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晓茜
【摘要】新课标对学生学习目标和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学生认知情绪也发生变化,焦虑心理越发普遍。因此,在课堂中调剂、激发学生学习情绪,培养乐学、好学的学习习惯则尤为重要。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依据学生生理、心理,采取灵活策略来调节学生情绪,把学生的焦虑情绪调整到适宜水平,以提高语言教学活动的效能,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和情感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课堂 焦虑 调节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134-01
现代教学中,往往只重视课堂教学设计、方法的研究,忽视学生情绪研究在教学中的作用。只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智力,而对非智力因素重视不够。忽视具有动力作用的情感,过度强调竞争,致使一些学生出现焦虑、恐惧、厌学等情绪。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人的认知活动受到情绪支配,它既能促進亦能破坏人的认知过程。正面情绪能协调、组织认知活动;负面情绪则延缓、阻断认知活动。焦虑就是一种负面情绪。研究焦虑和学习效率的关系以及如何有效调控焦虑, 对外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讨情绪调节策略的内涵及其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并力图寻求调控外语课堂焦虑情绪的策略,旨在消除焦虑对语言学习产生的负面影响,促进学生语言学习,提高外语教学质量。
1.情绪调节的深层含义
情绪调节是从学生心理现状出发,采取人性化探索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习情绪,把学生培养成乐学、好学的自主性个体的教学模式,其理论基础是人文主义教学观和情绪心理学 。教学难度、家长期望、就业压力等方面都给学生情绪投上阴影。因此,情绪调节颇为重要。情绪调节模式实质——教师引导、调节学生的情感因素,克服消极影响并将其转变为积极情绪,培养学生学习自豪感,提高教学活动效能。
2.焦虑情绪及控制
2.1 语言焦虑及其影响
语言焦虑是学习者在学习一门语言时产生的不良情绪。它属于特定环境下产生的焦虑反应,是语言学习常见现象, 产生于语言学习过程中,是影响外语学习者情感的主要因素,起因主要是语言水平测试成绩。高中阶段考试频繁,学生总是担心自己的成绩,这种焦虑无时、无处不在。
焦虑情绪分为促进性焦虑和退缩性焦虑。前者激发学习者提出新目标,挑战新任务,克服焦虑感,;后者导致学习者逃避学习任务。促进性焦虑有助于调动学习者的认知动力, 使其不断向目标接近;而退缩性焦虑则阻碍学习者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研究表明,焦虑程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二者间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焦虑程度过高或过低,效率都很低,而中等焦虑时的效率最高。高三期间有些学生成绩波动大,主要因为焦虑过度,阻碍思维的正常进行, 偏离学习活动本身而去关注令人烦恼的紧张情绪,在复读生中表现更明显。而考试超水平发挥者则是焦虑情绪较适度者,其心理不惧不怕,情绪平稳。因此, 适度焦虑对语言学习是一个积极因素,可使学习者保持一种活跃而敏捷的状态, 这种轻度的、不能完全放松的情绪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外语学习,并取得优异成绩。作为外语教师,积极研究学习者在外语课堂上的情绪状态,并把学生的语言学习焦虑调节到适宜水平,以提高外语教学质量。
2.2 外语学习中情绪调节具体策略
2.2.1创建安全环境,缓解退缩性焦虑
教师是课堂情境中师生情感互动的主导力量。教师要创造一种师生间真挚的理解关系,从而缓解学生退缩性焦虑。教师应对学生信任、欣赏和鼓励,而非一味批评;应允许学生在语言学习中犯错误, 让其充分认识到语言错误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自然现象, 而无需感到焦虑;应通过对错误的分析帮助学生找出错误根源, 有策略地加以纠正。让学生自己实现行为自我与批评自我之间的和解,取得两个自我之间的和谐一致,在愉悦的环境中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积极地改正。在这种安全、和谐的气氛中,学生会得到完全放松,进而消除过高焦虑,促进语言学习。
2.2.2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调控焦虑水平
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智力、个性、学习方式及认知风格等调控学生情绪。在语言教学中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教学对象, 从而 “因材施教”, 有针对性地调控学习者的焦虑情绪,才有可能达到“教”、“学”双赢的目的。对低焦虑者, 宜用激将法、热处理, 促使其提高焦虑水平。可营造一种必要、适当的紧张气氛来实现, 如课堂上对其进行提问检查,问题难度不大,使其有适度的压力, 而一旦表现较好,就要不失时机地表扬,这样有可能把退缩性焦虑转化成促进性焦虑。而对高焦虑者,则需冷处理,以消除其退缩性焦虑。教师有针对性地调控学生的语言课堂焦虑不仅能使每个学生在外语学习中保持最佳焦虑水平而且为学生内在精神世界奠定了稳定基础,促其身心素质全面和谐发展。
3.结束语
总之,外语教师应在具体语言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有效的焦虑调控策略,运用情绪调节教学模式调控外语课堂焦虑,提高外语教学活动的效能;倡导以情促知、以知增情、情知并茂,促进学生情知素质的和谐发展,并最终达到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范琳. 认知方式差异与外语的因材施教[J]. 外语教学, 2002, (2): 8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