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而释手 教而淡出

2014-05-30 00:37:50钱霞
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 2014年9期
关键词:效果图预设课堂

钱霞

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空前的关注。而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需要教师在课前作好充分准备和在教学中适当放手。以下笔者结合自身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谈谈相关问题。

有这样两则关于导演与演员的故事:一是某演员曾犹豫是否参演某导演的戏,但当他了解到该导演拍戏的一个细节即开拍前总要先到拍摄场地各个位置观察拍戏时演员立于哪里更安全、更合适时,就不再犹豫决定参演他的戏;二是某主持人采访一演员对某导演的评价,演员的回答是导演总是放手让演员去演戏、去发挥,发现谁演错了,不是示范表演,不是劈头大骂,而是给演员说戏、导戏、析戏,最终仍由演员根据自己的体会去演戏。这两则故事都关于演戏,一则体现了导而先演,而另一则体现了导而不演。它们看似矛盾其实不然,仔细琢磨就会发现,在演戏中演员始终是主体,而导演是引导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的课堂犹如演戏,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

一、导而先演,教而先备

在拍任何一场戏之前,导演会先于演员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如剧本、拍摄场景选择等等,很多时候还需要换位思考、考虑周详。同样,在上课之前,教师首先要备课。备课的充分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影响着师生关系、影响着学生的求知欲。备课主要是备教材、备教学对象、备教学情境、备教学活动,要体现课程心灵化、过程动态化、内容生活化、情境和谐化的要求。如《多媒体技术应用》中的“图像合成”模块,教材要求借助Photoshop软件掌握图层、图像的简单处理方法,并形成作品。对此,笔者在备课时,主要考虑了以下几点:

1.备教学活动。教学过程以传统的“先讲演后练”为主还是以“先练后点拨总结”为主?传统的“先教后练”教学模式容易束缚学生的思维,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导,没有自己的主见。如此,课堂教学只能起到“授之于鱼”的作用而并不是“授之以渔”。目前,信息技术教学的指导思想侧重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为此,我们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而绝不仅仅是模仿操作技能而已。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学生在还未尝试如何解决问题时就被教师指导如何操作,其完成任务后的成就感远不如自己探索出来的强烈。如果当学生遇到疑难无法解决时教师再点拨、讲演,学生会更加主动地听讲,故考虑以“先练后点拨”模式进行教学。

2.备教学情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励和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驱策力量,是发展思维的原动力。兴趣越强烈,学习行动越坚决,学习活动的持久性也越长。如何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启发学生进行思维?在物质需求容易满足的情况下,情感需求变得愈发强烈。每个人都希望被别人发现、赞赏。故预设时考虑通过评选“学校之星”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并以“如何利用素材生成效果图”为疑来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备教材。课堂教学中知识面如何涵盖?如何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如观察、分析问题能力,表达、评价问题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等?考虑到学生前期已经接触过Photoshop软件,具备一定的基础,所以尝试让学生探索、掌握软件中的图像合并、图层效果等功能。针对技能培养,考虑让学生观察、分析效果图如何构成,思考如何评价“学校之星”人选,如何使得效果图更加有个性、有特色。

4.备教学对象。处于该年龄段的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且倦于教师的控制讲演,故预设时考虑以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为主,以教师指导为辅。同时,源于学生基础或知识获取能力的不同,为避免部分学生“吃不饱”无法满足需求以致失去上课的兴趣,或部分学生因“吃不了”而失去学习的信心,拟在基础任务之外设立知识拓展环节,以达到整体的满足感。

5.备其他。如素材准备,此课堂素材以软件模板和学生照片为主,需考虑处于青春敏感期的学生是否愿意将自己的照片展示出来?此外,课堂教学中应及时引导个别学生把注意力从照片人物转移到学习中来。

二、导而释手,教而淡出

演艺场真正的主角是演员,作品质量如何需要由演员来展示。课堂的主角是学生,教学效果如何也是由学生来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剥夺学生的表演权,不能代替学生展示,而应淡出“舞台”退居其次,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主动的发现者和探索者,进而完成教学目标。信息技术的课堂引导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给问题——激情引入、设疑导向;给挑战——整合资源、探索技能;给点评、总结——知识提炼、情感提升。如《多媒体技术应用》中的“图像合成”模块,笔者的教学过程如下:

1.给问题——激情引入,设疑导向

教师播放视频(2013福布斯中国名人榜和“学校之星”),以身边的人、事来点燃学生的兴趣,并提出要求:评选出自己心目中合适的“学校之星”人选(评选对象为班级同学或自己,评选内容可以是“学习之星”“才干之星”“体育之星”“幽默之星”等,简要阐述评选理由)。

教师展示事先准备的效果图,提出要求:观察、分析效果图在素材整合、图层层次关系、细节处理等方面的情况。

2.给挑战——整合资源,探索技能

学生自主制作效果图(可借助教师事先准备的课堂任务、课堂小助手等)。部分有能力的学生尝试知识拓展任务。

3.给点评、总结——知识提炼,情感提升

学生上传学习成果,相互评价同学作品。评价要求:(1)评选出的人物是否合适(评选是否合理、评选理由是否充分);(2)从技术层面分析宣传画制作效果如何(整体效果、局部细节处理是否美观)。

师生讨论、交流图像合成的步骤及制作心得。

教师从知识、能力与情感方面评价作品并进行总结。

新课程理念强调课堂以学生为主,一切为了学生。教师应淡出“前台”的“演出”,把“舞台”还给学生,让学生全过程学、全过程思、全过程实践。如此,学生才会真正把自己当作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热情高涨地参与教学活动,并会采取一切有利于学习的手段进行学习和探究。相比于把学生束缚在教师的讲授上、捆绑于作业练习中,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更加有作为,更能感受到成就感。教师要做的只是引导学生、点拨学生、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而已。教师淡出“舞台”是旨在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一种策略。

当然,教师课堂的“淡出”并不是放任学生随心所欲,把课堂变成漫无目的的神吹海侃,而是对学生进行自主而不自流、放手而不放任、互动而不浮动的引导。教师课堂的“淡出”,需要教师课前充分备课预设。虽然课堂上存在不确定因素,无法预料到课堂的全部,但这并不能否定备课预设的作用。教师的备课预设越周密、考虑越详尽,教学才能更具针对性、更具方向感。同时,这也需要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孟子说:“资之深,则左右逢其源。”只有具备丰厚扎实的知识储备,教师才能轻松地驾驭教材和引导学生。如此,教师课堂的“淡出”更能促进学生的充分“演出”,师生之间才能形成一种和谐的气氛,课堂也必将是高效、和谐的。

猜你喜欢
效果图预设课堂
室内外效果图作品
大众文艺(2023年5期)2023-04-02 04:49:50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食(2022年2期)2022-04-19 12:56:24
美在课堂花开
《客厅效果图》
流行色(2020年2期)2020-04-28 06:10:06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48
效果图1
流行色(2019年11期)2020-01-09 07:20:28
效果图2
流行色(2019年11期)2020-01-09 07:20:28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