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伦静,李 燕,宋宁宁,李筱姣,焦大春,周 见,彭 艳,唐 鑫,柯剑鸿*
(1.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庆 401329;2.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武陵山研究院,重庆石柱 409199)
莼菜(Brasenia schreberiJ.F.Gmel.)又名蒪菜、马蹄菜、湖菜等,睡莲科(Nymphaeaceae)莼属(Brasenia)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国家I 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苏、重庆、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和云南等省区[2]。由于莼菜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极为严苛,其规模生长的区域越来越少。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依靠得天独厚的水质、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目前已成为全球集中人工栽培莼菜的最大基地。石柱县莼菜种植总面积达933.8 hm2,种植农户4 100 多户,年销售收入突破1 亿元,莼菜产业已成为该县四大农业支柱产业之一。
1.1.1 种植情况
石柱县莼菜种植始于1991 年[3],种源由利川福宝山引进,最初的莼菜田均由稻田改造而成。因该地区水稻种植产量低、效益微,故在莼菜刚开始引进时,不少农户抱着尝试的心态,放弃传统水稻种植,将自家稻田整改为莼菜田。莼菜为多年生宿根水生草本植物,主要通过茎秆扦插方式进行无性繁殖[4],一年四季除去炎热的夏季和致水面结冰的冬季外,均可进行种植。种植时将带有茎节的健康种茎按入泥土中即可。新种莼菜前两年产量并不高,尤其第一年,产量只有正常产量的1/10 左右,第三年开始,莼菜进入旺盛生长阶段,可开始大量采摘。莼菜采摘部位为富含胶质的未展开幼嫩卷叶(见图1),嫩叶生长速度较快,如不及时采摘会导致叶片展开,失去原有价值。
图1 莼菜富含胶质的未展开幼嫩卷叶
1.1.2 田间管理
莼菜为多年生植物,具有“一次种植,多年收益”的特点。1)肥料管理。每年2月根据莼菜田块肥瘦情况施用腐熟有机肥(油饼、牛粪等),每667 m2用量为15~30 kg,尽量少施或不施化肥,因为肥料施用不当或施用过多均影响莼菜产量及品质。2)水位管理[5-6]。在莼菜生长过程中保证田块适宜水位高度,水位偏低使莼菜水中茎卷曲成团而不能完全伸展于水中,对莼农采摘行走造成阻力;同时,水位低、水量少会降低水体的净化能力,一旦老叶腐烂速度超过水体的净化能力就会造成水体污染,进而影响莼菜品质;此外,水位过低会降低水体温度调节能力,从而对莼菜生长造成影响。水位偏高增加莼农采摘过程的难度,且水量过多会减缓早春和晚秋水体升温过程,均不利于莼菜的生长。因此,保证莼菜田各时期水位得当,对于莼菜高产优质生长至关重要。3)杂草管理。金鱼藻、慈姑等杂草在石柱莼菜田中十分常见,每年莼菜生长初期,在莼菜生长还未达到封田的阶段时,杂草生长更是旺盛,为防止杂草与莼菜争肥争光,应及时人工除草。
1.1.3 采摘及销售
石柱莼菜采摘的主要群体为留守农村的妇女和老人,在莼菜旺盛生长的时节,熟练的莼农一天最多可采摘50~75 kg 莼菜。莼菜采摘是一项费时费力的田间劳作,尤其初春时节,天气凉、水温低,采摘难度很大。最初由于缺乏对莼菜价值的正确认识,莼菜产业既无政府支持,也无公司青睐,莼菜收购仅靠当地一些散户,收购价格也只有1.6 元·kg-1。但随着人们对莼菜价值认识的逐渐深入和政府对莼菜产业的扶持,当地成立了供销社并有龙头企业入驻,莼菜收购价也随之一路飙升,最高时莼菜收购价能达14.0 元·kg-1。由于莼菜产业深加工产品研发率低[7-8],绝大部分收购莼菜仅被用作初级加工,因而,产业对鲜莼菜需求量无法提升,导致近两年石柱莼菜收购几近饱和,加之石柱莼菜品质下降,2018 年品质最好莼菜收购价格也只有11.4 元·kg-1,供销社和散户的收购价更是低至6.0元·kg-1。
1.2.1 品种退化
据研究报道,莼菜的最佳生长年限是7~8 年[9]。石柱莼菜引种至今早已达生长极限,多年的连续种植使莼菜田块养分耗尽[10],病虫草害滋生严重;莼菜生长出现茎秆老化、生长缓慢、幼嫩卷叶数减少、胶质变薄等现象,其品质下降严重[11]。
1.2.2 水源污染及短缺
目前石柱莼菜种植水源主要依靠自然降水,如遇连续高温天气莼菜田水体会大量减少,水量减少不仅降低水田的净化能力、加大污染性[12],而且会加快杂草的生长;如水量进一步减少则会导致田块干涸,对莼菜生长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见图2)。因此,当水量减少到一定程度时,需及时进行灌水处理。农家乐等生活污水的排放易对莼菜田造成直接污染。
图2 因缺水导致莼菜干枯死亡
1.2.3 杂草及病虫为害严重
水葱、黄花狸藻、眼子菜、慈姑等是莼菜田中十分常见的杂草,杂草生命力旺盛、生长速度极快,如不及时清除,会形成与莼菜争夺养分、水分的局面,导致莼菜长势弱、品质下降。近几年石柱莼菜田中椎实螺也较为泛滥(见图3),为害严重,椎实螺主要啃食泥土附近的莼菜嫩茎使其从基部折断而腐烂坏死,这不仅导致莼菜产量下降,而且坏死的莼菜在田块中积累过多还会造成水体的污染。
图3 莼菜受椎实螺为害状
因为莼菜田块间具有一定的水流流通性,草籽和虫卵会随着水流在不同田块间进行传播,如此常出现“一田生草长虫,多田遭殃”的局面。
1.2.4 销售价格低
石柱莼菜目前主要用于初加工,原料需求始终无法提高,连续多年收购导致存货较多,加之连续多年种植使莼菜品质下降,莼菜收购价格也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收购价格下降,莼菜品质降低,使得不少莼农放弃莼菜种植,长此以往将使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石柱莼菜产业逐渐萎缩。
为解决石柱莼菜品种退化问题,目前急需开展资源引进和筛选适宜石柱地区种植的莼菜新品种[13],提高莼菜品种的多元性,以满足莼菜生产及未来产业发展的各种需求。
此外,应加大莼菜的科研投入,对现有品种进行提纯复壮研究,同时建立高效稳定的种苗繁育基地,以保证莼菜换种平稳有序进行。
为解决水源短缺及污染的问题,当地政府或公司可通过项目的形式对莼菜田的灌溉及排水系统进行完善,在考虑灌水方便的同时也注重田块间的隔离,避免“一田生草长虫,多田遭殃”现象的出现;在莼菜田块较为集中的区域修建蓄水池,以抵御夏季极端干旱天气的出现。
同时,将农业用水系统和生活给排水系统分开,避免生活用水对莼菜田块造成污染。
由于莼菜特殊的生长环境及对水质的严苛要求,在其生长过程中不能随便使用除草剂、杀虫剂等,因此,目前对于虫、草为害的防治主要依靠人工去除。为了更有效地进行杂草和病虫害的防治,一旦发现田块生草长虫,要及时对田块进行隔离,以切断各田块间的相互传染。此外,还需研究探索,寻找有效的生物或化学防治方法,以便降低莼菜种植的人工投入。
为了使石柱莼菜产业可以长时间良好稳定地发展,不仅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和政策支持,而且需要龙头企业增加资金投入和加快深加工产品的研发[14]。政策的支持和最低收购价的保护是给莼菜种植户有效的定心丸,只有让莼农“有利可图”才能保持他们莼菜种植的积极性;此外,还需加快莼菜深加工产品的研发,加大石柱莼菜的宣传力度,提高品牌的知名度,以拓宽莼菜消费市场。
为了解决石柱县莼菜品种退化等问题,本研究团队从国内收集莼菜资源5 份,另外加上本地资源3 份(1份常规种,2份变异筛选种),共8份资源(见表1)种植于海拔1 500 m 的石柱县黄水镇万胜坝村进行观察筛选。同时,将利川绿叶莼菜和江苏莼菜种植于海拔300 m 的石柱县王场镇,用于观察不同海拔莼菜生长情况。
表1 莼菜资源收集情况
由表2 的生长状况记载可见,本地莼菜3 和利川红叶莼菜长势最好,平均单个卷叶重连续两年均表现突出,可作为潜在推广品种进行进一步扩大试验比较。
表2 莼菜生长状况观察记载
分别对种植于黄水镇、王场镇的莼菜进行各项营养品质检测,结果见表3~表5。从检测结果可知,莼菜含水量特别高(98%左右),脂肪含量均在0.1%左右,可溶性糖、灰分、粗蛋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 在0.068%~0.303%、0.057%~0.160%、0.245%~0.630%、6.1%~7.8%。有研究报道莼菜为富锌植物,植株中Zn含量很高(>90 mg·kg-1)[15],但本研究中发现,营养元素方面,莼菜中含量最高的为Ca,达65.2~282.4 mg·kg-1,而Zn 的含量仅为1.89~5.64 mg·kg-1;此外,莼菜中还含有Fe、K、Mg、Mn、Na、Se等元素,不含或含极微量的Cu、Pb、Cd、Cr等重金属元素。莼菜中能检测到16种氨基酸,其中包括赖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6 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莼菜含氨基酸总量为0.234 4%~0.532 0%。
表3 莼菜的几项营养指标含量 单位:%
表4 莼菜的营养元素含量 单位:mg·kg-1
表5 莼菜的氨基酸含量 单位:mg·kg-1
通过此次检测发现,种植于低海拔地区(王场镇)的莼菜水分含量较低,可溶性糖、灰分、粗蛋白含量较高,且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各种氨基酸含量均高于种植于高海拔地区(黄水镇)的莼菜,其原因有待于今后研究。
通过调查石柱莼菜种植状况发现,由于退化问题,导致莼菜品质下降、产量降低。为解决品种退化问题,本团队开展了莼菜品种引进试验,发现本地莼菜3 和利川红叶莼菜比较适宜石柱地区种植,具有在石柱黄水地区大面积推广的潜质,今后可进一步扩大试验进行观察比较。目前,低海拔种植试验尚未成功,不成功的原因也许是土壤养分不够导致的,接下来将通过肥效试验来进一步观察莼菜是否适宜在低海拔地区种植,为扩大石柱地区莼菜生态种植范围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