和真理的荣光。
关键词:历史选择;张纯如;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 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08-00-01
时下,各大穿越剧场全国热播,实实在在地引领了一场穿越剧风潮。然而,让人不敢恭维的是这些所谓的穿越剧不是言情就是宫斗。这就是历史穿越?不敢苟同。真正的历史穿越,不是简单的影视虚构,不是模糊的索隐和推测,而是深入实际实地,全身心地投入到时间轴上真正发生的历史中,以一颗悲悯的心感受其中的苦难与折磨,让忘记这段历史的人们能重新了解和审视它,给人们精神上的抚慰,活着的或者逝去的。一如被“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选中的平凡而又伟大的女性——张纯如一样。
在西方,纳粹屠杀犹太人粉碎了西方理性和文明的美梦,而在东方,日本法西斯的南京暴行也让所有东方人所震惊,但为什么长久以来,许多人对此保持沉默。直到张纯如和她的著作《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出版,让我们理解了这种奇怪的沉默。张纯如的家人亲身经历过南京大屠杀,家人的讲述从小就让她知道这段历史的存在,然而真实的发生,真实的场景还源于二十几岁时参加的一次博物馆参观,展品中的砍头会面一直在她的脑海中挥之不去。除了震撼、讶异,不知道她的脑海中还会冒出哪些词汇,抑或这本身根本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因为南京大屠杀,从理论和实际来说,绝不是哪一个个人能背负的沉重。然而,有时候历史会机缘巧合地选择我们人群中的一位去作为某段历史的讲述者或是见证者,好似乱世造英雄,总是要有某个人物来代表某段历史。抑或,某些有与历史相契合的特质的人会不由自主地靠近某段历史,选择为历史代言,带着特有的痴迷,好似来了灵感,突然陷入疯狂。
生活在和平年代,人们容易忘记先辈们那难言的民族抑或家族奋斗史,是规律,也是不该有的“优良”传统。尽管安克施密特在《历史的崇高分裂》一文中曾指出:人类的遗忘能力是文明变迁的一个必要条件。
与大多数人面对历史时的漠然、麻木和逐渐遗忘不同,张纯如看到图片的那刻起,她就有了探索和发掘历史的决心,而随着她对那段历史了解越来越深入,那慢慢地变成了一种责任感,成了一种自己的“不得不”。
随着美国本土“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采访研究的结束,她又有了来中国南京这一历史发生地采访调查的念头。无法忘记历史的人是痛苦的。记得有一次,访問一位幸存者,他患有老年痴呆症,人生中很多事情都记不清了,但是却对几十年前的那些恐怖经历却记忆犹新。讲起那段受迫害的日子,他望着远方,眼中充盈着泪水。访问后,我和女导演安妮抱在一起痛哭。这是为了纪念张纯如拍摄电影时采访人的感受。那张纯如呢?每天去采访幸存者,听他们诉说各自的不幸,晚上,躺床上,哪怕再愚笨的人的心灵也会敏感如兔,更何况她本身就是一个敏感的女性。我不知道她是顶着多么大的压力又有如何的坚强去面对那些人和那段历史的。在那种时期,精神崩溃都是必然的事。每天都是血腥和残忍的历史,时刻都会有来自那个时空的各种绝望的呻吟和嚎叫声向她袭来。
那个时候,街上发生命案可以忽略不计,枪弹、炮弹声此起彼伏,哪还有清静场所?那个时候,人的生命不值钱,在那些充斥着麻木和报复的机器眼里,我们的同胞猪狗不如!那个特殊的时期曾有一座桥,很特殊的桥,桥的构成原料是尸体,长江水可以是红色的,原来“血流成河”并不只是一个简单到让我们看着没有感觉的成语,它也可以是事实,我们从来没有花哪怕一分钟时间去想象的事实。
采访到最后,据她自己说,自己经常会梦回那个暴力的战争中去,人们告诉她的一切梦境中都变成了真实。没有人让她穿越,可她仿佛真的穿越到了当年,我们都没有勇气去面对的当年。历史选择了她,还是她选择了历史,都不必再纠结,我们只要知道有这么一位伟大的女性曾真正地穿越到了那段岁月真切地感知到了殉难者的苦难,并为后来的我们搭起了一座了解那段历史的桥梁,为世人揭开了一层面纱,让我们能更深入地思考那段历史的成因,让世人了解日本法西斯的残忍,让人类文明发展的今天也为要这类似的悲剧而羞赧。
人文关怀,简简单单一个词,然而做到它却又极不易。在那么多不幸者面前,不是高姿态的俯视,不是假惺惺地同情,不是面无表情的麻木,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和关怀。张纯如做到了,越是了解那段历史,越觉得自己有责任为那些“失语者”去完成自己应做的事,将历史公诸于世,还原事实真相,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真实的存在而非改写的历史抑或被抹杀掉的空白。
沉默了太久,我们需要向世界昭示我们的真相,让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Find my light Pass it on Find my light Pass it on。
张纯如用尽自己的生命在为真理而活而战,真的是用尽了生命,因为那不平凡的使命和经历,因为所有令人难以置信的种种。张纯如是2004年11月9日在自己汽车内的开枪自杀,不难理解她的忧郁,正如我们不难理解总有那么多的历史事实有待世人逐渐解释给世人一样。
历史需要铭记,英雄需要缅怀。南京市为她制作两尊雕塑,一座放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另一座放在美国斯丹福大学胡佛研究院。
面对这个真正的历史穿越者——我们所有有血有肉有正义感的人都应该记住这位本着良知为真理付出一切的女战士,为深受苦难的人带来抚慰和关怀的女作家——张纯如。
参考文献:
[1]路泽权,遗忘与记忆:张纯如和南京大屠杀[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01-20
[2]刘美玲,张纯如·南京大屠杀:张纯如精神的延续[J]. 艺术评论2009-06-15
[3]张纯如铜像伫立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早报网.2005-9-10 [2008-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