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颖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在秋风瑟瑟的季节,季鹰想念家乡的美味,便辞官归家。虽被人嘲笑心无大志,但他如此率性的回乡又何尝不是顺应本心,回归自我的洒脱之举呢?不愿在尔虞我诈的官场纠结挣扎,他只想在家乡鲈鱼莼菜的美味中找到自己依恋的味道。
中国人自古看重“根”文化,对故乡有着浓厚的情思。再豪放洒脱的游子在思及故乡时,一腔豪迈也会化作绕指柔情,思念如流水一般绵延不绝。而对故乡的认知,便是心中故乡的“味”。它也许是鲈鱼莼菜的美味,也许是芙蓉浦里的荷香,也许是“月是故乡明”的家的情味,抑或是对“故乡”这个词语百转千回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它不是高端人士“精致”品尝的消费品,它是每个人都拥有,能浸润那颗焦灼之心的一汪清泉。
思及彼“味”,会有“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淡淡哀傷,会有乡音未改却被故乡稚子怯问“客从何处来”的失落惆怅,但更多的是心中空虚被故乡填满的充盈和喜悦。故乡是我们的根啊,它的味道便是细若游丝却伴随我们不灭不减的牵挂。
某次异地回乡数日,离开时同行之人的新鲜感已荡然无存。路旁有大片飘落的枯叶,车在奔向一个精彩纷呈的世界,而我独恋地平线后那个温暖温馨的小屋,那里有家的味道。故乡虽无绝世佳景,但她庭前檐后古老的梧桐,墙体斑驳的老屋,通向小河的青石板路,无一不融在我的血液里,成为故乡的味道。
归乡的路,是一颗漂泊的心循着故乡的味道快马加鞭奔向母体的旅程。踏上故乡的土地,便会感到心安,因为一颗心已经找到归宿,找到它诞生伊始就滋养它的“根”。
如今已无“游子”“旅人”一说,但我们散落天涯,切不可让物欲侵蚀掉故乡之味,那种仿佛婴儿在母亲子宫被温暖羊水包围的感觉,在我们垂垂老矣之时,都会无限思念。
点评 从文化的角度来品评故乡之味,切入很有新意,文章很好地表现了故乡之根对于我们的吸引和呼唤。文章还可从现实生活中我们对故乡的态度引入,将现实与过去熔于一炉,二者互相比照来体现对故乡之味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