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厌学”是指学生在主观上对学校学习活动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和冷漠态度,并在客观上明显表现出来的行为,即学生不愿意主动学习甚至厌恶学习,以一种消极的情绪对待学习活动。农村中学生的厌学原因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要尽量消除农村中学生的厌学现象,必须多管齐下:即以政府为后盾,学校为主导,家庭主要参与,整个社会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 厌学 对策
【基金项目】2012年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客家教育发展的历史与未来发展对策”(312B0705)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205-01
厭学现象在广大农村中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如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是一项迫切而艰巨的任务。
一、农村中学生的厌学原因
1.家庭因素
农村家庭自身的某些特点会给农村中学生的学习带来消极影响。
(1)农村中学生家庭负担偏重:农村贫困家庭,很多家长为增加收入而让孩子课后分担农活。 孩子较多的家庭,大孩子还得承担照顾弟妹的责任,这种精力耗费可能会给一些学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2)农村中学生家庭教育欠缺:农村家长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很多家长很少读书,家庭学习氛围很淡或根本没有。另外,有的家长由于外出打工,或受限于家庭劳动负担、 自己文化水平等因素, 对孩子疏于管教或管教不当,也容易导致农村中学生对学习产生畏惧和厌倦情绪。
2.学校因素
学校教学、 管理及人际关系等因素的不良影响会诱发学生的厌学情绪。
(1)农村中学教师素质有待于提高:目前我国农村中学的师资队伍就整体而言,还存在着学历达标率不高、职称结构偏低、骨干教师匮乏等问题。就教师个人素质而言,有的教师受知识水平、教学经验、教学方法、物质条件、个人修养等因素的限制,工作效果一般,工作积极性不高,这也会助长中学生的厌学情绪。
(2)师生关系不良:中学生学习态度变化快,他们对某门课程的学习态度通常带有较强的情感色彩。 因此师生关系的状况会对中学生的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 不良的师生关系也是导致学生厌学的一个重要原因。
(3)学校疏于管理:农村中学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不正规,对学生管理的疏松也是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之一。
3.社会因素
对农村中学生而言, 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主要体现在不良的社会风气、农村教育资源匮乏、学校周边环境不良等方面。
4.中学生个人因素
(1)低水平的心理素质:主要表现为心理承受能力、抗干扰能力、抗挫折能力差。许多中学生心理年龄特征不稳定,思想波动大,极易受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
(2)不良的个性特征:诸如过于内向、孤僻、抑郁、多疑、偏执等消极的个性特征会使学生认知功能受阻,自尊心和自信心减弱,造成自我认识偏差,助长部分农村中学生的厌学情绪。
(3)模糊的学习动机:许多农村中学生由于从小缺乏相应的学习动机教育, 受到自身及所接触的人的视界的限制,对自身发展缺乏畅想,没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明确的学习目标,一旦遇到困难可能就轻言放弃,甚至出现厌倦情绪。
二、解决农村中学生厌学问题的对策
农村中学生厌学问题的出现是家庭、学校、社会和中学生个人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因此有效杜绝农村中学生的厌学现象必须争取家长、学校和社会的配合,形成在政府大力扶持下,以学校为主导,争取家长和社会密切配合的机制。
1.政府:解决农村中学生厌学问题的强力后盾
(1)政府要对农村中学做出政策和财政上的倾斜,通过优先扶持发展的政策和重点的资金投入倾向, 不断改善农村中学办学的硬件条件,优化其教学设备设施,使农村中学能初步接触到网络教学、远程教育、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教学。
(2)政府可以通过实施公共教育项目、公益组织的教育活动,以及动员组织大学生进行各种支教活动,为农村中学生带来新鲜的活动和体验,拓展农村中学生的视野,以帮助他们树立长远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
(3)政府对切实提高农村中学的师资水平做出努力,为他们提供外出参观、交流、进修机会,并对农村教师的待遇予以保障,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水平和待遇,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条件。
(4)针对目前对农村贫困地区中学生捐资助学的活动形式单一、势单力薄的特点,政府部门应充分利用媒体的宣传力量,借助“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和“阳光工程”的影响,大力鼓励社会助学,推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的捐资助学活动,为经济确实有困难的农村中学生提供经济资助。
2.学校:解决农村中学生厌学问题的主导
(1)学校应成为家长与学生的连接点。学校要充分发挥沟通桥梁的作用,以便随时掌握学生的动态,了解学生的心理,及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的不良心理和人格特征与旷课、逃学行为高度相关,且大多数旷课逃学的学生都缺乏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因此,要矫正一些农村中学生的不良心理,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培养其自尊心、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培养其健全人格。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给学生空间发挥特长。学校应开展文体活动、技能竞赛、故事比赛,组织学科兴趣小组和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热爱生活,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充分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发挥自己的特长,让他们将兴趣劲头潜移默化地转移到学习方面来。
(4)利用多种途径,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学生最佩服和喜爱语言生动、表达简洁、幽默风趣的教师,课堂中如果教师的语言生动风趣,将使学生学习效果倍增。
3.家庭:解决农村中学生厌学问题的重要参与者
农村中学生家长要密切配合学校的工作,成为学校的密切合作伙伴,切实关注子女的身心发展和学习情况,积极参与到解决孩子厌学的问题中来,发挥父母独特的教育优势,为解决孩子的厌学问题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因此,家长要密切配合学校的工作,积极与教师进行沟通,共同关注厌学学生的成长。
4.社会:为解决农村中学生厌学问题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
为优化社会环境,要加强正确的舆论导向,特别是通过内容健康向上的文学艺术、电影、电视等宣传作品,让中学生受到积极的影响,并通过社会各方面的协同工作,端正社会风气,净化社会环境。此外,在解决农村中学生厌学问题的过程中,学校还要争取社会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努力净化周边环境,监督或取缔学校周围的网吧、游戏厅等不良场所。
作者简介:
蔡慧(1979-)女,湖南岳阳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广东省梅州市东山学校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