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幼儿园表演游戏的指导策略

2014-05-30 10:48李荭
课程教育研究 2014年9期
关键词:表演游戏创意快乐

【摘要】幼儿表演游戏融想象、创造于一体,对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幼儿表演游戏的一般规律以及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教师对幼儿的表演游戏进行指导的必要性。在表演游戏的指导过程中,教师要树立“游戏性”先于“表演性”的指导理念;丰富、改编剧本,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精心架构游戏框架,合理建构表演游戏进程;鼓励幼儿自主创意,为幼儿个性化表现提供支持;多元自主评价,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表演游戏 创意 快乐 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学前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实验研究”(课题批准号FHB120471)子课题“幼儿园表演游戏的现状与问题研究”(D591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11-02

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文艺作品中的情节、内容和角色,通过语言、表情和动作进行表现的一种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游戏之一。幼儿表演游戏融想象、创造于一体,对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幼儿的表演游戏要经历一个从一般性表现到生动性表现的发展过程。但是,幼儿自身并不能完成从一般性表现到生动性表现的提升,也不能完成从目的性角色行为到嬉戏性角色行为、再到更高水平的目的性角色行为的回归。因此,教师要对幼儿的表演游戏进行必要的指导。笔者结合多年的尝试,就如何开展表演游戏,如何有效地引导和支持幼儿富有个性的表现和游戏作了实践研讨。

一、树立“游戏性”先于“表演性”的指导理念

表演游戏是创造性游戏的一种,兼具“游戏性”和“表演性”,且“游戏性”是幼儿阶段表演活动的重要特征,先于“表演性”。“游戏性”体现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对作品或故事的理解以及表现的方式方法,幼儿拥有自由选择和自主决定的权利,而不是听从教师或由教师规定;同时,教师的指导不能剥夺幼儿的“游戏性”体验。而“表演性”则是在游戏过程中由“一般性表现”向“生动性表现”发展,逐渐提高完善。因此,表演游戏的“表演性”不能以牺牲其“游戏性”为代价。要做到这一点,教师一定要学会“等待”,幼儿的表演游戏从“一般性表现水平”向“生动性表现水平”的提升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它需要时间,需要“重复”和“练习”。

重游戏、轻表演,才能还表演游戏真正的自主与快乐。相比“孩子学到什么”,教师更应注重“孩子在游戏过程中发展了什么”,大胆放手孩子们游戏,提供适宜的支持与引导,启发他们创造性地表现,同时通过同伴间的讨论、协商、合作、交往等活动,综合发展幼儿的各种能力。

二、丰富、改编剧本,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

一般幼儿园表现游戏现成的表演游戏脚本少,基本是一些老套的故事,情节单一,对话平淡,表演性不强,不利于孩子语气、表情、肢体语言等表现力的发挥,束缚了孩子的表现与创造。因此,教师要善于丰富改变剧本,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

选择孩子们喜欢的剧本并改編,激发参与游戏的愿望。选择的剧本应注意线索清晰、情节完整,角色性格鲜明,富有戏剧冲突。许多优秀的绘本、动画片都可以改编为表演游戏的剧本,如《米奇妙妙屋》、《喜羊羊与灰太狼》等。此外,还可将一些故事进行改编,如借鉴迪斯尼动画片,我们对《三只小猪》的故事进行改编,加入一些朗朗上口的对话,如老狼:“我要深呼吸,吹一口气,把你的房子吹倒!”;小猪“谁怕那只大野狼、大野狼,大坏蛋,谁怕那只大野狼,哈哈哈哈哈哈哈!”;“我的稻草房子会保护我!”……有助于更好地刻画、表现角色的性格特点;其次,由于大班孩子积累了一些故事表演的经验,改编时可加入一些有趣的、孩子们易于表现又喜爱的情节,不断地将故事推向高潮,如《三只小猪》故事中大野狼乔装打扮成羊、油漆工欺骗小猪,表现出大野狼凶狠狡猾的形象;小白猪小黑猪骄傲地唱“谁怕那只大野狼”,而一看到大野狼,甚至听到敲门声就吓得全身发抖,表现出小猪可爱、骄傲又胆小的性格特点,这些元素都是游戏中孩子们喜爱又好表现的,为表演增添活力。

融合多元的表现手段,丰富剧本。如《小熊请客》,剧本融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等戏剧元素,尤其是对话,均以说唱、歌曲的形式出现,歌词曲调朗朗上口,音乐必定伴随舞蹈,歌唱的方式更有助于孩子的动作表现,让孩子们的表演更加丰富多彩。教师也可以在一些表演游戏脚本中融进押韵的儿谣、朗朗上口的儿歌式对话,让作品变得鲜活,角色特征更明显。

三、精心架构游戏框架,合理建构表演游戏进程

架构科学合理的游戏框架,可以让游戏开展的阶段性目标更加明确,游戏开展更有计划性。教师要用于冲破传统表演游戏的课程模式,围绕剧本及孩子们现有的表演游戏经验、水平,精心设计能有效促进幼儿表演游戏经验整合与提升的游戏框架和支持策略。表演游戏活动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活动阶段以角色理解、表现为主。儿童对表演剧本的解读并非简单的照搬、模仿,而是以他们原有的知识、经验及信念为背景重新建构。引导孩子借助自己已有的经验,从感知、模仿、想象、情感等方面去充分认识、理解角色,幼儿才能更好地运用语言、表情、动作,全面表达自己对故事和角色的理解,为后一阶段的表演及创作奠定基础。如表演游戏《三只小猪》中角色的性格、喜好等特点十分鲜明,因此,孩子熟悉故事后,我们的游戏从探讨如何表现快乐、活泼而又喜欢音乐的小猪开始,引导孩子通过动作、表情、语气表现小猪活泼快乐的性格,并尝试运用说唱、创编歌曲等方式表现小猪喜欢音乐的特点。这里的角色扮演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在问题的伴随下进行自由体验与表达,通过大胆想象并尝试用说唱、歌曲创编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故事和角色的理解。

第二活动阶段以故事表演为主。这一阶段,指幼儿在前期角色探讨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完整、连贯地进行故事表演,同时经过不断尝试、反思、推进,使表演越来越生动、有趣。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敏锐发现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如观察幼儿的表情、动作、语言,判断空间材料是否适合幼儿活动需要;游戏中的协商、合作情况、道具使用存在的问题;能否进行连贯、完整的表演等,引导幼儿发现游戏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的办法,适时适度地提供帮助与支持。这一阶段除了集中游戏活动,还可以借助分组游戏、区域表演活动,老师更充分地与孩子互动,使指导更有针对性,孩子们也会在自主的游戏中,体验到表演游戏的愉悦与成就感。

第三活动阶段以游戏创作为主。在游戏过程中引导孩子们运用自己在各领域活动中积累的经验,讨论、拓展作品情节、创编表演内容,可以在故事情节发展、结局、或故事的延伸部分进行创编。如在《三只小猪》的游戏中,教师引导孩子们探讨故事结局:大野狼没吃到小猪,它甘心失败吗?他还会用什么方法对付小猪?孩子们大胆展开想象,创编挖陷阱、找狐狸帮忙、设计隐身药水欺骗小猪等情节。教师捕捉孩子们有价值的想法,按照情节引导、增加角色、添置道具、合作表演几个步骤进行引导,如大野狼如何对付小猪?他会怎么说?需要什么样的道具?可以怎么表演?小猪呢……帮助幼儿创编情节,大胆自主刻画、表现新增的情节、角色,不断丰富故事表演。同时由于幼儿缺乏创编的经验和技能,往往會因为意见不统一而争论,教师还可以引导孩子们用表格记录小组探讨的情节,如情节增加在故事的那个部分?有什么角色,需要准备什么道具?帮助孩子们统一想法,合作完成任务。

四、鼓励幼儿自主创意,为幼儿丰富的个性表现提供支持

游戏中,幼儿对表演剧本的选择、表演方式的采纳,都是他们自主选择、自娱自乐的产物。教师要鼓励幼儿的自主创意和个性化表现,通过多维度开放,引导孩子富有个性化地创造表现、快乐游戏。

1.台词设计变“机械记忆”为“灵活表达”。我们鼓励孩子根据角色特征,大胆想象并用富有个性的表达方式进行台词创编,如引导幼儿用说唱和套用熟悉的歌曲旋律创编台词,利用音乐元素激发幼儿的创意表现,在表演的过程中有现状可循,又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短小而又朗朗上口的幼儿歌曲如《粉刷匠》、《伦敦桥》、《森林音乐家》、《两只老虎》等都是孩子们喜爱的歌曲素材。幼儿喜欢并乐于模仿、创编。台词设计变“机械记忆”为灵活表达,同时音乐元素的融合让孩子们的创编有了更多自主与创意的空间,不仅形式孩子们喜欢,同时也减轻了幼儿的记忆负担,为幼儿的即兴发挥与个性化表达留下了想象和创造的空间。

2.情节、动作表现,变“统一要求”为“适宜框架中的自我表现”。奥尔夫曾经说过:最动听的歌声是发自内心的快乐,最美的舞蹈是随音乐的摇摆。我们立足于幼儿自由、自主的肢体动作表现与表达。孩子们用自己最喜欢方式来表现表达,不论肢体、语言、舞蹈、音乐、绘画,都是我们鼓励的方式。

如在表演游戏《三只小猪》中老狼出现,小黑猪和小白猪逃跑的片段:

老狼出现,小黑猪小白猪一下子跑进自己的房子里。如何表现小黑猪和小白猪遇见大野狼时的情景,如何扮演小猪和大野狼这两个角色?老师引导孩子们想象。

幼1:小猪看到大野狼突然出现,会吓一跳的!

幼2:先吓一跳,接着全身发抖,然后才快快跑。

……

师:大野狼躲在树后,听见小猪在说他坏话,他会怎样?

幼1:他会流口水!

幼2:大野狼一定会打坏主意:哈哈,小猪,你终于送上门来了,我要吃掉你!

……

在讨论中孩子们提出小猪说他坏话时,大野狼可以躲在树后面听,眼睛咕噜咕噜转,大野狼不会生气,相反很高兴,因为可以吃到小猪了。

进入故事情境,体验角色心理,孩子们很容易理解并刻画出大野狼的形象,因此在游戏中幼儿能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平时看到的动画片的经验),比较逼真地表现小猪和大野狼相遇的情节。

3.道具运用与场地布置,变“外形逼真、老师制作”为“简约象征、幼儿动手”。道具准备过程是一个可以给幼儿带来快乐、蕴含丰富学习机会的过程,实际上,教师游戏前准备的精美道具并不比幼儿自己制作的道具更具吸引力,因为一系列动手动脑的制作活动更加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具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多样化的材料,支持孩子们对道具的不同需求。功能简单、形象逼真的材料有时会制约幼儿的想象与创造,具有一定开放性和可替代性的材料才能满足其想象与创造能力的发展,进而丰富表演内容,增添表演乐趣。我们给孩子们提供了主要道具和部分半成品材料,另外我们还设了一个“百宝箱”,里面放置一些和孩子们共同收集的废旧材料,吸管、一次性桌布、各种购物袋、纸盒、彩带……,及时满足孩子们游戏过程中的各种需求,为孩子们的游戏提供必要的支持。(2)一物多用,以物代物。我们提倡道具简约耐用、便于操作,鼓励一物多用、创新使用材料。在教师的指导下,孩子们做做玩玩,用各种半成品及辅助材料制作了各种道具。同时道具制作与装扮上提倡自主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在材料的互动中,孩子们协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发展。(3)自主选择、创意场地布置。随着表演的深入,孩子们逐渐提出更多场地、道具方面的要求,教师及时提供物质及道具使用经验上的支持。游戏时,鼓励孩子们迅速地选择自己需要的材料、大胆地装扮自己,并能较快地协商合作,进行场地布置,且碰撞出许多场地布置、道具使用的智慧。

五、采用多元自主评价,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

教师要创设自主、平等、宽松、愉悦的游戏氛围,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孩子,并仔细观察幼儿,敏锐发现幼儿的兴趣、需要,以问题性为指导搭构交流互动的平台,开展自主多样的讲评,增进师幼互动,促进幼儿间的交流和经验分享。讲评主要以幼儿的自主讲评为主,让孩子自己发现游戏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讲评的范围视具体情况而定,可分为小组讲评和集体讲评。有的问题,通过小组的讨论讲评即可解决,一些好的经验、创意,则以分享或讨论的方式集体讲评。教师要学会欣赏孩子的想法,肯定孩子在游戏过程中的点滴收获,注意对幼儿的经验进行梳理,让幼儿在讨论的过程中分享经验,并创造条件使幼儿的经验得以迁移,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华希颖. 表演游戏与幼儿园课程[J].幼儿教育,2011:7-8.

[2]许卓娅. 创意戏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 幼儿教育,2011:7-8.

[3]邵爱菊. 大班区域式戏剧教育活动的实践与思考[J]. 幼儿教育,2011:1.

[4]许卓娅. 从怎么看到怎么办——对创意戏剧教育实践的问题与思考. 幼儿教育,2011 :12.

[5]刘焱,李霞,朱丽梅.幼儿园表演游戏的特点、指导原则与教学潜能[J]学前教育研究, 2003:6.

作者简介:

李荭(1977年4月),女,籍贯:福建省福安市,幼儿园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幼儿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表演游戏创意快乐
运用表演游戏促进幼儿对无字图画书的理解
广告招贴设计中的图像创意
广告图形设计教学之创意性思维研究
浅谈运动品牌标识的设计
“幼儿在场”在表演游戏中的意义探究
愉快教学让音乐课堂轻松快乐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幼儿表演游戏中教师角色定位略谈